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作业JHA风险分析-九大作业.doc_第1页
高危作业JHA风险分析-九大作业.doc_第2页
高危作业JHA风险分析-九大作业.doc_第3页
高危作业JHA风险分析-九大作业.doc_第4页
高危作业JHA风险分析-九大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火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动火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控制措旋1确定工作场所状况及动火内容明火使含有可燃性气体的工作场所。1、车间管理人员不到现场,未办理交接手续,严禁进行动火作业。2、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3、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4、作业须办理动火作业证。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动火作业人员动火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法完成任务。1、培训作业人员,交待注意事项。2、动火、电工人员须持有作业证。3.监护人应具有丰富经验有资质的人员144风险可以接受3装配设备1、未采用安全、防爆电源,造成漏电。2、设备未按规定摆放,如氧气瓶、乙炔瓶横放。3、使用不当工具。1、严格要求使用防爆电源。2、氧气瓶、乙炔瓶在安全位置上竖放,必要时用绳索固定。3、检查动火作业工具是否合格。4、现场应备有消防设备。133风险可以接受4动火前未确定工作区域是否安全,且不存在可燃气体,盲工动工。1、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气体测量并检查现场,确定所有都符合要求后签发动火许可证。2、动火作业人员须持有动火许可证方可作业。144风险可以接受5动火作业工作场所附近气体泄漏,造成工作场所存有可燃气体,动火作业。1、每1小时测量气体一次,确保可燃气体的浓度远低于爆炸极限浓度。2、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3、一旦公司有警报响起,动火许可证失效,停止一切动火作业。155风险可以接受6动火后工具未及时整理、收拾,造成隐患;高热物未冷却造成火灾。作业后,检查、清理现场,并监护30分钟。144风险可以接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受限空间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控制措旋1确定工作区域1、工作区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通风。2、工作区域内可能有有毒气体。1、使用通风设备,尽可能保证有足够的通风。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3、 办理相关进入受限空间手续。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进入作业人员1、非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完成任务。2、三人以下无法完成任务。3、有禁忌证者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1、明确本岗位操作人员,至少三人(一人监护)以上参加工作。2、明确作业负责人,交待安全注意事项。144风险可以接受3配备防护用 品1、通风不畅,造成窒息。2、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1、安装轴流风机,强制通风。2、进入受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144风险可以接受4准备进入盲目进入受限区域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伤亡。1、办理进入作业许可证。2、进入前必须测量有毒气体和氧气含量。3、确认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155风险可以接受5进入作业1、工作区域通风严重不足,造成人员窒息。2、工作区域存在有毒气体,使人中毒伤亡。1、受限区域外必须有专人监护。2、强制通风、佩戴正确的防护用品。3、作业需使用不间断可燃气及氧气探测器。4、安全措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停止受限区域作业,立即退出。5、一旦警报响起,进入作业许可证失效,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退出。144风险可以接受6作业后作业后留下垃圾埋下隐患。作业后立即清理工作区域。122 风险可以接受临时用电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临时用电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控制措旋1确定作业位置及其情况操作人员在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用电,造成燃烧爆炸事故。1从事临时用电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证。2在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用电,用电前测试EX/OX。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作业人员1、非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完成任务。2、非岗位操作人员冒失操作,可能造成人员伤亡。1、需要使用临时用电,须由我公司的电气操作人员接送控制。2、电工持证上岗。133风险可以接受3选择用电设备使用不安全电气设备,触电造成人员伤亡。1、 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防爆的。2、 电线必须带橡胶套,且无破裂。133风险可以接受4警示标志无警示标志,车辆闯入作业场所,压破电线,造成漏电事故。设定警示区域,竖立警示标志,严格控制车辆的进出路线。133风险可以接受5临时用电作业造成碰电事故。1临时用电作业应设监护人对临时用电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2. 在易燃易爆场所,所有电器应采用防爆3.临时用电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4.临时用电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下雨天气禁止临时用电作业,收拾好电气设备。144风险可以接受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高处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控制措旋1确定作业位置及其情况1、操作人员在有限空间、夜间作业,造成人员跌落伤亡事故。2、操作人员因恶劣天气高处贸然作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1、在夜间高处作业,须有充足的照明方可施工,并按夜间高空作业程序进行防护及采取相应措施。2、进入有限空间高空作业,须取得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下才可高空作业并按受限空间作业程序进行。3、当风速在8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作业人员及安全员1.非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完成任务,无证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2.无安全员或无证造成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伤害一少1.操作人员、安全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且有较高高空作业经验,作业期间身体状态良好、情绪稳定。2.作业前现场分析作业风险及防护措施.144风险可以接受3配备防护用 品人员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工具物品的掉落,造成人员伤亡3、未带安全帽造成伤亡。1、 操作人员必须系戴安全绳。2、 高处所有物品必须堆放平稳,人员佩带安全帽。3、 有条件或有必须的要拉防护网4、 作业前现场安全员必须对所配备的防护用品作认真检查;5、 现场安全员不能离开现场144风险可以接受4防护措施1、搭脚手架不专业,不牢固,造成人员跌落、伤亡。2、安全带未到位造成伤亡。3、高温、天冷因素造成危害。1、搭架人员须有资质单位及人员。2、安全带必须经安全员现场检查,方可使用。3、高温、天冷天气应尽量避免高空作业,如需要应做好防暑降温、防冻防滑工作。144风险可以接受5高处作业1、高处作业时所用料具随意摆放,坠落伤人。2、交叉作业造成危害。3、警示标志不到位造成危害1、高处作业所用的料具,用绳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严禁抛掷。2、能避免交叉作业的尽量避免,如需要应提高一个等级。3、作业现场必须设警戒标志及拉警戒线。144风险可以接受6收工1、作业完成后,脚手架未及时拆除,留下安全隐患。2、工具余漏造成危害3、临时搭建、用电未及时拆除造成危害1、作业完成后立即拆除脚手脚。2、清理现场时应清点随带工具及物品。3、及时拆除临时搭建及临时用电。133风险可以接受盲板抽堵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盲板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 控制措旋1确定盲板抽堵位置及其情况1.操作人员在管线中有产品或有压力情况下,盲目抽堵盲板,造成泄漏,人员受伤事故2.管线内产品、蒸汽泄漏,遇火源燃烧、爆炸1.保证管线中无产品或有余料但有做安全防护措施;2、管线中必须无压力的情况下方可抽堵盲板 3、.在管线盲板抽堵处下方装置容器,防止管线残留的部分产品泄漏至地上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作业人员及安全员1.非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完成任务,无证操作造成有毒或易燃、易爆物料泄漏造成火灾、中毒以及人员伤亡2.无安全员或无证造成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伤害1、明确本岗位操作人员,危化品应有相应操作证;2、操作人员与安全员作业前必须预先教育、学习;3、作业期间身体状态良好、情绪稳定。133风险可以接受3配备防护用品及安全措施1、产品蒸汽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灼伤事故2、安全设备、器材、工具不到位造成事故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面罩防止管线中的产品喷溅至身体;2.当管线中的产品是有毒、腐蚀性的,还须戴呼吸面罩、防护服。3、现场应准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与急救器材。4、危化品等低闪点物料还应使用防爆工具133风险可以接受4准备抽堵盲板1.操作人员在管线中有产品或有压力情况下,盲目抽堵盲板,造成泄漏,人员受伤事故2、选用盲板或垫片材质不合理造成隐患1.抽堵盲板之前排空管线内的产品并释放掉管线内的压力,有条件应作相应清洗。2.使用正确的工具,并佩戴相应防护用品 3、对管线内所装介质应了解其现化性及防护措施4、检查盲板与垫片材质应符合对应144风险可以接受5盲板抽堵作业1、盲板抽堵不严密,造成产品泄漏,遇火源燃烧、爆炸或污染环境。2、人员粗心大意、程序不对造成夹伤1. 抽取时应有足够回收管线泄漏出的残余物料;2、堵盲板时应在法兰间加装垫片并仔细检查每个螺丝松紧程度;3、现场安全员不能离现场,抽堵时应有防夹措施,有相应硬物做垫;4、作业现场应设警戒线。144风险可以接受6作业后处理1、残余物料清理不及时造成人员中毒、灼伤或遇火燃烧、爆炸或污染环境。2、未作记录、相关部门不知情造成突然起压;压力过高管线爆裂或渗漏。1、及时清理现场,回收处理好残余物料;2、填写相关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3、办理交付使用手续。133风险可以接受 动土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动土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控制措旋1确定动土区域的情况1、作业人员不知地下设施情况,动土导致有害物质泄漏、起火、爆炸和电击。2、盲目在受限空间动土作业,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伤亡事故。1、经确认地下设施安全,方可施工。2、在受限空间动土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144风险可以接受2选择进入作业人员1、非岗位操作人员无法完成任务。2、在受限空间三人以下无法完成任务。1、明确本岗位操作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至少三人(一人监护)以上参加工作。2、办理相关动土手续。3、明确作业负责人,交待安全注意事项。133风险可以接受3配备防护用 品1、通风不畅,造成窒息。2、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1、安装轴流风机,强制通风。2、进入受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3、作业人员装配通讯设备,保持通讯顺畅。133风险可以接受4准备动土1、冒然动土导致有害物质泄漏、起火、爆炸和电击。2、盲目在受限空间动土作业,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伤亡事故。3、动土区域没有警告标识,造成人员跌落。1、办理动土作业许可证;若在受限空间作业,还须办理进入作业许可证。2、动土前必须测量EX/OX。3、人员可能跌落的地方,应设立足够的保护栏杆和适当的标志。4、确认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155风险可以接受5动土作业动土区域通风不足或存在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伤亡事故。1、受限区域外必须有专人监护。2、强制通风、佩戴正确的防护用品。3、作业时需不间断地测试气体。4、安全措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停止动土作业。5、一旦警报响起,动土作业许可证失效,作业人员立即停止动土作业。155风险可以接受吊装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吊装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 控制措旋1作业前准备,明确作业内容,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1、 工作内容不明确,无法辨识隐患,控制隐患2、 相关单位不知晓吊装作业,给吊装带来干扰作业前通知相关单位,并详细讲解吊装作业计划122风险可以接受2吊装前准备,检查吊装车辆,培训吊装作业人员、检查作业工具,配备劳动防护用品。1、 车辆不符合吊装要求,物品重量超过吊车负荷;2、 车辆安全性不符合要求,吊绳、吊钩出现断裂伤人;3、 人员未培训或培训不符合要求4、 作业人员为配置劳动防护用品,导致伤害1、 吊装申请单位,对吊装车辆仔细检查;2、 初步估算被吊物的重量,确保在吊车负荷范围内;3、 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并签字确认4、 EHS部过程监管,现场配置专职安全监护人员144风险可以接受3办理吊装作业证未办理作业证,未能逐条核实安全措施,导致安全措施不到位、不明确、发生事故。吊装车辆进场后,吊装单位立即通知EHS部,门卫须向EHS部汇报。144风险可以接受4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监护1、 现场无专职安全监护人员,导致其他人员进入吊装区域,造成伤害;2、 吊装安全措施无法执行到位EHS部过程定时监管133风险可以接受5现场专业人员指挥1、 现场无专业指挥人员,导致吊装作业不能按照计划完成;2、 吊装作业无专业人员指挥,导致现场混乱,导致事故。EHS部过程定时监管144风险可以接受6吊装结束后清理场地现场材料、道路清理不到位,导致人员过往收到伤害吊装结束后,吊装申请部向EHS部申请完成吊装122风险可以接受设备检修作业危害分析表(JHA)工作/任务:设备检修作业 区域:全厂区 分析人员:李兆亮、徐展尧、马艺、郑明洲、刘艳 日期:2013年11月20日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控制措施LSR建议改进/ 控制措旋1明确检修内容,做好检修分工1、 不明确检修内容,可能导致设备、管道的清洗不全面,发生事故;2、 检修申请部门没有明确分工,导致职责混乱,导致事故发生。制定检维修方案,详细说明检维修范围和144风险可以接受2做好管道、设备的清洗、置换、吹扫工作管道、设备未清洗、置换和吹扫,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灼伤等;或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1、 检修前向EHS部申请检维修作业证,经批准后实施;2、 EHS部对检维修的设备进行检测和检查。155风险可以接受3向维修班和EHS部申请检修不向EHS部申请检维修作业证,安全措施和清洗后的设备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未能检测,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EHS部日常巡查。133风险可以接受4制定检修计划,检修人员培训,配置劳动防护用品1、 未制定检修计划,或检修计划未向作业人员培训,导致检修现场混乱,人员职责不清,发生事故;2、 未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导致发生中毒、灼伤等事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