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训练秋 水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众多的)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B.秋水时至(指按时令、季节) 两涘崖渚(水边、岸)C.旋其面目(掉转)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没有)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非至于子之门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君之力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C.不同,相同。 D.相同,不同。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为莫己若者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D.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5.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6、.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1)野语有之曰( ) (2)我之谓也(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7.解释下列虚词“而”的意义或用法。(1)而轻伯夷之义者( ) (2)东面而视( )(3)望洋向若而叹( )8.写出从文中脱化出来的两个成语:_、 。9.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译: 10.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23 捕蛇者说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 未若复吾赋 岁赋其二 B若毒之乎 貌若甚凄者C. 竭其庐之入 入则无法家弼士 D. 弛然而卧 熙熙而乐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B.几死者数矣(几乎)(多次) C.以尽吾齿( 牙齿) D.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年 )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苛政猛于虎也 余将告于莅事者 B又安敢毒耶 呼嘘毒厉C今虽死乎此 虽鸡狗不得宁焉 D今以蒋氏观之 以尽吾齿4、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5、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B.“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C.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D.“说”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6.下列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5.翻译下列句子。(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译: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 6.本文第四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两例。 愚公移山一、理解性填空:(用原文真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 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 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边加点词的词义。1.聚室而谋 ( ) ( ) 2.投诸渤海之尾 ( ) ( )3.始一反焉 ( ) ( ) 4.惩山北之塞( ) 5.杂然相许( )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三、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3.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至,汝之不惠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4.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5.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C.无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6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译: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 鱼我所欲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C.向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4.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避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C.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舍身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故不为苟得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D死亦我所恶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吃。B.所识贫乏者得我欤?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向为身死而不受。译:以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译:(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6.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个句子。(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 (4)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译: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_。马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策之不以其道( ) (4)安求其能千里也(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3.对马说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C.千里马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D.地位低下的“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4.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材(ci,通“才”) B.才美不外见(xin,通“现”)C.其真无马邪(y,通“耶”) D.骈死于槽枥之间(pin,两马并驾一车)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C.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6.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 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B. 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8、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以策之不以其道 属予作文以记之(2)之虽有千里之能 渔人甚异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9、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翻译:(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 : 古 诗 文 默 写1、蓬山此去无多路, 。2、黄梅时节家家雨, 。3、李清照如梦令中委婉地表达作者怜花惜花之情的句子是: 4、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的诗句是 ,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希望人们平平安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月光的句子是 ,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7、一名教师退休后,回到老家继续为山里的孩子们义务教学,人们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 , 8、晏殊浣溪沙,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是 , 。9、使至塞上中写出边塞的荒凉和沙漠的浩瀚的诗是 , 。10、韦应物滁州西涧中能表现作者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环境的名句是: , 11、泊秦淮中,诗人借斥责“商女”,直指那些身负天下安危,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的是 , 。12、读下面句子,你会想起本册六七单元学过的哪些诗歌名句。 杜甫那颗长了翅膀的心,疾飞巴峡穿巫峡;韦应物如同那野渡自横的小舟,时代的潮流激不起用世的双桨;李清照的心啊,像那风雨中摇曳的海棠,落下遍地绿肥红瘦。A_ B_ C_ 13、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扇动想象的翅膀,怀着归心似箭的心情,描绘了一副:“ , ”迅捷如飞奔赴故乡的画面。14、约客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是: , 。15、聆听屈原“ , ”(离骚)的教诲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知识和人生的真谛。16.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含节日的上下句 , . 17.大漠孤烟直, 。18. ,夜泊秦淮近酒家。19.己所不欲, 。20. ,任重而道远。 21.子贡问君子,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资料一、字词瞥见 了截 婆娑 葱茏 涸辙 淅沥 攀缘 锤炼 晕圈 参天 秀颀 慨叹倔强 涸辙 澎湃 枝柯 疏落 盎然 荒诞 璀璨 诓骗 禀赋 馨香 缅怀 茁壮 隔阂 阔绰 颓唐 笔砚 附和 惋惜 惩罚 皲裂 吝惜 挑剔 脱臼 雄赳赳 纤长 允诺 窘迫 忧郁 矜持 温馨 释然 湛凉 秉公 脱臼 兀自 狡黠 拘谨 刁难 哽咽 谩骂 腼腆 气喘 执拗 恬淡 谄媚 霹雳 战栗 忌讳 热衷 呵叱 乖觉 玄虚 渺茫 赐教 驽钝 诬蔑 脂粉 抹杀 典籍 无稽 祠堂 玲珑 势必 仆役 疏忽 脆弱 深奥 咫尺 把晤 珍摄 政躬 诠察 悖谬 苟同 揿钮 锐减 谄媚 取悦 熟稔 疮痍 希冀 发酵 豁达 涅磐 诀窍 蹂躏 幼稚 忐忑 萌发 擅自 宿愿 繁衍 伫立 纽带 永恒 赞誉 典范 恍若 晨曦 瞥见 箱箧 趿拉 珍馐 凌乱 文绉绉 自娱 伊始 伫立 阑珊 爽朗 难堪 闭门羹 提防 埋怨 给事 校正 请帖 说媒拉纤 绫罗绸缎 兵荒马乱 老气横秋 深居简出 充耳不闻 才疏学浅 痛心疾首 三顾茅庐 怡然自得 熙熙攘攘 颓垣断壁 神聊海吹 金碧辉煌 一文不名 龙盘虎踞 天庭饱满 地阁方圆 倚马万言 虎视眈眈 揠苗助长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黄绿错综 不折不挠 沁人心脾 从容不迫 惴惴不安 老骥伏枥 丰硕充沛 同捐前嫌 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 毋庸赘言 变幻莫测 时不我与 未雨绸缪 鸡皮鹤发 瘦骨嶙峋 勃然大怒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不可思议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礼贤下士 浮想联翩 不屑置辩 温文尔雅 自欺欺人 死心塌地 声色俱厉 斩钉截铁 冥思苦想 彬彬有礼 哀兵必胜 侃侃而谈 光彩熠熠 奄奄一息 地大物博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勃然大怒 战战兢兢 锲而不舍 化干戈为玉帛 无事不登三宝殿部分成语解释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2、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3、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4、茅塞顿开:原来心理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5、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悦。6、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7、闲情逸致: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8、先声夺人:先造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夺,胜过。9、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10、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11、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12、一事无成:什么事都做不成。13、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14、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15、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16、不可救药:病中到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18、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19、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暴。20、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2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22、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23、挥洒淋漓:形容运笔自然流畅。24、异曲同工:这里只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25、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26、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诸暨市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 质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普外科劳务派遣医生助理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遴选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1人(北京)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血气分析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苏州护肤小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哈尔滨南岗区哈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招聘工作人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29245-2012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姜黄素合成路线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健康教育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