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安全工作一、防火安全1.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处学习、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的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有哪些?(1)不要私拉乱接电源和违章使用电器。(2)熟悉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的消防安全出口、逃生线路等情况。(3)发现火情初起时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应及时寻求帮助,酌情选择灭火器、水或以扑打、窒息等方法将其扑灭。(4)发生火灾立即报“119”火警和学校保卫处。(5)扑救火灾应注意切断电源,转移易然易爆危险品。(6)火灾逃生须牢记十要诀:熟悉环境、迅速撤离,毛巾保护,通道疏散,低层跳离,绳索滑行,借助器材,暂时避难,标志引导,避免踩踏。2.学校预防火灾,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3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轻微程度的火情?发现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2)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3)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看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4)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5)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4.遭遇火灾时,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1)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已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温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续火势蔓延。(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进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5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怎么办?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扑灭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方法是: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远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用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的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灾难。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6如何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应该怎么办?(1)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如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平时在煮饭时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浓的味道。 (2)燃气泄露处置办法: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和电源,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7寝室里能点蚊香与蜡烛吗?寝室是休息的场所。有的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往往在熄灯后打手电看一会书,有的甚至在用蜡烛照明,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行为。因为,这影响了他人的休息,也不能确保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这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在夏天,有的同学喜欢用蚊香驱赶蚊子,这同样会引发火灾。因为,当你熟睡后,身体转身有时会使被子或衣服从床上掉落到蚊香上,从而发生火灾。8打火警电话时,要注意什么?报警时要讲清楚着火地点,说明什么东西着火了,火势怎样;讲清楚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二、防盗安全1公共场所如何做好安全防范?(1)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短暂离开时,要将贵重物品带走。(2)不要把钱包、MP3、复读机、计算器等贵重物品及大额现金放在书桌抽屉内和床上,应随身携带或交班主任老师处保管。(3)发现物品丢失或可疑人员时要及时与寝室管理人员或班主任联系,并报告政教处。(4)请自觉遵守校园公共场所有关管理规定,共同维护校园公共场所正常秩序。2学生宿舍如何做好安全防范(1)养成随手锁门、关窗的良好习惯,做到人不在即锁门。(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3)不要擅自留宿外来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报告寝室管理员或班主任。(4)妥善保管各类贵重物品,尤其是钱包、MP3、复读机、计算器,须上锁存放或上交班主任处保管。(5)不要点蜡烛或使用明火。(6)不要使用伪劣电器和大功率灯具、热得快、电热毯、电饭煲等电器。(7)不要在宿舍焚烧物品及存放汽油、酒精、丙酮等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有害、放射性危险品。(8)不要在宿舍私拉乱接电源。(9)不要随意动用消防设施 三、防震安全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角。四、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走路要走人行道。(2)横过马路要走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遵守交通信号。(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等行为。(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五、其它1、中小学生游泳要注意哪些问题?(1)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 (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2、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也可以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3.课间玩耍要注意什么?课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郎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赶赶。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做游戏可以起到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哪些游戏不能做呢?(1)“拔萝卜”:一个人用双手夹住另一个人的头往上拔。这种游戏容 易造成颈椎脱臼或骨折。(2)“挤狗屎”:大家把一个人推在角落里用力挤。这种游戏容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甚至危及生命。(3)“砸夯”: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一只胳膊、一只腿,用力往地下墩屁股。这种游戏往往造成尾骨骨折。(4)在游戏时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5)游戏时不搞“突然袭击”玩笑,如突然在同学背后大喝一声或猛拍对方的头等。4.体育活动中如何自我防护?经常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注意安全:(1)要在运动之前换上胶底运动鞋。运动鞋弹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适宜运动时穿。(2)要认真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否则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都可能发生。(3)运动前,女孩子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裤内装小刀等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