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参考书目 1 冯大同主编 国际商法第五章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2 冯大同主编 国际商法第五章第四节 北京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913 赵承璧编著 国际贸易法律第四章第四节 北京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64 关安平主编 国际商法实务操作第五篇第一章第一节与第三章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 1 第二章代理法 第一节代理法概述第二节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第三节代理人与第三人的关系第四节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2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 代理法的概念二 代理的概念三 代理权的产生四 无权代理五 代理关系的终止 3 一 代理法的概念 代理法是调整代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 二 代理的概念 代理 Agency 是指代理人 Agent 按照被代理人的授权 代表被代理人同第三人订立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 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代理涉及三方主体 代理人被代理人第三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是代理关系中的基本法律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由他们之间的合同来界定 可以是委托合同 也可以雇佣合同或合伙合同 但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合同只能证明他们之间存在代理关系 但代理人的权限究竟由多大 这种代理关系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结束对于第三人来说都是不可知的 所以很多国家都强调委托合同与委托授权是有区别的 委托是产生代理和被代理人之间的内部关系 而授权产生代理的外部关系是代理人和第三人的外部关系的法律依据 5 三 代理权的产生 一 大陆法的规定大陆法把代理权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 称为意定代理 另一种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称为法定代理 二 英美法的规定英美法认为代理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明示代理2 暗示代理3 客观必须的代理4 追认的代理 6 1 明示代理 所谓明示代理是指被代理人以明示的方式指定某人为代理人的代理 明示代理中的代理权是被代理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授予代理人的 有的对代理权限作了明确的表述 也有的对代理权限大小没有作具体规定 只是泛泛指出一个合理的范围 帕劳诺玛发展公司诉法妮新织造有限公司案 1971 任特诉佛兰威克案 1893 7 帕劳诺玛发展公司诉法妮新织造有限公司案 1971 被告公司一秘书以公司名义租了辆车子 但用于私事 被告认为秘书雇车私用 非公司业务 拒绝付款 法院认为公司的秘书有暗示的合理权限为公司目的订车 原告只认为秘书为被告的代理人 故公司应付款 至于私用问题只能由公司内部处理 8 任特诉佛兰威克案 1893 A是被告酒吧的经理 被告已禁止A用信用卡去买香烟 但A仍然在原告处用信用卡买了香烟 被告想以已禁止A用信用卡买香烟为由拒绝付款 法院认为 A作为被告酒吧的经理 按常规有权用被告的信用卡买烟 原告只认为A为被告的代理人 至于禁止没有 原告并不知晓 故被告应付款 9 2 暗示代理 所谓暗示代理是指除明示代理以外的因双方存在的关系或特别的行为而产生的代理 如A与B是夫妻关系 B在外面用A的信用卡买东西 A就应付款 除非A告诉店主不要以信用卡形式卖东西给B 里奥德诉葛内斯斯密斯公司案 1912 被告指派一公司职员从事了几项业务外事项 即帮助客户转让财产 后来这个职员使客户大受损失 这一客户告了被告 法院认为 这个职员受被告指派从事非业务事项 这就是从被告的指派行为中获得了暗示代理权 故被告应对客户负责 10 3 客观必须的代理 客观必须的代理权是在一个人受委托照管托运另一个人的财产 为了保存这种财产而必须采取某种行动时产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受委托管理托运财产的人并没有得到采取这一行动的明示授权 但由于客观情况的需要必须视为其为具有某种授权 例如承运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保护财产的必须行动 如出售易于腐烂的或有灭失可能的货物 但取得这种代理权是很困难的 根据英美法判例 行使这种代理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斯佩内葛诉威斯特铁路公司案 1921 11 三个条件 1 行使这种代理权是实际上或商业上必须的 2 代理人在行使这种权利前无法与委托人取得联系得到委托人的明示 3 代理人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善意的并且必须考虑到所有有关当事人的利益 12 斯佩内葛诉威斯特铁路公司案 1921 铁路公司替原告运一批西红柿到A地 由于铁路工人罢工 西红柿被堵在半路上 眼看西红柿将腐烂 铁路公司就地卖掉了 法院认为 虽然铁路公司虽然是善意的 保护原告的利益 但当时是可以通知原告的 在可以联系而未联系的情况下私自处理他人的财物 不能算是具有客观必须的代理权 被告败诉 13 4 追认的代理 如果代理未经授权或超出了授权范围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订立了合同 这个合同对被代理人是没有约束力的 但是被代理人可以在事后批准或承认这个合同 这种行为就叫做追认 追认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4 追认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代理人在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 必须声明他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 2 合同只能由订立该合同时已经指姓名的被代理人或可以确定姓名的被代理人来追认 3 追认合同的被代理人必须是在代理人订立合同时已经取得法律人格的人 这项条件主要针对法人而言 即该法人必须在订立合同时已合法成立了 4 被代理人在追认该合同时必须了解其主要内容 15 四 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欠缺代理权的人所作的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 1 不具备默示授权条件的代理 2 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 越出授权范围行事的代理 4 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无权代理人所做的代理行为 如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或处分财产等 非经本人的追认 对本人是没有约束力的 如果善意的第三人由于无权代理人的行为而遭受损失 该无权代理人应对善意的第三人负责 所谓 善意 是指第三人不知道该代理人是无权代理 如果第三人明知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而与之订立合同 则属于咎由自取 法律上不予保护 16 五 代理关系的终止 代理关系的终止即当事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归于消灭 主要有两种情况1 根据当事人的行为而终止代理关系2 根据法律终止代理关系3 代理关系终止的法律后果 17 一 根据当事人的行为终止代理关系 1 因代理期限届满而终止2 因当事人协议而终止3 因一方当事人撤回代理权而终止一些大陆法国家为了保护商业代理人的利益固定 被代理人终止代理合同时必须在相当的时间以前通知代理人 英美法国家对被代理人单方面撤回代理权也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英美的判例 如果代理权的授予是与代理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时 本人就不能单方面撤回代理权 比如甲向乙借了一笔钱 并指定乙为代理人代其收房租 以清偿借款 在这种情况下 代理权的授予就同代理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在其借款清偿完毕之前 不能单方面撤回对乙的代理权 4 因代理人辞去代理权而终止 18 二 根据法律终止代理关系 各国法律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 代理关系即告终止1 被代理人死亡 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2 代理人死亡 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 19 三 代理关系终止的效果 1 当事人之间的效果代理关系终止之后 代理人就没有代理权 如该代理人仍继续从事代理活动 即属于无权代理 2 对第三人的效果当被代理人撤回代理权或终止代理合同时 对第三人是否有效 主要取决于第三人是否知情 根据各国的法律 当终止代理关系时 必须通知第三人才能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如果本人在终止代理合同时 没有通知第三人 后者由于不知道这种情况而与代理人订立了合同 则该合同对本人仍有约束力 本人对此仍须负责 但本人有权要求代理人赔偿其损失 20 第二节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一般是合同关系 属于代理的内部关系 通常情况下 代理人与被代理人都是通过订立代理合同或代理协议来建立他们之间的代理关系 并据以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代理人的权限范围及报酬 一 代理人的义务二 被代理人的义务 21 一 代理人的义务 1 合适注意义务 即代理人应该对被代理人委托的财产和事务给予合适注意 即应勤勉地履行其代理职责 2 服从的义务 即代理人应服从被代理人的合法的指令 3 忠实的义务 忠实即代理人应对被代理人忠实 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A 不与被代理人竞争B 不密谋私利C 不泄露商业机密4 申报帐目的义务5 通知的义务 即代理人应把代理过程中的一切真实重要的事实通知被代理人 以使被代理人作出进一步判断 22 马里兰钢铁有限公司诉名特纳案 1978 原告雇了被告从事废旧钢铁的买卖交易 当生意兴隆时 被告与公司另一名职员准备也创立一个类似的钢铁公司 并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 后两人辞职并于一年后正式成立了一家钢铁公司 原告认为被告在任职期间不忠实 所以应赔偿损失 并要求法院禁止被告开业 法院认为 被告在任职期内并未开办类似的公司与被代理人竞争 业余时间的准备是合理的 辞职一年后才开业 也不违反商业信誉原则 故不涉及不忠实问题 原告败诉 23 二 被代理人的义务 1 支付佣金被代理人必须按照代理合同的规定给付代理人佣金或其他内容的约定报酬 2 偿还代理人因履行义务而产生的费用 一般地讲 除合同规定外 代理人履行代理任务时所开支的费用不能向被代理人要求偿还 但如果代理人因执行被代理人的指示的任务而支出的费用或遭受损失时 则有权要求被代理人予以赔偿 例如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指示在当地法院对违约客户进行诉讼所遭受的损失或支出的费用 被代理人必须负责予以赔偿 3 让代理人检查核对其帐册一些大陆法国家强制规定 代理人有权检查被代理人的帐目 以便核对被代理人支付的佣金是否准确无误 24 第三节代理人及被代理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一 合同关系1 被代理人与第三人的合同关系直接代理 间接代理 未披露的代理2 代理人对第三人的合同责任二 侵权关系 25 直接代理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同第三人订立合同合同效力直接归于被代理人 26 间接代理 代理人拥有代理权而以自己的名义同第三人订立合同经代理人转让后 被代理人取代代理人在合同中的地位 承担有关的权利和义务 27 未披露的代理 指代理人拥有代理权 但在作代理行为时 未声明自己的代理身份 也未指明被代理人的姓名和名称 英美法的做法 A 被代理人可行使介入权直接向第三人要求其在合同中的当事人的地位 只需一个合同 B 第三人有选择权 可以选择代理人或被代理人作为合同的当事人大陆法的做法 被代理人不能直接凭代理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对第三人主张权利 必须由代理人同他再订立合同把前一个合同的权利转移给他 才能对第三人主张权利 需要两个合同 28 2020 3 19 29 2 代理人对第三人的合同责任 按代理一般原则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或作其他法律行为 合同一经订立 其权利义务均归属于被代理人 应由被代理人直接对第三人负责 代理人一般不对此承担责任 但如在下列情况下 代理人应对合同负责 1 代理人用明示或暗示形式同意对此合同负责2 代理人在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但未注明自己是代理人3 代理人签名后 只注明自己是经纪人或经理人 未清楚说明自己是代理人4 被代理人是虚构的或属于无行为能力的人5 代理人在签字蜡封式合同上签了名 尽管注明是代理人 也要对此合同负责6 商业惯例7 合伙合同 每个合伙人都是其他合伙人的代理人 因此合伙合同人彼此之间负连带责任 30 二 侵权关系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在履行代理职责过程中发生的对第三人的侵权一般不负责任 但下列情况除外 即替代责任 1 被代理人指使代理人向第三人侵权2 被代理人疏忽地允许代理人开动危险设备 然而被代理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代理人无合法资格或不能安全地操作该设备3 被代理人未适当地监督代理人工作中的不轨行为 致使代理人造成了对第三人的侵权4 在严格责任制度下 被代理人得对代理人代理销售的缺陷产品造成的侵权负责5 主仆代理关系中主人 Master 得对仆人 Servant 在雇佣范围内的侵权负责 英美法规定 不绝对 允许有偏离 31 第四节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一 对本人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信用担保代理人二 对第三人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一 保付代理人 二 对商业跟单信用证加以保兑的保兑银行 三 运输代理人 四 保险代理人 32 一 对本人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信用担保代理人 信用担保代理人的责任是在他所接受的买方 即第三人 不付货款时 由他赔偿被代理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即在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不仅存在代理合同而且还同时存在有担保合同 信用担保代理制度在过去的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中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出口信贷保险机构的出现 信用担保代理人制度已逐步被淘汰 33 二 对第三人承担特别责任的代理人 一 保付代理人保付代理人的业务是代表国外的买方 即被代理人 向本国的卖方 即第三人 订货 并在国外买方的签单上加上保付代理人自己的保证 由他担保国外的买方将履行合同 如果国外的买方不履行合同或拒绝付款 保付代理人负责向本国的卖方支付贷款 在英国这种代理人是由英国出口商协会的出口商担任 所以保付代理人也称为出口商行或保付商行 保付商行的经济作用在于解脱本国卖方在国际贸易中可能遭遇的风险 使本国卖方不必顾虑国外买方的资信能力而接受订货单 保付商行与信用担保代理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后者对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34 二 对商业跟单信用证加以保兑的保兑银行 在国际贸易中 普遍采用商业跟单信用证的方式支付贷款 在采用这种支付方式时 卖方为了保证收款安全 往往要求买方通过银行对他开出保兑的 不可撤销的信用证 其办法是 由国际的买方通过进口地的银行向出口地的往来银行开出一份不可撤销的信用证 委托该出口地的代理行对其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加以保兑 并将该信用证通知卖方 即第三人 卖方只要提交信用证所规定单据 就可以要求保兑银行支付贷款 35 三 运输代理人 根据有些国家运输行业的惯例 如果运输代理人受客户的委托向轮船公司预定船位 他自己须向轮船公司负责 36 四 保险经纪人 早期国际贸易中 进口人或出口人在投保货物运输保险时 一般不能直接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 而必须委托保险经纪人代为办理 英国保险法规定 凡海上保险合同由经纪人替被保险人签订的 经纪人须对保险人就保险费直接负责 即如果被保险人不交纳保险费 则应由保险经纪人交纳 37 第五节中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制 一 中国的代理法律制度中国至今还没有代理法 有关代理的规定主要见之于 民法通则 根据1987年 民法通则 第63条的规定 公民 法人都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其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 对代理权的产生 无权代理 代理人与第三人的责任以及代理的终止等 都作出了规定 38 二 中国关于代理的分类 1987年 民法通则 第64条规定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 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 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这属于 直接代理 1999年 合同法 在分则的15种格式合同中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与第二十三章规定了 委托 行纪与居间 3种合同 即3种代理合同方式 39 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 委托人支付约定报酬或不支付报酬的合同 其特征有 委托合同是典型的劳务合同 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办理委托事务 委托合同具有人身性质 以当事人之间相互信任为前提 委托合同既可以是有偿合同 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 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 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的合同 40 行纪合同 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 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以自己名义为他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一方为行纪人 委托行纪人为自己从事贸易活动并支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 41 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 1 行纪合同的选用范围仅为贸易活动 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服务的适用范围广泛 包括各种可以委托的事项 2 行纪人应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或者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 如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 则负有披露义务 3 行纪合同为有偿合同 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 也可以是无偿的 4 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 除当事人另有约定 应自行承担 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的费用由委托人承担 42 居间合同 居间合同 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 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在民法理论上 居间合同又称为中介合同或者中介服务合同 向他方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的一方为居间人 接受他方所提供的订约机会并支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 43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402条 知情条款 1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 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 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 则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 44 第402条 知情条款 2 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 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这点对外贸公司很重要 因为在其完成委托事务后 可以据此不再承担合同责任 45 第403条 披露条款 1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 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 有两种情况 46 第403条 披露条款 2 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 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 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 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47 第403条 披露条款 3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 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 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 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48 CaseStudy 2005年 我国某一外贸公司接受国内一家服装厂的委托 以外贸公司自己的名义同国外某家公司签订进口合同 但由于国外公司未能按时提供货源 使该服装厂空出的生产线遭受损失 该服装厂要求外贸公司按合同赔偿 外贸公司以货源是国外公司提供为由拒不赔偿 问 外国公司是否应该赔偿损失 Why 49 Analysis1 第三人 外商 代理人 贸易公司 被代理人 中国企业 进口合同 委托进口合同 50 Analysis2 外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作为买方 直接代理 必须对进口合同承担责任外贸公司应该赔偿损失 但只能根据进口合同以买方的名义对外交涉索赔 51 三 中国的外贸代理制 推行外贸代理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外贸代理制 就是由中国的外贸公司充当国内用户与供货部门的代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协议范本与法律适用分析
- 离婚协议中子女教育费用分担与支出监督合同
- 离婚协议补充内容范本精简版制作及执行细节
- 环境治理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防范合作协议
- 离婚诉讼中关于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史上最难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微生物学常见病原体检测鉴定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MRI检查操作规范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动力总成电动化转型背景下减速齿轮材料创新趋势报告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举例-有理数
- 西方经济学简史
- 给小学生科普化学
-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
- 局放实验操作规程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某火电厂输煤系统土建工程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