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情绪研究.doc_第1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研究.doc_第2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研究.doc_第3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研究.doc_第4页
小学生厌学情绪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例如小学生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的学生 (智力正常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个别谈话, 发现儿童厌学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缘于非智力因素。一、研究背景和概念界定(一)研究背景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笼罩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悠闲的双休日,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孩子们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反叛?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优裕,却为什么总是喊苦、喊累?为什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孩子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应该过怎样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二)概念界定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表现: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21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小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二、小学生厌学原因:1、社会方面“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在农村尤为明显。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也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再者社会上的一些舆论媒体对于教育不真实的夸大,尤其是对于国外教育的不真实报道,致使学生们认为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存在差距而且是天壤之别,更加误导了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内动力,自然而然的开始厌学。2、学校方面“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重复机械的作业,过重的题海战术在教师中还有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199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约半数的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和睡眠不足。同时,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厌学。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地辅导、鼓励。试问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又怎会起到激励作用呢?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的行为。3、家庭方面(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地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2)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4、学生方面 许多厌学的学生,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此外,儿童如果患有“多动症”,也会对学习成绩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其外观症状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情有始无终,行为冲动,活动过多。 总之,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他们会做何感想呢?教师的天职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他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三、厌学情绪的教育(一).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高兴兴、主动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除了要求老师具有必备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善于创设活泼、新颖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巧妙的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2)、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鼓励和期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3)、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3、加强师生联系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4、加强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加强对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指导课余生活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家长方面需做的工作: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