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期末测试卷级答案.doc_第1页
初一下册期末测试卷级答案.doc_第2页
初一下册期末测试卷级答案.doc_第3页
初一下册期末测试卷级答案.doc_第4页
初一下册期末测试卷级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读书,能使浮躁的心变得细n ;读书,能使hu 暗的心变得明亮;读书,能使png 徨的心变得坚定;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斑ln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羸弱(li)悲怆(chung)妄下断语(wng) B. 吞噬(sh)疮痍(chung)面面相觑(q) C. 遒劲(jng)剽悍(bio)浑身解数(xi) D. 脑髓(su)枉然(wng) 锲而不舍(qi)3.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蓦然回首间看到灯火阑珊,让人灵感迸发,茅塞顿开,穿越历史的隧道,在时空的对接点上呈现出打动心灵的力量。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清纯山泉,二者互相配合,茶的清香与泉的甘冽更充分地显现出来。 A.各得其所 妙手偶得 相反相成 B.各司其职 妙手偶得 相得益彰 C.各得其所 豁然贯通 相得益彰 D.各司其职 豁然贯通 相反相成4.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德州市交警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秋序联合整治行动。4月27日,记者在湖滨大道路口看到,执勤民警正在劝导闯红灯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5. 很多成语往往和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有关。比如“完璧归赵”就源于蔺相如的故事。下面成语中涉及共同历史人物的是 与 。(只填序号)(2分)破釜沉舟三顾茅庐 班门弄斧 毛遂自荐四面楚歌 门庭若市6、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2分)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下。A、动词名词量词 B、介词名词量词C、动词助词量词 D、介词助词量词7古诗词名句默写。(5分) 走进经典诗句,会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漫步春江岸边,我们体验“春潮带雨晚来急, ”的清幽和闲适;独坐竹林深处,聆听“独坐幽篁里, ”的美妙乐音;沐浴清冷的月光,我们心中升起“夜发清溪向三峡, ”的淡淡离愁;绵绵黄梅雨,我们感受到 “有约不来过夜半, ”的难以排遣的寂寞;啸啸马鸣,我们为木兰“ , ”的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而啧啧赞叹。8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山海经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 史也包括古、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神话寓言故事,其中“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故事,人们耳熟能详。 B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执 着自己的梦想,始终不屈的奋斗,梦想就会照进现实。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D课文社戏通过作者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述,展示了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童年生活经历。9综合性学习。(5分)七年级(1)班举办“戏曲大舞台”的语文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请说出我国的两种戏曲种类的名称。(2分) 中国戏曲艺术底蕴丰厚、博大精深,我们知道,每一段唱词都是一篇优美的诗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具有艺术特点。细细品味下面的花木兰选段,请你从思想感情(内容)或艺术特色等方面作简要欣赏。 (3分)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二、古诗阅读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0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1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3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 狼 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顾野有麦场 驰担持刀 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或以钱币乞之B其一犬坐于前 贤于材人远矣C乃悟前狼假寐 蒙乃始就学 D复投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鹿亦有智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他,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16.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2分)(1)鹿稍长,甚驯 (2)李氏不与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18. 文中说“李氏深悔之”,请你揣摩文意,说说李氏到底“悔”什么?(2分) 四 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节选)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9.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阅读选文,填写下表。(3分) 20.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例如:两次描写 ,为下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 埋下伏笔。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2分)21.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答: (二)谜题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我记得女儿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厨房做中饭,秋天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温暖。她一脸惶急的来找我了:妈妈,你有一天会死掉的,是吗?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她。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脸: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可是,他们说,活到多老也有一天会死的啊!我假装轻松地开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来,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回答她,怎样为她解释这样的第一课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她: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得够大,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可是,不管怎样样,你总是会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她的小泪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来,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这样啊!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儿子到了四岁,同样的情景又重复出现了一次。他问得比姐姐还急,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止。我大概也是笑容满面地哄了他一阵子,孩子到底还小,还是可以慢慢哄过来的,然后,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要到某一些特别的时刻里,才会再提几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种惊惶以后再没出现过了。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愿触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们的母亲一样。我和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啊!前几年,很想变做一棵树,一棵可以继续生长,永远不死的树。(11)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有挺直的躯干,有茂密的枝叶,风吹过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会翻动,云拂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种轻柔的凉意。水从地里流过来的时候,我也知道,并且能从容地吸取。(12)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乐的树,可以活好几千好几万年,而每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都能记住,所有美丽的回忆都可以存进年轮里面,一层松一层紧,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该有多好!(13)我就常常做这种梦,并且,偶尔走进森林时,也常会仔细端详,想挑选一棵适合我的理想的树。(14)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终于把我的感觉向丈夫说了出来:假如能变成一棵树该有多好,永远也不会受死亡的威胁。(15)谁说的?树的年龄也有限制的啊。(16)可是,不是有很多树可以活很久的吗?(17)了不起几千年,还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丈夫在灯下一面看书,一面微笑着回答我。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18)整个晚上,我走来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却没有再说一句话。(19)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20)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两样。我不能说生命不甜,我不能说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甜蜜和美丽,才使我心中充满了忧伤,而也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忧伤,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丽。还是让春去秋来,让岁月逐渐把我改变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删改)2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文章围绕“生命”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解题”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 ”,要“ ”(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 的人生态度。2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A.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4分)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B.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 24.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25.将文章第(11)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内容或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提示:可从修辞手法、写法或写作目的等角度作答)【链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五 写作(50分)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个拐角”为题目作文。答案 积累运用1细腻 晦暗 彷徨 斑斓2 D 3 C 4 略5 6 A 7 野渡无人舟自横 弹琴复长啸 思君不见下渝州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 D 9 (2分)示例:京剧、昆剧、越剧、豫剧、沪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二人转 刻画了女子的勤劳、能干,不比男儿差的好强精神以及为国拼杀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语言质朴,气势激昂,富有乡土气息。 (3分,意对即可)10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11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12 往旁边看 放下 神情、神态 打洞 (4分,每题1分)13A(2分)14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分)15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或“邪不敌正” (2分,意对即可)16. 逐渐,渐渐 (2) 给 (每题1分)20. 他们家门外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 (2分,意对即可)21. 后悔自己态度不坚决,伤了鹿的心。(2分,意对即可)课内阅读答案 19 收留小猫 愤怒(可厌) 难过(自责)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20. 猫对鸟笼凝望 真相大白(洗刷冤情)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21 答案要点: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3点即可。只答“自责”给1分。)课外阅读答案:22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与美丽 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 积极 乐观 旷达(每空1分)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最终”,在文章结尾处顺藤,抓住关键词“醒悟”摸瓜,即可得出前两空的答案。后两空,要在解答前两空的基础上,用积极向上、乐观旷达之类的词语概括作者的人生态度。23答案:A该句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的描写手法;“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刻画出女儿的幼小可爱(1分);“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生动地表现出女儿因为听人说生命的极限谁也无法抗拒,担心妈妈有一天会死掉的担心、焦急以及急于求证这种想法的正确性的认真情状(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赏析。第一步,回忆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第二步,把画线部分文字与描写手法一一对照,明确这一句描写女儿的双颊、瞳仁、衣着、表情,使用了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手法,最后结合句子分析这些描写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心理即可。B答案:“好温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