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模拟一一、基础(20分)1、默写填空(10分)(1) (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苦难的议论句是 ; 。(5)行路难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的名句是 , 。(6)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两句是 , 。2、写汉字、加拼音(4分)夏洛克,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c隐来到了那时候,说不定还会hu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c ( ) 隐 hu( )免 倾家荡产 怜悯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名著中相对应的人物。(3分)(1)武圣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大意失荆州人物_(2)潇湘馆病比西子胜三分多愁善感葬花人物_(3)荒岛造船土著“星期五”冒险家人物_4、当今社会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广告是异彩纷呈。请赏析下列广告,并根据示例,品析下列广告词。(3分)例:金猴皮鞋,足下生辉。“足下”一语双关,既是对人尊称,又指人的脚下,并形象地渲染了金猴皮鞋的品质。近日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推出“亲情号”优惠套餐(亲朋间免费接听或拨打)。广告词是:“亲情无价。”赏析:_。二、阅读(50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58题(16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5、解释加点词意思(4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彼竭我盈6、翻译句子(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2分)8、结合文章分析此次长勺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有哪些?(4分)(二)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题目(17分)低下头来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我们这些五六尺高的人,不把苍穹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敢让我们低头,我们也从不向任何人低头。越难,就越要闯;越硬,就越要碰。挺胸,方具丈夫气概;抬头,才显英雄本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边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扬起头来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想象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士兵;想当爷爷,必须先当孙子。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也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海里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力,总是看着别人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多。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实在是太危险了。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9.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观点。(2分)10文章开头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11.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2.第段与第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3分)13.给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14. 结合文中“低头”的具体含义谈谈本文对你有何启示?(4分)(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题目(17分)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间,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器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 “行为艺术秀”。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不由想到我国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聪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15.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3分)_16. 第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 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17.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_。(4分)18.品味第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3分)19.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4分)三、写作(50分)林语堂说“我爱春天,但她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她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作者通过这种形象的说法,表明了他那个年龄段的人对生活的看法。那么,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你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的季节我作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全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参考答案(1)1、(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苦难的议论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行路难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两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2、恻 豁 3、关羽 林黛玉 鲁滨逊4、“无价”一语双关,既指出亲情至高无上,无法用价格衡量,又指出此项业务是免费的。5、间:参与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徧:通遍,遍及,普遍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6、见译文7、视其辙,是看敌军的战车印是否杂乱,登轼而望,是看敌军逃跑时阵形是否凌乱主要目的是观察敌军是是真败还是诈败。8、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同乡说:“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如何参与呢?”曹刿说:“掌权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去觐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答:“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答:“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尽力(为人民)做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从你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殆尽而我方的士气高涨,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或“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10. 文章开头两段为什么要从苏格拉底的故事写起? 答:引出论题;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1.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鲜明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本文的分论点)“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从而有力地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12第段与第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答: 第段由列举典型事例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段提出三个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是被证明和证明之间的关系。13、略14.要遵守法律;克制欲望;懂得退让;结合生活。15赞同.用95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16. 胸有成竹 用大家熟知的故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17. “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聪慧的心,灵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俱乐部策划推广
- 看图选单词英语课堂游戏
- CN120209443A 一种无卤阻燃半导电屏蔽电缆料
- CN120204494A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护理的辅助吸痰器
- 老年人家庭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课件
- 老年人基本知识课件
- 碳与一氧化碳-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3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常用电力金具
- 职教高考《机械制图》复习备考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总)
- 《多彩的黄土高原》课程论文报告(4000字)
-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2022
- 中铁四院syadjv423工程测量平差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教程
- 大型医院耗材管理SPD系统
- 校园一日安全巡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田英章楷书心经-高清米字格版
-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