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叩诗歌大门 让诗歌与学生同行 六年级上册第六组活动总结 第六组是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分两大板块“诗海拾贝”“与诗同行”,两个阶段进行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总的感觉学生热情高涨、特别投入,与以往的几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相比,孩子们的成果也显得更为丰厚,收益更多,收获更大。 那么,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一方面,这与孩子们原有的基础分不开。通过五年多的语文学习,我们已经开展过大大小小的综合实践活动10多次,学生已初步具备开展综合性实践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如怎样讨论及制定实践计划;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整理材料;怎样与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可能与老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引导有关。如诗海拾贝这个活动的开展中,我就引导学生如何聚焦实践点。一、诗海拾贝,聚焦实践点要知道,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又是文学的起源,古今中外,无数的诗歌向学生奔涌而来。面对这浩渺的诗海,如何不迷失方向,并在诗海的漫游中拾到五彩斑斓的贝壳,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也是必须要克服的困难。诗海拾贝中有六首诗,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现代诗的开创者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从国内的诗作到国外的名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在起始课,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确定实践的主题。但是孩子们选择的主题往往容易偏大,难以开展,如:学生要研究元曲,研究李白,比较国内外的诗歌显然不容易操作,有些甚至连专家都难以入手。于是,我引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聚焦,学会遵循“选题宜小不宜大”的原则,如:同样是研究元曲,可以引导孩子就研究某一个元曲作者,对同一曲牌名的不同作品进行收集、欣赏,甚至可以是学唱一首元曲这一点,昨天的起始课上已经有所体现了。这样的点小,易操作,贴近学生的实际。而且效果也非常好。二、与诗同行 欣赏模仿 如果说诗海拾贝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6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实践主题的话,那么与诗同行这个板块,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我感觉,孩子们在诗海拾贝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写诗的热情和冲动,很想亲自试一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种愿望,先带领学生品析赏读诗歌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几个阅读材料,孩子们对这两篇儿童诗特别感兴趣;接着我准备了一些灵动、好玩而富有情趣的诗歌,如:云、风、雨滴、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汉,英国著名儿童诗人米尔恩的小山上的风等二十多首,让孩子们有选择的品读,说说各自的喜欢理由;谈谈诗歌的创作技巧;品味它们巧妙独特的构思渐渐的,渐渐的,孩子们更深的领会到了写诗的一些小窍门: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大胆想象、运用假设等。这时候学生也迫切的希望自己能亲自试一试。三、扣开诗门 精彩纷呈 回顾这次“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的整个综合性实践活动过程,孩子们确实创意多多,精彩纷呈。叫人忍不住拍案叫好,情不自禁的为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喝彩,让我们来看孩子们的成果吧,成果真是丰富多彩,从组织形式上看,有以个人为主的,有以小组为单位的,也有全班参与的;呈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手抄报,有课件展示的,有展板展示的,有合编小诗集的;从他们自创的诗歌内容上看,有模仿的、有改编的、有自创的在评价和总结的活动中,许多同学都作了总结,有个人的,有小组的,有三言两语的,有长篇大论的,他们都道出了自己的实践心得我觉得孩子们总结得非常到位。以上是我对本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点粗浅的做法。有不正确之处,恳请各位指正。-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同其它学科一样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将感到十分新奇,而且乐于去做,练习效果将不言而喻了。一、活动内容:轻叩诗歌大门二、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及人文素养。三、活动背景: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学习活动更有实效。四、活动形式:1将“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块内容交融并行。2活动分小组活动、班级活动交错展开。3教师既负责全班活动的组织引导,又按分工具体指导小组展开活动,成果展示的落实。五、活动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设资料搜集员,记录员、编写员等。六、呈现方式:手抄报七、实施过程:1小组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3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4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5举行诗歌朗诵会。6指导学生自己创作,可以以个人为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全班参与,最后以手抄报形式呈现。7进行配乐朗诵和诗歌知识问答。8写活动总结。语文实践操作活动,将“语文”和“活动”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或许,它没有知识性课程那样有显著的收效,但常常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的惊喜,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叹。语文实践操作活动,让它“动”起来!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限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十五分钟内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读得快的十一二分钟就结束了,而读得慢的在规定时间里才读了一大半。这一遍读书并非单纯为了读而读,读完后,我们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这段文字进行研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而这节课中最让我兴奋的是收获到了学生的勤学善思。在课后习题中有一项,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以往每每走到这一项时,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嘎羧要离开寨子了,为什么人们送给它的食物它不吃,却只喝了一点水?”“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没有来得及读写结合,学生被激起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实在可惜。伯牙绝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生的生字新词,积累中华经典诗文。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4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1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背诵),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2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理解全文大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过程一、引言激趣,感受音乐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跨越时空,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感受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二、导入课文,读题质疑1简介乐曲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2齐读题目。注意“弦”字的正确读音。3解题,了解题目意思。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自由读。带上问题,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1)指名读,集体正音。(2)出示课文生字(课件呈现“哉、兮”),指名读。(3)出示带生字的两句话(课件呈现)。请两位同学各读一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读准节奏。(1)读好古文,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节奏就是在没有标点处也能停顿。(2)(课件出示),课文中这三句话的节奏比较难把握,谁能读出节奏来?先自己试试再集体订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齐读这三句话。(4)读通全文。最难读的三句同学们都会读了,谁来把课文连起来读读?(出示带节奏的课文)一人试读自由读齐读。四、读懂课文,合作理解。(1)学习文言文,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能读懂。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也可以翻翻词语手册。(2)生默读,师巡视。(3)小组讨论。(4)小组汇报。(5)教师小结。五、品读课文,深入理解。师:读懂了课文内容,我们还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下面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体会伯牙善鼓、子期善听。1文章的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理解。教师相机引导,深化理解。预设一:伯牙善鼓。琴声就是他的心声,用琴声表达心声,伯牙的琴技真是高超啊!好一个善鼓的伯牙!预设二:子期善听。1弹高山就听出高山,弹流水就听出流水,子期的音乐鉴赏能力真高啊!(夸)善哉!好一个善听的子期!2理解两个“善”的意思:前面的善意思是擅长,后面是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夸赞。相同的字,在特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这是文言文的特点。预设三:必得之。1伯牙作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他的琴声除了表现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集体交流:正如同学们所说他的琴声一定还会表现这些情景:徐徐清风皎皎明月 依依杨柳 萋萋芳草袅袅炊烟2提供句式,变式训练:同桌之间一个是伯牙,一个是子期,用课文句式练习说话。3学生练习朗读:带着你的体会,再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排放与道路拥堵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策略
- 室内装饰细节设计对空间体验的影响
-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素养驱动研究
- 2025年酒店高管招聘试题及答案
- 城管应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肇庆音乐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全套题库及答案
- 市政二建造师试题及答案
- 新型制冷剂应用-洞察与解读
- 2025昌乐教师考试题型及答案
- 高速公路无人机施工方案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白云山学校六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运营管理指导手册(运营)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
- 春之声圆舞曲-教学设计教案
- 农业政策学 孔祥智课件 第08章 农业土地政策
- WB/T 1119-2022数字化仓库评估规范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胎儿的发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