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教材第三章.doc_第1页
小升初衔接教材第三章.doc_第2页
小升初衔接教材第三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词语第1节 词语的理解小学知识回放知识回顾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在以培训学生语言能力为根本任务的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1 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1)查字典、词典理解词义,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2)先理解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综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3)先理解词语中的重点字,再理解词语。(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重要方法。2 辨别近义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迟疑的轻重。如“请求”和“恳求”,前者是一般的要求,含有尊重的意思;后者是恳切的要求,含有诚恳和迫切的意思,可见“恳求”的程度比“请求”重。(2)范围的大小。如“时代”和“时期”,前者只一个较长的时期,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是一段时间,所指的时间范围小。(3)搭配的习惯。如“担当”和“担任”都有“负责、承担”的意思。但“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跟“重任、任务”等词语搭配;而“担任”是指负责某项职务或工作,常和“职务、工作”等词搭配。(4)感情的褒贬。如“顽强”和“顽固”都有坚持不变的意思,但“顽强”含有褒义,指对正确的信念或正义的事业坚持不变的态度;而“顽固”则含有贬义,表示所坚持的是不正确的东西。3 下列情况不能构成反义词:(1)不是同一词类的不能算作反义词。(2)不是同一意义范畴的不能构成反义词。(3)词和词组不能构成反义词。4 词语归类的依据:感情色彩、词性、用途、所属、词语所表示事物间的关系。典例分析【例1】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凳子不结实了,拿个钉子钉一钉吧。 (2)办点事真不容易,到处碰钉子。 解析 此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钉子”的基本意是能够是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的零件,比喻意是困难、麻烦。 答案:(1)金属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体,一段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用来悬挂物品等。(2)比喻难以处置或解决的事物。【巩固训练】1 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计较:计算、比较;计议、打算;争论。 (1)居里夫人对于金钱和荣誉从不计较。 ( ) (2)你不要和他计较了,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还是自己受罪。 ( ) 单薄:指天凉或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少;(身体)瘦弱;(力量、论据等)薄弱。 (3)冰天雪地的,你穿得这么单薄,行吗? ( ) (4)那个高个子叔叔,身体显得十分单薄。 ( )【例2】将画线部分的文字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礼堂里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 ) (2)张思德同志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毛泽东主席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 ) (3)只有缩小机构,精简人员,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 ) (4)剧中人物的不幸是我感情十分激动,自己不能抑制地流下了眼泪。 ( ) 解析 此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察,但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解答此类 题时,一定要认真理解题目提供的语境和画横线部分的意思,然后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逐一判断。确定成语后,要注意将成语放到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通顺。 答案:(1)人声鼎沸 (2)死得其所 (3)精兵简政 (4)情不自禁【巩固训练】2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只填序号)崇山( )岭 笑( )颜开 柳( )花明 ( )竽充数 狐( )虎威 不( )之地 ( )苗助长 失魂落( ) 惊慌失( ) ( )头丧气描写自然景物的: 描写人物神态的: 来自成语故事的: 方法总结1 对词语的理解都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注意上下文及词语的搭配对象、适用范围(场合、目的)、感情色彩、语言色彩、语法功能等。2 词语的学习重在积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于亲人、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在听取老师、家长的教诲中,在看电视、听广播或参与各种游戏中,注意学习蕴藏在社会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如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在积累时,可以归类记忆。衔接要点展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 小学阶段重点把握词语的字面意思,能够识记和理解 进入初中以后,考查更多的是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主要培养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要求在小学的基础上对词语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初中知识预学预学新知1.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正确选用词语。2. 能够辨析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3.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4.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例题引路【例1】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如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天。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要根据每组词语基本意思的差别,结合句意作出判断。“变换”是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是指不规则地改变。根据句(1)中“时而时而”可判定横线上填“变幻”。“传承”是指传授和继承,“传递”是由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