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化学成分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尿液化学成分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尿液化学成分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尿液化学成分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尿液化学成分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尿酸碱度二 尿蛋白三 尿糖四 尿酮体五 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六 尿本周蛋白 本节内容 七 血红蛋白八 白细胞酯酶九 亚硝酸盐十 维生素C 2020 3 19 1 一 尿酸碱度 pH 尿酸碱度简称尿酸度 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 来表示 检测原理 1 试带法双指示剂法 酸碱指示剂原理 2 pH试纸法酸碱指示剂原理3 指示剂法4 其他方法 2020 3 19 2 方法评价 1 试带法配套应用于尿液分析仪 是目前临床尿pH检查最广泛应用的筛检方法 2 pH试纸法简便 试纸易吸潮失效3 指示剂法变色范围有限制 受深颜色尿液有影响4 滴定法操作复杂 不宜快速检测5 pH计法结果精确可靠 可用于pH精确测定 需特殊仪器 操作繁琐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3 质量控制 检测前标本新鲜 容器未被污染检测中1 试纸法或试带法 1 尿液pH变化范围要满足临床需要 2 定期检查试带灵敏度 3 试纸或试带未被污染 未吸潮变质2 指示剂法 注意颜色变化范围应符要求检测后尿液pH大于8 0可见于 1 标本防腐或保存不当 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尿素产生氨 2 患者服用大量碱性制剂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 参考区间 正常饮食条件下 晨尿多偏弱酸性 pH5 5 6 5 平均pH6 0随机尿pH4 5 8 0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5 临床意义 尿酸度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 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 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6 临床应用 生理性变化碱潮进餐后 因胃黏膜分泌盐酸以助消化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肾小管的泌H 作用减低和Cl 重吸收作用增高 尿pH值呈一过性增高 即为碱潮 alkalinetide 病理性增高碱中毒 如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尿路感染 如膀胱炎 肾盂肾炎等病理性减低酸中毒 发热 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 痛风等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7 用药监测如溶血反应时 口服NaHCO3碱化尿液 促进溶解及排泄血红蛋白 尿路感染时 使用多种抗生素 需碱化尿液以加强疗效 或通过酸化或碱化尿液增加某些结晶的排泄率 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 2020 3 19 8 二 尿蛋白 protein 蛋白尿 proteinuria 尿蛋白超过150mg 24h或超过100mg L 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 终尿蛋白含量极少 1 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作用 2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作用 2020 3 19 9 检测原理 1 试带法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 在pH3 2条件下 酸碱指示剂 溴酚蓝 产生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物 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 当超越缓冲范围时 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0 检测原理 2 磺基水杨酸法磺柳酸又为生物碱试剂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下 磺基水杨酸根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 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3 加热乙酸法蛋白质变性沉淀 蛋白质遇热变性凝固 加稀酸使尿液pH降低并近等电点处沉淀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1 方法评价 1 试带法优点 操作简便 快速 易于标准化 适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灵敏度和特异性 对清蛋白灵敏 对球蛋白不敏感 不适用于肾病患者的蛋白检测干扰因素假阳性 尿pH 9 0 如服用某些药物 或尿中含磷酸盐 季胺盐消毒剂等所致假阴性 大剂量滴注青霉素或用庆大霉素 磺胺 含碘造影剂等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2 方法评价 2 磺基水杨酸法 1 操作简便 反应灵敏 结果显示快 与清蛋白 球蛋白 糖蛋白和本周蛋白均能发生反应 2 检测灵敏度达50mg L 有一定的假阳性 3 CLSI指定的干化学法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 并推荐为确证试验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3 方法评价 3 加热乙酸法 1 方法经典而准确 但操作繁琐复杂 2 检测尿蛋白特异性强 干扰因素少 与清蛋白和球蛋白均能反应 灵敏度为150mg L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4 质量控制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15 参考区间 尿蛋白阴性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临床应用 1 生理性蛋白尿因机体内 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蛋白尿 称生理性蛋白尿 2020 3 19 16 生理性蛋白尿及临床意义 2020 3 19 17 2 病理性蛋白尿 1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见的蛋白尿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 可将其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2020 3 19 18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蛋白尿鉴别要点 2020 3 19 19 2 肾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管受到感染 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 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 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常见于肾小管损伤性疾病 3 混合性蛋白尿 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 称为混合性蛋白尿 2020 3 19 20 4 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 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 经肾小球滤过 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 称为溢出性蛋白尿 5 组织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是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 组织破坏分解的 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 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2020 3 19 21 根据蛋白尿发生的部位又可将病理性蛋白尿分为肾前性 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和混合性蛋白尿 肾后性蛋白尿 最主要见于膀胱以下尿道的炎症 结石 结核 肿瘤 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 生殖系统炎症等 2020 3 19 22 病理性蛋白尿发生机制及常见原因 2020 3 19 23 肾前性蛋白尿临床意义及特征 2020 3 19 24 三 尿糖 glucose 糖尿 glucosuria 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 1 当血糖浓度超过8 88mmol L 1 6g L 时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2 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 2 8mmol 24h 用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 3 尿糖主要指葡萄糖 也有微量乳糖 半乳糖 果糖 蔗糖等 2020 3 19 25 检测原理 1 试带法 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法 膜块中含葡萄糖氧化酶 GOD 过氧化物酶 色素原等 GOD使尿中葡萄糖与O2作用生成葡萄糖酸内酯及H2O2 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色素原而呈现色泽变化 色泽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不同色素原反应后的呈色色泽不同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26 检测原理 2 班氏法在高热和强碱溶液中 葡萄糖或其他还原性糖 能将溶液中蓝色的硫酸铜还原为黄色的氢氧化亚铜沉淀 进而形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根据沉淀有无和色泽变化判断含量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27 方法评价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1 试带法 1 灵敏度和特异性 虽然色素原不同 但大多不与非葡萄糖还原物质发生反应 故试带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1 67 2 78mmol L 简便快速 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2 干扰因素 2020 3 19 28 试带法检测干扰因素 2020 3 19 29 方法评价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 班氏法本法稳定 试验要求和成本较低 为非特异性方法 可测定尿液中所有还原性物质 班氏法的灵敏度低于试带法 当葡萄糖浓度达8 33mmol L时才呈现弱阳性 多种抗生素对班氏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能与班氏试剂中铜离子发生反应有关 2020 3 19 30 质量控制 检测前 1 容器要清洁 不能含有氧化性物质 2 新鲜尿标本 久置后 细菌繁殖将消耗葡萄糖 假阴性 3 消除维生素C干扰 检测中 1 阳性和阴性2种浓度水平室内质控 2 试带法应严格尿液和试剂膜块的反应时间与温度 3 班氏法强调严格操作和判读结果时间 4 试带应阴凉 干燥处保存 注意有效期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31 参考区间 尿糖阴性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临床意义 尿糖检测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 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 治疗监测 疗效观察等 尿糖检测时应同时检测血糖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20 3 19 32 1 血糖增高性糖尿血糖增高性糖尿是由于血糖浓度增高所导致的糖尿 1 代谢性糖尿 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 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高血糖所致 典型的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 2 内分泌性糖尿 内分泌性糖尿常见的原因及检查结果见表 临床意义 2020 3 19 33 内分泌性糖尿常见原因及检测结果 2020 3 19 34 2 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因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及肾糖阈降低所致 血糖正常性糖尿常见的原因及检查结果见表 血糖正常性糖尿常见原因及检测结果 2020 3 19 35 3 暂时性糖尿 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 如进食含糖食品 饮料或静脉注射大量高渗葡萄糖溶液后 血糖可短暂一过性增高 超过肾糖阈而导致糖尿 应激性糖尿 情绪激动 脑血管意外 颅脑外伤 急性心肌梗死时 延脑血糖中枢受刺激或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呈暂时性高血糖和一过性糖尿 4 其他糖尿原尿中乳糖 半乳糖 果糖 戊糖 蔗糖的重吸收率虽低于葡萄糖 当进食过多或受遗传因素影响时 糖代谢紊乱 这些糖的血液浓度增高而出现相应的糖尿 2020 3 19 36 四 尿酮体 ketonebody 酮体是乙酰乙酸 占20 羟丁酸 占78 及丙酮 占2 的总称 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 当糖代谢发生障碍 脂肪分解增多 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 可出现酮血症 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越肾阈值 就可产生酮尿 ketonuria 羟丁酸78 乙酰乙酸20 丙酮2 2020 3 19 37 检测原理 1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改良Rothera法 1 在碱性条件下 丙酮或乙酰乙酸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和硫酸铵作用 生成紫色化合物 2 本法不与酮体中 羟丁酸成分发生反应2 干化学法同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38 方法评价 干扰因素假阳性 尿中含较多量肌酐 肌酸 高色素尿 尿中含酞 苯丙酮 左旋多巴代谢物等假阴性 1 标本收集和保存不当2 湿度 热度或光线使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灵敏度减低3 试带受潮失活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39 质量控制 检测前新鲜尿标本 避免丙酮在室温下快速挥发 避免乙酰乙酸在菌尿中被细菌降解检测中 阳性和阴性2种浓度水平室内质控 为防止肌酐 肌酸过多引起假阳性 可加少许冰乙酸 试带应阴凉 干燥处保存 注意有效期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0 参考区间 尿酮体定性 阴性定量 酮体 以丙酮计 170 420mg L乙酰乙酸 20mg L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1 临床应用 酮体阳性见于 不能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 如饥饿 饮食疗法 剧烈运动 寒冷等 碳水化合物丢失 如频繁呕吐 怀孕 疾病 肾脏重吸收功能障碍 消化系统疾病等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2 临床应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的主要酮体成分是 羟丁酸 而乙酰乙酸很少或缺乏 此时测得结果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 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 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急性期早期增高 此时易造成对病情估计过重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3 五 尿胆红素 bilirubin 尿胆原 urobilinogen 尿胆素 urobilin 尿胆红素 尿胆原及尿胆素 俗称尿三胆 2020 3 19 45 黄疸 Jaundice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 34 2 mol L 致使皮肤 粘膜 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0 3 19 46 胆红素有3种未结合胆红素 UCB 结合胆红素 CB 胆红素 极少 正常人血CB含量很低 小于4 mol L 尿中不能检出 当血CB增高 超过肾阈值时 CB即从尿中排出 尿胆红素 bilirubin 2020 3 19 47 检测原理 偶氮法 偶联反应 试带法多采用此原理 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呈红色 颜色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氧化法 Harrison法 胆红素被硫酸钡吸附而浓缩 与FeCl3反应 被氧化为胆青素 胆绿素和胆黄素复合物 呈蓝绿色 绿色或黄绿色 呈色快慢和深浅程度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8 方法评价 偶氮法尿液颜色过深会影响结果判断 假阳性可见于 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中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假阴性见于 尿维生素C浓度达1 42mmol L和存在亚硝酸盐时 可抑制偶氮反应 尿标本保存不当 尿胆红素遇光氧化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49 方法评价 氧化法Harrison法灵敏度较高 操作稍繁假阳性 尿中存在水杨酸盐 阿司匹林 牛黄等假阴性 标本未避光保存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50 质量保证 2020 3 19 51 参考区间 尿胆红素阴性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阳性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为阴性 2020 3 19 52 检测原理 尿胆原和尿胆素的检测原理见表 尿胆原 urobilinogen 尿胆素 urobilin 2020 3 19 53 方法学评价 1 灵敏度和特异性 2020 3 19 54 方法学评价 2 干扰因素 1 醛反应法 醛反应法的干扰因素见表 2 偶氮法 当尿液标本中甲醛浓度为2000mg L或亚硝酸盐50mg L以上 其灵敏度下降 2020 3 19 55 醛反应法的干扰因素 2020 3 19 56 质量保证 2020 3 19 57 临床意义 尿胆原已成为尿液分析仪试带法组合检验项目之一 胆红素 尿胆原等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0 3 19 58 黄疸鉴别诊断 2020 3 19 59 六 尿本周蛋白 BenceJonesproteinBJP 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异常免疫球蛋白 其轻链与重链合成不平衡 因轻链产生过多 使游离Ig轻链 LC 过剩L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极限时 可自尿中排出 即本周蛋白尿 BenceJonesproteinuria 或轻链尿 本周蛋白有 和 两种 2020 3 19 60 BJP重要特性在pH4 9 0 1条件下 加热至40 60 时可发生凝固 温度升至90 100 时溶解 而温度减低至56 左右 又可重新凝固 也称凝溶蛋白 2020 3 19 61 检测原理 热沉淀 溶解法基于本周蛋白凝溶特性对 甲苯磺酸法基于对 甲苯磺酸法能沉淀BJP 而不与清蛋白和球蛋白起反应的原理而测定乙酸纤维素膜电泳和SDS PAGE电泳基于蛋白电泳分离的检测原理免疫方法均基于区带电泳原理和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62 2020 3 19 63 方法评价 检测尿游离LC最佳方法电泳法免疫固定电泳法可判断 型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64 质量控制 检测前新鲜尿液标本尿液浑浊时需离心取上清液热沉淀 溶解法 若遇蛋白尿 须先沉淀普通蛋白质 然后趁热过滤 取上清液检查使用电泳法 需预先浓缩尿液10 50倍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65 质量控制 检测中凝溶法应严格控制pH在4 5 5 5范围 最适pH4 9 0 1电泳法操作中 需同时检测患者及正常人 以正确判断区带位置检测后肌红蛋白 溶菌酶 游离重链等也可出现类似于M蛋白的区带 因此当乙酸纤维素膜上出现波峰或怀疑有相关疾病时 应进行免疫电泳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2020 3 19 66 参考区间 尿本周蛋白阴性 第六章尿液一般检验 临床应用 用于多发性骨髓瘤 MM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巨球蛋白血症及其他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2 3 重链病患者尿中有BJP 2020 3 19 67 七 血红蛋白 Blood 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 大量Hb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 若Hb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 血浆游离Hb可经肾小球滤出 当超过1 00 1 35g L时 Hb可随尿液排出 即为血红蛋白尿 hemoglobinuria 因此 溶血时是否出现血红蛋白尿取决于3个因素 血浆内游离的Hb 结合珠蛋白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2020 3 19 68 检测原理 1 试带法过氧化物酶法 常用的色素原有邻联甲苯胺 氨基比林和四甲基联苯胺 TMB 等 2 化学法与试带法反应原理一致 常用方法有邻联甲苯胺法 氨基比林 匹拉米洞 法等 3 免疫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测定原理 2020 3 19 69 方法学评价 2020 3 19 70 质量保证 2020 3 19 71 参考区间 阴性 临床意义 尿液出现Hb是血管内溶血的证据之一 因此 尿液Hb测定有助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2020 3 19 72 常见血管内溶血因素及疾病 2020 3 19 73 八 亚硝酸盐 nitrite 尿液亚硝酸盐 NIT 主要来自病原菌对硝酸盐的还原反应 其次来源于体内的一氧化氮 NO 体液中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等使精氨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NO 而NO极易在体内有氧条件下 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2020 3 19 74 检测原理 Griess法 尿液NIT先与对氨基苯磺胺 或对氨基苯砷酸 形成重氮盐 再与3 羟基 1 2 3 4 四氢苯并喹啉 或N 1 萘基乙二胺 结合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其颜色深浅与NIT含量成正比 2020 3 19 75 方法学评价 尿液NIT阳性检出率取决于3个条件 尿液中的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 尿液在膀胱内是否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