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行线的判定兴山县实验初级中学 罗英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经历平行线判定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和研究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重点: 得到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1、平行公理的内容?2、平行公理的推论的内容?3、前面我们学习了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两种:(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不易操作)(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同学们想一想:除应用以上两种方法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呢?二、 探究思考,归纳方法1、 我们在前面已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在这一过程中,三角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把前面的图形简化得到下图,可以看出,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实际上就是过点P画与2相等的1,而2和1正是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这说明,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ABCD.符号语言:1=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归纳: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2、思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下图中,如果1=2,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学生板演、师生点评)归纳: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右图中,如果4+2=180,能得出ABCD吗? 4+2=180 (已知) 4+3=180(邻补角的定义) 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CD(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你还有其它的说理方法吗?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 2+4=180(已知) ABCD(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三、 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 2 = 6(已知) _( ) 2、 3 = 5(已知) _( ) 3、 4 +5=180o(已知) _( )4、如图,已知 1=75o , 2 =105o 问: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四、 巩固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 BE是AB的延长线. (1) 由CBE=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根据是什么?(2)由CBE=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根据是什么?(3)由D+A= 180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 行?根据是什么?五、 回顾小结,归纳提升(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得到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炒法与炒炭法精要
- 离婚协议书翻译及海外法律文件认证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租赁及配套设施服务合同
- 网络直播平台合同中多元化收入模式下的价格确定
- 农户耕地杂地租赁及农产品加工销售合同
- 数学光盘配套课件
- 汉字互动游戏课件
- 脑梗死教学课件
- 六职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丹东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政法干警执纪监督心得体会
- DB45∕T 2952-2024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 安全生产合规管理
- 肩袖损伤护理常规
- 宠物嘉年华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超高温热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梯设备监测方案(3篇)
- 秋季安全教育
- 药剂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急救担架员培训
- 202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4 古诗三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