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余兴庄中学 孙 瑜 摘要:小学数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能培养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敏感度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学习效果。关键词:小学教育 德育教育 数学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教育内容,丰富了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同时,全方位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途径,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观念,具备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为以后的科学文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综上所述,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对于数学教学的关键性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果不重视德育教育,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反的,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中去,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州一所小学里,有人做过专门的调查,A班采用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在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时,不时的穿插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和许多数学典故和成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热烈的讨论活动;B班采用单纯的数学理论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全部是数学理论的讲述,配套大量数学习题的练习。2个月后,A班学生的考试合格率为87%,成绩提升率为50%,而B班的考试合格率仅为70%,成绩提升率不足30%。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具有很强的必要性。2.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1运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典型事例,不断对学生进行为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民族而勤奋学习的教育。谈到数学家时,介绍了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华罗庚。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1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也奠定了我国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2.2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通过思考和理解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表述,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事物的了解,如教学实物演示、沙盘模拟训练等;第二,采用过互动教学的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将一个个数字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数学概念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心灵中;第三,引入商品买卖的形式,列举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如带领学生购买商品。在小学一年级下册20内的加减法教学课程堂上,我让学生到校园的小卖店去买东西,分发给每个学生一样的钱,并且让他们自行计算和安排,最终比一比谁买的商品最多,而花的钱最少,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力,而且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接受加减法理论和概念。总之,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3示范表率,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榜样是最好的学习教材。小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度,容易被后天的教育引导所影响,可塑造性十分鲜明。针对这一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树立一些示范和表率,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渴望。例如鼓励和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利用他们正面积极的表现,如学习刻苦、上课积极等,号召广大同学向其学习,争做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学生。例如小王每天很早来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而且还经常向老师问问题,主动帮助同学解决数学难题,在最近的一次全镇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让同学们要向小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思考,不耻下问,结果这个效果还不错,大家都都特别来劲,在学校中我们班纪律是做好的,像小王一样取得优异的成绩。3.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3.1因势利导,避免单纯的说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的本质,是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和品德的培养融为一体,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成为一种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单纯的将数学课演变为政治课, 使其失去教学本质的色彩和特点,脱离了数学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中,无法获取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激情。在理论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生动的数学趣味题,如数学九宫格、数学迷宫等,让同学们积极的去尝试,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最终的任务给予适当的奖励;在习题教学时,先让拿出一道做错的数学题,然后让其他学生公开上台改正,并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哪样错,然后让广大同学要引以为戒,好好学习,避免此类错误的反复发生。有效的数学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3.2创新改变,杜绝生搬硬套现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形成,使学生具备一种积极向上、自信坚强的道德品质,同时汲取全面的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德育素材、德育典范等生动地融入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当讲到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时,我列举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生活事例:少先队员小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为了能提前到校参加升旗仪式,以前从家里到学校需要15分钟,而现在只需要10分钟,小李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2公里,小李从家里出发的时间不变,然后问学生们小李比以前早到学校多长时间,骑车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让同学们去讨论和思考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3.3以情动人,深化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寓理于情、清理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努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班有一名学生王明,以前经常逃课和迟到,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屡教不改,我到他家里家访才了解到,他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他是和外婆在一起住的。我想可能是他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变得孤僻和叛逆。于是我主动去找他谈心,时常去他家里走访。我向他讲述农民工外出务工十分不容易,经常被老板骂,吃不好也穿不暖,并且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关于农民工的视频给他看,最好他抱着我哭着说:父母比我们还不想离开我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我。王明从此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在最近的一次数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全班的前十名,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要从德育教育的本质出发,感动忽然触发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增加、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们要认识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将德育教育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持之以恒的渗透落实,为我国小学的数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做出重大贡献!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傅道春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