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会考模拟.doc_第1页
2013会考模拟.doc_第2页
2013会考模拟.doc_第3页
2013会考模拟.doc_第4页
2013会考模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模拟卷 试卷I一、(共3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一头骡子载(zi)着一位神甫(p)经过那里的时候,他脸上的阴云化开了一会儿。 B妄自菲薄是条毒蛇,啮(ni)噬着我们的心灵,吮(shn)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C他蜷(ju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ch)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D脸上瘦削(xio)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jin)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颗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嬉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 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 到真花的美。A揣摩 宣扬 领悟 B.揣测 宣扬 领略C揣摩 张扬 领略 D.揣测 张扬 领悟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肖邦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B电子图书将是图书出版界的未来之星,传统的纸张印刷书籍将成为明日黄花。C国庆期间,人们纷纷来到广场赏花观旗,广场一时间门庭若市。D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6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甲 ,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文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 乙 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甲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的缺乏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 乙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 只是人物生平事迹的罗列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7.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8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9下列各组加点词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侣鱼虾而友麋鹿B非能水也 臣具以表闻C圣益圣,愚益愚 素善留侯张良D日与其徒上高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杀有功之人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巡船所物色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B.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即除逆阉废祠以葬之C.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2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A渺渺兮予怀 B而今安在哉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3下列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14下列对小说艺术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桥边的老人采取的是“有限视角”,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一个人物,但“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显得比较客观,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B.牲畜林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给人以生活的希望。为了保持小说的线性结构,作者还运用了延迟法,让各种动物自由登台表演,使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了一边。C.小说的主题越鲜明越好。“主题鲜明”是衡量一篇好小说的重要标准,而且一篇好的小说主题也是唯一的。如丹柯就是通过写丹柯率领族人穿越黑森林,因受到人们无端的抱怨和责难,最后不得不剖腹取心,引领人们走出黑森林的感人故事,热情讴歌了丹柯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D.小说主张把情感包裹于扎实的内容中,交由人物之口去说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山羊兹拉特就是通过阿隆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15下列对柳永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B.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两句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 C.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 D.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妙在词人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景中。词人直接说出了自己酒醒之后的寂寞孤凄。 16“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意象叠加,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面四首诗中最接近这种写法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共18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自人民日报2012.12.12)17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下面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人类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B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自然完全可以自行修复。C. 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我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在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的同时,人类利用科技手段修复自然。D.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18根据文意,下面不属于我国产生资源环境问题原因的一项是( )A.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B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C. 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D. 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19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工业革命给人类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自然界也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惩罚了人类。B文章引用恩格斯的话,旨在说明人类不可改造和利用自然,人们要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说明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已经协调好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D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促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左传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同“倍”,加倍B.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C.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D.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敢以烦执事 以:拿B.将焉取之 焉:哪里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替D. 因人之力而敝之 而:却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一句点出郑国局势之严峻:秦、晋兵临城下,围困了郑国。B.烛之武说辞的巧妙在于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使秦君易于入耳。C.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等角度阐述了抗击晋国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晋文公面对突变的形势,毅然决定撤军,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试卷II三、(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虽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23摘出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1分) 24选文第二段介绍了北平的两个特点,即 , ,在这两个特点中,详写的是第 个特点。(3分)25说说文中划线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4分)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四、(共12分)2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4分)(1) ,来者犹可追。(论语) (2) ,则不复也。(论语)(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5)转轴拨弦三两声,_。(白居易琵琶行(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27将烛之武退秦师(节选)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8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4分)(1)结论: 。 (2分)(2)原因: 。(2分)五、(30分)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