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期中考试复习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作者简介】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2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2)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3)名词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以为鄙)(4)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5)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7)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二、文言虚词1以(1)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3)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4)连词,表承接。 越国以鄙远(5)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2而(1)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2)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3)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3之(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3)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4)代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4焉(1)语气助词,表陈述。 子亦有不利焉(2)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3)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5其(1)代词。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2)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6且(1)连词,表并列,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连词,表递进,况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2疑问句(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省略句(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4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课堂练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放弃C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共:供给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终以吾君之发愤一击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示赵弱且怯也D君之所知也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下列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A烛之武退秦师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越国以鄙远 籍吏民,封府库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侣鱼虾而友麋鹿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4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夫晋,何厌之有?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其皆出于此乎?(师说)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D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6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佚之狐)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C(秦军)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晋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的叙事能力十分出色,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叙述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按左传的体材来编写的。C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司马迁还认为国语的作者也是左丘明。D本文选自左传,以对话著名,体现了左传这本史书的对话体的显著特点。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翻译: 句式特点: (2)夫晋,何厌之有?翻译: 句式特点: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作者简介】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朝政治家。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重点梳理】一、古今异义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3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2名词作动词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3形容词用作名词(1)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2)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3)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4)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5)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6)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4形容词用作动词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5使动用法(1)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2)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3)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4)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三、文言实虚词1之: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2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3虽: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虽董之以严刑:即使。4诚: 必竭诚以待下:诚心。诚能见可欲:如果。5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6下: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7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安步当dng车:当作。8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9信:信者效其忠: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忌不自信:相信。10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11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12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13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14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四、文言句式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4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五、通假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chng)之长者 浚(qn)其泉源B虑雍(yng)蔽 正身黜(ch)恶C克终者盖(gi)寡 董(dng)之以严刑D垂拱(gng)而治 仁者播(b)其惠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9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9翻译下面的句子(1)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译文: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译文: 鸿门宴司马迁【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堂练习】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比较下列句子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默然不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D沛公军霸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至鸿门,谢曰哙拜谢,起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酒属客D因击沛公坐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句式特点。(1)将军战河北。翻译: 句式特点: (2)得复见将军于此。翻译: 句式特点: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翻译: 句式特点: 5这段文字分别表现了刘邦和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中的描写说明。答: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再拜奉大将军足下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C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2下列句子中的“辞”与例句中的“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A公从之,辞曰:“臣之壮,犹不如人;今老也,无能为也已。”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D大礼不辞小让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大王来何操?A沛公安在?B吾属今为之虏矣!C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下列句子中表达人物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B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谨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重点梳理】一、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察看)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5庭:书送于庭(通“廷”)6缪: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通“穆”)7缻:请奏盆缻秦王(通“缶”)8质:肉袒伏斧质(通“锧”)二、一词多义 1于: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4见:徒见欺(介词,被,受)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5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只不过) 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则幸得脱(侥幸) 9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三、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三、古今异义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鄙卑下贱 四、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课堂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 8.而君幸于赵王( )9.且相如素贱人( ) 10.马之千里者( )1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百者多徒行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BCD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而相如廷叱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4翻译下列语句(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文: (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文: (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文: 拿来主义鲁迅【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 脑髓(su) 参与(y) 残羹冷炙(zh)B孱头(cn) 徘徊(pihui) 恐吓(xi) 冠冕堂皇(min)C蹩进(bi) 摩登(m) 譬如(b) 与虎谋皮(y)D吝啬(lns) 揣度(du) 国粹(cu) 故弄玄虚(xun)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C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D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本人昨日下午不慎在哈双北路58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图书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二百元,决不 。他的男高音,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 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看品人录可知,其实,就算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 官民关系也曾作具有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曾付诸行动。A失言 推托 关于 B食言 推脱 对于C失言 推脱 关于 D食言 推托 对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008春晚”,蔡明在小品梦幻家园中的台词“为什么呢”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都付诸东流。B城市全景实景地图的功能十分神奇,你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实现360度的旋转,任意选择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身临其境作一番虚拟游览。C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戴上冠冕堂皇的“帽子”,仍旧进行下去。D新组建的这支市场协管队训练很严格,但真正临场时会是什么样子,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将拭目以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办好本届亚运会,卡塔尔请来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接待,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管理理念。B综合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扩大试题覆盖面。C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D现年68岁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热风、华盖集等16部杂文集。B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一件小事、故乡社戏、阿Q正传均收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中。C“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暗示多于解释;大量运用通感、自由联想、暗示等手法;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明显;重视作品的音乐美。D杂文,一般以议论为主,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战斗力。7下面这则新闻报道披露了有关奥运会的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本报讯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将拉开帷幕。历届奥运会的开幕时间都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初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也正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雨季,北京在这一阶段的降雨能达到全年降雨量的四分之一,奥组委根据这一点向奥委会申请把开赛日期推迟到了8月8日。每年的8月8日正好是立秋后的第一天,“立秋过后凉风至”,届时温度会让人觉得更加舒适,非常有利于比赛。对于开幕式当天可能下雨的情况,北京奥组委也早有准备。在中央气象局内专门有一个奥运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是该中心为明年奥运会提供的一项天气保障措施。如果开幕式遭遇下雨,工作人员就会采取“人工减雨”的措施。 【语段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 (拿、捧、扛)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举、挂、贴)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9为两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你选用的理由。答: 10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请结合上文,具体阐释“进步”的真正含义。答: 11“抛来”和“抛给”在实质上有何主要区别?答: 12第三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 品质高尔斯华绥【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褐色(h)簇新(c)羞怯(qi)B鬈曲(qun)赊账(sh)趿拉(j)C蹙眉(c)潜在(qin)打烊(yng)D褶皱(zh)皮靴(xu)砧板(zhn)2选择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B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C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D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B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C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地合脚。D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以色列国土报网站透露,如果以总统卡察夫的罪名成立,等待他的将是多年的囹圄生涯。但司法部门能否如期起诉,中间还有什么变化,会不会节外生枝等,都在未定之列。B平时比喻男人之美,就说赛潘安;比喻女人之美,就说赛西施。其实潘安、西施再美,我们也没见过,所以这种比喻虽属阳春白雪,却难让人记忆深刻,倒是山歌里的比喻虽是“农家土菜”,却让人感到清新自然记忆鲜明。C儿子对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父亲则只知写信要钱,其余完全置之度外。D如今,一种被称作网上代购的消费方式正方兴未艾,它可以让消费者通过在网上请人代购的方式买到时下最新颖最便宜的商品。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B重访厦门鼓浪屿,那里的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景点处处引人入胜不过,最吸引我注意并使我浮想联翩的,却是竖在岛上人民体育场门前的马约翰半胸塑像。C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D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语段精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7题。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双颊和嘴角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6作者用“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整齐的皱纹”“死板板”“僵硬和迟钝”来写格拉斯有何用意?答: 7本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9题。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差不多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到要到他那里去一趟。8“我”为什么要尽一切可能向格拉斯说明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答: 9靴子比以前的经穿,“我”为什么说“这下可糟了”?这反映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媲美(p) 烙印(lu) 久暂(zn) 一蹴而就(c)B广狭(xi) 威慑(sh) 筛选(shi) 鲜为人知(xin)C刮垢(u) 蜕除(tu) 得逞(chn) 昙花一现(tn)D钳制(q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团队建设项目时间管理工具
- 供应商管理标准模板保证信息完整性与可靠性
- 六年级写景作文晨曦550字11篇范文
- 农业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协议
- 2025湖州学院X采购项目合同
- 传统草编现代设计转化-洞察及研究
- 文档管理归档与保密标准操作流程
- 专注类面试题目及答案
- 助学贷款考试题目及答案
- 以读书的价值为话题的作文高一600字(10篇)
- 土地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合同保证金转让三方协议
-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专题突破教学课件
- 新沪教牛津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2025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篇)
- 无人机原理课件
- 1.1 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和种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绘画
- 全校教学质量提升会上校长讲话:把每一节课教好是我们最实在的荣耀
- 体适能教学课件培训
- 市场监督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