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感染控制--李亮PPT课件.ppt_第1页
结核病感染控制--李亮PPT课件.ppt_第2页
结核病感染控制--李亮PPT课件.ppt_第3页
结核病感染控制--李亮PPT课件.ppt_第4页
结核病感染控制--李亮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核病感染控制 李亮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1 结核病传播的相关因素 2 气溶胶 Aerosol 气体 常为空气 中小的 固体或液体漂浮颗粒 飞沫 Droplets 直径多 10um的气溶胶飞沫核 Dropletnuclei 直径多 5um 3 咳嗽气溶胶收集系统 CDC GesundheitMachineII 4 致谢 刘宇红 气溶胶哪里来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空气颗粒与降落时间 直径1um飞沫核移动3米 24小时 6 结核病感染与发病模式 7 影响暴露后感染的因素 环境因素 病人因素 医疗因素 空气中传染性飞沫浓度 空气流通通畅度 暴露时间 就诊延误 治疗延缓 治疗不正确 防护措施不足 病变部位 咳嗽 空洞 痰菌状态 HIV或免疫力抑制 8 9 10 11 12 职业与感染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13 结核病的感染控制 减少结核杆菌传播的特定方法与工作流程 14 2020 3 19 管理控制 感染控制内容 环境控制 呼吸防护 15 管理控制 环境控制 呼吸防护 16 管理控制 17 目的 预防人员暴露和感染播散通过早期诊断 传染病人隔离 控制病源 咳嗽礼仪 最短停留等措施预防飞沫核的产生 18 步骤 1 机构中传染性的评估 2 制定感染控制计划 3 感染者的早期诊断 及时隔离以及早期治疗 诊疗流程最短化 4 培训及健康教育 19 1 感染评估 感染风险评估时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每年接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的人数 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在本机构或机构内特定区域停留的时间 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直接接触的时间 是否进行了导致传染性增加的操作 例如 痰诱导等 不同风险 不同处理 20 2 感染控制计划 职责筛选病人流程与方法使用环境控制措施和个人呼吸防护培训和教育感染控制计划实施的监测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21 感染控制计划的评价 监测卫生人员活动结核发生率 多种因素制约 数量少 时间 监测感染控制计划的实施 指标 评估医学记录 从进入医院到怀疑患了结核病的时间间隔 从怀疑肺结核到预定痰涂片检查的时间间隔 从预定痰涂片检查到痰液的收集的时间间隔 从痰涂片检查到结果报告的时间间隔 从实验室结果报告返回到开始治疗的时间间隔 从开始治疗到痰菌阴性的时间间隔 22 3 患者快速发现 隔离与治疗 确保患者与其他人的最短接触 确保患者传染性的快速消失 在机构最短停留时间的流程和措施 23 可疑者的处理 病人候诊室开放 通风隔离可疑者避免将结核病可疑者与其它非结核病人 尤其是免疫抑制病人在一起若不能隔离可疑者 应采取其它办法 在候诊区前方以便快速得到诊疗 每次检查室仅进入1人门诊 减少停留时间和接触机会 24 传染性患者的处理 隔离 最佳 但实施困难住院 隔离最容易实施 但也可能造成新的传染门诊 保护其他患者或健康人 社区 居家 注意家人防护 25 痰标本收集与运输 室外 开放环境 远离人群 不在小房间 卫生间或密闭区域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26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27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28 4 人员培训 结核杆菌传播与病理基本概念结核病症状与体征HIV以及其它免疫抑制病人感染结核后发病危险增加感染控制计划以及人员职责重要性特殊区域结核传播危险增加减少结核播散的特殊感染控制方法与工作流程 29 病人教育 咳嗽礼仪 咳嗽方式 转头 用手或其它材料覆盖口鼻 坚持治疗重要性涂阳病人与亲属的隔离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30 环境控制 第二道防线 在管理控制基础上 减少感染性飞沫核的浓度 31 环境控制方法 自然和机械通风紫外线照射高效空气过滤 32 通风 空气流动 通过空气流动达到空气稀释和空气交换的作用 从而减少飞沫核浓度 提高舒适度新鲜空气不断进入 污染空气排到外面 考虑因素 温度 压力 空气颗粒 工作流程 保护设备 保护工作人员 可用设备 节约能源 安全 可持续性 33 通风 PloSMed2007 4 e68 309 17 34 自然通风 35 36 机械通风 气流方向 清洁区 工作人员区 病人区 排出空气入口应远离空气出口 避免 短路 37 换气量 ACH ACH 每小时空气进入量 m3 房间体积 m3 ACH 6 12次 小时 38 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病区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机械送 排风系统应使院区压力从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依次降低 清洁区为正压区 污染区为负压区 清洁区送风量大于排风量 污染区排风量大于送风量 房间通风量 最小换气次数6次 时 送 排风口的定位应使洁净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医务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 然后流过传染源进入排风口 送风口应设置在上部 污染区 病房 排风口应设置在房间下部 病房排风口底距地不小于100mm 房间负压 为保持污染区房间的负压 排风量最少应大于送风量10 差应不小于85m3 h 50CFM 39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风速测量 48 49 室内CO2监测 50 气流方向监测 51 紫外线照射杀菌 分类UV A 315nm 400nm波长 UV B 280nm 315nm波长 UV C 100nm 280nm波长 利用生物体核酸对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 破坏细菌与病毒DNA 使其无法繁殖 其中产生最重大的反应是与核酸分子内的嘧啶盐基形成了二量体 52 1 优点 1 紫外杀菌比药物杀菌效率高 2 对任何微生物细菌都有杀菌效果 3 能对空气 水等流体杀菌 2 缺点 1 杀菌范围只限于紫外线所能照射的部分 对物体的后侧 内部不能杀菌 2 杀菌线对人 动物的眼睛 皮肤有损害 53 UV类型 54 UV照射标准 30W 18 6m21米距离 280 300 W cm2我国 杀菌管理条例 新灯管强度不得低于100 W cm眼睛高度 俄罗斯 0 1 W cm28h 美国及欧洲 0 2 W cm28h 南非 0 4 W cm28h 55 照射量 0 0002mW cm2 0 2 W cm2 剂量 时间 6mJ cm2 8h 60min h 60s min 56 UV安装选择 天花板高度低于2 7米 百叶窗式天花板高于3米 全透式 57 58 UV照射强度测量 有UVGI表 1米距离照射强度低于100 W cm2没有UVGI表 8800h 1年 指示卡监测法 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 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米处 有图案一面朝上 照射1分钟 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 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 59 影响UV效果的因素 通风 6ACH空气混合湿度 60 温度 21 最佳 低温降低效果高硼紫外线灯好于石英紫外线灯紫外线穿透力极弱 尘埃可使其强度降低紫外线杀菌的有效距离为2m 60 UV损害 61 UV与皮肤损害 62 UV维护 63 高效空气过滤器 HEPA 高效离子过滤器是一种专门安装在通风系统的过滤装置 能够帮助移走空气中的飞沫核 高效离子过滤器能够帮助把室内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排到周围环境中 64 空气过滤 65 优点实施方便可以在不同房间使用气流可调整可手提可移走室内其它空气颗粒 如灰尘和过敏原缺点有噪音不能带进外部空气不能过滤气味相对昂贵 66 常规维护包括定期更换前滤膜和HEPA滤膜 一般情况下 每6月更换一次前滤膜 每1 2年更换一次 实际更换频率取决于使用时间以及室内空气的干净度 67 医疗机构的工程学要求 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 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诊查室2 60m病房2 80m医技科室2 80m各类传染病门诊科室包括候诊 诊室等均应分别自成一区 相对独立 传染病医院的平面布局可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 即病患者与医务人员分别使用不同通道 医务人员进出门诊工作区的口部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与卫生间 发烧门诊医务工作人员可按卫生通过室要求设置 烈性传染病室与走廊间应设有双门密闭式传递窗 病室与走廊间设缓冲过渡小间 将门错开布置避免气流倒灌 68 69 70 负压病房 71 72 呼吸防护 73 贾建侠等 医院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的调查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9 2985 298676 4 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时佩戴了口罩 而佩戴合格率为71 1 不佩戴口罩和佩戴不合格的原因中 68 9 的医师 25 9 的护士认为戴不戴口罩无所谓 74 普通口罩 75 76 16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病毒 2003206206 http www edu Cn 20030606 3086201 shtml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 16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效果为24 24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效果是36 8 77 外科口罩 通过阻挡来自佩带者 手术医师 结核病人 口和鼻处的大量微粒来预防病原菌传播不能阻止空气中飞沫核的吸入 因此对佩带者无保护 过滤功能有限 口鼻处松散 导致含结核菌的气溶胶自由出入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78 我国标准对一次性外科口罩的要求 对佩戴者呼吸 说话等过程排出的细菌具有有效的阻隔作用 既细菌过滤效率达到95 一次性外科口罩的最佳使用时间是2h 邹自英 朱冰 曾平 胡娟等 两种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的临床细菌学评价 西南军医 2007 15 6 口罩使用2h合格率为100 4h合格率为78 6h合格率为58 8h合格率26 病区护士口罩使用情况的调查 齐鲁护理杂志2005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79 医用防护口罩 80 81 区分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不能光看口罩形状区分要靠阅读产品说明和产品名称的标识 医用防护口罩标注所符合的国家标准号GB19083 医用外科口罩标注符合的医用标准号YY069 82 83 直径 um 84 医用防护口罩 欧洲EN149 2001 FFP1 FFP2 FFP3漏过率 FFP1 25 FFP2 11 FFP3 5 85 86 美国CDC NIOSH标准 N P R系列 NationalInstitutefor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 N 95 防护0 3微米的非油性颗粒物有95 的过滤效果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N95口罩佩戴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87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88 A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89 N95口罩摘取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0 N95口罩存放 清洁 干燥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1 N95口罩使用多长时间 使用寿命 依赖工作环境与类型经验1 美国 每周2个 把每个医用防护口罩包在纸巾里面 晚上风干 经验2 俄罗斯 SS 病房的护士1 2个轮班需要1个医用防护口罩 医生 一个月4 6个 练习口罩 1周 92 何时需要更换口罩 a 口罩受污染如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b 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变大c 口罩损毁 93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4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5 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试验 96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的核心是 口罩与面部的紧密接触适合性试验 确保配戴者佩戴的医用防护口罩保证一定的密闭性 选择合适的品牌 型号林晓岚 马盈盈 郑子梅 临床应用N95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检验 19 6 需要更换N95口罩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7 适合性试验步骤及设备 喷雾器 头罩 颈罩 敏感试验溶液 适合试验溶液 配备溶液敏感试验适合性试验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8 试验溶液 BitrexTM苯甲地那铵 准备 敏感试验溶液 适合试验溶液 Bitrex13 5mg 5 Nacl100ml 蒸馏水 Bitrex337 5mg 5 Nacl200ml 温水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99 敏感试验 适合性试验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100 敏感试验 佩戴N95口罩前进行 确定试验人员是否能闻到Bitrex气味过程 不戴口罩 戴上头罩 调整头罩位置 使受试者脸部与头罩视窗之间约有10cm距离 要求受试者张嘴呼吸 并将舌头适当伸出 将1号喷雾器喷头密封盖取下 喷头插入视窗上圆孔 压缩气囊 喷雾10次 每次喷雾时应将气囊完全压扁 然后让它完全膨胀 喷雾器必须处于垂直位置 气囊朝下 询问受试者是否感觉苦味 若已感觉 记录该受试者在1O次喷雾时感觉苦味 若没有感觉 再喷10次 看受试者是否感觉 若需要再喷10次 记录受试者在20次或是30次喷雾有感觉 若30次喷雾后仍没有感觉 检验结束 说明该受试者应选择其他适合性检验方法 取下头罩 让受试者嘴中的味道消失 喝水可帮助味道消失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101 适合性试验 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WHO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 102 黎婉斌等 口罩的适合性检验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9 1192 1193 103 抵御结核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在管理控制与环境控制基础上 是前两者的补充 104 示例1机构设置 105 机构设置 病房 门诊 行政楼 药房 放射科 门 检验科 是否合理 如何调整 不允许拆建建筑 106 机构设置 问题 病房 门诊 行政楼 药房 放射科 门 检验科 107 示例2病房设置 108 病房设置 护士办公室 病房 医生办公室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值班室 处置室 开放阳台 109 病房设置 问题 护士办公室 病房 医生办公室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病房 值班室 处置室 开放阳台 110 示例3实验室设置 111 实验室设置 医院新建设实验室 6个房间 要求设立生化室 痰涂片室 痰培养药敏室 污物处理间 办公室 示教室 可以做轻微硬件改动 如建立隔断 增加窗口等 112 示例4诊室设置 113 普通诊室设置 问题1 如何设置诊室感染控制措施 2 医生和患者如何座次 诊台 医生 患者 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