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包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oc_第1页
2014年包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oc_第2页
2014年包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oc_第3页
2014年包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oc_第4页
2014年包头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 史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儒生董仲舒认为“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治国应以教化为主。他的治国理念师承的是: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为政以德 D.严刑峻法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B.南宋时指南针传人欧洲,为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C.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D.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最早传播西方技术的农书3、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这些探索活动反映的共同诉求是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C.改变中国社会制度 D.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征途漫漫的撤退。”在“撤退”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5、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在我国经济领域公有、私有经济成分比例情况,你可直接得出的认识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大跃进”政策的效果显著6、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法国大革命期间,用法律的形式把启蒙思想家的理论确定下来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这则材料反映出A.火车出现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 B.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火车发明促使科技的不断创新 D.工业革命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9、苏联工业化刨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韭化的模式。它的计划指令性特征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建设中表现出较高的效率。苏联的“较高效率”主要得益于 A.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赫鲁晓夫经济改革10、2011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洲经济发展,欧盟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金融风暴只影响发达国家C.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D.全球化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困难;那里又是鲜卑族保守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利于改革。而洛阳是著名古都,且为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水利枢纽。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人口达到50万左右。依据材料说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4 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迁都的积极影响。 (2分)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依靠政府的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旨在实现国家复兴。为此,以3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核心的新政开始推行。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3R”所代表的新政措施。(4分) 材料二 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摆脱“左”倾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他提倡中国“致富”,给中国经济“松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松绑”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松绑”的主要内容。(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14年3月,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对记者强调说:“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材料中1894年和1914年各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一战前,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主张结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