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日常用语教学的策略探索三门县花桥中学 李进旺 317105【摘要】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大部份学生不习惯也不愿意更不敢开口,使得日常用语的教学面临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初中英语日常用语教学的问题人手,探释初中英语日常用语内容及中西方之差异,提出:挖掘教材内涵,教学中渗透英语日常用语;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有效提高;利用专题授课,进行熏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对策。并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设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完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关键词】 初中英语 日常用语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日常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每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每一种日常用语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包括宗教精神、生活习惯、甚至地域气候等方面特有的文化现象。英语教育是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当然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英语日常用语文化交际 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对英语日常用语的教学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从中英文化之差异特点,对日常用语的教学进行深人的探讨。一、初中英语日常用语教学的问题目前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外语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贴进生活,兼顾听、说、读、写、练五大环节的安排,又着力于课文色彩、图片、录音等感性配置。但在教学中,存在着:1、繁重的教学任务。单一的考试“笔试”模式势必要求相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只用“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语言讲解为主,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词汇的设记、语言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日常用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日常交际语言。初中英语教学被窄化一种“输入产出”或“手段目标”的过程,生动形象的日常语言被肢解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语言项目,忽视了英语教学与日常用语的密切关系,也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感受,从而使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偏离了其终极目的,因而很难达到理想效果。2、学习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和意识。听讲、看书、记笔记、口头回答问题、练习书面问题等活动是目前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被动参与,低效的“教师讲,学生答”,实质上是单向性的信息接收过程,因而没有学习日常用语的体验。另外,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基础又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学外语要求学习者开口练习,自我形象问题尤其突出,发音不好,特别是在课堂上练习口语及开口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尽力维护自我形象,导致学生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初中三年英语,还是听不懂简单英语的“聋子”和不会说简单英语的“哑巴”。二、初中英语日常用语的教学对策英语日常用语教学的前提是理解西方语言背景和中西方差异,英语日常用语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合理运用课程资源,适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有效地促进英语日常用语学习。1、内容及中西方之差异初中英语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十六个话题和三十个方面的日常交际用语。课本中每个单元都展示了不同的交际项目和话题,从起始的Greetings到Signs and instructions、从Family到Jobs交际项目都以会话形式出现,提供了学生熟悉的语境,但教学时要理清中西方之差异。如:(1)称呼:称呼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的交际,往往从称呼对方开始,如果称呼不当,会一起对方的不快,从而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甚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称呼在七年级上册开始就出现了,介绍称呼时,首先从英语姓名的结构开始,英语名字通常是名在前,姓在后,有的中间还有教名,这就和中文名字大相径庭,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姓名文化的这一特点,他们就可能把一个叫“Jim Green”的人喊成“Mr Jim”了,而英语里的Mr、Mrs、Miss只能放在姓之前。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很多妇女喜欢用Ms这样称呼以示对称呼上判断他们婚否的不满的抗议。另外,汉语中复杂的称谓,如老王、张师傅、白阿姨、李局长等,英语都简单地用Mr、Miss、Mrs冠以姓即可,如果我们按照汉语语言习惯把警察叔叔译为uncle policemen,把工人译为comrade worker,把护士阿姨译为aunt nurse,会使英美国家人士感到莫名其妙。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一向长幼有序,对长辈与晚辈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称谓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在英语中,为显示民主与平等,表示彼此亲热友好,英美人士现在往往倾向于对交际的对方直呼其名,甚至对父母也是一样,因此我们不必对一个小孩呼他的父亲:“Hi,John”而不称之为“Dad”感到惊奇。(2)问候和告别:如前文所述,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或“您上哪儿去了?”但英美人士则认为吃没吃饭或要去什么地方纯粹属于“私人问题(privacy)”,别人无权过问,如果我们套用中国人的寒暄语与英美人士交际,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由于对气候的关心,天气往往作英美人谈话的开场白。汉语中人们告别时往往说:“慢走,不送”。如果英语直译:“Please walk slowly,I wont send you off”英美人士会感到困惑:我们为什么要慢慢走呢?不可以快些吗?我们又不是即将远别,为什么会说:“send off”呢?英语中的告别通常用一句“See you”或“So long”或“Good bye”足矣,如果主人对客人和造访表示谢意,还可以说:“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We had a good time with you”就很得体了。(3)介绍:相识时,中国人会相互介绍一下姓名、年龄和工作单位、相熟时会彼此谈论一下自己的家庭、收入、住房等情况表示友好,表示相互关心。然后如果我们在与英美人士交往的过程中随口就问:“How old are you?”或“How much do you earn in a month?”他们就会感到十分的窘迫和不快。在英语里,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尤其是对女士来说),他们的收入,住房条件等,甚至是新衣服的价格,都是一些容易引起不快的话题,会让他们觉得问话人:“very ruld”,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Mind your own business.尤其是你无故问一位女士的年龄或婚姻状况是,她顿时会面带愠色,当时就叫你下不来台。感觉你是在侵犯他们的私人领域。类似的谈话一般只出现在新闻记者的采访,海关、警署或法庭的审问调查中。此外,打电话时,汉语说:“我是 ”你是“ 吗?” 英语不用“I am ,Are you ”而是用“This is ,Is that ?”这是中英文化中语言习惯的差别所致。(4)赞美和致歉:中国人对于赞美之词的表现往往是很谦虚的,甚至是自贬的。如果有人夸我们:“你的英语说得很好。”我们通常的回答是:“哪里,哪里,不好,不好。”英美人士对此表示不解,或者会认为你极其虚伪,因此,要让学生知道,当别人赞扬你时,应流露出很高兴的情绪跟对方说:“Thank you”。道歉是文明社会里人们公开承认自己做错事或没有把事情做好的一种形式。在汉语里接受别人的歉意时常说:“没关系。”但在英语里,“It doesnt matter”一般不用于来表示接受道歉,是用来表示对别人有感谢的谦逊的说法,人家跟你说“Sorry”时,你该回答“Thats all right”或“Thats OK”。除以上的这些专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即时介绍其他方面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如学习“thirteen”这个词时,可告诉他们“13”在英语文化里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在学习“Christmas”时,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学到“sandwich”时,可告诉学生这个词的来源,并顺带谈谈这个词带来的喻意及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等。另外,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应注意比较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比较他们有语音、句式,如美国人说:“Do you have a book?”英国人说:“Have you a book?”在美国,由于气候干燥些,他们房子的第一层都还可以居住,常叫“the first floor”英国潮湿的气候使得房子的底层往往成为储藏室,就被叫做:“the ground floor”。2、教学的实施方式英语课本及教参为教学引入语境作了充分的准备,整个教材用了功能语境(情景)结构的编写体系,把语境至于重要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把握日常用语,进行会话、模拟生活情景,才能发挥学生既能听又能说。(1)挖掘教材内涵,教学中渗透英语日常用语。吃透教材,精心准备,形成习得西方文化的主要阵地。首先,教材必须与生活接轨,教学活动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内容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日常用语必须要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学习者的民族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喜欢学习日常习惯用语,尤其是在同学之间能惯用的表达, 比如,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你以为你谁啊?) Cut it out(少来这一套) Sorry doesnt cut it .(对不起是不够的) You stand me up(你放我鸽子啊) 等等,学生对此乐此不疲,耳熟能详;其次,教学必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日常用语的含义,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氛围的营造,学习情景的创设,参与表情达意,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用英语,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乐趣。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的Unit1这课时,教师先讲解英语日常用语知识,特别是姓的方面跟我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中国人的姓一般是放最前面的,而外国人的姓一般是放最后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一些避违的如一中国人问到Mrs Red的年龄时,老太太回答:“Ah,its a secret”因为外国人对年龄是比较保密的,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西方交际中的禁忌话题等等。同时,教师通过多面体以表格的形式把中西国家人的姓列出来,让学生去操练,最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这样,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特别是在渗透英语日常用语知识教育时就会得心应手,并对学生产生相当的感染力,学生就会喜欢跟你进行一些日常用语的交谈。(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有效提高。我们对十六个话题和三十个方面的日常交际用语应了如指掌,时刻装在心中,不但在日常教学中才能应用自如,还必须从起始的Greetings见面到初三的Language difficulties 应有计划的安排到每天、每节课、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从易到难运用英语日常用语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每天要求学生碰到长辈(朋友、同学)称呼、问侯等用英语及中文两次招呼,并记录时间、问候内容等,便于教师检查。这就要求平时多注意积累有关的常用的日常用语,英语日常用语是在教学实践的课堂实际中教学相长的最好工具,只有反复使用中获得巩固,三年坚持下来定有收获。(3)利用专题授课,进行熏陶。以教材十六个话题,每话题进行专题一至二课时,操作时,首先教师可组织一些英语日常用语知识讲座,由老师或去过英美国家的人士主讲,专门就一些英语日常用语作一些介绍,如:英国人在饮食、美国在交通、西方人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等,讲座结束时可让学生就讲座内容提问、讨论以加深印象;其次应该抓住初中生爱表现自己,善于表演的特点,把专题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分小组合作进行主题剧表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模拟情境,展开交际活动,让学生揣摩具体情境中的日常用语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从中感受熏陶。(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初中英语课时显得很紧张,仅靠课堂时间训练日常用语是不够的,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成立英语学科兴趣小组,鼓励成员之间多用英语交谈,积极为学生举办英语晚会或游艺会,进行Group work(小组活动)Roles play(角色扮演)English party,开展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歌曲比赛等,为学生模拟一些真实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学习怎样在交际环境中注意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去参观访问和英语语言有关的环境和人士,与英美人士交谈,交pen-friend(笔友),通过接触,以便对东西方日常用语差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三、教学保障及注意问题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日常用语及口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当自己的有欠缺时不妨尝试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课堂用语的正确,先从课堂用语开始,不断训练,完善常用的一些表达法,促使自己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定有进步。比如,Can you guess what does the word mean?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an you guess what the word means?(你们能猜猜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吗?)Can you make a sentence about “what colour”?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ith “what colour”?(你们能用what colour来造句吗?)虽然日常用语不能象书面语那样严谨,出现不规范的句子是常有的现象,但是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应该以教师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学生示范。其次,平时手头上要有几本日常用语二百句等训练书籍,并注意收集课堂用语方面的资料,避免使用无效的课堂用语。2、创设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创设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让他们在教室里布置一些有关英语日常用语方面的画,在后面的黑板上布置有关日常用语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学校的宣传窗等地方进行这方面的刊出,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一种学习英语日常用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自己带头,碰到同事及学生要主动进行一些日常用语的问候及交谈,再多鼓励学生跟老师及同学之间多进行这方面的交流,不怕说错,就怕不开口,只要能开口就是进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是诱导学生“开口说”。要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协作而不是主辅关系,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朋友,这样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紧张心理,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想说,愿说,不怕说错。二是引导学生“抢着说”。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把握契机,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使学生从“开口”到“抢嘴”,就要精心设计,充分地运用日常用语。三是倡导学生“自己说”。课堂中,从学生开口说到抢着说,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相当重要,学生在控制与半控制中进行语言操练。但我们教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掌握的语言技巧自然地运用于语言交际活动中,应让学生尝试“自己说”。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好的课堂气愤的前提,他是建立在真诚,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基础上的,促进这种理解,接纳的有效途径是:一是心理换位,即师生可以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这样就能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消除隔阂。二是心理相容,即肯定对方,多看彼此的长处。如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多鼓励。三是试着去了解对方。师生课前可以进行3-5分钟的交谈,交换看法。教师可以利用课间休息与学生交流看法。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营养与健康专项考核试题(附答案)
- 农村土地租赁的协议书5篇
- 2024年河南省省直机关选调公务员真题
-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 2025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幼儿园大班保育员专业能力考试试题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公文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新课标考试真题库与答案
- 海水软体水生动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拍卖行业发展趋势PPT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课件》
-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教材
- 征兵宣传主题PPT
- 全桥LLC自动计算表格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中数学竞赛
- YB/T 100-1997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4J42K合金冷轧带材
- GB/T 19816.3-200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3部分:硬度的测定
- GB/T 19658-2013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
- 机械制图基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