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docx_第1页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docx_第2页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docx_第3页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docx_第4页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初探中文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这一时期又是初中生个性品格、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初中阶段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自身实际,蕴含着更多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同时,要更好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初中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长期、艰巨的,因此系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托。采用文献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来对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进行初步的了解。关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化学教育,价值观教育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motion attitude and opinion of valueAbstract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dramatic changes in this period the student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easily lead to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 this period 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zed character ,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have gradually the formation period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of the emotions , attitude and values .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content , closer to students lives and their own reality , contains a more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education factors in teaching students of chemical literacy at the same time , to better the education of the emotions , attitude and values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he training of the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long - term , arduous ,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education will be important for future education .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experimental )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standards as the basis . Literature, analysis, induction method,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education .Key Words: emotion , attitude and values ,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values education 目录引言4第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及理论知识5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51.1.1情感的内涵与外延51.1.2态度的内涵与外延51.1.3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61.1.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6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基础6第二部分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82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82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变8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第三部分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初探103.1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103.1.1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取向103.1.2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个体取向10第四部分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策略124.1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原则124.2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124.2.1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124.2.2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134.2.3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全过程渗透14结束语16参考文献17致谢19引言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相对容易量化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潜性的、难以量度的,我们以前对它重视得不够,或者说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但在知识观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如何把这些内隐的东西突显出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让目标能够落到实处,就显得犹为迫切。 第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及理论知识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品质。1.1.1情感的内涵与外延 人们会因为情感的丰富性、真实性、深刻性的差异而导致“知”的性质、深度、广度的差异。没有正确的强烈的感情,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正确的认识,也不可能形成坚定的信念。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精辟地指出了情感对“知”的激励作用。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会产生多方面的情感结果,如情绪体验、个性倾向性的形成与改变、性格特征的形成与改变等,而个体的情感会影响学生做出行为上的选择。 依情感内容的特点,情感一般分为三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从道德原则出发,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来评价事物或现象所体验到的情感。理智感是指探求科学真理、理论实验课题与获取科学知识过程的情感。美感是人对事物的美的特征的体验,是人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和爱慕的情感体验。 1.1.2态度的内涵与外延态度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具有持久性,形成某种态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以后就比较持久、稳固。态度主要包括社会态度 ;工作态度 ;学习态度 ;人生态度 ;科学态度 ;生活态度等。 新课程目标中指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态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有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学习、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 1.1.3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其中信念、理想、信仰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价值观主要受个体心理、知识水平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人们形成截然不同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知识的丰富、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会做出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精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更恰当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种类很多,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科学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这些价值观在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1.1.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个体的人格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为核心,情感的结果是态度,价值观则具有终极的意义。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人类对于道德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最完美统一的渴望,是人追求崇高、向往完善的天性使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呈送报告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的函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CIO)因而,德育要努力张扬人追求崇高的天性,这正是新世纪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人性基础。第二部分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变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1865年,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化学学科正式设科。在化学学科设科之初,人们学习化学只是为了经商、赚钱等,很注重“实用”的价值,如1919年的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中提到“查理化学之应用,至此次欧战而益者,中学校教授理科自宜注重实验,力求完善”。这是由于鸦片战争之后,无人怀疑西方的“坚船利炮”,人是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和目的开始学习科学,认为应虚心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外国的欺侮。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注重的是科学的结果,忽视过程和方法,更不关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化学课程文件中才开始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第三部分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初探3.1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初中化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与化学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密不可分。本文认为化学价值观教育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初中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二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3.1.1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取向化学的“求真”价值: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建构,增进对物质世界的理解,逐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保持和激励学习化学的兴趣。感悟初中化学探究的乐趣,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积累科学探究的能力。化学的“向善”价值: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理解化学的作用,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敬重化学家的历史贡献,树立为祖国、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崇高理想。化学的“崇美”价值:发现化学活动中蕴藏着的美,接受化学美的熏陶,发展审美情趣。 3.1.2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个体取向生存的价值:自尊与感激、友谊与合作、谦恭与博爱等,这些价值的实现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安全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发展的价值:理想与希望、目标与抱负、兴趣与爱好、自我实现等。这些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着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情感态度价值是客观的,是从主客体之间的供需关系中产生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应是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的辩证统一。如在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根据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结构。 第四部分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4.1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原则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必须是体验,应该让初中生去体验化学,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缄默知识,适合采用体验的方式习得。当代知识理论认为知识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过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属于显性知识。而缄默知识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价值经验和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意识、情感与趣味、科学价值等等。这类知识更多地是个体在一定的任务情景中,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逐渐积累、内化习得的。这类知识的学习必须以“情感体验型”为学习方式。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也应是一种体验学习。根据学习结果分类说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属于“态度”这一类学习结果。态度的学习是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价值体验,主要解决“信不信”和“愿不愿”的问题。它根植于行为主体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深层认识。所以要接纳某种新的态度或者价值观就必须有情感的认同,将自己身心融合进去,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才可能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并在实践中予以遵从。4.2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4.2.1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不能靠说教的方式,它比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更需要示范作用和榜样的带动。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定位使学生的言行具有模仿性,把教师看做是天然的学习榜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他们自觉不自觉把教师的人格形象作为完善自身结构的参照系数和人生旅途的导向。当学生被教师所流露和展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时,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并时时处处的模仿教师的行为与习惯,逐渐形成教师所期望,也是课程目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反,如果教师的人格不能让学生认同,就会产生比较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要想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收到实效,必须首先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4.2.2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需要良好和谐的环境,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这一环境的保证。因为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了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友爱、尊重他人、自信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如助人为乐、追求成功、有远大理想等等。初中阶段的孩子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初中生被老师接纳和信任,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教师很关键。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师道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做到真正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互学、教学想长。研究指出,教师能虚心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间心灵相通、情感交融,才能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才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2.3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初中化学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和培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渗透,最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4.2.3.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细化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够融入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之中的课堂小目标。其次,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模仿性好、可塑性大、自尊心强、自控力差。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了解他们原有的情感水平和层次,力争使新目标建立在中学生原有的、真实的情感态度基础之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形成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脱离了学生实际,背离的情感发展的规律,单凭教师的热情和良好愿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感的发展特点和现有层次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将学生已经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反复强调,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4.2.3.2依据教学目标有效处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蕴含在特定的知识载体中,具有隐蔽性。学习这类内容的首要条件是学习者必须意识到知识具有的价值,而且能够挖掘出这种价值。新教材已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安排了大量的蕴涵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化学史、化学社会问题、化学科学发展等情景素材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呈现出来,主要编排在“观察与思考”、“联系与启示”、“拓展视野”等栏目。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把教材内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加工而展示出来。教师除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各种物化的教学情境,还必须深刻领会教材内容蕴涵的价值信息,在备课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点,并赋予其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双重价值,将它们设计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兴奋中心和思维活动的集中指向,即所谓的“情思融合点”.例如,笔者在备“爱国的制碱专家侯德榜”教学内容时,摒弃了以往常见的照本宣讲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问题引导(你了解侯德榜吗?他的科学人品与居里妇人有什么共同处?)讨论交流(为什么侯德榜没有申请专利?他失去了什么?又赢得了什么?)感悟升华(现代社会还需要学习侯德榜吗?假如你是侯德榜,你会怎么做?)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创意能促使学生“情”“思”活动相互融合,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的感染,达到“三维目标”共育的效果。4.2.3.3力争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知识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离开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一点上,初中化学教材做的比较好。关键是教师能否充分利用并开发教材,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结束语 本文是在前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教育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文献法、归纳法等方法,对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发展情况、培养策略等进行初步了解。可能有些不当的地方,还请相关读者多多指教。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文件.4严西平.初中化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C.化学教与学,2007,(20).5严西平.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7.6张丽英.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7讥海涛.中学价值观教育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0.8侯彩霞.山西省初中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现状研究D.山西:山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