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18届数学中考模拟试卷(3月)一、单选题1.2018的相反数是( ) A. 8102B.2018C.D.2018【答案】B 【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 2018的相反数是-2018.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则从它左边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A.B.C.D.【答案】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根据视图的意义,可知从左边看到的正方形个数是:左面是2个,右面是1个,共两列,图形为: .故答案为:D.【分析】简单几何体组合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则从它左边看到的平面图形,就是求它的左视图,也就是从左面向右面看得到的正投影,故从左边看到的正方形个数是左面是2个,右面是1个,共两列,从而得出答案。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a22a2=1B.a2a3=a6C.(ab)2=a2b2D.(a+b)2=a2+2ab+b2【答案】D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3a22a2=a2 , 故A不符合题意;B、a2a3=a5 , 故B不符合题意;C、(ab)2=a22ab+b2 , 故C不符合题意;D、(a+b)2=a2+2ab+b2 , 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可得,3a22a2=a2;(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3)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2=a22ab+b2;(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2=a2+2ab+b2。4.如图,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若1=34,则2的大小为( )A.34B.54C.56D.66【答案】C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ab,1=3=34,又ABBC,2=9034=56,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平角定义,求出2的度数.5.七年级学生完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后,积极践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现在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选出10名学生统计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如下表:节水量(m3)0.20.250.30.40.5家庭数1224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0.4m3和0.34m3B.0.4m3和0.3m3C.0.25m3和0.34m3D.0.25m3和0.3m3【答案】A 【考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解答】由表格得知,04这个数据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04,排除后两个选项,用加权平均数计算:(0210252032044051)10=3410=034,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得出这十个数据的平均数。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 A.k1且k0B.k0C.k1D.k1【答案】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即(6)249k0,解得,k1,为一元二次方程,k0,k1且k0故选A【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令0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可7.如图,在锐角ABC中,A=60,ACB=45,以BC为弦作O,交AC于点D,OD与BC交于点E,若AB与O相切,则下列结论:BOD=90;DOAB;CD=AD;BDEBCD;=正确的有()A.B.C.D.【答案】C 【考点】圆的综合题 【解析】【解答】解:ACB=45,由圆周角定理得:BOD=2ACB=90,正确;AB切O于B,ABO=90,DOB+ABO=180,DOAB,正确;假如CD=AD,因为DOAB,所以CE=BE,根据垂径定理得:ODBC,则OEB=90,已证出DOB=90,此时OEB不存在,错误;DOB=90,OD=OB,ODB=OBD=45=ACB,即ODB=C,DBE=CBD,BDEBCD,正确;过E作EMBD于M,则EMD=90,ODB=45,DEM=45=EDM,DM=EM,设DM=EM=a,则由勾股定理得:DE=a,ABC=180CA=75,又OBA=90,OBD=45,OBC=15,EBM=30,在RtEMB中BE=2EM=2a,=, 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DOB=90,判断即可;根据切线性质得出OBA=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断;用反证法推出CE=BE,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D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判定假设不成立,即可判断;求出ODB的度数得出ODB=C,再加上CBD=CB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推出,过E作EMBD于M,设DM=EM=a,由勾股定理求出DE=a,BE=2EM=2a,代入求出即可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1)4a+b=0;(2)9a+c3b;(3)7a3b+2c0;(4)若点A(3,y1)、点B( ,y2)、点C(7,y3)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1y3y2;(5)若方程a(x+1)(x5)=3的两根为x1和x2 , 且x1x2 , 则x115x2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和函数的图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即b=-4a,变形为4a+b=0,所以(1)正确;由x=3时,y0,可得9a3b+c0,可得9a+c3b,故(2)正确;因为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可知a-b+c=0,而由对称轴知b=-4a,可得a+4a+c=0,即c=-5a.代入可得7a3b+2c=7a+12a-5a=14a,由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可知a0,因此7a3b+2c0,故(3)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增大而减小,可知若点A(3,y1)、点B( ,y2)、点C(7,y3)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1=y3y2 , 故(4)不正确;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函数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5,0),所以若方程a(x+1)(x5)=3的两根为x1和x2 , 且x1x2 , 则x11x2 , 故(5)正确正确的共有3个.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及对称轴公式即可得出b=-4a,变形为4a+b=0;由x=3时,y0,可得9a+c3b;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可知a-b+c=0,而由对称轴知b=-4a,整体代入可得c=-5a.进而可得7a3b+2c=7a+12a-5a=14a,由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可知a0,因此7a3b+2c0;根据抛物线的增减性及对称轴可知: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根据A,B,C三点离对称轴距离的远近即可判断出y1 , y3,y2的大小;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函数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5,0),根据题意可知若方程a(x+1)(x5)=3的根,就是求抛物线y=a(x+1)(x5)与直线y=3交点的横坐标,根据图像即可得出答案。二、填空题9.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4400000平方米,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 【答案】4.4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解析】【解答】将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4106 故答案为:4.4106 【分析】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一般表示成a 10n,的形式,其中1 a 10, n是原数的整数位数减一。10.分解因式:x3yxy=_ 【答案】xy(x+1)(x1)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解析】【解答】原式=xy(x21)=xy(x+1)(x1),故答案为:xy(x+1)(x1)【分析】观察已知多项式的特点,有公因式xy,因此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11.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球和白球共30个,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校课外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通过多次重复试验,算得摸到红球的频率是0.2,则袋中有_个红球 【答案】6 【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解析】【解答】设袋中有x个红球,列出方程 =20%, 求得x=6.故答案为:6【分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以从比例关系入手,设袋中有x个红球,根据概率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B(4,0)的直线y=kx+b与直线y=mx+2相交于点A(- ,-1),则不等式mx+2kx+b0的解集为_【答案】4x 【考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像得,解集是4x .故答案为:4x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像,可知不等式mx+2kx+b0的解集就是y=mx+2在函数y=kx+b的下面,且y=kx+b的图像在x轴下方时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3.如图,矩形纸片ABCD,AD=4,AB=3,如果点E在边BC上,将纸片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F处,联结FC,当EFC是直角三角形时,那么BE的长为_【答案】1.5或3 【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1,当EFC=90时,由AFE=B=90,EFC=90,可知点F在对角线AC上,且AE是BAC的平分线,所以可得BE=EF,然后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知ABCEFC,即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BE=1.5;如图2,当FEC=90,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从而求出BE=AB=3.故答案为:1.5或3.【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由题意,可分EFC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情况:如图1,当EFC=90时,由AFE=B=90,EFC=90,可知点F在对角线AC上,且AE是BAC的平分线,所以可得BE=EF,然后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知ABCE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得出ECAC=BEAB从而得出BE的长;,如图2,当FEC=90,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从而求出BE=AB=3。14.如图,RtABC的直角边BC在x轴正半轴上,点D为斜边AC上一点,AD=2CD,DB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E,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A,若SBCE=2,则k=_【答案】8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连结OA、EA,如图,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由AD=2CD得到SADE=2SCDE , SADB=2SCDB , 则SABE=2SBCE=4,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BE=SOAB=4,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 |k|=4,然后去绝对值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k=8,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可知k=8故答案为:8【分析】连结OA、EA,如图,根据同高三角形的面积及由AD=2CD得到SADE=2SCDE , SADB=2SCDB,故则SABE=2SBCE=4,再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及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SABE=SOAB=4,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k的值,再根据图像所在的位置,即可得出kde zhi .15.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内接于点O,点E是 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点F是上的一点,连接OE、OF,分别与AB、BC交于点G,H,且EOF=90,有以下结论:=;OGH是等腰三角形;四边形OGBH的面积随着点E位置的变化而变化;GBH周长的最小值为 其中正确的是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偶次幂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BOE+BOF=90,COF+BOF=90,BOE=COF。在BOE与COF中,OB=OC,BOE=COF,OE=OF,BOECOF,BE=CF, =, 正确;OC=OB,COH=BOG,OCH=OBG=45,BOGCOH,OG=OH。GOH=90,OG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正确;如图所示,HOMGON,四边形OGBH的面积始终等于正方形ONBM的面积,错误;BOGCOH,BG=CH,BG+BH=BC=4。设BG=x,则BH=4x,则GH= = = = ,其最小值为 ,GBH周长的最小值=GB+BH+GH=4+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分析】如图所示,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BOE=COF,然后利用SAS判断出BOECO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BE=CF,从而得出答案弧AE=弧BF;利用AAS判断出BOGCOH,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OG=OH,进而判断出OG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割补法得出四边形OGBH的面积始终等于正方形ONBM的面积;由BOGCOH,得出BG=CH,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出BG+BH=BC=4。设BG=x,则BH=4x,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GH,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得出GH的最小值,从而得出答案。16.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 , 把ABC分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 , 把ABC分成5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1、P2、P3 , 把ABC分成7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1、P2、P3、P2017 , 把ABC分成_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答案】4035 【考点】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 , 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0=3,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 , 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1=5,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1、P2、P3 , 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2=7,所以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1、P2、P3、P2017 , 把ABC分成22017+1=4034+1=4035.故答案为:4035.【分析】由题及图形可知,当三角形内部有一个点时有3个三角形,以后三角形内部每增加一个点,就会多两个三角形,所以当内部有n个点时共有3+2(n-1)=2n+1个互不重叠的三角形三、解答题17.先化简:( a+1) ,并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 【答案】解:原式= = = ;当a=0时,原式=1 【考点】利用分式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先将整式看成分母为1的式子,然后通分计算括号里的异分母分式的减法,再计算分式的除法,分子分母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然后将除式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将除法转变为乘法,最后约分化为最简形式,由题意知,x-1,x2,从而将x=0代入计算即可。18.A,B两地间仅有一长为180千米的平直公路,若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前往B,A两地,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 倍,乙车比甲车早到45分钟 (1)求甲车速度; (2)乙车到达A地停留半小时后以来A地时的速度匀速返回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提速匀速返回A地,若乙车返回到B地时甲车距A地不多于30千米,求甲车至少提速多少千米/时? 【答案】(1)解:设甲车速度为x千米/时,则乙车的速度是 x千米/时,依题意得: = ,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答:设甲车速度为60千米/时;(1)设甲车速度为x千米/时,则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得出甲车所用的时间为:小时,乙车所用时间为:小时,根据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前往B,A两地,乙车比甲车早到45分钟,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2)解:设甲车提速y千米/时,依题意得:180( )(60+y)30,解得:y15所以甲车至少提速15千米/时 【考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2)设甲车提速y千米/时,乙车往返所用时间为小时,甲车共行的时间为(+)小时,甲车返回所用时间为:()小时,则甲车返回所行的路程为()(60+y),根据乙车到达A地停留半小时后以来A地时的速度匀速返回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提速匀速返回A地,若乙车返回到B地时甲车时,乙车返回到B地时甲车距A地不多于30千米,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出答案。19.如图是某路灯在铅垂面内的示意图,灯柱BC的高为10米,灯柱BC与灯杆AB的夹角为120路灯采用锥形灯罩,在地面上的照射区域DE的长为13.3米,从D、E两处测得路灯A的仰角分别为和45,且tan=6求灯杆AB的长度【答案】解:由题意得 过点A作 ,交CE于点F,过点B作 ,交AF于点G,则 设 在 中, ,DF= =13.3 答:灯杆AB的长度为2.8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分析】由题意得 ADE = , E = 45 过点A作AF CE , ,交CE于点F,过点B作BG AF, ,交AF于点G,则FG=BC = 10 , 设AF = x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AF=x在 Rt ADF 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表示出DF的长,根据DE=13.3,列出方程,求解得出x的值,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出AG的长,根据角的和差得出ABG的度数,再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AB= 2AG = 2.8.,从而得出答案。20.如图1,ABC内接于O,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BC于点E(BEEC),且BD=2 过点D作DF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F为O的切线; (2)若BAC=60,DE=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若 ,DF+BF=8,如图2,求BF的长 【答案】(1)证明:连结OD,如图1,AD平分BAC交O于D,BAD=CAD,=, ODBC,BCEF,ODDF,DF为O的切线;(2)解:连结OB,连结OD交BC于P,作BHDF于H,如图1,BAC=60,AD平分BAC,BAD=30,BOD=2BAD=60,OBD为等边三角形,ODB=60,OB=BD= ,BDF=30,BCDF,DBP=30,在RtDBP中,PD= BD= ,PB= PD=3,在RtDEP中,PD= ,DE= ,PE= =2,OPBC,BP=CP=3,CE=32=1,易证得BDEACE,AE:BE=CE:DE,即AE:5=1: ,AE= ,BEDF,ABEAFD, ,即 ,解得DF=12,在RtBDH中,BH= BD= ,S阴影部分=SBDFS弓形BD=SBDF(S扇形BODSBOD)= = ;(3)解:连结CD,如图2,由 可设AB=4x,AC=3x,设BF=y, =, CD=BD= ,F=ABC=ADC,FDB=DBC=DAC,BFDCDA, ,即 ,xy=4,FDB=DBC=DAC=FAD,而DFB=AFD,FDBFAD, ,即 ,整理得164y=xy,164y=4,解得y=3,即BF的长为3 【考点】圆的综合题 【解析】【分析】(1)连结OD,如图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AD=CA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弧BD=弧CD,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ODDF,从而得出DF为O的切线;(2)连结OB,连结OD交BC于P,作BHDF于H,如图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圆周角定理得出BOD=2BAD=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B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DB=60,OB=BD= 2, 根据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BP=30,在RtDBP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PD的长,PB的长,在RtDE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PE的长,根据垂径定理得BP=CP=3,故CE=32=1,易证得BDEACE,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AE:BE=CE:DE,从而得出AE的长,根据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出ABEAFD,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BEDF=AEAD,从而求得DF的长,在RtBDH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BH的长,根据S阴影部分=SBDFS弓形BD=SBDF(S扇形BODSBOD)即可得出答案;(3)连结CD,如图2,根据ABAC= 4 3 可设AB=4x,AC=3x,设BF=y,根据等弧所对的弦相等得出CD=BD= 2,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得出 F=ABC=ADC,FDB=DBC=DAC,故BFDCDA,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BDAC =BFCD,从而得出xy=4,然后判断出FDBFAD,进而得出DFAF =BFDF,整理得164y=xy,GU 164y=4,解得y=3,即BF的长为3.21.某县教育局为了丰富初中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要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某中学就“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的问题,随机调查了本校某班的学生,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1)在这次调查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有_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的百分比为_%,如果学校有8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有_人喜欢篮球项目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篮球的有2名女同学,其余为男同学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校篮球队,请直接写出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答案】(1)5;20;80(2)解:如图,(3)解:画树状图为: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结果数为12,所以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 【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1)调查的总人数为2040%=50(人),所以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的人数=50201015=5(人);“乒乓球”的百分比= =20%,因为800 =80,所以估计全校学生中有80人喜欢篮球项目;故答案为5,20,80;【分析】(1)先根据调查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除以跳绳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再用调查的总人数减去其它三项的人数,就可求出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数;再用喜欢乒乓球的人数除以调查的总人数,即可求出乒乓球”的百分比;全校喜欢篮球的人数=800乘以篮球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2)根据(1)中的篮球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根据题意列出树状图,求出所以可能的结果数及抽取的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可能数,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直角边AC在x轴上,ACB=90,AC=1,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BC边的中点D(3,1)(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若ABC与EFG成中心对称,且EFG的边FG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E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OF的长;连接AF,BE,证明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 【答案】(1)解: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D(3,1),k=31=3,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2)解:D为BC的中点,BC=2,ABC与EFG成中心对称,ABCEFG,GF=BC=2,GE=AC=1,点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E(1,3),即OG=3,OF=OGGF=1;如图,连接AF、BE,AC=1,OC=3,OA=GF=2,在AOF和FGE中,AO=FG,AOF=FGE,OF=GE,AOFFGE(SAS),GFE=FAO=ABC,AF=EF,GFE+AFO=FAO+BAC=90,EFAB,且EF=AB,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AF=EF,四边形ABEF为菱形,AFEF,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将D点的坐标代入,即可得出k的值,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中点的定义及D点的坐标得出BC的长,根据成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ABCEFG,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GF=BC=2,GE=AC=1,又点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从而得出E点的坐标,进而得出OG的长,根据OF=OGGF得出OF的长;如图,连接AF、BE,首先由SAS判断出AOFFG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GFE=FAO=A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等量代换得出GFE+AFO=FAO+BAC=90,根据平角的定义,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EFAB,又EF=AB,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AF=EF,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得出四边形ABEF为菱形,又AFEF,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得出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23.铁岭“荷花节”举办了为期15天的“荷花美食”厨艺秀小张购进一批食材制作特色美食,每盒售价为50元,由于食材需要冷藏保存,导致成本逐日增加,第x天(1x15且x为整数)时每盒成本为p元,已知p与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第3天时,每盒成本为21元;第7天时,每盒成本为25元,每天的销售量为y盒,y与x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第x天1x66x15每天的销售量y/盒10x+6(1)求p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几天时当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元? (3)在“荷花美食”厨艺秀期间,共有多少天小张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325元?请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解:设p=kx+b(k0),第3天时,每盒成本为21元;第7天时,每盒成本为25元, ,解得: ,所以p=x+18;(2)解:1x6时,w=1050(x+18)=10x+320,6x15时,w=50(x+18)(x+6)=x2+26x+192,所以,w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1x6时,100,w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w最大为10+320=310,6x15时,w=x2+26x+192=(x13)2+361,当x=13时,w最大为361,综上所述,第13天时当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361元;(3)解:w=325时,x2+26x+192=325,x226x+133=0,解得x1=7,x2=19,所以,7x13时,即第7、8、9、10、11、12、13天共7天销售利润不低于325元 【考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p与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又第3天时,每盒成本为21元;第7天时,每盒成本为25元,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p与x的函数关系式;(2)此题是一道分段函数问题,分1x6时与6x15时两段,根据每天的利润=每天的销量乘以每盒的利润,分别得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每一段函数解析式的函数性质,分别求出最大值,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3)在“荷花美食”厨艺秀期间,要求小张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325元的天数,根据函数性质,第一段是不可能的,故把w=325代入函数解析式的第二段,求出对应的自变量的值,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得出答案。24.问题探究(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和N分别是边BC、CD上两点,且BM=CN,连接AM和BN,交于点P猜想AM与BN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和N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BC、CD方向向终点C和D运动连接AM和BN,交于点P,求APB周长的最大值; (3)如图,AC为边长为2 的菱形ABCD的对角线,ABC=60点M和N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BC、CA向终点C和A运动连接AM和BN,交于点P求APB周长的最大值 【答案】(1)解:结论:AMBN理由:如图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M=BCN=90,BM=CN,ABMBCN,BAM=CBN,CBN+ABN=90,ABN+BAM=90,APB=90,AMBN(2)解:如图中,以AB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B,AEB=90,作EFPA于E,作EGPB于G,连接EPEFP=FPG=G=90,四边形EFPG是矩形,FEG=AEB=90,AEF=BEG,EA=EB,EFA=G=90,AEFBEG,EF=EG,AF=BG,四边形EFPG是正方形,PA+PB=PF+AF+PGBG=2PF=2EF,EFAE,EF的最大值=AE= ,APB周长的最大值=4+ (3)解:如图中,延长DA到K,使得AK=AB,则ABK是等边三角形,连接PK,取PH=PBAB=BC,ABM=BCN,BM=CN,ABMBCN,BAM=CBN,APN=BAM+ABP=CBN+ABN=60,APB=120,AKB=60,AKB+APB=180,A、K、B、P四点共圆,BPH=KAB=60,PH=PB,PBH是等边三角形,KBA=HBP,BH=BP,KBH=ABP,BK=BA,KBHABP,HK=AP,PA+PB=KH+PH=PK,PK的值最大时,APB的周长最大,当PK是ABK外接圆的直径时,PK的值最大,最大值为4,PAB的周长最大值= +4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确定圆的条件 【解析】【分析】(1)结论:AMBN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ABM=BCN=90,又BM=CN,然后利用SAS判断出ABMBCN,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AM=CBN,根据角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得出ABN+BAM=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PB=90,从而得出结论;(2)如图中,以AB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B,AEB=90,作EFPA于E,作EGPB于G,连接EP首先判断出四边形EFPG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及同角的余角相等AEF=BEG,然后利用AAS判断出AEFBEG,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EF=EG,AF=BG,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得出四边形EFPG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线段的和差得出PA+PB=PF+AF+PGBG=2PF=2EF,又EFAE,故EF的最大值=AE= 2,从而得出APB周长的最大值;(3)如图中,延长DA到K,使得AK=AB,则ABK是等边三角形,连接PK,取PH=PB首先利用SAS判断出ABMBCN,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AM=CBN,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APN=BAM+ABP=CBN+ABN=60,然后根据四点共圆的条件判断出A、K、B、P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BPH=KAB=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式等边三角形得出PBH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判断出KBHABP,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HK=AP,故PA+PB=KH+PH=PK,PK的值最大时,APB的周长最大,当PK是ABK外接圆的直径时,PK的值最大,最大值为4,从而得出答案。25.定义:如图1,点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和BN,若以AM,MN,BN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1)已知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若AM=3,MN=4求BN的长; (2)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定点,其位置如图2所示,请在BC上画一点D,使C,D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画出一种情形即可); (3)如图3,正方形ABCD中,M,N分别在BC,DC上,且BMDN,MAN=45,AM,AN分别交BD于E,F.求证:E、F是线段BD的勾股分割点;AMN的面积是AEF面积的两倍 【答案】(1)解:(1)当MN为最大线段时,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BM= = = ,当BN为最大线段时,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BN= = =5,综上,BN= 或5;(2)解:作法:在AB上截取CE=CA;作AE的垂直平分线,并截取CF=CA;连接BF,并作BF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点D即为所求;如图2所示(3)解:如图3中,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DAF+BAE=90EAF=45,DAF=BAH,EAH=EAF=45,EA=EA,AH=AF,EAHEAF,EF=HE,ABH=ADF=45=ABD,HBE=90,在RtBHE中,HE2=BH2+BE2 , BH=DF,EF=HE,EF2=BE2+DF2 , E、F是线段BD的勾股分割点证明:如图4中,连接FM,E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90,BDC=ADB=45,MAN=45,EAN=EDN,AFE=FDN,AFEDFN,AEF=DNF, , ,AFD=EFN,AFDEFN,DAF=FEN,DAF+DNF=90,AEF+FEN=90,AEN=90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 AF,AN= AE,SAMN= AMANsin45,SAEF= AEAFsin45, =2,SAMN=2SA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此题分两种情况:当MN为最大线段时,当BN为最大线段时,根据线段的勾股分割点的定义,利用勾股定理分别得出BM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将线段AC,CD,DB转化到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在AB上截取CE=CA;作AE的垂直平分线,并截取CF=CA;这样的作图可以保证直角的出现,及AC是一条直角边,连接BF,并作BF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这样的作图意图利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BD=DF,从而实现将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直角三角形的目的;(3)如图3中,将ADF绕点A顺时针性质90得到ABH,连接H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得出EAH=EAF=45,AH=AF,利用SAS判断出EAHEA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EF=HE,根据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及旋转的性质得出ABH=ADF=45=ABD,故HBE=90,在RtBHE中,HE2=BH2+BE2 , 根据等量代换得出结论;证明:如图4中,连接FM,EN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判断出AFEDFN,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得出AEF=DNF,AF DF =EFFN ,根据比例的性质进而得出AFEF =DFFN,再判断出AFDEFN,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DAF=FEN,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等量代换由DAF+DNF=90,得出AEF+FEN=90,即AEN=90,从而判断出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AM=AF,AN=AE,从而分别表示出SAMN与SAEF,求出它们的比值即可得出答案。2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x2 x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判断ABC形状,并说明理由 (2)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有一点,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记为点P,点M是直线BC上的一动点,当PBC的面积最大时,求PM+ MC的最小值; (3)如图2,点K为抛物线的顶点,点D在抛物线对称轴上且纵坐标为 ,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E,过点E作EHCK,交对称轴于点H,延长HE至点F,使得EF= ,在平面内找一点Q,使得以点F、H、D、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西医护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乡村安全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证法律知识大全与模拟试题
- 美业总监课件
- 美业员工心态培训课件
- 医学论文写作范文选题方向
- 美业促销方案课件
- 美业仪器知识培训课件
- 气切患者的术后护理
- 违规消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扳机点(激痛点)疗法(理论及实操演示附全身激痛点分布图)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村级换届业务培训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医院数据分级分类制度
-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课件
- GB/T 22838.5-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
-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及解析)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
- 《市场营销英语》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数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