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行为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行为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行为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行为人格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1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亦称 人格学习理论 是指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格的取向 理论先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华生的行为主义 桑代克的效果律 当代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 班杜拉等人 该理论主要把人格等同于行为 认为人格是个人行为的综合 是个体独特的行为模式或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方式 认为行为的动机不在有机体内部而在有机体外部 即对行为的强化 而且可以通过测量行为来研究人格 很重视环境对个性的影响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2 第一节巴甫洛夫的人格学习理论第二节华生 斯金纳人格理论第三节班杜拉人格理论 3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Pavlov s经典条件反射华生Waston行为主义的开山鼻祖斯金纳Skinner操作性条件反射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论 4 俄国实验生理学家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进行的是消化研究 职业生涯的下半部分用于他叫做 条件反射 的研究为反射研究使其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07年 我国科学院院士 到达俄国科学声望的顶峰 第一节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5 一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这套设备由一只橡皮管把腺囊与收集容器和记录筒连着 狗面对着一扇带窗户的墙 面对它们的地方 有一只喂食桶 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把食物倒进这只桶里 6 非条件反射食物一到狗嘴里面后 其唾液即开始溢出 由于这是一种不需要培训的反射 巴甫洛夫把食物叫做 非条件刺激 把这种唾液反应叫做 非条件反射 7 条件反射响声可以通过摇铃 按蜂鸣器制造出来 而且会引起食物向喂食桶倒食 倾倒的时间间隔为5 30秒之后 起先 铃档的声音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 狗竖起耳朵来 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 经过几轮试验之后 仅是这个声音就会使狗的唾液开始溢出 按巴甫洛夫的说法 声音已经变成引起唾液反应的 条件刺激 而唾液反应则已经成为声音的 条件反射 8 US 无条件刺激 UR 无条件反射 CS 条件刺激 US 无条件刺激 UR 无条件反射 CS US的重复 强化 URCSCR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9 10 狗学会了区别屏幕上用灯光打出来的圆形 后面紧跟着食物 还有一个细长的椭圆 后面总没有食物 当狗看到圆的时候产生分泌 而在看到椭圆时不产生分泌的关系确立下来以后 助手们开始改变椭圆的外形 使其越来越像圆形 狗不断地学习进行区别 直到椭圆的轴率为7 8 接着再试更圆些的椭圆 直到其轴率变成8 9 11 消退律 条件反射形成后 如果条件刺激 CS 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 US 出现 即不再强化 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 最后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 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即称为消退 二 经典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获得和消退律 获得律 条件作用必须通过条件刺激 中性刺激 与无条件刺激的反复匹配呈现 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呈现的时间序列非常重要 12 泛化 以同样方式对相似刺激作出反应 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 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 CS1 形成条件反射后 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之二 CS2 之三 CS3 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 这种对同类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 被称为刺激泛化 刺激泛化与分化律 高级条件作用律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 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分化 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 即对不同刺激作不同反应 不泛化的现象 13 第二节华生 斯金纳人格理论 一 华生的行为主义人格心理学思想 14 1913年发表论文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被称作 行为主义者宣言 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1915年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16年 受巴甫洛夫学说影响 华生开始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 1919年 1920年 小阿尔波特的情绪恐惧反射实验 1920年9月 华生辞职 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了 而他掀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 到20年代 它已经开始统治心理学了 成为美国心理学中的主导范式和欧洲40多年的重要范式 15 人格发展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他宣称 给我一打健康的 没有缺陷的婴儿 在我设定的世界里教养 我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婴儿 无论他的能力 嗜好 倾向 活动 职业 种族等种种因素如何 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 医生 律师 艺术家 企业家等 甚至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乞丐或盗贼 人格是可改变的幼年和少年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 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 人长到13岁以后 其习惯系统基本上已经定型 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 人格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 16 斯金纳汉密尔顿大学学习语言文学受巴甫洛夫和华生的影响 弃文改学心理学1928年进哈佛大学学习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任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 二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17 二战期间 参与美国秘密作战计划 采用操作性条件发射原理训练鸽子 用以控制飞弹和鱼雷1945年任印第安大心理系主任1948年哈佛大学教授1958年获APA杰出贡献奖1968年获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1990年获终生贡献奖 18 一 斯金纳箱实验 起源于迷笼实验 19 二 人格理论1 人性观人性是 中性 的 无善恶好坏之分 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 2 人格概念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20 3 人格的形成与改变 关键成分是强化 正强化 由于施加某种刺激从而增加某种行为反应出现的频率 这种刺激的实施就是正强化 负强化 由于撤消某种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反应的出现频率 这种方式就是负强化 逃避或回避条件作用 21 4 人格发展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了条件反应 随之给以强化则能维持该行为 斯金纳不重视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认为强化就能说明人格发展的全部过程 22 5 人格异常异常的行为是习得的异常行为的可能原因他们的适当行为没有被强化 甚至反被惩罚他们的不适当行为被强化习得了一套不适宜的反应 例如 强迫性行为 23 三 理论应用 行为矫正行为塑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代币制厌恶疗法行为治疗对于各种神经症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此外 行为治疗还适合于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 24 第三节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925年生于加拿大 1949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52年在爱荷华 Iowa 大学获博士学位 1974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80年因以研究者 教授和理论家身份领导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而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 25 一 理论观点 一 人性观强调人是主动的 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 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 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 主张交互作用论 即人是受环境力量的影响 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 对人性持乐观看法 26 二 交互作用论行为 人格 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 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个人 环境 行为 27 三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 榜样 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包括观察 示范者 的行为 和观察 示范者 所受到的强化 又称替代学习 榜样学习 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的好处 效率高 错误率低间接学习 不必亲身经历 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28 四 行为的学习与表现行为的习得和表现应当分开 在某个时候可能已经学会了某项行为而没有表现出来 无论有无强化作用 一个人都可以习得一种新的行为 至于他是否会表现该项行为 就得看有没有强化作用存在 29 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 外部 直接 强化 根据榜样行为采取行动若导致奖励或无惩罚后果 人们将展现该行为 替代强化 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是否为自己所期待 影响观察者是否实际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 自我强化 个体会自发预测 评价自己的行为 根据自我满意或厌恶来决定表现哪些观察到的行为 30 不知道你们会如何看待这一情景 但不良影响肯定存在 31 二 理论应用人格适应适应的性质 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不当而习得的 行为一旦由观察学习而获得 就很容易直接或者替代性强化而表现出来 不适应行为也和正常行为一样 是通过直接经验和替代学习而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