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实验 2012-10流体输配管网实验指导书湘潭大学土木工程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6年6月内部使用目 录实验一 离心泵综合实验实验二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实验一 离心泵综合实验一、 实验目的掌握离心泵主要工作运行特性;通过对水泵汽蚀现象的观察,加深对水泵汽蚀产生原因的理解;通过对水泵串并联运行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进而加深对多台离心水泵联合运行性能的理解。二、 实验原理离心泵的重要特性参数有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这些参数不仅表征泵的性能,也是选择和使用泵的主要依据。1、泵的流量泵的流量即泵的输送液体的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排出的液体体积。泵的流量可直接有一定时间内排出液体的体积V或m来测定。 (1)若泵的输送系统中安装有流量计时,泵的流量可由流量计直接测出。2、泵的扬程泵的扬程即总压头,表示单位重量液体从泵中所获得的机械能。若以泵的压出管路中装有压力表处为1截面,以吸入管路中装有真空压力表处为2截面,在离心泵的入口和出口压力表处分别取11和22过水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如下: (2) 式中,H为离心泵的扬程,z2z1z为离心泵进、出口的高差,即位置水头; 为离心泵出口的测压管高度; 为离心泵入口的真空度,即泵入口真空表读数;由于泵的进出口管径相同,由连续性方程可知v1=v2,为11和22过水断面之间的沿程阻力,因很小可忽略。于是式中: H1由真空压力表读值P2直接求得,H2由压力表读值P1直接求得,z为仪器常数,当进出口表安装位置等高时,z=0。则离心泵的扬程为:H=H1+H2 (3)3、泵的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中实际所获得的功,为泵的有效功率。即 (4)式中: 液体从泵中实际所获得的功,W;泵的流量,m3/s; 泵的扬程,m; 所输送液体的密度,水为1000Kg/m3; g 重力加速度。泵轴所作的实际功率不可能全部为被输送的液体所获得,其中部分消耗于泵内的各种能量损失。而电动机所消耗的功率又大于泵轴所作的实际功率。电动机所消耗的功率可由输入的电压和电流测得,或直接由功率表测得:=W W (5)式中:I电流, A; U电压,V。 4、泵的总效率泵的总效率可由测得的泵有效功率和电机实际消耗功率计算得出:即 (6)5、泵的汽蚀离心泵的叶轮旋转工作时,在入口处的压强会低于大气压,于是后续液体才不断的导入泵内。如果泵内某处压强低至该处液体温度下的气化压力,部分液体就开始气化,形成气泡;与此同时由于压强的降低,原来溶解于液体的某些活泼气体,如水中的氧也会逸出而成为气泡。这些气泡随液流进入泵内高压区,由于该处压强高,气泡迅即破灭。于是在局部地区产生高频率、高冲击力的水击,不断打击泵内部件,使其表面部位蜂窝状或海绵状。此外,在凝结热的助长下,活泼气体还会对金属发生化学腐蚀,以致金属表面逐渐脱落而破坏,这种现象就是气蚀。气蚀如持续发展,气泡大量产生,就会影响正常流动,噪声和振动剧增,甚至造成断流现象。此时,泵的扬程、流量和效率都显著下降。因此,泵在运行中应当严格防止气蚀。7、泵的特性曲线上述各项泵的特性参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的。因此,为了准确全面的表征离心泵性能,须在一定的转速下,将实验测得的各项参数即:、N、与Q之间的变化关系标绘成一组曲线。这组关系曲线称为离心泵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离心泵特性曲线以同样的方式测出离心式水泵联合运行工况下的工作特性曲线,对离心泵操作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曲线可确定泵的最适宜操作状况。8、泵的并联特性曲线当需要增加系统中的流量时,宜采用并联方式运行。见图2。图2 离心泵并联特性曲线两台水泵分别单独运行时所提供的的流量及都小于两机联合运行的流量,说明联合运行可以满足增加流量的要求。同时,单机运行的压头均低于联合运行的压头值。所以联合运行一般不能充分发挥两泵的能力。并联运行是否经济合理,要研究各机的效率才能决定 。9、泵的串联特性曲线当管路系统的性能曲线较陡,单机不能提供所需扬程时,应当按串联方式运行。见图3。图3 离心泵并联特性曲线这时第一台泵的出口与第二台泵的吸入口相连。两台水泵串联运行的特点是通过两台泵的流量相等,而扬程或压头等于两台设备的扬程或压头之和。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可以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离心泵汽蚀实验和离心泵串并联实验的一种多功能综合实验台。试验台的系统如图4所示。 图4实验台系统图Zs转速传感器; M1、M2水泵电机(1)、水泵电机(2);B1 、B2水泵(1)、水泵(2);F1水泵(1)入口阀门;F2水泵(2)串、并联管路切换阀阀门;F3水泵串联管路切换阀门;F4水泵(1)出口阀门;F5流量工况调节阀门;F7方水箱与圆水箱之间的联通阀门;F8排气阀;P1水泵(1)入口真空压力表;P2水泵(1)出口压力表;P3水泵(2)入口真空压力表;P4水泵(2)出口压力表; L1、L2泵1流量计、泵2流量计。方水箱仅起到接水的作用。方、圆水箱之间设联通阀门,分别界至两个计量水箱上;圆水箱上设有调试排空阀及放水阀。实验台主要由水泵1(用以测泵特性及串并联实验)、水泵2(用以测泵的汽蚀余量和串并联实验)。实验时,利用各阀门的开、关和调节,形成泵1的单台泵工作回路,在不同流量下,测定一组相应的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计的读数,以及电机的转速n,电功率,即可得出一组泵的流量Q、扬程H,实用功率N等数据,可以绘出泵的H-Q,N-Q和-Q等特征曲线。进行泵的汽蚀实验时,利用相应阀门的开、闭和调节,形成泵2的单泵工作回路,并使水箱成为的封闭的容器,水泵抽水时,使水箱由于水的抽出而产生真空,从而使泵的进口压力减少,直到发生汽蚀,测出泵的汽蚀余量H。再进行泵的串联或并联回路,测定串联和并联时运行特性。 实验台的主要指标和参数:离心泵参数: 型号: 设计扬程: m 最大流量: m3/h 泵进口管径: mm 电机额定功率: W 电机额定转速: 转/分 四、实验要求1、学生根据试验目的,依据基本原理和实验条件,确定实验内容。2、确定试验数据采集点,以获得必要的试验数据。3、拟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经试验指导老师同意后开始试验操作。4、按拟定的实验步骤进行试验,在测得必要的数据后,经试验指导老师同意,停止试验操作。5、整理试验数据,写试验报告。五、实验基本操作步骤需要做的实验:泵的特性实验、泵的串联或并联(选一个);共做两个。说明:泵的扬程=泵进出口压力表读数之差。1.泵的特性实验(1)试验前准备将水箱注满水拧开圆水箱上排气阀F8,向方水箱充水,直到圆水箱内充满水且方水箱内有2/3水为止。(2)进行试验关闭阀门F2、F3、F8;打开阀门F1、F4、F5、F7。启动泵B1。泵运转后,关闭阀门F4。此时,流量为0,为空载状态。测量压力表P2,真空压力表P1的读数,并测出电机转速n和电机功率。打开阀门F4至一定开度,水泵开始给水,再测读压力表P2、真空压力表P1、流量计L的读数,并测定电机的转速n和电机功率。逐步开大阀门F4,改变泵的流量(一般改变10-15次),在每一流量下,测量并记录上述试验数据。这样,可以测得相应于不同流量下的试验数据,从而就可以绘出泵的特性曲线。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NoM(Mpa)V(Mpa)N (W)n(转/分)Q(m3/s)备注123456891011根据测试数据,在坐标系中点出测试点,最后光滑地绘制出HQ,NQ和Q曲线。(可以在一张图上绘出)。 2.水泵的汽蚀试验临界汽蚀余量(NPSH)。通过汽蚀试验测得的NPSH临界值。该临界值是在给定的流量下,在第一级内引起第一级扬程或效率下降(2+k/2)%时的NPSH值(k-型式系数);或者在给定的扬程下,在第一级内引起流量或效率下降(2+k/2)%时的NPSH值。每一吸入口的流量;泵的单机扬程。(1)试验前的准备将水箱注满水后,用排气阀F8排气后关闭排气阀。打开F1、F2、F4、向两个水泵充水。关闭阀门F1、F2、F5,打开阀门F3、F4。(2)进行试验启动水泵B1、B2,泵运转后,即打开阀门F5。调节阀门F5,调至某一流量Q1。在此流量下,将阀门F7由开启向关闭方向逐步调节,使水箱内的真空度逐步增大,每调节一次,同时测读流量计读数、真空压力表P3的读数Hs和压力表P4读数H(扬程)。继续调节阀门F7,直至真空压力表P3的指针发生剧烈颤动或急剧下降为止(即发生汽蚀)。这样,可以读出一组试验数据,并确定在此流量下的汽蚀余量h。(4)将阀门F5调至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测定此流量Q2下的汽蚀余量hc。如此,进行3-5个流量下的试验,测得3-5组试验数据,即可测定泵的汽蚀特性曲线。3、两台泵的串联运行试验说明:泵的扬程=泵进出口压力表读数之差。(1)在相同流量下,测出单台泵运行时的泵B1和泵B2的扬程H1和H2。具体步骤如下:打开阀门F1、F4、F5、F7;关闭阀门F2、F3。打开水泵B1。将F4打开至一定程度,读水泵B1的流量Q1和扬程H1,关水泵B1。关F1,打开F2,启动水泵B2,调节阀门F2,使得水泵B2的流量读数Q2=Q1,读取此时的扬程H2。(2)在与单台泵运行时的相同的流量下,测出两台泵的串联时的扬程H串可以得出H串= H1+ H2。具体步骤如下:打开阀门F3、F4;关闭阀门F1、F2、。接通电源,首先启动泵B2,再启动泵B1,待运行正常后,然后打开阀门F5。调节阀门F5,使流量读数与单台泵运行时相同。在压力表P3、P4、P1和P2上进行扬程H串读值。重复(1)(2)的所有步骤8-10次(即8-10种流量情况下的泵串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说明:H串=泵串联时压力表的读数:(P3-P4)+(P1-P2)NoQ(m3/s)H1(Mpa)H2(Mpa)H1+H2H串备注1234568910114.两台泵的并联运行试验说明:泵的扬程=泵进出口压力表读数之差。(1)在相同的扬程下,测出单台水泵运行时泵B1和泵B2的流量Q1和Q2。步骤如下:打开阀门F1、F5、F7;关闭阀门F2、F3。打开水泵B1。将F4打开至一定程度,读水泵B1的流量Q1和扬程H1,关水泵B1。关F1,打开F2,启动水泵B2,调节阀门F2,使得水泵B2的扬程读数H2=H1,读取此时的流量Q2。(2)在与单台泵运行时的相同的扬程下,测出两台泵并联时的流量Q并,得出:Q并 = Q1+ Q2。具体步骤如下: 开阀门F1、F4、F2、F5、F7、F8;关闭阀门F3。 首先启动泵B2,再启动泵B1,待运行正常后,然后打开阀门F5。 调节阀F2、F4,使压力表P4和P2的扬程一致,并与单台泵运行时相同。 读取两个流量计的读数Q1、Q2, Q并= Q1+Q2。重复(1)(2)的所有步骤8-10次(即8-10种扬程情况下的泵并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NoH(Mpa)Q(m3/s)Q(m3/s)Q1+Q2(m3/s)Q并(m3/s)备注123456891011六、试验台的保养和维护1. 在接电运转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仔细检查各阀门、接头和表头等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加以紧固;用橡胶管将文丘里的测压口与压差计相连接;将水箱注满水,并使泵内全部充满水。完成上述安装工作以后,即可接电试运转。启动水泵,观察有无漏水现象,如漏水,应设法处理。2. 量水箱应保持清洁明亮;3. 流量计的差压计,应注意防尘,以免影响测量精度。不用时,应盖上塑料布或特制小盖;将测力矩力臂用限位装置锁住;4. 易锈零部件,应注意防锈;5. 实验前要认真考虑试验内容,确保其正确,确定各个阀门开、关到位;6. 泵要封闭启动,即关闭F5后启动电机;7. 观察泵气蚀现象时,要快速操作,防止泵损坏;8. 泵运转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触电。要特别注意防止袖角、衣角及长发卷入泵电机的转动部件内,防止发生事故。设备运转如有不正常现象,要立即停车,与指导教师讨论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做试验。饱和水蒸气压力表(按压力排列)压力P饱和温度ts比容饱和水/饱和蒸汽“(M Pa)()(m3/kg)(m3/kg)0.00106.9820.0010001129.2080.002017.5110.001001267.0060.003024.0980.001002745.6680.004028.9810.001004034.8030.005032.900.001005228.1960.006036.180.001006423.7420.007039.020.001007420.5320.008041.530.001008418.1060.009043.790.001009416.2060.010045.830.001010214.6760.015054.000.001014010.0250.02060.090.00101727.65150.02564.990.00101996.20600.03069.120.00102235.23080.04075.890.00102653.99490.05081.350.00103013.24150.06085.950.00103332.73290.07089.960.00103612.36580.08093.510.00103872.08790.09096.710.00104121.87010.10099.630.00104341.6946实验二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一、 实验目的:使用热网水力工况模型实验装置进行几种水力工况变化的实验,能直接了解热网水压的变化情况,巩固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水力工况分析方法、验证热水网路水压图和水力工况的理论。二、 实验装置(如图1)图1 设备简图设备由管道、阀门、流量计、稳压罐、模拟锅炉、水泵等组成,用来模拟由5个用户组成的热水网路。上半部有高位水箱和安装在一块垂直木版上的12根玻璃管,玻璃管的顶端与大气相通,玻璃管下端用胶管与网路分支点相接,用来测量热网用户连接点处的供水干管与回水干管的测压管水头(水压曲线高度)。每组用户的两支玻璃管间附有标尺以便读出各点压力。三、 实验步骤:阀门操作见系统图。1、 正常水压图调整定压水箱高度略高于系统最高点,所有的阀门全部打开(阀门5关闭),往定压水箱加水,水由水泵经锅炉、稳压罐后,一部分进入供水干管、用户、回水管,待系统充满水、打开所有的模拟用户上的排气阀排气,如果水箱缺水,及时补充。启动水泵,调节各阀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