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1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2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 组 姓名【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3.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分钟,实际用时 分钟)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缭( )绕 砭( )骨 履( )践 崔巍( ) 滞( )留 窒( )息 匍匐( ) 巉( )岩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砭骨: 覆践: 缭绕: 轮廓: 。阴霾: 形容山高大雄伟( )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 毫无畏惧地一直向前。(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整理: 4.知识小百科: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有五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5.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在原文中画出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相关语句。(课后研讨与练习一)(2)、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3)、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二.课堂合作研讨(一)展示检测课前自主学习(8分钟)(二)课堂合作探究,赏析语言:(20分钟)1、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找一找,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仿照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当地优美的景色。(课后研讨与练习2)仿句: 方法指津: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3、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三)、仔细体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 三、比较阅读,揣摩人物(5分钟)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刘连满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请将对二人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讨论,交流:1. 两人终止同队友一同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 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 2.奥茨留给队友最终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刘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71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 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 四、中考链接(7分钟)一个人的奔跑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1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4分) 。2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最后是“”(各填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5分) 3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3分)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责任重于荣誉。D奥运会重在参与。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祖国的凝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