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分类号R521.5单位代码10719学号161407014密级论文题目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论文作者韩笑指导教师、职称王建清教授学科、专业名称内科学(专业学位)提交论文日期二一九年六月延安大学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延安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延安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延安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延安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英文缩略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TB Tuberculosis结核病MTB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PTB Pulmonary Tuberculosis肺结核MT Melatonin褪黑素PSQI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MPAI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手机依赖指数量表BMI 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TP Total Protein总蛋白ALB Albumin血清白蛋白LYM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内科学专业研究生韩笑指导老师王建清教授李元军主任医师摘要过去认为肺结核是一种“穷病”。 多年来,人类虽然通过使用抗结核药物、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普及各种致病危险因素等手段征服肺结核,但其仍未被完全消灭。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耐药率均有升高的趋势。 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对于青年人,手机依赖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亦可能与肺结核的发病相关。 因此本研究在梳理肺结核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手机依赖对肺结核的影响意义,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1.了解延安地区青年人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手机依赖现状,为当地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研究手机依赖对延安地区青年人肺结核发病的风险,以期为减少肺结核的发病率寻找一定切入点。 3.有效指导肺结核易感人群以及肺结核患者树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控制疫情。 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方法,xx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纳入诊断为(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青年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按性别(相同)、年龄(3周岁)、居住地(尽量居住相邻为原则)为混杂因素配对,随机抽取150例有肺结核接触史的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用统一方式对两组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四个方面。 经筛选一共纳入16项危险因素,采用面对面统一调查法收集两组问卷资料。 使用统计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首先采用配对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差异显著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排除多种混杂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格控制偏倚,以确定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发病的关系。 结果对16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配对2检验,初步筛选出手机依赖、睡眠障碍、职业(体力劳动及无业者)、未婚、无卡痕、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吸烟、过量饮酒、无居住通风、BMI18.5kg/m 2、月生活费1000元共11项影响因素与肺结核发病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手机依赖(OR2.958,95%CI1.932-3.986)、睡眠障碍(OR1.172,95%CI1.051-1.580)、职业(OR1.132,95%CI0.126-1.804)、居室通风(OR0.237,95%CI0.121-0.467)、BMI(OR0.319,95%CI0.126-0.804)共5项指标是影响肺结核发病的独立影响指标,其中手机依赖、睡眠障碍、职业(体力劳动及无业者)为危险因素,居室通风、BMI18.5kg/m2为保护因素。 后将手机依赖患者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评分转化为等级资料后评价各级风险程度,提示评分在51-59分(OR0.146,95%CI0.030-0.780)为肺结核保护因素,而评分在59-67分(OR2.884,95%CI1.075-7.739)、67-75分(OR3.163,95%CI1.188-8.419)、75-83分(OR8.000,95%CI1.234-51.560)均为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1.手机依赖、睡眠障碍、体力劳动及无业者均为影响延安地区18-35周岁人群肺结核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居室通风、BMI18.5kg/m2是影响肺结核的保护性因素。 2.手机依赖患者的手机依赖评分在51-59分之间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当评分大于51分以后,分数越高,肺结核发病的风险越大。 关键词肺结核;手机依赖;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Paired Case-Control Studyof MobilePhone DependenceAnd RiskFactors forTuberculosis AbstractTuberculosis usedto bethought ofas thedisease ofpoverty.Over theyears,although mankindconquered tuberculosisby usinganti-tuberculosis drugs,vigorously developingnational economyand popularizingvarious pathogenicrisk factors,it wasstill notpletely eliminated.In recentyears,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rate haveincreased trend.This periodalso coincided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of smartphones.For young people inparticular,the negativeeffects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havebee thefocus ofattention ofall sectorsof society,which mayalso berelated to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Therefore,on thebasis ofbing the risk factorsof tuberculosis,this studydiscussed thesignificance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ntuberculosis,and providedtheoretical basisfor theprevention andcontrol of tuberculosis.Objective:1.To providea scientificreference forlocal tuberculosisprevention andcontrol work,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of tuberculosisand thestatus quo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among youngpeople in Yanan area.2.Study mobile phone dependenceon therisk of tuberculosis amongyoungpeopleinYanan area,in orderto finda certainentry pointto reducethe incidenceoftuberculosis.3.To guideTB susceptiblegroups andTB patientsto establisha healthyand reasonablelifestyle andfurther controlthe epidemicsituation.Methods:From Octoberxxto December2018,There are150young patientswith newlydiagnosed activepulmonary tuberculosis(including clinicaldiagnosis andlaboratory diagnosis)in theSecond Peoples Hospitalof Yanan Citywere includedas acase group.Aording togender,age(3years old),residence(as faras possibleliving neighbors)as amixed factor,150healthy youngpeople with a historyof exposureto tuberculosiswere randomlyselected asa controlgroup fora matchedcase-control study.The physicalexamination andlaboratory testswere carriedout ina unifiedmanner.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by ourselves.The questionnaireincluded general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lifestyle andbehavioral habits,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an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index.A totalof16risk factorswere includedin thescreening,and twosets ofquestionnaireswerecollected usinga face-to-face unifiedsurvey method.The statisticalsoftware spss23.0was usedto processthe data.First,the paired2test and the pairedt-test wereused forunivariate analysis.Then,the variableswith significantdifferences amongthe univariateanalysis resultswere includedin themultivariate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model toeliminate multipleconfounding factors.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atP0.05,and thecontrol biaswas strictlycontrolled todetermine theinfluencing factorsoftuberculosis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mobilephone dependence andtuberculosis.Result:On16factors mayaffect thematching chi-square test,preliminary screeningphonedependence,sleep disorder,professional(physical laborand theunemployed),unmarried,no cardmarks,the juniormiddle schoolandthecultural level,smoking,excessive drinking,no residentialventilation andBMI18.5kg/m2,monthly livingexpenses18.5kg/m2are protective factors.After that,the score ofmobilephonedependenceindex scaleofmobilephonedependence patients wasconverted intograde datato evaluatetheriskdegree ofall levels,suggesting thatscoreof51-59(OR0.146,95%CI0.030-0.780)was aprotective factorfor tuberculosis.Scores of59-67(OR2.884,95%CI1.075-7.739),67-75(OR3.163,95%CI1.188-8.419),and75-83(OR8.000,95%CI1.234-51.560)were allrisk factorsaffecting theincidenceoftuberculosis.Conclusion:1.Cell phonedependence,sleep disturbance,physical laborand unemploymentare allindependent riskfactors for tuberculosis amongpeople aged18-35in yanan.Ventilation andBMI18.5kg/m2were protectivefactors forpulmonary tuberculosis.2.Cell phonedependencepatientswith acell phonedependence scoreof51-59were associatedwithaprotectivefactorfortuberculosis,and whenthe scorewas higherthan51,the higherthe score,the highertheriskof developingtuberculosis.Graduate:Han XiaoDirected by:Prof.Wang JianQing Keywords:pulmonarytuberculosis;mobilephonedependence;riskfactors;case-control study目录引言1 一、对象与方法5 二、结果 二、结果12 三、讨论 三、讨论18 四、结论 四、结论22 五、优缺点及展望 五、优缺点及展望2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4附录附录28文献综述文献综述33致谢致谢4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2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1-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引言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TB可以发生在除头发、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在肺部,PTB占所有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称之为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PTB),俗称“痨病”,是指MTB入侵人体致使机体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和胸膜发生结核病变。 TB被称为“白色瘟疫”。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MTB,有近2亿人死于TB。 虽然20世纪随着链霉素等特效抗结核药物的发明,TB能够被治愈,但其仍旧是人类的“天敌”。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9-18发布数据显示1,xx年全世界范围内有1000万例TB的新发病例,其中中国约有88.9万,在八个高发国家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全球TB死亡数约有160万,是世界上十大致死疾病之一。 2018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也宣布“终止结核病战略”的第一个目标目前尚不足够达标2。 因此,TB的控制和预防仍然是当代一个巨大的挑战。 贫困对TB发病率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大多研究报道3,贫困人群中TB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贫困人口。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TB疫情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DP)息息相关,而个体患TB与其家庭或个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WHO的终结结核病战略强调了这种关系,并提出将社会支持政策纳入全面消除结核病的工作中。 千年发展目标(MDGs)以及最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呼吁各国政府消除贫困及其后果,包括TB等健康状况,以促进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 可以说TB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其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更需要特别引起警示。 xx年我国第五次全国TB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总结了我国TB存在疾病负担重、耐药失控、患病分布不均(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西部多于东部)等特点。 有报道4我国84.6%的TB患者为农民、农民工及无业者,而这些TB易感人群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尤其在我国西部,贫困人口多,教育水平落后、人群整体TB知晓率低、以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问题引言-2-均会导致TB高发。 陕西省处在我国西部,是国家“一带一路”的起点,同时我省的PTB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尤其延安地区。 但对于延安地区PTB的发病问题却研究不全,特别是影响PTB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更是不足。 因此PTB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PTB的预防更是重中之重。 痰菌阳性的活动性PTB患者是TB最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进行MTB的传播。 但并不是只要接触了含有MTB的飞沫就一定会患PTB,这不仅取决于传染源排出MTB的数量、空间的密闭程度、接触MTB的时间和方式等,更重要的是与被传染者的免疫功能紧密相连。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可视为PTB的易感人群6。 人体对PTB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其免疫过程主要包括淋巴细胞致敏作用和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 细胞免疫低下者易患有PTB,因此T细胞免疫在PTB的抗感染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CD4、CD8表达水平可以反应PTB患者的病变程度和细胞免疫水平。 同属于CD4T细胞亚群的Th 1、Th2因子的稳定和动态平衡更是降低MTB感染风险的基本保障,一旦出现失衡,将会导致PTB的感染及发病7。 总之,宿主感染MTB后由于细胞免疫的存在不至于发展成PTB。 但由于宿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致使细胞免疫力被明显削弱,MTB开始定植并繁殖,患者就容易发病。 综合PTB发病机制、保护机制及大量有关PTB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影响机体对MTB自然抵抗力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人口学因素、行为因素等多种因素)。 如王国杰等对成年人PTB的非生物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8,靳成娟等对中国人群PTB发病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9,大多国外学者对PTB发病风险的研究中也有提及10-11。 青年人是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理论上中青年人的基础免疫功能比儿童和老年人要更强。 但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统计发现,75%的PTB的死亡发生在在具有生产力的人群中,即15-45岁12。 故考虑这一结果与青年人的各种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导致机体疲劳,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粘膜受损息息相关。 影响PTB发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多,各因素之间还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况且大部分因素对PTB的影响机制还不完全明了,尤其是生活行为因素,其评判标准不仅存在主观臆断,更与社会时代特点有关,这都为研究增加了难度。 因此对当代影响青年人PTB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在陕西省关于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3-PTB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仅集中在西安市各大高校13。 但由于高校学生的身体机能、生活作息习惯和身处环境都相对单一和不成熟,无法完全代表青年人群,其研究结果就更是不能涵盖当地PTB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尚未查阅到有关延安地区对该方面的研究。 本文在筛选前者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职业种类、婚姻状况、卡痕、文化程度、吸烟、过量饮酒、营养状况、居住环境、居住通风、经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体育锻炼、常前往人群聚集处、月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睡眠障碍、手机依赖共16项危险因素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14-17。 对当地合并有PTB发病的危险因素的青年人进行积极行为宣教和重点防控,为减少PTB发病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随着4G、5G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各种通讯、社交、娱乐等手段在智能手机上运用,尤其在中国,“微信”、“支付宝”等软件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甚至替代了纸币的功能,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对于渴望获取更多信息的青年人来说是更是福音。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截止xx-12,我国智能手机使用者高达7.53亿人次,未来还将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其中青年人群比例最高18。 智能手机在成为青年人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的同时,随之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绝大部分青年人意识不到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甚至上瘾程度。 有学者称智能手机是21世纪最大的非毒品成瘾物之一。 因此“手机依赖”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是指个体过度沉迷于以智能手机为媒介的各种活动,从而产生强烈、持续的渴求感与依赖感,并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社会、生理及心理功能损害19。 世界各国的研究统计,手机依赖的患病率在5.57%到39.6%之间20。 包括上瘾、注意力缺失、睡眠障碍、情绪问题甚至患癌风险的增加等在内,都只是列举出了智能手机依赖之后所产生危害的冰山一角。 如今,手机依赖也已成为这个时代一个新兴的公共卫生问题21。 英国某协会曾提出,每天每人会因使用智能手机而平均延长工作或学习时间2小时18分钟22。 综合现有文献,手机依赖主要产生睡眠障碍23、焦虑抑郁情绪24等消极影响,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可直接参与降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25-26,导致手机依赖者易感染MTB。 再者,手机依赖与PTB之间的发病机制并不明了,考虑褪黑素(Melatonin,MT)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共同参与了手机依赖患者PTB的发病过程。 MT是一种胺类引言-4-激素,主要作用为诱导睡眠、调节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还能拮抗由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等情绪)所诱发的应激性免疫抑制效应。 重要的是MT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其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光照信息通过视网膜、视神经传递到视交叉上核从而抑制MT的分泌27-28。 对于睡前熄灯后及夜间玩手机的患者,手机的光亮将显著抑制MT的分泌,从而通过减少MT导致睡眠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及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间接增加PTB的发病率。 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手机依赖与PTB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研究。 反过来说,由于PTB的呼吸道症状及传染性等特点,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可能使PTB患者形成手机依赖或加重手机依赖程度,临床中发现肺结核患者使用手机的时间明显增加,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生,久治不愈,甚至发生死亡,详见图1。 可以说这两方面互为因果,产生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各自负性程度。 因此,本文在探讨延安地区青年人影响PTB发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当地手机依赖情况及其与PTB发病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部门制定PTB防控政策及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图1手机依赖与PTB关系图手机依赖睡眠障碍消极情绪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肺结核加重手机依赖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病情迁延不愈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5- 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于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年PTB患者和有PTB接触史的健康青年人,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配比因素将两组进行匹配。 1.1病例的选择病例组xx-10-1至2018-12-31期间于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结核科就诊且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为初治活动性PTB的患者。 1.1.1病例组纳入标准 (1)初治活动性PTB患者(以前从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或者尽管有抗结核治疗史,但总治疗时间不满1月者); (2)在本地居住2年以上; (3)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 (4)知晓本研究且愿意配合者。 1.1.2病例组排除标准 (1)复治PTB患者,血行播散型PTB及其他肺外结核患者; (2)患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肝、肾疾病等); (3)研究对象在近6个月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4)有精神或语言障碍者。 1.2对照的选择对照组为同期有PTB接触史,并于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症状筛查、PPD试验、胸部影像学、痰找抗酸杆菌涂片均为阴性的健康人。 对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对象和方法-6-(3周岁)、居住地(尽量居住相邻)的原则,随机为每个病例组匹配一个病例作为对照。 1.2.1对照组纳入标准 (1)经胸部影像学提示无PTB病变,无肺部其他可疑病变者; (2)在本地居住2年以上; (3)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 (4)知晓本研究且愿意配合者。 1.2.2对照组排除标准 (1)近2周左右或2周以上,有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近期有咯血症状者或肺部感染者,经胸部影像学提示有PTB病变或其他可疑病变者; (2)患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肝、肾疾病等); (3)研究对象在近6个月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4)有精神或语言障碍者。 1.3PTB诊断标准因病例组涉及疾病为国家乙类传染病,延安地区要求集中诊治且在就诊后24小时内上报,可保证病例资料的完整性及可靠性。 参照xx-11-9发布2018-5-1正式实施的新版PTB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88-xx结核诊断作为本研究病例组PTB的诊断标准。 1.4样本量的估计影响PTB发病的每一个危险因素都有其各自相对应的OR值(优势比)和最适P0值(暴露概率)。 但本研究总共纳入16个影响因素,很难获得最小的OR值和最适P0值进行计算,按照经验法,这种情况可使样本含量近似等于影响因素的数目乘以5-10倍29。 因此,估计本研究所需样本量为80-160例,故实际纳入病例组为150例,对照组为150例。 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7-2.研究内容及方法2.1问卷调查2.1.1调查表的制定步骤 (1)成立研究工作小组,其中包括负责人、TB指导专家、TB专科医生、呼吸内科研究生作为小组成员; (2)研究小组成立后,参考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初步规定研究指标,并制定调查表的初稿; (3)多次召集研究小组成员开会讨论,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及科研设计老师指导,反复修改调查表内容,确定较为完善的调查表; (4)课题开题前随机抽取30例初治PTB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预实验,进一步完善调查表(见附录)。 2.1.2调查内容 (1)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址、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 (2)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经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居住环境、居住通风、常前往人群聚集处、月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等;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30(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 (4)手机依赖指数量表31(MobilePhoneAddictionIndex,MPAI)评估调查者对手机的认知和行为关系。 2.1.3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编制的问卷,对两组的每一个人采取统一规定的问询方式进行面对面问询并填写调查表。 2.2体格检查身高、体重的测量校准仪器,再按照标准方法测量(测量前脱去鞋和外套,测量时双脚并紧,胸、背部挺直,双眼平视前方)。 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 卡痕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后,在右上臂或左上臂前外侧留下的疤痕,若接种成功,查体可见。 对象和方法-8-2.3实验室检查抽取两组每人4ml清晨空腹情况下的静脉血,并使用相应的血常规及血生化真空抗凝采血管分别保存;在检测前使用进行统一校正后,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帝迈51)及血液生化分析仪(型号:AU680)对血液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测,分析总蛋白(TotalProtein,TP)、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AbsoluteLymphocyteCount,LYM)、血清白蛋白(Albumn,ALB)等指标。 2.4资料收集对符合条件的162位初治活动性PTB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其中回收到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达92.6%,将有效的150例患者全部纳入病例组。 对有PTB接触史并于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症状筛查、PPD试验、胸部影像学、痰抗酸杆菌涂片等均为阴性的健康青年人发放调查问卷430份,其中回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95份,有效率达91.9%,按照上述标准配对,从有效的395份问卷中选取150例纳入对照组。 3.变量定义3.1MPAI评分标准MPAI由17个项目组成的自评问卷,每个项目有5个选项(A= 1、B= 2、C= 3、D= 4、E=5)进行评分,然后求和,得分越高表示对手机的依赖性越高。 但注意17个条目中,当有10个以上选择A,可被界定为无手机依赖。 应用Matlab制图软件,根据病例组与对照组MPAI的得分制作MPAI评分影响PTB发病风险概率变化图。 图中结果提示手机依赖评分在15-51分之间时,PTB发病率基本持平,似乎还略有下降的趋势。 当手机依赖评分大于51分以后,肺结核发病概率虽有小范围波动,但总体呈现升高趋势。 评分在68-85之间明显存在一截点,截点之后,PTB发病率整体有大幅度的提升。 详见图2。 因此将手机依赖评分大于51分界定为手机依赖。 并将手机依赖视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代入配对研究模型进行分析。 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9-图2.MPAI评分影响PTB发病概率变化图3.2PSQI评分标准PSQI适用于测试前1个月的睡眠质量。 共由18个评分条目。 18个条目由7个评价成份组成(A睡眠质量、B入睡时间、C睡眠时间、D睡眠效率、E睡眠障碍、F催眠药物、G日间功能障碍),每种成份按03等级计分,计算各成份累计得分之和,即PSQI总分(A+B+C+D+E+F+G),总分范围为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情况越差,分为无睡眠障碍(0-5分)、睡眠障碍(5分)。 将睡眠障碍视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3职业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及无业者两种类型,将体力劳动及无业者视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4婚姻分为已婚、未婚(包括单身、离异、丧偶等)两种类型,将未婚界定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5文化程度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两种类型,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视为有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6吸烟截止调查为止,有6个月吸烟史者;或累计吸烟在100根以上者视为有肺结对象和方法-10-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7过量饮酒平均饮酒中的乙醇含量大于40g/天,持续时间在1年以上界定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8住房通风每天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以确保居室内有足够新鲜空气。 未达到标准者视为存在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9营养情况 (1)低蛋白血症TP60g/L和/或ALB25g/L; (2)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2LYM1.1109/L; (3)BMI33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研究病例中无肥胖患者,即BMI28.0kg/m2。 因此分为营养不良(BMI18.5kg/m2)与非营养不良(BMI18.5kg/m2)。 BMI18.5kg/m2视为有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10月生活费分为1000元、1000元两种类型,将1000元界定为有肺结核相关暴露因素。 3.11家庭经济困难参照延安市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及条件,包括低保户、五保户等界定为有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3.12体育锻炼采用美国俄克拉马洲州立大学制定的方案34未达标者视为存在与肺结核相关的暴露因素。 (1)睡眠每睡1小时记0.85分。 按照每天睡眠时长,计算睡眠得分; (2)静止活动统计伏案、看书、进食、使用电脑、电视机、乘车等静止活动所花费的总时间。 再以每小时记1.5分计算总得分; (3)步行缓慢的行走,每小时记3分;快速行走,每小时记5分; (4)户外运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及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11- (5)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适量运动(45-60分);不适量运动(45分或60分)。 3.13家居环境通过居住拥挤、室内潮湿、卫生情况3个方面来评判,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可认为家居环境差,界定为肺结核暴露因素 (1)居住拥挤指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m2; (2)室内潮湿指房间湿度大,放置的衣物或室内墙面潮湿,甚至出现霉变。 (3)卫生情况定期打扫家庭环境卫生,至少每周3次。 3.14其他将无卡痕、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经常前往人群聚集处界定为肺结核相关暴露因素阳性条件。 4.统计学处理将收集的数据在Microsoft Excel软件上进行录入。 统计描述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将录入的数据导入SPSS23.0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配对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对PTB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运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TB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测量各种影响因素的风险,尤其是进一步测定手机依赖与PTB的关联强度。 5.质量控制 (1)延安地区肺结核患者集中治疗,且选择初治PTB作为病例组,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 (2)调查成员为经过统一严格指导的呼吸内科研究生及结核病院专科医生组成。 选定一位调查员专项审核调查质量。 (3)调查问卷采集信息结束后,调查员当场对问卷填写内容进行逻辑性审核,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4)由2名组员进行数据录入,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在建立数据库后,每月均随机抽出6%进行审查。 结果-12- 二、结果1.一般情况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民族方面均为汉族。 两组在性别上一致、人数比例相等,男女=3:2,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两组年龄范围均在18至35周岁之间,病例组平均年龄为26.093.584;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6.363.600;调查对象居住地分为城市和农村比例为1:1.68。 2.营养状况对于基础营养状况的评价,两组患者在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上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不同BMI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2。 BMI18.5kg/m2的人群占比为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 详见表1。 因此选取BMI作为评价两组患者基本营养情况的项目纳入PTB影响因素的分析中。 表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基础营养计数资料分布情况变量病例组n(%)对照组n(%)例数150150低蛋白血症无105(70.0)118(78.7)有45 (30)32(22.7)淋巴细胞减少无143(95.3)147(98.0)有7(4.7)3(2.0)BMI(kg/m2)18.583(55.3)42(28.0)18.567(44.7)108(72.0)表2病例组与对照组基础营养配对2检验变量病例组(+)对照组(+)n(例)病例组(+)对照组(-)n(例)病例组(-)对照组(+)n(例)病例组(-)对照组(-)n(例)2P OR(95%CI)低蛋白血症103522830.0300.862-淋巴细胞减少0731400.1500.699-BMI(kg/m2)18.5315211568.0570.0050.440(0.239-0.807)手机依赖与肺结核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13-3.单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个危险因素,均为二分类变量,详见表3。 利用配对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在以=0.05为检验水准的基础上进行初筛。 筛选出对照组和病例组在手机依赖、睡眠障碍、职业(体力劳动及无业者)、婚姻(未婚)、无卡痕、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吸烟、过量饮酒、BMI(18.5kg/m2)、无居住通风、月生活费(1000元)共11项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和病例组在家庭经济困难、频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无体育锻炼、居住环境差及经常前往人群聚集处共5项指标方面与PTB发病无关联。 详见表4。 表3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可以影响因素计数资料的分布情况变量病例组n(%)对照组n(%)例数150150手机依赖无54(36.0)74(49.3)有96(64.0)76(50.7)睡眠障碍无9(6.0)18(12.0)有141(94.0)132(88.0)职业脑力27(18.0)80(53.0)体力和无业123(82.0)70(47.0)婚姻已婚69(46.0)98(65.3)未婚离异丧偶81(54.0)52(34.7)卡痕无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7正规租房合同范本
- 植物学奥赛题目及答案
-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直营店招聘合同范本
- 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俄语试卷题目及答案
- 健康保障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实验幼儿园教职工考核量化细则
- CN222960731U 环形跟踪上料站 (温州优匠工品科技有限公司)
-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标准
- 扬尘治理方案及措施(2篇)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15
-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样本
- T-JSIA 0002-2022 能源大数据数据目录指南
-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以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药食同源课件
- 《数学与科技》课件
-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