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湖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湖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湖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湖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阳光中国教学内容 : 唱一唱 阳光中国 听一听 我们走在大路上、 翻身的日子 玩一玩 祖国祖国我爱你教学要求: 1、在键盘上认识音名、唱名,并了解F调里面的降号。 2、会唱歌曲阳光中国、祖国祖国我爱你,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欣赏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了解歌曲的情绪。 4、通过欣赏钢琴独奏翻身的日子认识前倚音,并感受民间欢庆的场面。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 1、会唱歌曲阳光中国。 2、在键盘上认识音名、唱名,并了解F调里面的降号。二、教学过程(一)乐理知识 1、通过第五页的键盘插图,让学生了解键盘,认识音名、唱名。 2、和学生讨论一个降号的调。(二)学习歌曲阳光中国 1、介绍弱起小节 2、学生听范唱,感受音乐旋律。 3、老师弹电子琴,学生随旋律用“啦”哼唱歌曲。 4、教会学生记住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5、学生随琴声唱歌词。 6、熟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意。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 1、欣赏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2、 对比欣赏中外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二、教学过程 1、播放按进行曲体裁写成的歌曲:运动员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学生欣赏。 2、学生聆听音乐,老师做指挥动作,学生模仿指挥,体验歌中弱起节奏的指挥的起点;预备起拍。 3、学唱副歌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歌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开始与结尾处)。 4、完成课后习题: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情绪( )的歌曲。乐曲的高潮出现在第( )部分。 第二单元难忘的岁月第一课时唱一唱红星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取得雄壮的风格。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3、练习二声部合唱一、组织教学:二、新歌学唱:1、分别出示王二小、刘胡兰、海娃、潘冬子人物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2、.教师:简介人物及历史背景。潘冬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首插曲也被人们广为传唱。(放录音红星歌)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3、放录音,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4、再次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5、教师范唱。6、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7、学生跟着录音唱。8、歌曲的处理分析:(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你了解红星歌的真正含义吗?(2)“”重音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9、分成二组尝试二声部合唱。三、创作活动:学生边走步边演唱歌曲。(让学生充分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四、总结同学们,你们现在有好吃的有好穿的,还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呀!大家不要忘了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有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小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第二课时欣赏游击队歌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3、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歌曲。教学设想: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游击队歌。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多媒体、部分打击乐器、纸、彩笔、教具(大刀、步枪、红缨枪)。2、预习贺绿汀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的介绍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二、导入 1、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2、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1)视唱曲谱。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学生随教师模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3)随琴完整演出全曲(4)歌曲处理。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学生 (讨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5、创造性地表现歌曲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歌曲?大家分组讨论,要注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红缨枪及步枪的模型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演组:两个同学分别拿大刀、红缨枪等模型走在青纱帐里(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走),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打击乐器组: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大鼓、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图画组:投影仪出示画面,一位同学上前讲解图画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2、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飞夺泸定桥,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3、欣赏合唱飞夺泸定桥,并穿录象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首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对查找资料感兴趣。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第三单元太阳出来喜洋洋 第一课时唱一唱美丽的朝霞教学内容:歌曲美丽的朝霞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2、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让学生体会“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达出朝霞的美丽。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二、节奏练习:1、节奏填词游戏:教师 你(强) 好(弱)吗(弱)?请学生用同样的节奏填词回答 我(强) 很(弱)好(弱)!教师 你(强) 们(弱) 好(弱)!学生 老(强) 师(弱) 好(弱)!(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语言中的强弱规律。)2、学生说出问好中的强弱规律:强弱 弱,并请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出强和弱。三、听音乐,读歌词。1、听美丽的朝霞音乐伴奏,律动。将刚刚的动作加入律动中。2、(播放美丽的朝霞范唱音乐)让学生说说音乐中唱出了那些景色:朝霞、太阳、山(教师板书)3、朗读歌词。(过渡语:那是谁赶走了山头上的黑暗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4页,我们来读读歌词就知道了。)a:轻声跟着音乐朗读歌词。b:跟教师带节奏的朗读歌词。四、听音乐,赏朝霞。1、提问:什么是朝霞?2、欣赏视频美丽的朝霞五、教唱歌曲。(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美丽的朝霞唱出来呢?)解决难点:12 2 3 34 5 6 5 0赶 走 了 山 头 上 的 黑 暗。a:先由教师范唱,请个别学生模仿。b、通过手势画出歌曲旋律线,使学生掌握旋律走向。3、巩固歌曲:师生接龙、分组接龙。六、歌词创编与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早晨不仅有美丽的朝霞、太阳,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啊?)花朵、树木、小溪、小朋友、蝴蝶、蜜蜂2、请学生将自己想好的美丽景色创编到歌曲中去:“美丽的花朵,花朵,给我们带来蓬勃朝气。美丽的花朵,花朵,美丽的花朵3、既然我们早晨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那我们要不要好好珍惜呢?我们要怎么珍惜呢?(早晨起来要做运动、锻炼身体、读书。)七、完整的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唱一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目标:、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 1、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生:四川有火锅 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哐扯郎郎一哐扯哐扯() 师范唱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生学唱() 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听范唱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 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生说自己的感受、学唱歌词() 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5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 师范读衬词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 生学读衬词()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学唱歌曲()轻唱第一段() 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轻唱全曲、处理歌曲()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课堂小结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四单元蓝天白云第一课时唱一唱我的蓝天 教学内容:歌曲我的蓝天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4/4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2、通过学唱歌曲我的蓝天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这首歌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3、学生回答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4、出示课题二、学唱歌曲(一)掌握节奏1、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2、提问“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3、歌曲的演唱速度怎样4、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5、出示4/4拍节奏图学生按节奏打节拍。6、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小组比赛(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二)视唱曲谱1、出示旋律。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4、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旋律。”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体会乐曲情绪。6、演唱歌曲(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2)完整演唱歌曲旋律。三、扩展:1、试着在旋律下面加上伴唱。2、分小组练习。 3、表演四、小结第二课时欣赏行云曲奇妙的彩云 教学目标:1、认识延长记号,并知道它的唱(奏)法。2、通过欣赏独弦琴曲行云曲,让学生认识小数民族乐器独弦琴,感受乐曲的流畅细腻。3、通过奇妙的彩云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教学过程:1、 音乐知识(1) 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延长记号。A、找现曲中出现延长记号的乐段听听有什么不同。B、认识延长记号的唱(奏)法。2、曲的特点。(1)速度:缓慢。音乐流畅二、听音乐,1、听行云曲律动。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3、比一比两个乐段有什么有同。4、在音乐中简述歌曲:行云曲分为两段,后段音乐清新流畅,抒情细腻,宛如空中朵朵白云随风飘荡。5、再次聆听,把想像到的画面用图画表现出来。三、玩一玩1、聆听奇妙的彩云提问:听到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2、再次听这首歌,随着音乐律动。3、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歌。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彩云。4、给旋律选合适的结束音。do re sol分别尝试视唱旋律四、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草原放牧第一课时唱一唱牧羊人之歌 教学内容:歌曲牧羊人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歌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3、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4、出示课题二、新歌教学1、学简谱:初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每小节反复2遍;再学时,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一整句1遍;学生跟音乐轻轻连唱;注意节奏变化的时候,唱的节奏。进行强化;学生整体连唱2、学歌词: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节奏的把握);分句教唱二遍;生随琴填唱歌词。3、分声部练习: 轮唱部分:学生跟音乐练唱,试着合唱。注意节奏。合唱部分:分声部练习。合唱练习。 四、练习巩固分别练唱主旋律与二声部合唱部分。巩固和声。五、总结尾声再次体会歌曲,在牧羊人之歌的歌声中,欢快的结束这堂课。 第二课时听一听 牧歌教学内容:听一听牧歌教材分析: 无伴奏合唱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2、牧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3、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播放歌曲天堂 (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3、说说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二、欣赏乐曲牧歌。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1、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2、简介歌曲的物点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用M唱)4、念念歌词。5、听一听(1) 请你闭上眼睛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2)再次听你听到了几个声部呢?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三、对比对比欣赏沙汉昆作曲的小提琴独奏牧歌说说两种音乐形式在表现同一主题上有什么特点?四、舞蹈片段欣赏牧歌,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请大家欣赏牧歌的舞蹈。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五、小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侓动 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3、画一幅美图 六、评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七单元教学内容:春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四、学唱歌曲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老师逐句教唱。 3、轻声演唱歌词。 4、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5、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6、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平沙落雁 、按节奏读古诗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平沙落雁,让学生感受琵琶的演奏特点。2、通过为平沙落雁伴奏、伴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3、通过吟诵古诗感受古诗古韵。教学过程:一、认识民族乐器琵琶1、出示乐器琵琶,视频播放琵琶演奏片断,感受音色特点。2、简介琵琶独奏平沙落雁二、听音乐,感受乐曲。1、初次聆听想想像画面。2、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3、再次听乐曲在歌曲间奏处用拍手为歌曲伴奏4、仔细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动作。5、进行表演三、玩一玩1、按节奏吟诵枫桥夜泊,再自编节奏吟诵。2、按枫桥夜泊的节奏吟诵送孟浩然之广陵3、自选一段音乐为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吟诵配乐。四、课堂小结第八单元春节闹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一唱看花灯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2、学习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欢快的特点。 3、尝试以多种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灯会图片,组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观灯的情景。提问: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二、关于灯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三、学唱新歌 1、引导学唱歌曲。(1)引导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学唱歌曲(3)教师示范唱,(4)教师学生共同分析下滑音部分的唱法,引导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的幽默、风趣的感觉。(5)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2、引导表演唱歌曲 看花灯有对唱、齐唱和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制花灯,再唱一唱。3、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4、游戏:自由结伴,分组进行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的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四、小结回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春节序曲教学内容: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教学目标:1、了解作曲家李焕之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3、在听赏春节序曲后,学生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并通过扭秧歌、敲锣打鼓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教学难点:创编音乐表现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互致问候二、新课导入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一到就意谓着冬爷爷渐渐走远,春姑娘悄悄来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都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听【MTV课件】这曲子你们曾经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名曲春节序曲我们听了作品,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2、了解曲作者:李焕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祖籍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1919年1月生于香港。李焕之的少年时代是在厦门度过的。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