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伦理课程内容l 价值观与专业伦理l 伦理决定指南l 伦理决定的过程与工具l 专业关系的限制、困境与问题l 保密原则与知情权l 当事人的权利与社工的专业技能l 价值观问题l 平等、资源与倡导l 科层制与专业关系l 家庭社会工作伦理:儿童、老人、婚姻l 医务社会工作伦理l 精神健康服务伦理l 宏观实务工作伦理: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发展(社工NGO与政府关系)l 社会工作研究与评估伦理l 专业伦理的责任参考书籍l 陈钟林、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l 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 著,隋玉杰 译,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l Parrott,L., Values and Ethic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UK:Learning Matters Ltd,2010.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的形成l 社会工作的源头来自于人类互助的天性l 从社会本能发展成为高层的伦理道德表现l 工业社会后社会问题的增多l 互助行为发展成为了一种制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全国性、积极性社工为何要谈价值与伦理?l “人”的工作l 作为专业使命的基础l 提供专业工作的意义和目的l 社工对弱势社群的承诺l 社会工作需要兼顾个人福祉与社会公正等概念价值观l 价值观是一种基本的信念,认定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或者事物的最终状态,往往形成于个体的早年。l 价值观决定个人的行为与态度。l 价值观也是一种期望某些事物的概念,它往往影响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行动的目的。助人专业对价值的认定l 助人专业面对的一项主要的挑战就是要将观念上的价值转化成日常实务的具体纲要。l 实务工作者在解决伦理冲突或两难时,这种价值指认影响到他们对不同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l 价值作为伦理决策的基础,用以制约专业行为及专业裁决。l Reamer (1999) 下列三組价值:l 终极价值:为团体目标提供一般性的指引,如尊重、平等、不歧视;l 近接价值:个案的某些权利,如当事人某些应享有的权益;工具价值:达到有价值目的的可欲求的手段,如当事人在治疗规划中的自我决定。对社工而言,了解与掌握当事人的价值观和生活展望至关重要。影响社会工作的四个价值体系l 社会的价值(social value):指在社会中,社会制度所认可的主要价值l 意识型态价值(ideological value):对社会或社会团体所持有的独立系统的概念l 专业价值(profession value):是指为专业所抱持的一套有关人类本质之未经验证、或不可能验证的信念。这些信念反应在日常的实施活动之中,并提供了专业实施的方向和准则l 个人价值(personal value):不论是主流文化的价值、意识型态的值或专业的价值,个人都有可能结合这些价值,排定优先级,并形成自己个人的守则 (Mayadas & Elliot,1989)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l 通常价值这概念指的是一個规范性的标准,影响人们对其所觉察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抉择。l Morales & Sheafor (1986)指出社工的专业价值取向l 相信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由能力改变,有意愿改。l 个体对自我及他人的责任,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人需要相互依赖,需要避免极端的孤独。l 社会应该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以使得每个人能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l 社会必须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满足人的需求,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的发展。l Gordon(1965)认为六种价值观建构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l 社会中最基本的关注对象是个人l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相互依赖的l 社会中的每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l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要,但是每个人也有其独特之处l 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潜能都能发挥,同时经由积极的社会参与来尽社会的责任社会有责任协助每一个成员去克服或预防各种阻碍,使其能自我实现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NASW)与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CSWE)提出社会工作实务标准价值l 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l 尊重与案主关系的保密性l 改变社会以满足社会的需要l 区隔个人感情与专业关系l 愿意将知识与技巧提供给他人l 尊重个人的与团体的差异l 协助案主发展自助的能力l 即使感到挫折,也要坚持为案主的利益考虑l 坚持社会正义,以及为所有社会成员的经济、物质与心理福祉而努力l 坚持于有质量的专业表现价值冲突l Mcleod & Meyer归纳社会工作冲突的价值观l 个人价值对体系目标l 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l 团体责任对社会责任l 安全满足对刻苦奋斗l 相对论、实用论对绝对论、神圣论l 革新变迁对传统主义l 异质性对同构型l 文化决定论对个人本能论l 相互依赖对个人自治l 个别化对刻板化l (李增禄,1995:44-46)中华文化与社工价值的矛盾l 社会工作对人的观念l 人有改进的潜能l 人拥有绝对权利 l 人是独特的个体 VSl 传统中国文化对人的观念l 进步是整体的成就l 权利因亲疏而有分别l 人依附不同组织生存(周永新,1995)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l 最常被引用的社会工作专业特质为Greenwood(1957)所提五项:l 有系统的理论基础l 为专业团体之案主所承认的权威l 更广泛的社区认可与赞成这种权威l 规定专业者与案主、同事关系的伦理守则l 由正式专业协会所维系的专业文化依据专业的观点,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是:信托关系 ,社会工作者有责任要提供案主最适当的服务l 信托职责有五项:l 社会工作者应让案主知道所提供服务的本质、成功的可能性、受伤害的危险性,以及其它合理可行方案的可能性l 不能突然将服务中止,而未安排其它专业人员继续提供服务l 转介并不能只是随便地由转介机构列表中选出即完成,必须有更完整的做法l 专业工作者不能对案主收取额外的费用 不能利用案主,和他们作性接触或其它不应有的行为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l 专业伦理是在指明专业人员在专业中应该作些什么,代表的是行为的期望和选择,以及社工人员的专业责任l 专业伦理是指将一般性的伦理原则应用至某一特殊专业领域,藉以协助其从业人员厘清并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许多具体道德问题。也就是指专业团体或专业实务者之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专业伦理是专业实务者之集体次文化(为了达到某一专业目的,形成某一专业行为之标准)l 专业伦理的自律与他律行为:专业伦理守则对团体而言是一种集体的自律,即团体共同意志与集体良心的表现。对会员而言,是一种强制的他律,即所有会员均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观:一般伦理和专业伦理l 一般伦理:Eg.所有人应该受到平等尊重l 专业伦理:Eg.所有人应当受到平等尊重,但优先权应当以当事人的利益为重。社工专业伦理的內涵l 指挥专业行为的道德标准l 专业伦理是规范两个层面的问题,一偏是重于专业内部的问题,一是偏重于专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专业伦理中的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l 消极义务:完全义务属于不作为义务, 即专业工作者应以人为目的,不可以人为工具以及不可欺骗案主,不可伤害案主,及不可妨害案主的权利等等,违反此种完全义务时,应是一种罪恶。l 积极义务:不完全义务,属于一种作为的义务,要求工作者以其专业的知识与判断能力,并考虑工作中的环境与条件,尽力为案主服务。在未能达此不完全义务时,只能视为工作表现上的不够完美而已。伦理守则l 伦理守则是专业行为的准则与道德标准,也是社工伦理的具体实践l 伦理守则的标准都与以下三个议题有关(包承恩、王永慈,2000:79):l 社会工作者可能会犯的错误:保密、案主知后同意(informed consent)l 困难的伦理抉择以及两难情境:对第三者的告知、保险相关问题l 社会工作者不当行为的相关议题:对案主剥削、违反专业角色界线、收费不实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功能l 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职责作出正式的说明l 社会赋予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l 规范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责任l 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发展的职责社工专业伦理守则的目的l 提供清楚的行为标准,以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并藉以保障专业的社会声望l 使成员在从事相关工作时,能更有专业的信心和责任感l 保护社会大众,避免其受到不谨慎或不专业成员的剥削美国NASW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伦理守则摘要l 社工师应有的行为与态度:品格、资格与专业发展、服务、正直、学识与研究。l 对案主的伦理责任:案主利益至上、对案主的承诺、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知后同意(informed consent)、文化能力与社会多元、利益冲突、隐私与保密、纪录的取得、性关系、肢体接触、性骚扰、诽谤的语言、服务的付费、缺乏决定能力的案主、服务的中断、服务的终止。l 对同僚的伦理责任:尊重、公正、礼貌、保密、科际合作、同僚涉入争议、咨询、转介服务,规范性关系、性骚扰、同僚之个人问题、同僚之能力不足、同僚之不合乎伦理的行为。l 在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与咨询、教育和训练、绩效与评估、个案记录、付帐、个案转介、行政、延续教育与人力发展、对雇主的承诺、劳资争议。l 身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能力、歧视、个人行为、不诚实、诈欺、诱骗、个人问题、诈称、请求、自承功绩(acknowledging credit)。l 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廉正、评估与研究、知识发展。l 对广大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共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和政治行动。一些国家与地区社工伦理责任的归纳l 社工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尊重案主自决、保密、知情权、其他义务)l 社工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彼此尊重、及时转介、保障社工合法权益)l 社工对机构的伦理责任(促进机构服务效能、信守专业承诺、合理整合机构资源)l 社工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对专业忠诚、保持诚实严谨的态度)l 社工对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社会福利发展,倡导人类需要的满足,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致力于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社群免于伤害和风险;促进政府、民间等履行社会公益,维护案主合法权益)l 社工对社工专业的伦理责任(对专业忠诚、致力于专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陈钟林等,2011:88-92)社工专业伦理的法定义务l 照顾的义务(duty of care):个案有权利期待一个有质量、符合标准的照顾服务;包括预防自杀。l 尊重隐私的义务(duty of respect privacy)l 保密的义务(duty to maintain confidentiality)l 告知的义务(duty to inform):包括告知案主他可以接受到的服务内容、时间的长短、可能有的危险和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费用和机构的相关政策。因此,原则上真正处遇介入之前,应该给案主一段思考和缓冲的时间,否则,适当的转介是必要的。l 报告的义务(duty to report):例如:需举报的个案、向上级或主管报告工作,甚至是书面或口头上的等等。l 警告的义务(duty to warn):当案主与社工员讨论到一些报复或企图伤害自己或他人事件时,社工员可以采取下列的方式:n 安排案主在保护性的监督之下暂时性的住院或隔离n 告知可能被施暴的对象:但是需经审慎的判断n 请求司法单位的处理不当义务(Malpractice)l 违反了上述任何一项义务时,都被认为是不当的义务,是指实务工作者的疏忽而无法提供专业要求应该提供的照顾(Reamer,1994)。专业人士违反专业守则而造成案主的伤害,例如:讯息曝光、迟到的服务、不当的结案、不当的运用知识和技巧、故意不正确的提供讯息、未经同意的处理、没有通报、财务上的剥夺、身体的伤害、没有预防自杀、没有企图保护第三者、错误的隔离、发生性关系、不当的保护儿童、不当的寄养服务案例:不能出门的戴安娜多尼亚是一个有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孩子年龄从7-16岁不等。最大女儿戴安娜16岁,是高中生,她成绩一直很好,直至其中考试所有成绩下降,她似乎对上学失去了兴趣。过去3周她根本不上学。多尼亚是一名文员,她上午在孩子们去上学前就出门了,下午直到孩子们放学几小时后才迟迟回家。她把家里打理得很好,但是没有什么朋友,总自己待在家里。最近,多尼亚向家综社工求助,她告诉社工自己感到很抑郁,因为不知道该拿戴安娜怎么办。在与多尼亚和戴安娜两人谈过之后,社工明白戴安娜不得不每晚、每周末留在家里的原因,因为母亲不想自己单独在家,即使戴安娜想跟朋友出门,妈妈也不允许。社工面临的伦理问题l 谁是当事人?母亲?女儿?l 应该优先考虑谁的利益?母亲?女儿?抑或两者并重?l 即使戴安娜表示不需要社工的帮助,社工对戴安娜采取干预措施,符合伦理要求吗?l 社工的首要责任是增进当事人的福祉,但并不意味着为了满足当事人的需要而忽视或损害其他人的福利。l 社工对当事人所负的首要责任也不应该解除其对于更大的社会以及“非当事人”的其他人的需要或问题所负有的责任。案例分析l 一位初中女生告诉你:她被男朋友约会强暴而怀孕,为此事她很想自杀,她不想让家人、朋友、老师知道,请问:这个个案涉及哪些社会工作伦理?你的社会工作伦理考虑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工作机构应该如何处理这类案件可能碰到的社会工作伦理议题?l 社工员访视单亲家庭时,发现父亲所养育的六岁小女儿因父亲忙碌而未能定时用餐,而工作员与小女儿会谈后发现父亲帮她洗澡,因而还有性侵害的可能。因此工作员说服父亲愿意接受女儿寄养服务后,就以尚未确实了解情况而要保护案主女儿,拒绝透露案主女儿去向,使案主无法定期访视女儿,时间超过一个月。试就专业权使用的伦理问题分析是否处置得当。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下述方面有冲突时就会 每一方对下面的东西 冲突问题由下述一方提出 出现伦理问题 有不同的假设 社工l 人性 问题的界定 当事人l 价值观 目标的设定 机构l 问题 优先次序的确定 社区l 系统 采用的手段 专业 l . 追求的结果 社会l . 评估结果的报告 . l . 使用的策略 . 伦理决定指南伦理决定的基石l 伦理相对主义:拒绝固定的道德法则,判断伦理决定是否合理是以具体的背景或产生的后果为依据的。l 争议:识别伦理决定的目标或旨在受益人上的分歧。l 伦理自我主义者 l 人应该永远最大限度地争取对自己好的事,不管对别人来说是什么后果。l 伦理功利主义者l 最重要的是寻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l (希罗多德、穆勒、边沁、弗洛伊德、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l 伦理绝对主义:强调某些固定的道德原则有超乎一切的重要性,透过制定伦理原则,并且这些原则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e.g.柏拉图)l 许多伦理绝对主义者也声称:在有些情况下,固定原则不适用。(e.g. Hugo Grotius,荷兰法学家1583-1645)l 在特殊情况下不运用某个原则与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什么原则是有严重区别的(迪格斯,1970)案例分析 玛丽的疱疹玛丽就住在处理情绪问题青少年的治疗中心。有一天社工发现16岁的玛丽患有疱疹。疱疹是一种无法治愈但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疾病,平时潜伏于人体,但在性交时会处于活跃状态,并可传染给他人,有时候一点症状也没有。玛丽给18岁的男友本短信,约他性交。玛丽感染疱疹只有社工和她自己知道。玛丽一次次抱怨腹股沟发痒、疼痛。尽管疱疹不会影响生命,但是生殖器疱疹会使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毒,从而影响生命安全。如果疱疹在母亲临产的时候处于活跃期,新生儿有可能受到感染,个人可能不得不向未来的伴侣解释这个病的症状。在讨论了玛丽的最新情况后,治疗团队要求社工拉马丁同她谈话,了解情况。她应该尽力劝说玛丽不要和本发生任何性关系,或者至少保证采取安全措施。拉马丁表示她不介意同玛丽谈话,但是她感觉还应该有人向本通报玛丽患疱疹的情况。她认为如何不告诉本的话,就不能让他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甚至不能让他用避孕套。拉马丁和玛丽谈了话,告诉玛丽她知道她爱本,觉得玛丽会愿意保护本和自己。玛丽拒绝合作,争辩说她的事情应该保密,她和本相爱,怎么处理性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她要求不要告诉本她的病情。工作团队的成员对于该怎么办分裂成两派。一派同事则认为每个人都有绝对的自决权,即使这个决定的后果会伤害另一个人,但是他们认为保密是社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的首要专业价值观。所以,他们认为应该毫不犹豫地尊重玛丽的要求,否则破坏保密关系在伦理上是错误的,必然会毁掉当事人对社工的信任。另一派同事认为需要评估玛丽请求给予保密的后果和不告诉本情况的后果。他们认为保护玛丽的隐私可能会给本的生命带来非常严重的直接后果和长远后果,也可能给玛丽的生命与情绪健康带来不良后果。社工告诉玛丽,玛丽自己或者由社工必须马上告诉本与玛丽发生关系的危险。如果玛丽不愿意或者不能告诉本,社工会把当事人保密与自主放在一边,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从而防止伤害性后果发生。伦理决定的途径l 临床实用主义l 持这一观点的社工,认为社工的伦理立场远没有社会伦理重要,自己的主要责任是提供高水准的服务,提供服务的类型、处理问题的性质、干预手法都取决于社会,他们关注社会价值观并在工作中遵循这些价值观。(社会控制代理人)l 人本主义伦理观持这一观点的社工,认为每个人都有做出对自己有意义的选择的能力、机会和责任,当事人或者群体而非任何制度或意识形态是伦理决定的关注点,在个人或群体的干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获得自我实现,而非调整自己适应社会,有必要时,还会改变阻止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制度。通过强调个人责任,将伦理决定的主要责任从社工转到了当事人身上。(没有界限和责任的自我实现能带来建构性行为,也能带来毁灭性行为。)l 道德观应变论l 持这一观点的社工,认为没有什么伦理法则,伦理决定只应该受制于爱的规范。社工必须在每个情境中评估怎样做才对,选择一系列能表明是对所有相关人士有最大爱的行动。任何特定行动本身无所谓合乎伦理与否,具体的情境决定了行动是否合乎伦理。(基督教伦理观中的爱也要服从清规戒律;过于简单化)l 宗教伦理l 持这一观点的社工预先假定有上帝存在,的确存在任何时候都能指明正确行为的永恒法则。宗教信念和伦理道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神的意愿是长远有效的伦理道德(伦理与法律成为一体,法律成为了将伦理原则付诸实施的一种手段)l 女性主义伦理l 持这一观点的社工,关心各个情境中的特殊性,也关心社会结构状况,如种族、阶层、性别问题等。在做伦理决定时,私人问题会放在更加广大的公共问题背景下去审视,认为应该将个人的际遇与社会背景结合在一起看待。(与其他社工传统价值观、原则的严重冲突)伦理决定的过程与工具通用的决策模式l 做伦理决定常常是一个过程,或者是持续一段时间的系列思考与活动,导致一个人或群体用特定方式去采取行动或者不采取行动。l 如果我们对伦理决定的过程保持敏感度与敏锐度,那么,我们的伦理决定就会更好、更富有成效以及更合乎伦理。通用决策模式图(步骤)l 1、识别问题和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l 2、识别涉及这问题的所有人和机构(当事人、专业人员、支持系统、受害者和其他人)l 3、决定谁应该参与做决定l 4、识别第2步找出来的人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价值观(当事人与社工)l 5、认定你认为一旦实现就可以解决或减少问题的目的和目标l 6、识别可供选择的干预策略和干预对象l 7、就认定的目标评估每个选择的效果和效能l 8、选择最合适的策略l 9、落实选择的策略l 10、检查落实的情况,特别留意没有预料的后果l 11、评估结果并识别额外的问题伦理评估筛查工具l 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与福利l 保护社会的利益l “最少伤害”原则l 选择的方案应该是带来最少伤害、最少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最容易抚平的伤害;l “对谁是最少的伤害?”l 效率与效果l 效率标准:强调的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相对成本(包括,员工时间、预算、机构与社区资源等);l 效果标准:强调的是达成既定目标的程度。有时候伦理抉择的难题可能是:一个选择更有效但是效果却不太好;而另一个选择效率差但是效果却很好;有时候处于伦理的考虑,那些最有效率或者效果的选择都被抛弃案例分析l 35岁的李先生是位企业家,曾是国家十大杰出企业家代表。近年来因肝功能衰竭住院,医生诊断后通知家属,因为病情严重,最好的办法是实施换肝手术。但是此时医院同时等待换肝手术的还有一位58岁的国家高级干部黄先生和一个仅6岁的儿童天天。医院最近正在争取一笔国家支持的科研基金,如果申请成功,医院将能引入国际先进医疗设备,能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而黄老先生的儿子正式这笔基金审批的重要领导。院领导希望能救黄老先生。但这三个人都性命垂危,只有一人能接受换肝手术。该市其他医院没有这种资源。l 如果你是这间医院的医务社工,院长将这个资源分配和协调病人的任务交给你,你应该如何抉择呢?让谁去接受换肝手术?对于不能接受换肝的病人和家属,你又该如何处理呢?伦理原则的等级次序伦理准则筛选方法(Ethical Rules Screen,“ERS”)查看全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 照章办事 伦理原则筛选方法(Ethical Principles Screen, “EPS”)1.保护生命 2.平等与差别平等 3.自主与自由 4.最少伤害 5.生活质量 6.隐私与保密 7.真诚与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伦理决定筛选方法的应用(案例分析)l 你的当事人,一位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不愿去老人院,可照顾他的儿子要求他去住老人院l 你的当事人,一位上高中的男孩告诉你他父亲一旦再婚,他就自杀,但不许你把他的决定透露给任何人l 你判断自己的一位学生当事人有暴力倾向,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危险l 你的一位当事人有严重的情绪困扰,近来他对你不断有攻击行为,并说要伤害你的家人l 你的当事人告诉你他卷入了婚外恋,并让你保守秘密,可现在他妻子来问你有没有这回事。l 王先生和王太太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有一天出游却遭受车祸重创,王先生送到医院时就已经 死亡,王太太经急救后则逐渐恢复意识,但生命迹象仍稳定,进住加护病房,她看到医务社工就询问有关丈夫的受伤情况。 此时,医务社工是否应该据实告知王先生已经逝世的结果?l 陈小姐今年36岁,是一位高龄产妇,她打电话给早疗中心的社工,表示自己好不容易怀孕,但她的羊膜穿检测结果却显示未出生的胎儿可能有唐氏综合症,虽然羊膜穿检 测并无百分之百的保证,她想要询问社工有关堕胎的抉择事宜。 此时,社工是否应该朝向赞同堕胎的决定建议? l 小苑是一个13岁的初一生,3年前父亲不告而别离家后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今年4月初母亲突然 因病过世,小苑自此就独自生活3个月,直到学校老师发现而通报儿童保护社工,社工前往访视,小苑表示接受安置,若安置,将会逃跑。 此时,儿童保护社会工作师是否应该朝向强制安置的处置决策? 保密原则与知情权隐私权与保密原则l 保密意味着社工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在知情的情况下给予的许可,不会向任何人披露从他那里获得的资料。l 保密是一个伦理原则,不是一个法律条款。l 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打破保密原则,eg. 警告义务、跨专业团队中专业人士间的信息共享、问责制度需要证明工作成果、付费第三方的要求。l 有限度的保密一定会危及当事人和社工的关系吗?l 实证研究的结果是l 不支持l eg. 精神健康专业人士表明当他们报告疑似儿童虐待或儿童没有受到良好对待问题时,他们与75%病人的关系没有被破坏(温斯坦等人,2000)现实中复杂的保密考量l 其他社工 l 其他领域的同事l 行政记录l 保险公司与付费的第三方l 警察l 亲属l 当事人l 每一方都可能提出保密要求,而这些要求彼此间会发生冲突。因为每一方在共用的资料上,需要考虑的东西不同,要分担的义务也不同。案例 怀孕的小芬l 小芬是16岁的初三女生,怀孕10周。她一直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行为。l 班主任戴老师将小芬转介给社工张姑娘,因为小芬拒绝和戴老师讨论自己的情况。起初,小芬也拒绝和张姑娘谈自己的事情,后来她告诉社工自己不想流产,要求社工做出安排,让她留下孩子。她一再强调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怀孕的事。小芬不会说出谁是孩子的父亲,社工怀疑她受到过性侵犯。l 是否应该告诉小芬父母女儿怀孕的事情?是否应该告诉妇联组织?在这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合乎伦理的决定是什么?如果小芬大一些,满18岁,愿意指认孩子的父亲是谁,社工的处理方式是否会有所不同?一些有关是否给当事人接触有关自己记录的争议l 个案记录可能包括第三方,如另一位社工、邻居、老师等在保密前提下提供的情况l 个案记录可能包括还没有核对或评估过的“原始资料”,或者普通人会曲解的测验结果或其他资料l 社工可能会用个案记录进行各种可能性探索,当事人阅读时,可能会损害其对社工的信任l 读到或听到有关自己的负面信心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反对方)l 阅读资料让当事人有机会纠正错误l 当事人只有在知晓内容的前提下,才能给予知情情况的授权,同意他人分享资料l 对情况的了解会带来改变,而一无所知只会造成维持不尽如人意的现状l 开放个案记录会证明当事人与社工的合作效能,甚至可能会带来当事人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进程(支持方)知情期下的授权l 专业伦理准则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是从道德原则自主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道德载体有能力自我主宰,这一能力必须给予尊重。l 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1947年才首次使用l 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意味着社工或者另外一个专业人员除非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否则不能介入当事人的生活,或者披露与其有关的机密资料。l 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涉及包括信息披露、主观意愿和行为能力在内的一些问题。实践中,若涉及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则会出现伦理难题。授权的方式l 指示或默认l 口头或书面授权l 过去和现在的授权l 现在和将来的授权l 高压授权儿童虐待与保密原则l 社工和其他专业人士依法向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或其他指定的权威机构部门报告所有怀疑虐待和疏于照管儿童的个案。l 一些数据:l 美国的l 1997年美国有300多万儿童受到虐待和疏于照管。据社区研究估计,举报的个案只占实际发生的40%左右(卡利奇曼,1999)。l 第三次全国儿童虐待与疏于照管调查表明,儿童保护服务机构只调查了不到一半的事实受虐儿童(赛德拉克和布罗德赫斯特,1996)。l 中国的l 广东番禺一老师心情烦躁 摔瘫四岁女童 l 浙江温岭幼师虐待儿童照片曝光令人震惊 一些相关的法律l 英国1989年的儿童法案规定:凡是“影响儿童生理的、智力的、情绪的、社会的或行为的发展”的行为都是儿童虐待行为。 l 香港专门成立了防止虐待儿童会。l 我国宪法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作出刑事处罚。 发现当事人有虐儿可能时,社工的考量l 做当事人的工作,帮助他自己举报;社工应追踪该当事人,确认他的确报告了事件l 同家庭讨论为什么要举报,对家庭来说举报有什么好处和风险,在调查中会有些什么手续,如果举报得到的支持或证实,可能可以选择什么治疗方案。社工应该清楚她的工作接下来的程序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告诉当事人等待他们的是什么?l 有时候不举报孩子马上就有危险,那么不通知家庭就举报也是恰当的。l 保密并不是绝对的,在当事人与社工初次面谈中,保密的性质(包括有限度的保密)就应该向当事人和其他有利害关系方解释清楚。l 有限度的保密常贯穿在整个服务关系与服务进程中。当事人的权利与社工的专业技能谁是当事人?!Who is the Client?!l “谁是当事人”问题常成为一些伦理难题的根源。l 传统定义里的当事人,指的是:“与工作者有关系,并付费给她的人”l “工作者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其行为的个人或其系统”。(美国私人执业背景下)l “那些身为组织雇员的社工。”l Eg. 政府购买服务下的广州社工l 街道办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当事人吗?l “当事人并不总是行为需要改变的人或系统,社工干预常包括要改变当事人之外的其他系统”l Eg. 社工帮助近日丧偶的需要申请低保的单亲妇女案例1 阿芳的流产l 阿芳18岁,单身,怀孕近6个月。昨天,她到妇女服务中心请求帮助流产。实施流产的时候,医生认为胎儿能存活,把她作为高危早产儿放在新生儿特护室。l 阿芳得知“流产”的结果是有了一个有活婴儿的时候沮丧极了。她拒绝看孩子一眼或者照看孩子。不仅如此,她还威胁,如果婴儿违背她流产意愿活了下来的话,就要告医生和医院。l 阿芳请求医院社工张姑娘保证不给婴儿提供特护,把她单独弃置,这样孩子就会很快死去。l 谁是张姑娘的当事人?阿芳?婴儿?谁的利益应该优先考虑?案例2 王老师的班级l 王老师是大同中学的五年级老师。学校所在地区是大量外来工的聚集地。李sir是这所中学的驻校社工。l 昨天,王老师要求李sir帮忙她让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她告诉李sir,教书20年,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烦心。她认为这些麻烦是许多来自外来工家庭的孩子,不遵守规矩造成的。她希望李sir帮助她管教这帮不守规矩的学生。李sir认为问题可能出在王老师身上,对外来家庭有歧视、班级管理缺乏弹性所致。l 谁是李sir的当事人?王老师?学生?学生的家长?学校?谁的利益优先考虑?l 在“谁是当事人”问题上的伦理难题,常源于我们将问题建在一个过于简单、并非完全准确的专业关系上。l 传统模式:当事人与社工 (相对简单)l 现在模式:服务申请人、当事人、工作对象、受益人、从业人员、机构、社区及其他人。(相对复杂)社工服务过程中的参与方l 服务申请人:识别出或感觉到有问题,要求给予帮助的人或系统。l 当事人 :申请人与社工建立正式的、有契约约定的、有目标的关系。l 工作对象 :当事人和工作者共同认定要获得想要结果必须改变的个人或系统。l 受益人: 成功实现目标会从中受益的个人或系统。l 我们的方向:l 需要找出滋生伦理困境的种子l 当事人?l 工作对象?l 受益人?案例3 危险是否近在咫尺?l 社工谭姑娘一个月来一直在做菲菲的工作。她非常消瘦,几乎瘦骨如柴,是一个拘谨寡言的17岁大学新生。菲菲由辅导员转介到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她告诉辅导员她感到孤独,有一些强迫性念头。父母同意并支持她前来求助。菲菲的功课还过得去,但在学校里一直交不到朋友。这天下午她告诉谭姑娘,她的月经停了。谭姑娘探寻后得知菲菲正在节食,并且每天做两三个小时的运动来减肥。她有些轻度抑郁,但仍能集中精神应付课业,并说她很少烦躁。基于所有这些资料,谭姑娘肯定菲菲患有厌食症,并建议她去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找医生咨询。菲菲一听,立即拒绝了这个建议。l 这个个案是否存在确信无疑、近在咫尺的危险,需要马上采取行动?如果每周一次的工作,再多做几周,以帮助菲菲保护自己的健康,但是却延迟了她看医生的时间,会造成什么伤害?正确的伦理选择是什么?应怎么做?自决l 社工需要明白,一个人只有在下述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有真正的自主。这些条件是:l 现有情形下个人不止一个选择。l 没有任何地方强制个人做特定的选择。l 个人意识到了所有可能选择。l 个人对于每个选择的代价和后果有准确的信息,这样便能做出现实的估量。l 个人有能力或者主动提议基于所做的估量做决定。l 个人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选择行动。l 罗斯曼(1989:698)“从业人员对于用什么方式帮助当事人的专业决定负有主要责任。”l 事实上,许多当事人在自主做决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给社工带了伦理上的特殊责任,那就是,要帮助他们深思熟虑之后再做选择,这样即便当事人选择的是不现实的目标,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益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l 现实中,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会增加出现伦理难题的可能性。l 三类模糊性与不确定性l 对价值观和目标不确定l 对任何特定情形的相关科学知识和事实真相不确定对干预后果的不确定案例4 虐待儿童的牺牲品l 几个月前,吉利斯太太告诉自己的社工,怀疑楼上邻居希尔先生经常粗暴地殴打他两岁的孩子勒鲁瓦。每周都有几个晚上她能听到极其骇人的声音。偶尔几次她看到孩子,他总是缠着绷带,看起来非常悲伤。社工把这些记在个案报告里,但是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行动。l 上个月,希尔太太把勒鲁瓦待到社区医院急诊室。勒鲁瓦身上有多处骨折,按他妈妈的说法,是从房子的楼梯上摔下来的。接诊大夫不相信这个说法,因为X光检查显示,除了现有的骨折,以前还有大量骨折。按法律要求,他通知了公共福利部门,还以有虐儿问题。l 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童保护社工安德勒往希尔家做了调查。他与父母双方做了长谈。他们承认孩子做错事情时偶尔会打他。他们解释这是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安德勒想他们指出还有其他教导孩子的恰当方法,但是他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眼下没有危险。两个星期后,另一位社工追踪探访了希尔家。这位工作者叫米莉,她也同意了安德勒的评估结果,认为目前没有必要把勒鲁瓦从家里带走。l 米莉探访十天之后,希尔太太叫了救护车,说儿子呼吸困难。救护车的医务人员抵达时,发现孩子已经失去了知觉。入院12小时后,医生宣布孩子死了。他没能再恢复知觉。尸体解剖的结果显示死亡是用钝器重殴所致。l 如果你是儿童保护社工,被派去调查举报勒鲁瓦受虐个案,你会用什么标准来决定是否把勒鲁瓦从父母身边带走?你的伦理考量是?价值观1.价值中立2.强加的价值观3.当事人与社工的价值分歧价值中立l 为了获得科学的可信度,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迈向“价值无涉”的现状里,社会工作也需要“价值无涉”吗?l “社工不应该没有一个道德取向,只关心什么有效。”(戈尔茨坦,1998)l “一门科学倘若道德中立,价值无涉,那么价值中立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极其危险。”(马斯洛,1969)l 价值中立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会带来实在的伤害:l 对可能有的自毁或其他破坏性行为不给予关注。l 社工区别不出什么是发挥功能,什么是功能失调;什么是正常行为,什么是病态行为。l 不能对当事人的行为提出质疑可能会导致当事人认为工作者赞成自己的所作所为。l 价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l 持这一立场的社工,可能会通过更加彻底地接受当事人自决来逃避道德上的难题。l “我接受你这个人,但是不接受你的行为” (eg.儿童性虐待、暴力行为、儿童疏忽照顾、欺骗)强加价值观l 社工在助人过程中,尤其是协助当事人在现有的选择中作出抉择时,能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吗?l 社工在试图撇开价值评判而代之以提供多种价值观选择时,可能实际上已经带入了自己的价值观。l 要求社工绝对不能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判断作为唯一的决定标准,他们的价值判断可能反映出的是自身的价值体系。l 没有哪一种关系是价值无涉的。识别指导自己行为抉择的价值观是当事人的责任,社工绝不可以认定自己有这个责任(弗兰基,1968)。当事人与社工的价值分歧l 常见的是:当事人与社工的价值有很大分歧时,由于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或不平衡,社工很有可能会把价值观强加在当事人身上。l 一些协助社工处理价值观分歧的方法:l 在接案、评估和诊断阶段,社工应该确定价值观上的不同是否与现有的问题有关。l 如果当事人能够参与确定是否他们与社工之间价值观上的这些不同会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复杂化,那么社工就应该同当事人讨论自己的发现。l 共同决定是否继续下去还是把当事人转介给另外一个价值观更加吻合的同事(如果有的话)。回避不了的价值观l “对道德选择问题、社会公正、流行的道德操守能保持警觉并给予回应,并且在任何对他人的生活幸福有影响的专业活动中,不管是做研究、应用理论、做计划还是从事实际工作,都不会把个人应负的责任降到最低程度。”(戈尔茨坦,1998)l 从个人的个案到社会与政治行动,每个层面上社工的伦理决定都十分重要。知道自己处于一个连续体的哪个位置可以帮助社工预见到可能出现价值观冲突的时候。社工价值观连续体l 符合伦理的行为:社工认为伦理上正确的行为,如保护生命:社工可能发现难以同持相反价值观的当事人或机构一道工作。l 中性行为:社工认为本身说不上对与错的行为。社工没有很强价值观的那些行为:社工可以支持机构或当事人的价值观,只要他们不发生冲突就可以了。l 不道德行为:社工认为伦理上是错误的行为:社工可能发现难以同价值观截然相反的当事人或机构共事。平等、资源与倡导对平等的承诺维权倡导中的伦理难题对平等的承诺l 时间:影响平等承诺的重要因素之一l 在社工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服务对象而言,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时间可能不多,但是对其他一些人来说则是远不够的。l 资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平等承诺更加显得困难l 不平等l 民主 = 平等?!l 家庭综合服务l 养老金问题: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部门l 不平等分配资源可以立足的缘由:是隐藏在不平等背后的另外一个问题,即那些不平等的人应该得到特别的(“不平等的”)帮助包括服务和资源以使他们能有途径得到平等的生活机会。维权倡导中的伦理难题l 平等与差别平等的伦理原则为充当倡导者角色提供了伦理上的正当性。l 社工有必要运用充权的方法,使受剥夺的群体和个人有机会平等获得生活机会。l 但是,伦理上的正当性并不意味可以避免充权上伦理困境。案例 没有参加外出比赛的费用l 美宝今年16岁,高中二年级。父母离异,和妈妈住在一起。爸爸是吸毒人士,离婚后一直还向妈妈拿钱。妈妈之前做酒楼里的收银工作,最近身体不适,刚查出有乳腺癌早期,便辞职在家。l 美宝很有绘画天赋,最近在校内绘画作品被品为市里优秀奖,代表市里参加国际少年绘画比赛。这个比赛很重要,如果美宝参赛获奖的话,可以获得支助,到国外学习。l 美宝的母亲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支付更刻不容缓的账单上,如房子的租金、水电费、煤气费、看病治疗的费用、每日的伙食等。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你是这个家庭的社工,也没有这方面的应急款项。l 你会怎么做呢?是否做一个倡导者,为这样的单亲家庭呼吁,要求制度改变或支持?还是该动员自己的志愿者网络募捐费用给美宝参赛?母亲治病? 还是双管齐下?如果选择其中一个做法一位着什么?这符合伦理吗?专业关系中的限制、困境与问题专业关系的限制当事人的利益与工作者的利益专业关系中的双重角色专业关系的限制l 社工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专业关系。一方面,当事人交付给社工信任;另一方面,社工对当事人有一些要承担的特定职责。l 在专业关系里,社工与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角色,当事人在这一关系中有特定的需求,他需要得到所需要的服务,常需要除去保护的外衣,披露自己的隐私,而社工则握有满足这些需要的各种权力。这也反映了专业关系中权力不平等的一面。l 为此,保密和知情权下的授权就是为了防止社工滥用权力。l 一位正直的社工,必须要和自己的当事人建立信任的关系,因为它是专业关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 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发展的经验来看,有两个因素在影响着当事人与社工之间的信任关系:l 去专业化 l 民主化和权力革命l 从理论上来看,专业关系应该是设限的,但现实中,社工常没法做到对当事人无动于衷,情感可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l 你接受邀请周日晚上去当事人家吃晚饭?l 与当事人周五晚在本地电影院看电影?l 是否应该有来有往,回请当事人?l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可能会失去其客观性,不是给当事人带来帮助,而可能带来伤害。当事人的利益 VS 社工的利益l 一些专业人员,如精神病医生、社工被指责或指控处于经济利益、完成服务指标或其他原因,毫无必要地延长服务期,或者提供多余服务。这种出于保存自我和生存的考虑,有否违背伦理?l 还有一些没有涉及生命问题的伦理困境:l 你在家里准备晚饭时,接到一个当事人的紧急求助电话,你是否第一时间冲去帮忙,而放弃一家人热腾腾的晚饭?l 你正要准备赴一个重要约会,结果接到通知,你负责的一个寄养家庭孩子离家出走,你该怎么办?赴约会?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l 周末你在家里,电视里播放新闻说地铁出现了踩踏事件,你的家人刚巧也在这趟地铁上,与此同时,你的机构也打来电话请你赶赴地铁现场开展救援工作,你该怎么办?留在家里等通知?奔赴救援现场?l 讨论:l 伦理绝对主义 VS 伦理相对主义l 除非特殊情况,如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拟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福建省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公开招聘博士人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温州永嘉县金溪镇中心卫生院招聘季节工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第二季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临床医技科室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北京市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医务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安徽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湾沚分公司公开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银行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总医院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中广核新能源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局生态环保培训课件
- 虚拟现实技术在宠物行为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洞察阐释
- 2025至2030中国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冻伤的处理与急救措施
- 装修公司草签合同协议
- 粮食代烘干合同协议
- 拓印基础知识课件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数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大题06概率与统计(七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