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_腹外疝PPT课件.ppt_第1页
护理学_腹外疝PPT课件.ppt_第2页
护理学_腹外疝PPT课件.ppt_第3页
护理学_腹外疝PPT课件.ppt_第4页
护理学_腹外疝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Abdominalouterhernia 外科教研室罗森亮 1 概念 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 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 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称为疝 hernia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 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局部形成包块称为腹外疝 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2 病因 1 腹壁强度降低 先天性 后天性 2 腹内压力增高 咳嗽 便秘 妊娠 重体力劳动 3 病理解剖 疝环 疝门 是腹壁缺损构成的裂隙疝囊 由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起形成的囊袋分 颈 体 底 疝内容物 多为肠管及大网膜 疝外被盖 疝囊外的各层组织 4 分类 易复性疝按内容物回纳程度分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 5 分类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按疝环所在部位分股疝切口疝脐疝 6 临床表现 1 易复性疝 患处出现隆起的肿块 当病人站立 行走 咳嗽或腹内压增加时 疝块膨大明显 平卧或用手推送时 内容物可回纳到腹腔 疝块可消失 即时隐时现 除疝块巨大者可有行走不便和下坠感 或伴腹部隐痛外 一般无自不适 检查 回纳内容物内可听到咕噜声 并可触及疝环和咳嗽冲击感 不同疝疝块出现位置不同 7 临床表现 2 难复性疝 因疝内容物长期反复突出与疝囊壁发生粘连 使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 局部疝块不能完全消失 表现 有轻微不适 坠胀 便闭或腹痛等 检查可扪及包块 咳嗽有冲动感 平卧可缩小 但不能完全消失 故不能扪及疝环 滑动性疝也属难复性疝的一种 8 临床表现 3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当腹内压骤然增高时 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 随后因疝囊颈收缩 将疝内容物卡住而不能还纳 称嵌顿性疝 发生嵌顿性疝时 患者可伴腹部或包块部疼痛 若嵌顿为肠管可有腹痛 恶心呕吐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 若嵌顿时间过久 导致内容物 肠管 大网膜 血运障碍时称绞窄性疝 若发生绞窄 包块局部出现红 肿 痛 热 甚至形成脓肿 若肠管发生绞窄 全身有畏寒发热 脱水 腹膜炎 休克等症状 9 几种常见的腹外疝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 10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 由内环突出 经腹股沟管和外环进入阴囊 占腹外疝90 腹股沟疝的95 儿童 年轻人多见 11 腹股沟疝的检查方法 12 腹股沟斜疝 1 透光试验 与鞘膜积液鉴别2 X线嵌顿和绞窄性疝 可见肠梗阻 13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直疝 由腹股沟三角向前突出 多见于老年人多见 14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15 附 几种特殊类型疝 附 如嵌顿部分肠壁 称为肠管壁疝 Richter疝 16 附 几种特殊类型疝 如盲肠 即内容物 成为疝囊的组成部分则称滑动疝 17 附 几种特殊类型疝 如嵌顿的是多处来回折叠的肠管称逆行性嵌顿疝 易发生多段肠坏死 18 处理原则 一 治疗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发病 二 巨大疝应嘱卧床休息 或用疝带压迫 成人 棉束带绑扎压迫 小儿 防止内容物嵌顿 三 以手术为主 常见术式 高位结扎 疝修补 加强前壁和后壁 疝成形术 以及嵌顿疝回纳等手术 以斜疝为例 19 疝带或棉束带压迫 20 斜疝手术治疗 寻找疝囊处理疝囊修补薄弱 21 股疝 股疝 由股环突出经股管向卵园孔处向前突起 易嵌顿 中年肥胖妇女多见 疝囊呈靴状 易嵌顿 22 切口疝 切口疝 多发生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者 23 脐疝 脐疝 由脐环突出 多为婴儿脐带处理不良所致 24 脐疝修补术 25 护理评估 一 术前评估1 健康史 腹壁薄弱史 引起腹内压增高疾病 2 身体状况 肿块大小 质地 回纳 有无肠梗阻 肠绞窄 3 心理状况 是否影响工作而焦虑 腹压增高预防知识 二 术后评估1 手术情况 麻醉 手术方式 2 康复情况 伤口感染 阴囊血肿 26 护理诊断 问题 护理目标 1 知识缺乏预防腹内压增高的有关知识2 疼痛病人自诉疼痛缓解或控制3 体液不足病人未发生水 电酸碱紊乱潜在并发症及时发现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阴囊血肿 切口感染 27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1 消除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2 巨大疝应嘱卧床休息 或用疝带压迫 防止内容物嵌顿 3 观察腹部情况 防止内容物嵌顿 如发现嵌顿应及时处理 4 灌肠与排尿5 嵌顿和绞窄性性疝 应紧急手术 术前应禁食 胃肠减压 补液及应用抗生素处理 28 护理措施 二 术后护理1 体位 术后平卧三天 膝下垫枕 尽可能松弛腹壁缝合张力 以减轻疼痛 2 饮食 6 12小时无不适 可进食 若行肠切除吻合术者应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进食 禁食期间应补液 3 活动 术后不要过早下床活动 一般3 5天后 防止复发 4 防止腹内压增高 如咳嗽 便秘等 29 护理措施 5 防止阴囊血肿 丁 字带托起 伤口部压沙袋 6 预防切口感染 密切观察伤口 保持干燥 防污染和感染 7 尿潴留的处理 注氨甲酰胆碱 针炙 导尿 30 评价 一 病人能否正确描述腹内压增高的有关知识 二 病人腹痛是否得以改善 三 病人体液是否平衡 代谢紊乱是否纠正 四 病人有无发生阴囊血肿 切口感染 能否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1 健康教育 一 出院后应注意休息 3月内禁重体力劳动 二 避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 三 若疝复发应及早回院诊治 32 小结 腹内脏器或组织 连同腹膜壁层 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所形成包块称为腹外疝 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腹外疝分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 股疝 切口疝和脐疝 腹股沟斜疝最常见 是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股沟管内环突出 向前下行进入腹股沟管 穿过外环而进入阴囊 多发生在青壮年和儿童 直疝是疝囊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直疝三角区 直接由后向前突出 不经过内环 不进入阴囊 多见于老年人 股疝是疝囊由股环沿股管向下向前部的卵圆窝突出 多见于妇女 最易发生嵌顿 切口疝是由切口缺损部突出 手术者多见 脐疝是由脐环部向前突出 多见于婴幼儿 33 疝分为易复性疝 时隐时现 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前者为疝内容物卡住而不能还纳 后者为嵌顿时间过久 导致内容物血运障碍 可复性难复性疝一般无明显症状 若发生嵌顿和绞窄性 内容物可坏死 全身发热 脱水 腹膜炎 休克等症状 疝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腹外疝护理 术前注意治疗原发病 术后注意 体位 卧床休息 防止腹压增高 防血肿和伤口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