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设计题目1二、设计资料1(一)楼盖梁格布置1(二)楼面做法2(三)楼面荷载2(四)材料2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2四、单向板的设计3(一)荷载计算3(二)计算简图4(三)弯矩设计值4(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五、次梁的设计5(一)荷载计算5(二)计算简图6(三)内力计算6(四)承载力计算7六、主梁设计8(一)荷载设计值8(二)计算简图9(三)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9(四)承载力计算11六、绘制施工图13(一)施工说明13(二)结构平面布置图14(三)板配筋图14(四)次梁配筋图14(五)主梁配筋图14七、参考文献15一、设计题目某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资料(一)楼盖梁格布置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次梁的跨度见表1。每位学生根据表1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图1 楼盖梁格布置平面图表1 楼面活荷载、主梁、次梁跨度序号楼面活荷载标准值(kN/m2)次梁跨度(mm)主梁跨度(mm)16.563006600266300660037.56300660046.563006300566300630067.56300630076.560006300866000630095.560006300106.56000660011660006600125.560006600136.56000600014660006000155.560006000(二)楼面做法25mm水泥砂浆面层(20 kN/m3)(1-7组),或水磨石面层(8-15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mm混合砂浆抹底。(三)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四)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1-7组)或C30(8-15组);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钢筋采用HPB300级钢筋。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因此按单向板设计。按高跨比条件,对于两端连续的单向板,当h2100/30=7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取板厚。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取。截面宽度b=,取。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mm取h=600,b=300。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所示。图一 结构平面布置图四、单向板的设计(一)荷载计算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5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520=0.508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025mm混合砂浆: 0.02517=0.43 小计: 0.50+2.00+0.43=2.93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2.931.2=3.52可变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总值: g+q=11.32,近似取为g+q=12.0(二)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 中间跨: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二 板的计算简图(三)弯矩设计值不考虑板拱作用截面弯矩的折减,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查表可得系数分别为:边支座-1/16;边跨中,1/14;离端支座,-1/11;边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 (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环境类别为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假定纵向钢筋直径d为10,板厚80,则截面的有效高度=55mm;板宽。C25混凝土,=1.0,11.9;HPB300钢筋,。板配筋计算的过程列于下表表一 板的配筋计算截面A1B2C弯矩设计值()-3.003.43-4.362.71-3.100.0830.0930.1210.0750.0860.0870.350.0980.1300.350.0780.0900.35计算配筋()158.2178.2236.3141.8163.6实际配筋()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大于0.45,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要求。五、次梁的设计(一)荷载计算由板传来的永久荷载: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次梁粉刷重 0.022171.2=0.34 小计: g=10.25可变荷载设计值: q=7.82.1=16.38荷载总设计值: q+g=26.63(二)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边跨=6300-100-300/2=6050中间跨6300-300=6000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见图图三 次梁的计算简图(三)内力计算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弯矩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四)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三者的较小者,故取。环境类别为一类,C25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mm。设箍筋直径10mm,纵向钢筋直径,则一排纵向钢筋,二排纵向钢筋。 C25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中。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表二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A1B2C弯矩设计值()-40.6169.62-88.6159.92-68.48或0.0820.024 0.2010.0210.1390.0240.021或258.7418.7571.4366.4418.1选配钢筋()214314514216214+116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大于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到箍筋间距: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截面高度在300500mm的梁,最大箍筋间距200mm最后取箍筋间距s=200mm。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验算配箍率下限值: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实际配箍率,满足要求。六、主梁设计主梁按弾性方法设计。(一)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主梁自重(含粉刷):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二)计算简图因主梁的线刚度与柱刚度之比大于5,竖向荷载下主梁内力近似按连续梁计算,按弹性理论设计,计算跨度取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四所示。可利用附表6-2计算内力。图四 主梁的计算简图(三)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1.弯矩设计值弯矩 试中系数、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2.剪力设计值剪力 式中系数、由附表6-2相应栏内查得。3.弯矩包络图(1)第1、3跨有可变荷载,第2跨没有可变荷载支座B或C的弯矩值为: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弯矩图,得集中作用点处的弯矩值:(2)第1、2有可变荷载,第3跨没有可变荷载第1跨内: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的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94.10=142.20(3)第2跨有可变荷载,第1、3跨没有可变荷载第2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为:第1、3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的弯矩分别为:弯矩包络图如图所示图五 弯矩包络图(四)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跨内设有间距小于主梁间距的次梁,翼缘计算宽度按和中较小值确定,取。主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以及跨内截面有效高度的计算方法同次梁,支座截面因存在板、次梁、主梁上部钢筋的交叉重叠,截面有效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板上部纵筋10mm、次梁上部纵筋直径14mm。假定主梁上部纵筋直径25mm,钢筋为,;二排纵向钢筋时,。跨内截面经判别都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于下表。表三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1B2弯矩设计值()303.63-293.14161.80-55.00或=0.038=0.305=0.021=0.0490.9800.8120.9900.9751536.81932.2810.7279.8选配钢筋()422+118422+218322222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截面尺寸:,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10-200双肢箍筋, ,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验算最小配箍率:,满足要求。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集中力,附加箍筋布置范围。取附加箍筋 10-200双肢,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排,次梁两侧各布置三排。由式,满足要求。因主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间距不大于200mm。现每侧配置214, ,满足要求。六、绘制施工图(一)施工说明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2.荷载取值: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钢筋采用HRB400级,用*表示;板内钢筋采用HPB300级,用表示。4.板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梁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二)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应表示梁、板、柱、墙等所有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图、截面尺寸、水平构件的竖直位置以及编号,构件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相同构件可以用一个序号。楼盖平面布置图见图11-25,图中柱、梁、次梁、板的代号分别用“z”、“kl”、“l”和“b”表示,主、次梁的跨数写在括号内。(三)板配筋图板配筋图采用分离式,板面钢筋从支座边伸出长度。板配筋图见图纸所示。(四)次梁配筋图次梁支座截面上部钢筋的第一批截断点要求离支座边,现取1500mm;切断面积要求小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B支座切断214,C支座切断114,均要求满足:B支座第一批切断114,离支座;剩余两根214兼做架立筋。端支座上部钢筋伸入主梁长度。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次梁配筋见图纸所示。(五)主梁配筋图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需按弯矩包络图确定。底部纵向钢筋全部伸入支座,不配置弯起钢筋,所以仅需确定B支座上部钢筋的切断点。截取负弯矩的弯矩包络图如图所示。将B支座的、号筋按钢筋面积比确定各自的抵抗弯矩,如号筋(222,)抵抗弯矩为。钢筋的充分利用点和不需要点的位置可按几何关系求得,见图六所示。第一批拟截断号筋(18),因截断点位于受拉区,离该钢筋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大于;截断点距该钢筋不需要点的距离应大于1.3(675mm)和20d(360mm)。号筋截断点离B支座中心线的距离:按第一个条件时1643+93.72=1736.72mm;按第二个条件时1662+428.46=1878mm,由第一个条件控制。图六 抵抗弯矩图七、参考文献(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专业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体育产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汽车租赁行业优惠活动方案
- 27届八年级上数学入学测试卷
- 焦作古建祠堂施工方案
- 建筑电气临时施工方案
- 婚俗改革联谊活动方案策划
- 湖南职工讲堂活动方案策划
- 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培训课件
- 幼儿园警察职业介绍课件
- GB/T 37642-2019聚己内酯(PCL)
- 国防科技大学介绍
- 校音乐厅设计方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Unit1教案(含和译文)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课时练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DB37T 5151-2019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小提琴谱(带钢伴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