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doc_第1页
2012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doc_第2页
2012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doc_第3页
2012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doc_第4页
2012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单选题(60) 每题1 分 共60 分 (1) ( )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A:朝代的更替 B: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D:社会文化关系的变化(2) 道德产生的根源是( ) A:阶级关系 B:经济关系 C:神的旨意 D:劳动(3) 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 B:维护氏族部落首领的利益 C: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关系 D: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为基本要求 A:为人民服务为原则 B:五爱为原则 C:集体主义为原则 D:平等互爱为原则(5)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 ) A:合理利己主义发展而来的 B: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的 C:资本主义道德发展而来的 D:社会公德发展而来的(6) 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7) 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 A:劳动的出现 B:阶级分化的出现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文字的出现(8)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 ) A:广泛性 B:特殊性 C:职业性 D:普遍性(9) 唐代官学体系分两大系统 ( ) A: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B:中央官学和地方私学 C:私学与官学 D:直系与旁系(10) ( )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 A:道德修养 B:健康的体魄 C:动听的语音 D:能歌善舞(11) 教师不仅要勤勤恳恳、勇于奉献,而且还要具有( ) A:牺牲精神 B:纪律性 C:认真地工作态度 D:创新和开拓精神(12)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应该是( )的优秀人物” A:多才多艺 B:技能突出 C:知识渊博 D:道德卓异(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具有( )的人才,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A:实用主义思想 B:拿来主义思想 C:创新开拓思想 D:合理利己思想(14)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本人既是劳动者,又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手段 C:劳动目的 D:劳动动力(15) 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评判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B: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C: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D: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6)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最一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D:资本主义人道主义(17)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根植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它的理论指导是( ) A:个人史观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唯物史观(18) 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 ) A: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 B:行为举止是否得体 C:科研成果是否突出 D:理论基础是否扎实(19) 认为教书就等于育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就是育人,这一错误观点可谓是( ) A:“分家论” B:“自发论” C:“代替论” D:“混淆论”(20)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价值上是和谐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它的核心是( ) A:师生的追求各异 B:师生的心理相容 C:师生的发展不均衡 D:师生的心理矛盾(21) 以下各条中,教师最主要的劳动手段和工具是() A: 教具 B:书籍 C:知识 D:材料(22) 嫉妒心是影响教师团结协作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在团体中应( ) A:善于合作 B:善于应酬 C:善于掩饰 D:善于忍受(23) 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对立性 B:协调性 C:排斥性 D:独立性(24) 下列选项中,决定了教师必须在学生中享有崇高威信的,是教育劳动的( ) A:特殊性 B:广泛性 C:示范性 D:可变性(25) 从词义上看,()是指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做到的事情 A:职业 B:良心 C:义务 D:荣誉(26) 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 ) A: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对教师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概念 B: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成辩证统一关系 C: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D: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各种概念(27) 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义务的最终目的是( ) A: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B: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C: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中高级专门人才(28) 下列各项中,不是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关键因素( ) A:知耻心 B:灵感 C:自尊心 D:自爱心(29) 教师职业荣誊是以职业() A:道德义务为基础的 B:道德情感为基础的 C:道德舆论为基础的 D:道德理想为基础的(30) 虚荣是以( )为基础,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畸形反映 A:相对利他主义 B: 自我粉饰 C:个人主义 D:集体主义(31) 教师职业具有极大的() A:养生价值 B:幸福价值 C:养老价值 D:物质价值(32) 通过学生,教师的劳动与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职业幸福具有( ) A:空间性 B:无限性 C:有限性 D:共享性(33) 一个人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否合乎时代及社会总的价值取向,是指幸福的( ) A:合意规定 B:合理规定 C:需要规定 D:满足规定(34)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私利和好恶作标准,这是教师职业公正的() A:对己性公正 B:同侪性公正 C:社会性公正 D:对象性公正(35) 教师职业公正的首要特点,就是( ) A:教育性 B:实质性 C:自觉性 D:价值性(36) 价值冲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同一价值体系内部的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一种是() A:不同阶级的经济利益冲突 B: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 C:不同道德主体的价值观的冲突 D:同一社会制度不同道德觉悟的冲突(37) 教育部门要求教师毫无偏差的按教学大纲进行教育,而根据班级情况教师不得不作出调整,这体现了( ) A: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B: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矛盾 C:一定社会道德品质与他种社会道德品质的矛盾 D:一个教师由于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角色义务之间的矛盾(38) 通过教师道德内化,可以完成教师道德() A: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B: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C: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D:由自律到他律的升华(39) 教师道德行为的前提是( ) A:道德情感 B:自身的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D:对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40) 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二是() A: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偏有向 B: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 C: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任劳任怨 D: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个人仪表(41) 内在地规定着教师道德发展的方向,被认为是教师道德进步中的“灯塔”的是( ) A:教师道德认识 B:教师道德意志 C:教师道德信念 D:教师道德情感(42) 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是( )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品质(43) 在以下各条中,不属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是( ) A: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B: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并具有创新成果 C: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D: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44)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以下不符合规定的是( ) A:符合国家利益 B: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C:不以盈利为目的 D:以适当营利为目的(45)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高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 )的原则,由高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双方平等自愿 B:考试 C:协商 D:自愿(46) 高等学校的学生在( ) ,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 A:求学期间 B:课余时间 C:寒暑假 D:节假日(47)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 A:民主精神 B:能动精神 C:平等意识 D:选择能力(48) 当剥削阶级被推翻以后,其道德往往对新的社会制度起()作用。 A:推进 B:促进 C:反 D:正(49)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 A:退步的 B:进步的 C:上升的 D:下降的(50) 教师职业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来维系的。 A:政治制度 B:内心信念 C:校规校纪 D:法律法规(51) 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要()。 A:开展社会道德教育 B:降低社会道德要求 C: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提高自身道德选择能力(52) 从主体层面上说,教师道德修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 A: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修养的条件 B:教师具备修养的主观能力 C:社会为教师提供了道德修养的标准 D:教育活动为教师需要提供了实践基础(53)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是()。 A: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B: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 C:教师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D:教师对不同道德行为方案价值的判断(54)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斤斤计较的人是不适合做教师这一行的。这说明,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 A:具有大利益回报的事业 B:成人之美的事业 C:富有创造性的事业 D:不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事业(55)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这突出地说明( ) A:教师职业是崇高的职业 B:教师职业是富有创造性的职业 C:教师职业是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 D:教师职业是及其繁重的职业(56) 所谓()是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的学生存在 A: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B: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C: 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D: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57) ()是指教师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都要做到教育公正 A: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B: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C: 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D: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58) 当代社会的发展,尤其需要()的进步 A:科学技术 B:军事技术 C:政治制度 D:管理制度(59) 教师的()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A:职业道德 B:职业理想 C:职业兴趣 D:职业习惯(60)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讲,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可使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 A:人性化 B:社会化 C:现代化 D:群体化多选题(20) 每题2 分 共40 分 (1) 教师这一职业在人类生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包括( ) A :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B :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C :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桥梁 D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2)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职业作风要求教师( ) A :尊重事实 B :讲真话,办实事 C :公道正派 D :知错就改(3)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毅性(4)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 A :尊重每一个学生 B :关爱每一个学生 C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D :把教育人道主义原则贯彻到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5) 梁启超认为,既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也是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的是( ) A :诚信 B :敬业 C :乐业 D :公平(6) 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主要包括( ) A :目的性 B :私人性 C :广泛性 D :科学性(7) 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教师将肩负起新的职责。未来教师的职责表现在( ) A :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B :是师生关系的领导者 C :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D :是未来的设计者(8) 关于“教育劳动既是教师个体的劳动,又是教师集体的劳动”,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教育劳动是个体的脑力劳动 B :教师个体是作为教师集体的一员而参与教育活动的 C :培养一个学生可以由某个教师单独完成 D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9) 教师职业幸福的作用表现在( ) A :有利于教师巩固自己的道德理想 B :有利于教师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 C :有利于推动教师创造性地工作 D :有利于教师获取丰富的物质财富(10) 教师道德内化的过程要经过( ) A :服从阶段 B :同化阶段 C :内在阶段 D :升华阶段(11) 职业道德形成的条件是()。 A :阶级的产生 B :社会分工 C :私有财产的产生 D :职业活动的出现(12)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是()。 A :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B :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C :推动社会变革的需要 D :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13)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B :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 C :教师职业是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 D :教师职业是及其繁重的职业(1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事教育工作就要安于平凡 B :从事教育工作就要淡泊名利 C :从事教育工作就不能有荣誉心 D :从事教育工作就不能敷衍塞责(15) 教师在治学活动中,应当做到( ) A :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B :自由表达学术观点,平等参与学术活动 C :合理开展学术批评,尊重他人成果 D :不浪费社会资源,不垄断学术成果(16) 关于教师职业良心的培育,说法正确的是() A :要有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B :要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情 C :要有知耻心、自尊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