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分校2012-2013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1页
北京五中分校2012-2013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2页
北京五中分校2012-2013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3页
北京五中分校2012-2013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4页
北京五中分校2012-2013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期末模拟之模拟考试试卷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D屏幕上的手影C水中山的倒影B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A图1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虚像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3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图24图2中,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5图3所示为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下列选项是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图3A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汽化形成的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花草叶子上分泌出来的 D树挂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4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5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图5 A B C D 图4 7质量相等的某三种物质的密度比为1:2:3,则它们的体积比V1:V2:V3为A.1:2:3 B.3:2:1 C.2:3:6 D.6:3:28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A2m B3m C5m D6m9一束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 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A.逐渐减少,且总大于入射角 B.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减少,且总小于入射角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6cm C 8cm D15cm11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质量减少了52kg,则他需要的铝的质量为(钢=7.9g/cm3, 铝=2.7g/cm3) A79kg B52 kg C27 kg D17.75 kg1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物体70cm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 的像,则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5cm,像是放大的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像是缩小的 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6cm,像是放大的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8cm,像是缩小的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D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王宇同学利用图画记录了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6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他把正确的图挑选出来图6DBAC15有一个焦距为18cm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cm处向30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是先缩小后放大的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cm处向30cm处移动过程中,物体所成像逐渐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4cm处向16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利用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8cm16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则A.A球一定是空心的 B.B球一定是空心的C. C球一定是空心的 D.A、B两球可能是实心的三、填空题(共14分,每题2分)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18乐音的三个要素是指:音调、音色和_19.西游记里,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20今年西南五省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为缓解旱情,可以在高空云层中撒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1质量为450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dm3。(r冰0.9103kg/m3)22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比为 。23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4根据图7中通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的方向,画出折射光线。2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8中画出反射光线。26根据图9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27根据图10中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方向,画出入射光线。 FF图10图9 图8 30图1228如图1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mm。01234cmA图1129图1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30晓铭设计如下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把实验过程填充完整,并回答下面问题:实验器材:鼓、鼓槌、碎纸片实验过程及现象:(1)把碎纸片均匀的撒在鼓面上, ;(2)实验过程中,晓铭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实验过程中,碎纸片把鼓面的 更明显的显示出来。31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甲在温度为46时,处于_态;因为48是甲的_点,所以甲是 体。(2)分析表中数据,由于乙在 的过程中温度始终在 ,由此可以判断乙是 体,在甲、乙这二种物质中, 是蜡。32在“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中:(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甲所示,由此可推测实验环境中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两个同学同时做“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实验中,除了小红所用的水比小军多外,其它实验条件都相同,图13乙、丙是他们所描绘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 图像是小红描绘的,依据是: 。(3)由两个同学所描绘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均可得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甲 乙 图13 丙t0t1051015t/t/mint1t0051015t/mint/图1933下面是李军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历的三个步骤:(l)实验前,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14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cm。(2)实验开始时,李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 中心上。 图14(3)实验中,保持该凸透镜在如图14所示的位置不变,李军将烛焰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的 像。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小刚同学用焦距分别为“5cm”、“10cm”、“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将蜡烛放在15cm处,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选用焦距为_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0102030405060708090100c m图1535雅祺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在长为100cm的光具座上按图16所示完成仪器装配,然后将蜡烛置于A点,在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当她再把蜡烛移到B点时,光屏上的像变得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要通过此凸透镜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的虚像,则应将蜡烛置于透镜左侧A、B、C、D 四点中的 点处。图16Bcm0102030405060708090100ACD36如图17所示,向右沿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图中标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均代表2m。由图可知,小车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它从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是 m/s。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DCBA图1737.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8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01234550g10gg图18加水到标记取出小石块再加水至标记图19(3)如图19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g;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38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20甲所示)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20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图20mL5040102030乙甲丙20g5g012345g20g mL。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20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39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入射角反射角15 o75 o30 o60 o45 o45 o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根据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酱油= 。40如图2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你认为这个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两个作用是: 。 。图21平面镜光屏(2)课堂上,小明同学利用量角器与这套实验器材配合,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上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41小明同学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想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他找到了一大块橡皮泥,手边的器材还有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请你利用这些器材帮助小明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写出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五、计算题42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 4 s收到回波信号。则:(1)该处海水深多少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43甲、乙两列火车长各为100米和150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