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砟道岔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及大号码道岔情况介绍:我工区承担的沪宁城际铺轨标的铺轨任务,该标段DK191+312DK291+435为无砟轨道,该范围内设计铺设大号码无砟道岔的车站有:苏州新区站、苏州工业园站、阳澄湖站、昆山南站、花桥站、安亭北站、虹桥联络线路所、南向北站等,一共需要铺设我国自主研发生产大号码无砟道岔39组。该道岔由宝鸡桥梁厂生产,其主要结构特点是: (1)道岔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接头,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 (2) 42号道岔允许铺设轨温范围 ZTS型自调式钩形外锁闭机构(允许伸缩位移量50mm)尖轨跟端型式最大升温幅度()最大降温幅度()限位器4755间隔铁4351不设传力机构455018号道岔允许铺设轨温范围 (3)基本轨、导轨用中国 60kg/m 钢轨制造;尖轨、心轨采用 60D40 钢轨(70kg/m)制造;翼轨采用轧制特种断面翼轨制造;可动心轨辙叉采用钢轨组合型,42号道岔跟端为双肢弹性可弯式,翼轨用轧制的特种断面钢轨与60kg/m钢轨焊接制造。道岔区钢轨件材质与线路钢轨相同。 (4)道岔轨距均为1435mm。 (5)采用分开式型弹条扣件,用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组合方式调整轨距,可实现轨距-8+4mm的调整。 (6)道岔可以在垫板下设置调高垫板,最大调高量为30mm。 (7)绝缘接头两侧采用绝缘轨距块,弹条佩戴绝缘帽。 (8)道岔区设置1:40的轨底坡或轨顶坡。 (9)间隔设置带施维格滚轮的滑床板和防跳限位装置,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夹扣压。2、我标段施工的大号码无砟道岔共分3种型号,分别是:轨型及辙叉号图号过岔速度(直/侧)辙叉角岔前(m)岔后(m)道岔全长(m)铺设数量P60-1/18(07)009350/803-10-47.431.72937.2716932组P60-1/18(07)001250/803-10-47.431.72937.271695组P60-1/42(07)006350/1601-21-50.160.57396.627157.22组无砟道岔铺设的位置分别是:序号位置铺设数量辙叉号图号备注1苏州新区站41/18(07)009路基地段2苏州工业园区站81/18(07)009路基地段3阳澄湖站41/18(07)009路基地段4昆山南站81/18(07)009桥梁地段5花桥站41/18(07)009桥梁地段6安亭北站41/18(07)009桥梁地段7虹桥联络线路所21/42(07)006桥梁地段11/18(07)001桥梁地段8南翔北41/18(07)001桥梁地段二、总体施工方案及道岔运输方案1、总体施工方案沪宁城际铁路的大号无砟道岔,由于运输距离及现场施工的需要,采取“工厂预组装、散件运输、现场组装、精调并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宝桥公司负责工厂内道岔预组装并将散件用火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就近车站;专业运输公司负责将道岔散件通过公路运输到道岔施工地点;中铁二局负责安装、精调、混凝土浇筑、钢轨焊接等。2、道岔运输方案(含无砟地段的站场有砟道岔)因无碴道岔铺设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提前将道岔从具备卸车能力的铁路车站货场卸货并存放(上海闵行货场),站前单位路基在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毕前将道岔由大件运输公司用专用同轴运输车将道岔运输到铺设现场存放,待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毕并移交铺轨单位后立即铺设道岔。(1)各种道岔的详细描述:序号道岔名 称配轨长度(mm)数量(根)单位重量(Kg/m)总重量(Kg)备注1时速350km,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P60钢轨13794160.64836.5 P61钢轨13802160.64837 P61钢轨13793160.64836.4 P60钢轨13800160.64836.8 P60钢轨49192260.645966P60钢轨47992160.642910.2 P60钢轨47962160.642908.4 P60钢轨17392160.641054.7 P60钢轨49192260.645966 胶接轨可动轨辙叉3058513893 转辙器4619027280 钢轨扣配件17043合计36530311803682时速250km,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P60钢轨24592160.641491.3 胶接轨P60钢轨24583160.641490.7 胶接轨P60钢轨24600160.641491.7 P60钢轨24614160.641492.6 P60钢轨20992160.641273P60钢轨20912160.641268.1 可动轨辙叉209529895 转辙器2339213758 钢轨扣配件8545合计140293640705.4 3时速350km,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P60钢轨24600160.641491.7 胶接轨P60钢轨24614160.641492.6 胶接轨P60钢轨24592160.641491.3 P60钢轨20992160.641273 P60钢轨24583160.641490.7 P60钢轨20012160.641213.5 可动轨辙叉209929740 转辙器2339214174钢轨扣配件6663.9 合计139393639030.7 (2)轨枕技术资料序号道岔名称岔枕总根数(根)岔枕 总长度(米)一组道岔岔枕重量(吨)道岔数量(组)岔枕 总重量(吨)备注1P60-42#无碴道岔3141044.852岔枕为2.4米4.85米不等2P60-18#无碴道岔144450.2437岔枕为2.35米4.63米不等3P60-18#有碴道岔140463.294岔枕为2.3米4.72米不等4P60-12#有碴道岔15P60-9#有碴道岔16合计轨枕重量需要轨枕厂提供(3) 道岔运输方案运输路线及里程统计表序号车站名称起始车站道岔组数运输里程行走路线备注1苏州新区DK208+850浒墅关基地412苏州工业园区站DK228+935苏州西站822闵行货场312国道(向南京方向)阳澄湖大道封亭大道垮春工业坊689号(金月服饰有限公司)珠径路苏州新区站上海端3阳澄湖站DK243+950苏州西站437闵行货场312国道(向南京方向行驶至正义)古城路行驶至沪宁铁路或京沪铁路(过京沪高铁铁路桥梁沿线施工便道)混凝土小桥(限重20T)阳澄湖车站岔区上海端4昆山南站DK253+099苏州西站847闵行货场312国道(向南京方向行驶至昆山)柏芦路普陀山南路进入昆山南站5花桥站DK262+692苏州西站456闵行货场312国道(向南京方向行驶至陆家)金阳路(京沪高铁中交制梁场)进入花桥站6安亭北站DK273+883上海西站DK297+982426闵行货场上海市区312国道(行驶至安亭)宝安公路进入安亭站7虹桥联络线DK281+397上海西站31942#岔从闵行站经A5高速公路到虹桥联络线,路程66公里8南翔北站DK288+659上海西站412闵行货场上海市区-沪宜公路火车站路进入南翔北站南京端合计39注:目前该运输方案还需要城际公司和大件运输公司考虑通过后才能实施。3、客运专线道岔装卸、转运、储存(1)道岔的装卸、运输、储存和堆放应保证道岔质量、安全。(2)装卸作业应由具有作业资格的人员操作。(3)操作时应充分考虑设备、场地、物件形状等因素,明确作业任务,检查好绳索及各种起重工具。(4)吊运时,应按照轨件的标识合理选择吊点,吊点选择应符合起重作业捆绑要求。(5)作业人员应保证道岔零部件表面的清洁,不得污染产品表面,装卸绳索宜采用无油钢丝绳或吊装带,以免造成道岔零部件表面污染,降低道岔质量特性。(6)所有部件吊装搬运过程中,严禁抛掷,以免变形损坏和破坏涂装面。(7)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长度大于15米的配轨,严禁采用滑轨方式卸车;严禁人工直接从车辆上推下卸货;严禁人工用撬棍起撬移动长大钢轨件。(8)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配轨等的装卸要充分考虑吊运变形和划伤,装卸作业时应采用起重机械和专用吊具,多点吊运和附加衬垫加以保护。装卸作业时应采用起重机械和专用吊具,绳索的吊点布置须根据工件重心和长度计算确定,避免挠度过大。两个吊点(跨度为8米)之间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100mm,对于可动心轨辙叉最大挠度不应超过 20 mm。起吊时应缓缓起落,防止工件碰摔。(9)包装箱吊运每钩不应超过2个。(10)岔枕装卸时应使用起重机械,装卸时应轻吊慢放,避免互相碰撞,发生磕角、掉快、碰伤或折断。(11)困难调头地段,现场装车运输须注意铺设现场的长大杆件铺设的方向性。(12)装车运输横垫木支距不宜大于8米,大于8米时,应有防止变形的质量措施。(13)封绳应采用无油绕性件,对封车绳索应采取防磨措施,确保轨件不磨损。(14)运输过程中应堆码整齐、安全稳固,对加固部位进行封焊时,要采取保护措施,不允许电弧焊渣喷溅在产品零件上及电流通过轨件,确保运输全过程质量和安全。(15)客运专线道岔储存和堆放前,应安排好储存环境,依据产品包装方案和标识进行合理堆放储存,以防止雨淋、锈蚀等情况发生。(16)码放尖轨与基本轨组件、可动心轨组件、长轨件的场地应坚实平整,排水畅通。轨件和地面间应铺设垫木,垫木的高度、数量视轨件情况而定,一般支距不大于8米,码垛层数不应多于4层,每层用不小于150150mm垫木垫实垫平,垫木应按高度方向垂直设置,偏离不大于100mm;包装箱码放层数不应多于2层。码放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以防止雨淋、锈蚀等情况发生。参见示意图1。图1 客运专线道岔钢轨件的码放(16)产品零部件的堆码应整齐、安全稳固,易于检查及搬运;三、无砟道岔施工工序(一)大号无砟道岔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及放样 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组装道岔拼装平台 道岔吊装到位、预拼 道岔初调 调节支架安装及拼装平台拆除 绑扎道床板钢筋 道岔精调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 拆除模板及调节支架 道岔焊接及应力放散 尾工处理(二)、大号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1、测量放样 (1)与线下单位交接CP点,现场提供的CP点应尽量多,最好能保证道岔前后各2对点。根据交接资料对底座混凝土进行复核,如果出现超限情况,应立即要求线下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2)工程测量采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测量控制网、测量记录、仪器设备、实施方案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4.1.14.1.6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3)施工测量基标精度等前后板式无砟轨道测量精度。 (4)道岔区无砟轨道测量包括道岔位置测量和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 (5)道岔位置测量,应以站场测量控制网为基准,根据站场设计图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测量。确认无误后进行道岔桩位放样。 (6)用徕卡1201+全站仪与导线点进行联测,精确测设3个控制点:岔前、岔心、岔尾,以及节段界面。根据道岔平面布置图采用墨线在现场标定轨枕位置,以便于拼装平台的搭设。 (7)道岔前后过渡段线路应尽量同道岔区完成联测,以便控制线路同道岔平顺连接。 (8)为满足道岔区无砟轨道线路精确调整的要求,在道岔两侧的岔前、岔心、岔尾、过渡段起点、终点横向距线路中线路基地段1.8米、桥梁地段1.7米处测放控制基标,在控制基标间每隔5米测放加密基标。 (9)18号道岔加设直圆点、圆直点基标,42号道岔加设直缓点、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基标,同时放出转辙机相应位置。 (10)所有控制基标点应满足防沉降、防移动的要求,所有点必须强制对中,且通视良好,无障碍物,并且能够方便L型道尺使用。 (11)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在道岔轨排精确调整阶段实施,采用轨检小车进行。 (12)铺岔前复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桩的中线、里程和标高,检查路面高程,复测岔前、岔后直股、侧股控制基桩,杜绝由于测量错误造成的施工事故。 (13)道岔与区间或站线无砟轨道衔接时以道岔控制基桩为依据进行调整。根据道岔区线路控制基标测放钢筋混凝土底座施工边桩。2、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面层钢筋摆放(1) 材料进场后分类进行摆放并进行标识,对钢筋的型号、规格、力学性能按规定进行出厂检查和常规检查,经报检合格后正式使用。(2) 根据钢筋进料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加工场内下料制作钢筋,钢筋接长可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绑扎搭接等,半成品钢筋按设计编号进行摆放,并进行标识。搭接焊长度单面必须达到10d,双面焊必须大于5d,如果采用绑扎搭接,长度必须大于36d。(3) 路基地段道岔使用汽车将已加工的钢筋运至现场,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下层钢筋。上层纵向钢筋摆放在已经绑扎好的下层钢筋网上,以不影响道岔拼装平台及道岔组装为准。(4) 桥梁地段道岔钢筋运输至现场,在弹性垫板及中间分割层施工完毕后采用吊车吊运到桥梁上。底座混凝土施工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及时清理底座混凝土表面及限位槽内的杂物及积水。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将限位槽的弹性垫板刷胶固定在限位槽壁上,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弹性垫板不发生位移,接缝处用丁基胶带密封。弹性垫板安装完毕后,进行中间分隔层的安装,分隔层安装包括限位槽底部。分隔层采用两布一膜,上下各一层2mm厚的土工布,中间一层1mm厚的PE膜,土工布与PE膜铺设时的搭接宽度不小于300mm,接缝处应进行熔接,且各层搭接部分应错位布置不得重叠。PE膜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布材料为具有抗碱性能的聚丙烯(PP-丙纶),使用寿命均为60年。PE膜及土工布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 PE膜点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单位标准值引用标准单位面积的质量g/945DIN EN965厚度(平均偏差)mm1.0-1.1ASTM D5199拉伸屈服强度MPa16DIN EN ISO 527 1-3屈服伸长率%9DIN EN ISO 527 1-4拉伸断裂强度MPa27DIN EN ISO 527 1-5断裂伸长率%750DIN EN ISO 527 1-6撕裂强度(带切口)N/mm130DIN 53515(mit einschnitt)7天后的吸水率%0.1DIN ISO 175表2 聚丙烯土工布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单位标准值引用标准单位面积的质量g/200DIN EN ISO 9864厚度(平均偏差)mm2.0-2.5DIN EN ISO 9863最大拉应力编制方向kn/m7.5DIN EN ISO 10319垂直于编制方向14.0最大拉力延伸编制方向%60DIN EN ISO 10319垂直于编制方向40等效孔径MPa0.12DIN EN ISO 12956渗水性 VIH50-Indexm/s1.0E-01DIN EN ISO 11058渗水性 H50I/s100DIN EN ISO 11058中间分隔层安装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下层钢筋。上层纵向钢筋摆放在已经绑扎好的下层钢筋网上,以不影响道岔的拼装平台和调整螺栓为宜。(5) 检查钢筋成形情况,重点检查绝缘卡的设计数量和位置、架立筋的稳定性,做好绝缘测试,确保电阻测试合格。3、根据道岔位置,将道岔拼装平台安装到位(安装时应注意钢筋位置要避开竖向调节器),安装时应根据现场测量定位将平台支撑面尽量靠近枕木头两侧。根据现场精确定位的道岔前后位置,将岔枕位置标识在拼装平台上。采用吊车将岔枕根据标识位置按照编号摆放到位,枕木摆放时应根据中线位置尽量控制到位,以减小后面的调整量,枕木调整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撬棍等工具在移动枕木时将岔枕损坏。岔枕摆放调整到位后将道岔组件吊装到位并安装,道岔组件吊装时应严格按照前面的装卸要求进行操作。岔前、岔后过渡段待道岔拼装完毕后,采用P60工具轨(采用新轨)进行现场原位轨排拼装,拼装完毕后,与道岔进行联调。 (1)根据现场的控制桩点在拼装平台上将道岔调整到位。 按照道岔铺设图和铺设标准检查道岔钢轨、岔枕及扣件系统的完整性,调整岔枕位置、轨距等。 依据铺岔基桩,拉钢弦线,用专用检查尺,将道岔拨到中线位置。 对道岔内部结构尺寸的各项指标进行逐项检查并调整到位,尖轨密贴度的调整由电务专业配合调试。4、道岔初调。(1) 用L型道尺逐点检查道岔轨面高程,确定道岔标高调整数值。(2) 按照道岔铺设图进行岔枕位置的复核,尖轨与辙叉处的岔枕位置不符合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轨距。(3) 使用拼装平台的竖向调节器,将道岔调整至低于设计轨面标高5mm处。(4) 道岔标高调整到位后,先将岔前位置根据测量放样资料控制到位,然后再进行钢轨连接。先以方尺方正左右股钢轨,再按照铺设图加装轨缝片(轨缝按照8mm控制),控制道岔全长符合设计图要求,再采用无眼夹板连接固定。(5) 先进行横向初调,根据现场放样的基线及两侧控制桩位将道岔横向调整到位,将道岔横向误差控制在5mm之内,然后安装竖向调整支架,竖向调整支架安装要求尽量竖向垂直并左右对称,竖向调整支架下用带中间凹槽的铁垫板支垫,防止竖向调整支架在调整时发生侧向移动。在竖向调整支架安装并检查后,由中线基标拉钢弦线控制道岔方向,调整侧向支撑丝杆,使道岔轨排横移对中并固定道岔。(6) 然后安装侧向支撑,侧向支撑安装要求底板的膨胀螺栓安装牢固,防止由于侧向支撑自身的不牢固造成道岔安装精度的降低。侧向支撑安装按照预先标记位置定位,注意连接牢固。调整前,将侧向支撑丝杆套管居中,丝杆涂油。对中调整应在左右两侧对称进行,并沿线路方向逐步调整。(7) 拆除道岔拼装平台,拆除的零部件分类堆码存放,并逐件清理保养,妥善保管以备下次安装使用。4、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传力杆、纤维板、接地钢筋、接地端子及模板安装。(1) 在轨枕下按设计间距、数量等要求,在纵向钢筋下依次摆放横向钢筋、架立钢筋和纵横向钢筋搭接范围安装绝缘卡。在道床板混凝土接缝前后,需要采用结构筋将端头面层横筋与轨枕桁架筋固定在一起。(2) 加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底层钢筋下放置大面的混凝土垫块,侧向在钢筋上绑扎塑料或混凝土质的垫块。(3) 道床板钢筋网架架设完毕,按要求进行绝缘性能测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 安装和固定混凝土模板,并对模板接缝进行检查和密封,涂刷脱模剂,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5) 单元板与单元板、单元板与区间之间设置剪力棒,剪力棒采用直径28mm的光圆钢棒,区间与单元板之间长度为460mm,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为500mm,剪力棒一端进行涂沥青防锈处理。(6) 剪力棒设置在桁架钢筋上,桁架钢筋与剪力棒应通过软塑料管进行绝缘,剪力棒的横向位置可根据两轨枕的桁架钢筋位置进行调整,剪力棒定位后用塑料带绑扎。(7) 施工时应保证板缝处的剪力棒在一个平面上,且剪力棒应与轨枕垂直设置,剪力棒在一个平面上的误差不大于5mm。(8) 接缝处填缝板采用泡沫塑料板,并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完成以上工作后,对传力杆、隔层纤维板、接地端子位置按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同时检查预留坑道尺寸是否正确,模板固定是否牢固。5、道岔精调。(1) 所有安装工作完成后,开始做道岔精调工作。(2) 用安伯格GRP1000s轨道检测小车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精调),包括位置、方向、轨距、支距、转换性能、密贴程度等。根据轨检小车检测数据确定精调数值。(3) 调整定位螺栓丝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 轨面标高精确调整后,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 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4) 调整水平丝杆,对道岔超限点作局部精调。 轨距及支距调整。调整时应以直基本轨一侧为基准,按照先调支距再调轨距的步骤进行,使尖轨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轨跟端支距和导曲线支距(包括尖轨密贴段以后、跟端以前范围)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密贴调整。调整尖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应同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应与台板接触。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间隙和限位器两侧的间隙值不超限。轨撑的顶面应与翼轨轨头下颚密贴。 轨向调整。直线尖轨工作边的直线度,密贴段每米不大于0.3,全长不大于2.0。曲线尖轨圆顺平滑无硬弯。可动心轨辙叉,直股工作边直线度为0.3/1m,全长(可动心轨尖端前500至弹性可弯中心后500)直线度为2.0,心轨尖端前后各1m范围内不允许抗线。可动心轨辙叉,曲股工作边曲线段应圆顺,不允许出现硬弯。 间隔调整。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度、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间距等须调整到位,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偏差值。 道岔精细调整到位后,线路几何形位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无砟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静态)高低轨向水平轨距幅 值(mm)212,无反超高1(直股) (侧股)弦 长(m)10(5) 精细调整完毕后,将采集数据报监理单位审定,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6) 整组道岔精调完毕应对弹条螺栓、限位器螺栓、翼轨间间隔铁螺栓、长短心轨间间隔铁螺栓进行复紧,扭矩达到设计值。(7) 道岔支架的稳定性能检查,如有扰动,需重新调整到位。(8) 道岔前后双块式无砟轨道过渡段采用工具轨(新轨)将轨枕及扣件系统组装成轨排(加轨距接杆)后,按上述要求与道岔临时连接,并精调,一并灌注混凝土。6.1 道床板混凝土灌注。(1)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及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使用轨检车及配套工具对道岔轨道几何线性和几何尺寸进行二次检查,复紧调节支架螺栓和扣件螺栓,并按要求的检查表及测试计划进行。 道岔精细调整到位后,检查竖向调节支架和塑料套管是否完好,如破损用胶带封好。在道岔及岔枕部件上加防护罩,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被污染。 进行模板加固状态检查和混凝土泵送、捣固设备的工前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工电配合,预留转辙机和电务设备及接头焊接设备安装位置。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确认接受混凝土地面不可有积水及异物,伸缩缝区要放置弹性材料,传力杆等均已固定。 清理岔区杂物后洒水湿润混凝土支承层及轨枕(特别是轨枕底部),以利于界面结合。 混凝土浇筑终点必须设置端头模板。 混凝土浇筑之前,按检查及测试计划严把质量关。所有轨道线形参数必须要确认及复查同意,电导连续测试完成。详细的测试清单在相关的测试表上。 在校准了道岔轨道之后,道岔全部竖向调节支架支承,用彩条布或薄膜覆盖道岔全部钢轨和扣件,以免浇筑道床混凝土时污染。工电配合,预留轨距拉杆、转辙机和工、电设备安装位置。(2) 运送浇筑的混凝土 所有混凝土在路基下利用混凝土泵车直接泵送到道床板浇筑面。 在浇筑道床板前每车混凝土拌和物必须检查温度及坍落度,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 按试验规定要求做好取样工作。 混凝土自搅拌至浇注完毕的时间不可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浇注混凝土之前岔枕及底座混凝土必须要被湿润,以利于界面结合,浇筑段岔枕面还须喷洒界面剂,以利增强粘结力,减少混凝土界面裂纹。 再次检查相关设备,并备足相应设备,混凝土输送泵车备用一台,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并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轨道板前对到场的混凝土进行温度及坍落度检查,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环境温度在+5和-3之间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环境温度在-3以下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 道岔板混凝土按一次灌注完成组织施工,单开道岔按照从岔心开始往两端浇注,交渡道岔按照从岔心同时往中间渡线位置浇筑,然后往岔前位置浇筑。A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保证振捣密实的同时,应有专人随时检查道岔轨排的固定装置、防止移位。B在直轨上混凝土浇筑必须在钢轨中心,让混凝土流至轨枕下及两侧后,两侧仅须填加必要的混凝土达到同一高程面。 混凝土浇筑仅在一侧,以至于混凝土可由岔枕下同一个方向流至下一侧。必须要监视混凝土流动,以确保岔枕下充满混凝土无空隙。C混凝土入模后,插入振动棒振捣。振动棒必须作垂直运动,间距不可超过600mm,如此可帮助混凝土水平流动,并移除空气。对岔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转辙机坑位置应加强捣固。也不可过份振动混凝土,尤其是在轨枕下方。不可将振动头接触模板、竖向调整支架和侧向支撑装置及管线等。D道床板混凝土表面以人工抹平,确保道床板的顶面高程、平整度和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任何明显影响轨道线形的轨道临时支撑移动,例如临时支撑被重设备撞击断裂,则混凝土浇筑必须马上停止,立即进行测量检查。如果必要应设置施工缝,如果事态严重混凝土必须被清除。当轨道线形不正确时,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泵送混凝土之前,泵送管必须要被湿润。(4) 混凝土养生、清理、拆除模板 道床混凝土初凝并完成两次压光抹面后,表面喷洒养护剂并覆盖毛毡或薄膜,之后洒水养生14天,在道床板混凝土养生期间,施工区严格封闭,严禁行人车辆通过。 混凝土初凝后,必须进行压光抹面两次工作,一次是抹大面,找出排水坡,二次是收光抹面 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松动固定装置1/2至1圈,松动钢轨扣件,以防止钢轨与混凝土的温差变形不一致而造成混凝土开裂。 次日拆除其它临时支撑及模板,一步步将部分扣件放松,清理调整螺杆并上模板油。 竖向调整支架移除后所留下的洞,用无收缩砂浆进行填充。 新鲜混凝土表面鱼鳞纹必须抹平,对混凝土表面的轻微缺陷及时处理。6.2 测量竣工数据。待养生结束后,用轨检小车再次检测道岔几何尺寸,并通过调整道岔扣件系统的方式使道岔的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复紧岔枕扣件。测量最终线形,做好记录。7 道岔焊接、锁定(1) 接头焊接待道床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道岔钢轨接头采用铝热焊接,并填写铝热焊焊接记录表。铝热焊施工要点如下: 进点前应根据设备材料清单检查并落实必备的工具、材料和设备,到达焊轨现场应对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钢轨铝热焊焊缝距离轨枕边缘不应小于100mm。 钢轨端头应做以下处理:拆除焊头每侧三至四根轨枕的扣件和垫板,检查钢轨端头,并用钢丝刷清洁钢轨端头100150mm,使其满足铝热焊要求。 调整轨缝使其满足焊接工艺要求。用对正设备从垂直和水平两方向对正两轨端。 装配砂模不得使用受潮的部件,应使钢轨端头间隙位于装有砂模底板的底托盘的正中央,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涂抹防漏泥。 预热前记录钢轨的温度,按焊接工艺及焊剂要求进行预热,并准确计时。 确认坩锅干燥、清洁、无裂纹,确认焊药包包装袋密封、干燥和无破损。 将全包焊药慢慢地旋转着倒入坩埚。点燃高温火柴放入坩埚并盖好坩埚盖。 浇铸完毕后按规定时间拆模。拆除砂模后应尽快推瘤。 热打磨应符合以下要求:打磨焊缝时,应在钢轨踏面上保留适量高出钢轨的焊头金属。在焊缝温度未降至350以下时,不得解除钢轨拉伸器和对正设备。 冷打磨应符合以下要求:在焊头温度降至50以下进行。打磨焊头使其平直度和轨头轮廓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不得在某一处过度打磨,避免损伤钢轨。 焊接完成后,上紧扣件并对接头处道床板上预留坑进行同标号混凝土回填平整。详见“道岔焊接顺序图”C55C6C44C333241C22C1165 带有1个中间轨排的道岔C2C110976853241C55C6C4C3带有2个中间轨排的道岔1道岔内焊接顺序道岔内最终焊接C1连接焊顺序道岔焊接顺序图(2) 应力放散与锁定以一组道岔为一个放散施工单元:将岔内锁定焊接头安排在道岔内中直中弯各一处,道岔内其它焊接接头均为单元焊,大部分焊接不受轨温限制;岔内分别以道岔转辙器和辙叉心为两个中心点向两侧放散锁定。转辙器和辙叉心放散应力时只拆掉与岔枕固定的扣件,内部联结的螺栓不拆,并用聚四氟乙烯滑块代替滚轮。施工方法如下: 施工准备:选择作业时间,测量轨温。 设置位移观测桩:在岔前、尖轨尖端、尖轨跟端、胶接绝缘轨位置、辙叉前后轨趾、岔尾等处对应的道床板上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 卸除道岔前后的临时连接,保证道岔轨道能前后位移。 卸除辙叉前后的弹条(辙叉位置的弹条不卸除),转辙器部分可将铁垫板上的锚固螺栓卸去,但不卸除弹条。 用起道机将道岔钢轨顶起,每隔6根轨枕在钢轨与橡胶垫板间垫一聚四氟乙烯滑块。 用撞轨器反复撞击道岔轨,使道岔轨内部应力放散均匀,观测各临时观测点的位移,验证道岔位移是否呈线性变化,每段的放散量是否与估算放散量一致。 当位移出现反弹,应力为零后立刻去除钢轨与橡胶垫板间聚四氟乙烯滑块,安装弹条,锁定道岔,核实轨温。 用铝热焊将道岔与线路间钢轨焊连,使道岔与区间线路形成无缝线路。 记位移观测零点,按照要求的频率对道岔进行位移观测。应力放散与锁定后,对道岔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道岔铺设质量。(3) 施工配合及轨道整理 电务配合安装并调试转辙机、锁闭装置、道岔监测系统,在线路没有开通之前,道岔前后需设置临时车挡,道岔尖轨及辙叉心轨需要求钩锁器钉闭加锁。 完善道岔轨道标识,进行轨道整理。4、 道岔铺设及检验要求道岔铺设及检验要求序号检测项目偏差要求(mm)特性分类1道岔铺设水平2,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B2道岔铺设高低2,用10m弦量B3道岔方向2,用10m弦量,目视成直线 B4道岔始端轨距1B5尖轨尖端轨距1B6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1B7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缝隙0.5A8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缝隙1.0B9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0.2mm/1m, 1.5mm/10mB10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间隙缝隙1.0C11直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缝隙1.0,且1.0mm缝隙不得连续出现B12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缝隙0.5A13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缝隙1.0B14曲尖轨与基本轨间顶铁缝隙缝隙1.0C15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缝隙1.0,且1.0mm缝隙不得连续出现B16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装后,曲线尖轨各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1.0mm B17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装后,直线尖轨各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1.0mmB18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65A19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差0.5B20直尖轨固定端支距1B21曲尖轨固定端支距1B22直尖轨跟端支距1B23曲尖轨跟端支距1B24导曲线支距1C25尖轨跟端直股轨距1B26尖轨跟端曲股轨距1C27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开口距1C28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1B29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直)缝隙0.5A30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密贴(直)缝隙1.0B31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曲)缝隙0.5A32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密贴(曲)缝隙1.0B33道岔心轨组装后,心轨各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翼轨顶面的降低值1.0B 34在可动心轨辙叉牵引点处翼轨轨头外侧与翼轨轨肢侧相对距离尺寸允许偏差1.0B35叉跟尖轨与短心轨密贴缝隙1.0C36直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缝隙1.0,且1.0mm缝隙不得连续出现B37侧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缝隙1.0,且1.0mm缝隙不得连续出现B38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0.2mm/m, 1.5mm/10mm,不允许抗线B39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1.0C40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1.0C41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1.0C42心轨实际尖端至直股翼轨趾端的距离+40B43可动心轨尖端前1m轨距1C44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500mm轨距1C45护轨轮缘槽宽度1B46查照间隔1391A47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跟端至导曲线终点或辙叉趾端总长的1/4、1/2、3/4共3处)1C48辙叉跟端轨距1B49辙叉趾端轨距1B50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3B51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1B52道岔全长18号道岔10mm,大于18号道岔20mm。C53岔枕铺设相对于直股的垂直度牵引点两侧和心轨部分4mm,其余10mmC54岔枕位置偏差5C55螺栓丝扣均应涂专用长效防腐脂,螺栓扭矩达到设计要求C56零部件无缺少、无松动C57标记正确齐全C58闭合状态下,尖轨轨底和辊轮的间隙2B59打开状态下,尖轨轨底和滑床台板的缝隙23B60转换杆件沿线路纵向偏移量5C61转辙机外壳边缘与基本轨直线距离偏差3C62各牵引点两侧锁闭框中心位置偏差3B63各牵引点尖轨、心轨动程(两侧开口)3mmC64各牵引点心轨外锁闭两侧锁闭量相差2mmB65尖轨、心轨转换阻力设计指标要求A66牵引点密贴检查(密贴段)4mm不锁闭A67牵引点间密贴检查4mm有表示,5mm无表示A68道床板顶面宽度10C69道床板中线位置2C70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5C71道床板伸缩缝位置5C72道床板平整度2mm/mC73转辙基坑深度+5 A74转辙基坑宽度+5 A75转辙基坑轴线位置2A76转辙基坑平整度2mm/mB项点分类判定规则项点总数合格项点数合格率A类项点合格率100%B类项点合格率90%C类项点合格率80%五、施工组织结构(1)组织机构设置工区长工程部机电部物资部安质部道岔作业一队道岔作业一队道岔作业一队副工区长总工程师(2)劳动力配置工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期安排,计划设置3个道岔施工作业队,每个作业队根据道岔施工工序进行流水作业,作业队人员配置如下:无砟道岔施工各工序劳动力配置表(每个作业队)序号工序内容劳动力备注1管理干部12含技术人员6人2施工测量及放样7含测量技术人员3人3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及道岔组装平台组装30其中钢筋工20人4道岔吊装到位、预拼205道岔粗调16含线路工4人6调节支架安装、拆除道岔拼装平台207道床板中、上层钢筋绑扎20含钢筋工20人8道岔精调10含测量技术人员3人9道床板混凝土浇筑2010拆除模板及调整支架1011道岔焊接及应力放散15合计180六、机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检测设备混凝土设备略1全站仪TCA1201+台12电子水准仪DIN12台13轨道检测车GRP1000s台4含全站仪4钢弦线把10带支架5轨道几何检查尺套10含道尺、塞尺、平直度尺、钢卷尺、支矩尺、直方尺6测力扭矩扳手电动台507钢筋绝缘检测套3二施工机具8道岔专用吊具套2道岔散件吊装时使用9道岔拼装平台组16散件拼装时使用10侧向调节支架0.2mm精度组2011竖向调节支架0.2mm精度组2012防护罩延米25013无孔夹具P60kg轨用套25014发电机台6现场临时电力供应三混凝土浇筑15混凝土模板组合钢模m2120016混凝土浇捣套3含罐车、混凝土汽车泵、捣固17风镐个8底座混凝土表面浮浆清楚、凿毛四铝热焊设备套3含铝热焊设备、锯轨机、钢轨打磨机、超声波擦伤仪等七、 铺设注意事项(一)基本注意事项 1、对道岔的运输、装卸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道岔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2、加强道岔铺设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道岔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