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1页
初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2页
初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3页
初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4页
初三语文测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名句与常识:(4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_,_.(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作者和征人们想家却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3)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的句子是_,_.(4)“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5续写填空,使之成为排比句,然后填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话作结。(2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只有。6.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2分)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渔家傲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冷色调的词语,化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 , ”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出傍晚时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的气氛。(2分)9.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出师表1、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 (2)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 (5)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 (6)临表涕零 古义: 今义:(7)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 今义:2、填空 ,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第6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写出与“先帝比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出师“的战略是 。8、“由是感激”中“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名称。10、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 亲贤臣,远小人 B未尝于桓灵也 C牺牲玉帛,必以信 D此悉之臣 亲戚畔之 战于长勺 愿亲之信之 男女衣着,悉三、现代文阅读(13分)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洌透骨的空气。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磬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的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作者谢云)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滞重()冷洌()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是的心情?(2分)2、“春天第一朵鲜花”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往事是回想,请概括“回想”的主要内容(2分)。3、找出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再从你的积累里,写出一句与主旨句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名言名句。(2分)4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出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或以谈感悟理解,后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一画线句(标有序号)作批注。示例: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批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选语句()批注(2分)5、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容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至16题。 (11分)神奇的符号一九二八年十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野外考古正式拉开序幕。一个湮没已久的王朝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甲骨文与之一起,跃出了厚厚的黄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最早的汉字系统。甲骨文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是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群”由三个“羊”组成的,也有四个“羊”字组成的。有的字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有从“牛”的,也有从“羊”的。有的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如“臣”字有正写、反写、侧写等几种写法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都出于汉字之先,但它们早已灭绝;汉字却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这神奇的符号,究竟起源于哪里?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 “结绳”、”八卦”、”图画”等。世界文字的起源多数与图画密切相关,共同取向都是自然界中人类最熟悉的一些事物。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起源。图画以描绘事物为目的,是客观事物的复制,物象逼真。当图画呈现事物的轮廓特征,成为客观的提示符号,与语言结合起来,表示出固定的信息时,我们才可以说它是文字了。因此,在甲骨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发展历程,即所谓的“图画文字”阶段。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存在的文字是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其所记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1976年出土的青铜器“利簋(gu)”上就记录了武王克商的确切时间。春秋战国各国纷争,一字多体、繁简并存成为文字系统的普遍现象。秦统一后,在原有“大篆”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异体字,创制统一的书写形式“小篆”。它在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象形意味,但符号性大大增强。由于书写很不方便,民间还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秦隶。汉朝建立后,隶书逐步发展定型。工整、精巧的汉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楷、行各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终于演变成为一个稳定、规范的文字体系。在世界历史上,文字的不同,曾导致东西罗马的分庭抗礼。中国尽管经历了王朝更迭,汉字却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把语言、风俗,甚至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一脉相承的中国人。汉字形体屡有变异,却忠实地记录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不论是楚辞汉赋、还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是汉字用灵魂的砖石构建的精神大厦。汉字还能超越国界。朝鲜、日本等国都曾用汉字记录他们的历史,并以汉字为蓝本才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今天,古老的汉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活力。1本文主要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这种神奇的符号。(4分)2、从文章第段,作为“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最早的汉字系统”的甲骨文还具有哪些特点?(2分)3、.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特点说清楚肯定会用一些说明方法。请你说出文章里加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2分)4、仔细阅读链接材料,请根据文中相关知识,说明双墩陶器刻划符号是不是文字。(3分) 1985年至1992年,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发掘,出土的600多件陶器上均有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大都位于器底,类别丰富。其中与“水纹”相关的刻划符号有件,用水纹表示鱼或鱼群的有近例,水纹与其它符号组合的有近例。这些符号以弧形为主,也有少量的圆圈纹、漩涡纹和水波纹。这些水纹刻画符号所表现的内容包括:双墩先民所经历的各种水环境现象;适宜渔猎活动环境下的各种捕鱼手段;还有通过水纹变化来掌握天象和创造原始历法。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