离子共存检验和推断难点.doc_第1页
离子共存检验和推断难点.doc_第2页
离子共存检验和推断难点.doc_第3页
离子共存检验和推断难点.doc_第4页
离子共存检验和推断难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5广东广州一模)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Cu2、OH、HCOBFe2、H、ClO、SiOCCa2、Fe3、Cl、SODMg2、NH、Br、SO解析:A中Cu2与OH反应,OH与HCO反应;B中Fe2、H、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与ClO、SiO分别生成弱酸;C中Ca2与CO反应,Fe3与CO发生双水解;D项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答案:D2(2016届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Mg2、Ag、Ba23种阳离子,欲将3种离子逐一沉淀出来,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NaOH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ABCD解析:欲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出来,应先加入NaCl溶液,只和Ag反应生成沉淀,然后再加入Na2SO4溶液或NaOH溶液,可分别与Ba2和Mg2反应生成沉淀,依次沉淀出来。答案:B3(2015河南商丘一模)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B在含有大量Al3、Cl的溶液中:HCO、I、NH、Mg2C在氨水溶液中:Ba2、Cu2、Cl、AlOD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NO解析:A项中Fe3与SCN反应,B项中Al3与HCO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C项中氨水与Cu2反应,A、B、C均不能大量共存;D项,NO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氧化性,D溶液显碱性,可以大量共存。答案:D4(2015江苏常州调研)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中:AlO、Na、SO、SOB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SO、AlO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Dc(H)0.10 molL1的溶液中:CH3COO、NH、Cl、Na解析:B选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可知溶液的pH可能为12,也可能为2,在pH12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但在pH2条件下AlO会发生反应,不符合“一定”,错误;C选项,溶液可能为强碱性,也可能为强酸性,强酸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强碱条件下,Mg2不能大量存在,错误;D选项,CH3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答案:A5(2015湖南怀化二模)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条件离子组离子共存判断及离子方程式A滴加氨水Na、Al3、Cl、NO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B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K、NH、Cl、AlO能大量共存CpH1的溶液Fe3、NH、I、SO不能大量共存,2Fe32I=2Fe2I2D通入少量SO2气体K、Na、ClO、SO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SO解析:A选项,氨水是弱电解质,书写时不能拆,错误;B选项,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如果溶液显碱性,NH不能大量存在,如果溶液显酸性,AlO不能大量存在,错误;D选项,应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SO2H2O=SOCl2H,错误。答案:C6(2015西安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离子检验原理的理解能力。该白色沉淀还可以是Ag2SO4,因此溶液中含有SO时也会出现题述现象,A项错误;该气体可以是CO2或SO2等,因此该溶液中含有CO、HCO、SO或HSO等时均会出现题述现象,B项错误;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或AgCl,因此溶液中含有SO或Ag时均会出现题述现象,C项错误;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无Fe3,加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生成了Fe3,因此原溶液中含有Fe2,D项正确。答案:D7(2015江西八校联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Ba2、SO、I、S2中的几种。用pH试纸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BSOCBa2DNH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I和S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有阴离子SO,则无Ba2,故还需检验的离子是Na。答案:A8(2015安徽黄山一次质检)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K、Mg2、Cu2、Br、AlO、Cl、SO、CO进行实验: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反应后的溶液分为2份。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根据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K、Br、CO、AlOB溶液中一定没有Mg2、Cu2、Cl、NH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H、K、SO、ClD溶液中一定有NH、Mg2、Br、CO解析:由中“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有AlO一定无H、NH;由“无色气体”可知一定有CO,有CO一定无Mg2、Cu2;由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Br;依据电荷守恒至少含有一种阳离子,所以一定含有K。答案:A9(2016届湖南省衡阳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解析:考查了物质检验、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根据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中提供信息,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选D。答案:D10(2015山东日照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Br、SO、SO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a、Br、SO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Ba2、SO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Cl、Br、SO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a、Cl、SO解析:由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只有SO水解显碱性,所以一定含有SO,有SO一定无Ba2;由知含有Br,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一种阳离子Na;Cl2与SO反应生成Cl、SO,所以步骤、不能确定溶液中分别存在SO、Cl。答案:A11(2015河南八市联考)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Fe2、Al3、CO、SO、SO、Cl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Na、Fe2、Al3、NH、SO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沉淀I一定是Al(OH)3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3、Na、K和C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检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O、SO,由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后产生气体及沉淀知X溶液中含有SO、Fe2,A是NO,D是NO2。由溶液B与过量NaOH溶液作用产生的现象知X溶液中含有NH,F是氨气,由溶液H中通入CO2后产生沉淀可能是BaCO3,不能确定X溶液中是否含有Al3。由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X溶液中是否含有Na,因为实验过程中加入了NaOH。NH3只能直接被催化氧化为NO,B项错误;沉淀I可能是BaCO3,C项错误;X中肯定存在Fe2、NH、SO,不能确定Na、Al3、K、Cl是否存在,A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2(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一中高三月考)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SO、NO、S2、Cl、Br、CO、HCO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回答以下列问题:(1)待测液中是否含有SO、SO:_。(2)沉淀B的化学式为_;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_。(3)根据以上实验,待测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肯定存在的离子还有_。解析:(1)待测液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因为都可以和氯化钡产生沉淀,亚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一氧化氮气体,由于部分溶于硝酸产生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2)溶液A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为碳酸钡沉淀。溶液B与氯气反应生成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没有溴离子,有硫离子。溶液B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第一步加入氯化钡,引入的氯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氯离子。所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离子,肯定没有溴离子。答案:(1)至少含有一种离子(2)BaCO32HCOBa22OH=BaCO32CO2H2O(3)BrS2、CO、HCO13(2015南昌零模)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Fe3、Al3、SO、HCO等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2)cd段沉淀减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简述bc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的原因:_;(4)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本题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及离子的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由于溶液为无色,则Fe3不存在;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且部分沉淀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Mg2,一定不含HCO,又0a段无沉淀产生,则发生的反应为HOH=H2O,再由图象变化分析知,bc段为NH发生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H、NH、Mg2、Al3,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1)ab段生成的沉淀为Al(OH)3和Mg(OH)2。(2)cd段为沉淀的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3)bc段沉淀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反应生成NH3H2O。(4)0a:HOH=H2O;ab:Mg22OH=Mg(OH)2、Al33OH=Al(OH)3;bc:NHOH=NH3H2O;cd:Al(OH)3OH=AlO2H2O。结合图象中各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及溶液呈电中性可计算出原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 n(Al3) n(Mg2) n(NH)n(SO)22349。答案:(1)Al(OH)3、Mg(OH)2(2)Al(OH)3NaOH=NaAlO22H2O(3)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反应生成NH3H2O(4)n(H) n(Al3) n(Mg2) n(NH)n(SO)2234914(2015河南信阳二模)5种固体物质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阳离子Na、Al3、Fe2、Cu2、Ba2阴离子OH、Cl、CO、NO、SO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C、E溶液显碱性,A、B、D溶液呈酸性,0.1 mol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