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1页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预习展示】阅读材料,结合课本预习,总结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材料一: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杜鲁门(1945年)材料二: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 材料三: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材料四: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材料五: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时间事件时间事件政治经济军事三、【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材料,回答问题马歇尔计划材料一:该计划施行于1948年4月至1951年中期。期间,西欧各国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材料二:斯大林派遣苏联外交部长到巴黎参加“欧洲复兴计划”会谈。接受援助的条件包括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被援助国必须附带参与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财政贷款苏联漫画“美国最新战车”(1947)据材料回答,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与实质四、【合作探究二】材料一:“北约”军队近600万和“华约”军队600万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苏联的战略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双方都拥有了足以毁灭地球数次的核武器,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材料二: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他们的军队就派往哪里进行镇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材料三: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力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材料四: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政府首脑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材料五:马歇尔计划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据材料,结合材料与课本知识,全面评价两极格局的影响五、【巩固练习】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3、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六、【课后作业】(12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