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评估分析.doc_第1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评估分析.doc_第2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评估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评估分析王家玲 薛新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药师266555)曹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 副主任药师 266003)【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减少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手术出院患者病例资料197例,根据事先设计的调查表,按统一的方法,标准和内容作回顾性调查。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197例围手术期患者只有3例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98.48。结论: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的选药,预防用药开始时机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药物使用超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教育和管理。【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调查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如不合理应用,不仅会造成医源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还可能影响原发性疾病的治疗。为观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提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某院外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进行合理性分析。一 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12月-2011年7月围手术期患者出院病历197份,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专项调查表,并做出评估,合理性评估标准见表12. 调查内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史及既往史(基础疾病及过敏史)、出院诊断、手术名称、日期及持续时间、切口类型及用药名称、用法用量、预防用药开始用药时机,术后用药疗程,用药天数,有无联合用药等情况。3. 调查方法:根据调查表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来判断抗菌药应用是否合理。类切口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但下列高危因素除外1患者年龄70岁,2有糖尿病3免疫缺陷患者4肿瘤患者5手术过程有异物植入6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二 结果1. 一般情况 : 197例手术患者年龄最小的5个月,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48.68岁,平均住院天数6.37天,平均手术时间1.45小时。患者手术类别有甲状腺手术66例,心内科手术病人48例(包括PCI冠脉介入术、FR射频消融术),乳腺外科手术42例,小儿外科手术15例,其他外科手术26例。其中类切口181例,类切开16例。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及分析。197例手术患者有19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使用率为98.48。使用抗菌药物共9大类22种,其中使用频率排位前10的见表2表1 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项目 合理 不合理用药指证 有 没有用药品种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术前给药时间 术前0.5-2小时 术前2小时,术前未用术后用 手术时间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 可术中给予第二剂术后用药疗程 类切口不用或24小时内停药 用药时间24小时 类切口48小时内停药 用药时间48小时联合用药 有指证 无指证用药途径 正确 不正确 用法用量 正确 不正确表2 使用频率排位前十的抗菌药物构成比序号 药品名称 病例数(例) 百分比1 头孢硫脒 59 29.952 头孢唑林 32 16.243 磺苄西林 16 8.124 头孢孟多 15 7.615 奥硝唑 14 7.116 头孢西丁 11 5.587 头孢咪诺 9 4.578 克林霉素 8 4.06 头孢地尼分散片 8 4.06 9 依替米星 6 3.0510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5 2.543.197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结果见表3.表3 197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结果项目 合理(例数) 不合理 (例数) 该项合理使用率()用药指证 141 56 71.57药物品种选择 85 112 43.15 术前给药时间 59 138 29.95术后用药时间 112 85 56.85用药途径 185 12 93.9用法用量 57 140 28.93联合用药 177 20 89.85 从上表看出,评估的各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其中术前给药时间最为严重,在调查评估的197份病历中共有29例使用抗菌药物完全合理,占14.72,不合理比例达85.28。三 分析与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合理正确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有必要的,某院近年通过发辉临床药师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管理,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围手术期用药仍旧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性。1、用药指证: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只在规定情况下可使用抗菌药物 ,类切口因手术部位有污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但本次调查的197例患者181例为类切口,其中仅三例未使用抗菌药物,有些手术无用药指证仍使用抗菌药物,属于超适应症用药。2.药物品种选择: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理想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具有高效杀菌能力、抗菌谱广、高度的组织渗透力、有效浓度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及适当的价格等特点。本次调查显示,某院预防用药以头孢一代二代为主,但仍有使用氨基甙类、硝基咪唑类、头孢三代、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等抗菌药,为不合理选择。3.给药方法和用量: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总的预防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本次调查197例中,术前0.5-2小时给药的仅59例,术前未用术后用的98例,说明大多数给药时机不恰当,应加强医师在这方面的学习,另外也发现部分护士执行医嘱时机与医师医嘱时机不符,也应提高护士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学习;小儿外科15例中有9例为注射剂和口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术前一次注射即可,无需术后口服给药;术后用药疗程过长,在181例类切口中85例超过24小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量过大,如头孢米诺用量为应每日2g,严重感染可增至每日6g,而部分患者预防使用为3.0g,一日两次,头孢唑林预防用药应为1-2g,部分病例用到3.0g,每日两次。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某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选药不当;无用药指证;用药时间选择不当,没有按照规定在术前0.5-2小时给药,有些;术后给药疗程过长;用量过大,往往超过规定用量的最大值;给药途径不当,部分病例在给药静脉注射的同时口服另一种抗菌药物等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医院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是抗菌药物合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