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4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 主讲老师 宫良伟学院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内容和学时安排 一 本章内容4 1事故4 1 1事故概念4 1 2事故特征4 1 3事故法则4 2事故原因及分类4 2 1事故原因分析4 2 2事故分类4 3事故致因理论二 学时安排5学时 3 重难点 一 重点1 事故法则2 事故的分类3 事故致因理论二 难点1 事故因果论2 两类危险源理论 4 学习目标 1 掌握事故的概念及海因里希法则的含义2 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的分类方法3 了解事故致因理论及事故发展的规律 5 4 1事故 4 1 1事故的概念事故是发生于预期之外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伯克霍夫认为 事故是人 个人或集体 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 违反人的意志的 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 或迫使之前存续的状态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改变的事件 事故是一种动态事件 它开始于危险的激化 并以一系列原因事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系统而造成的损失 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害 死亡 职业病或设备设施等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6 4 1 1事故的概念 事故的含义包括 1 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 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 人类的任何生产 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2 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往往包括许多偶然因素 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 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3 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 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中断 终止人们正常活动的进行 必然给人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某种形式的影响 因此 事故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的事件 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7 4 1 2事故的特征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1 事故的因果性2 事故的偶然性 必然性和规律性3 事故的潜在性 再现性和预测性 8 4 1 3事故法则 事故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 当时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死亡 重伤事故1666件 轻伤48334件 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即在机械事故中 死亡 重伤 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 29 300 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 在机械生产过程中 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 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 29件造成人员轻伤 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9 4 1 3事故法则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 1 29 300法则 也可以是 300 29 1法则 图4 1海因里希法则 10 4 2事故原因及分类 4 2 1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的原因分为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1 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 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又称一次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 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1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1 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 1 防护 保险 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 设施 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 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 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12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1 防护 保险 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无防护 具体包括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 未接地 绝缘不良 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 噪音大 危房内作业 未安装防止 跑车 的挡车器或挡车栏 其他 防护不当 具体包括 防护罩未在适应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坑道掘进 隧道开凿支撑不当 防爆装置不当 采伐 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爆破作业隐蔽所有缺陷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其他 13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2 设备 设施 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 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 具体包括 通道门遮挡视线 制动装置有缺欠 安全距离不够 拦网有缺欠 工件有锋利毛刺 毛边 设施上有锋利倒棱 其他 强度不够 包括 机械强度不够 绝缘强度不够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其他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包括 设备带 病 运转 超负荷运转 其他 维修 调整不良 包括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保养不当 设备失灵 其他 14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3 个人防护用品 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防护服 手套 护目镜及面罩 呼吸器官护具 听力护具 安全带 安全帽 安全鞋等 个人防护用品 用具缺少 指无个人防护用品 用具 缺陷指所用防护用品 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15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4 生产 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光线不良 包括 照度不足 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 视物不清 光线过强 通风不良 包括 无通风 通风系统效率低 风流短路 停电 停风时进行爆破作业 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就爆破 瓦斯超限 其他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所杂乱 包括 工具 制品 材料堆放不安全 其他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包括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 冰雪覆盖 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 湿度不当 16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 1 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 指成品 半成品 材料 工具 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 坐不安全位置 如平台护栏 汽车挡板 吊车吊钩等 8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 修理 检查 调整 焊接 清扫等 10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置错误 17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2 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 则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7种 1 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 2 教育培训不够 3 身体的原因 4 精神的原因 5 管理上有缺陷 6 学校教育的原因 7 社会历史原因 18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1 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 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 是指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 在设计上和技术上存在的与事故发生原因有关的缺陷 其包括工业构件 建筑物 机械设备 仪器仪表 工艺过程 控制方法 维修检查等在设计 施工和材料使用中存在的缺陷 这类缺陷主要表现在 在设计上因设计错误或考虑不周造成的失误 在技术上因安装 施工 制造 使用 维修 检查等达不到要求而留下的事故隐患 19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2 教育培训不够 教育培训不够 是指形式上对职工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但是在组织管理 方法 时间 效果 广度 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职工对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 政策 法规和制度不了解 对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纪律没有完全掌握 对各种设备 设施的工作原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没有学懂弄通 对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方法 安全防护方法 安全生产特点等一知半解 应付不了日常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等不重视 不能真正按规章制度操作 以致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20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3 身体的原因 身体的原因 包括身体有缺陷 如眩晕 头痛 癫痫 高血压等疾病 近视 耳聋 色盲等残疾 身体过度疲劳 酒醉 药物的作用等 4 精神的原因 精神的原因 包括怠慢 反抗 不满等不良态度 烦躁 紧张 恐怖 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 偏狭 固执等性格缺陷等 此外 兴奋 过度积极等精神状态也有可能产生不安全行为 21 4 2 1事故原因分析 5 管理上有缺陷 管理上有缺陷 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 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 作业标准不明确 缺乏检查保养制度 人事配备不完善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健全的操作规程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等 22 4 2 2事故分类 1 事故按事故属性分类依照事故的属性不同 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1 自然事故自然事故是指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人类目前的力量难以预知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事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天灾 它属于人为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的领域 如地震 海啸 台风 突发洪水 火山爆发 滑坡 陷落 冰雹 异常旱涝 气压 气暖 突变等地球上的自然变异 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 都是自然事故或自然灾害事故 23 4 2 2事故分类 2 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 违反科学程序或违反法律 令 法规 操作规程等不良行为而造成的事故 所以人为事故 就是除 天灾 以外的事故 发生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人 而不在于 天 因此 人为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基本上都属于人为事故 24 4 2 2事故分类 2 事故按危害后果分类依照生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 事故分为伤亡事故 物质损失事故和险肇事故三大类 1 伤亡事故是指个 体 人或集体在行动过程中接触或遇到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 作用于人体 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一般是指伤害与死亡事故的总称 也可解释为 伤亡事故是指人体受到伤害后 暂时地 部分地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或人员伤与亡的事故 25 4 2 2事故分类 2 物质损失事故物质损失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只有物质 财产受到破坏 使其报废或需要修复的事故 如建筑物的倒塌 机器设备的损坏 原材料及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 动力及燃料的损失等等 都属于物质损失事故 即只有财产或经济损失与破坏 而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3 险肇事故险肇事故是指虽然发生事故 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既发生事故后 未发生人员伤害 又未出现物质 经济损失或物质 经济损失极少的事故 这类事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26 4 2 2事故分类 3 事故按行业分类依照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的行业不同 事故又分为行业或企业事故 我国主要有如下八大类 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2 火灾事故3 道路交通事故4 水上交通事故5 铁路交通事故6 民航飞行事故7 农业机械事故8 渔业船舶事故 27 4 2 2事故分类 4 事故按伤害程度分类事故发生后 按事故对受伤害者造成损伤以致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三大类 1 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 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 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是指受伤职工歇工 治疗 在一个工作日以上 低于104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但够不上重伤者 2 重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 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 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的事故 或职工受伤后歇工 治疗 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 最多不超过6000日 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3 死亡事故是指事故发生后当即死亡 含急性中毒死亡 或负伤后在30日以内死亡的事故 其损失工作日定为6000日 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死亡年龄计算出来的 28 4 2 2事故分类 5 事故按严重程度分类根据200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实行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 事故的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多少 又可分为 也可称为事故等级 1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在事故中造成1到2人死亡 或者9人以下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1000万元的事故 2 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在事故中造成3到9人死亡 或者10到49人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不超过5000万元的事故 3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在事故中造成10人到29人死亡 或者50人到99人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不超过1亿元的事故 4 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在事故中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9 4 2 2事故分类 6 按事故类别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1 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中 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 具体分类如下 1 物体打击2 车辆伤害3 机械伤害4 起重伤害5 触电6 淹溺7 灼烫8 火灾9 高处坠落10 坍塌 30 4 2 2事故分类 11 冒顶片帮12 透水13 放炮14 瓦斯爆炸15 火药爆炸16 锅炉爆炸17 容器爆炸18 其他爆炸19 中毒和窒息20 其他伤害 31 4 2 2事故分类 7 事故按责任分类1 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由于有关人员的过失所造成的事故 即上面所讲的人为事故 2 非责任事故 自然事故 非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或属于未知领域的原因所引起的 用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解决和不可抗拒的事故 即上面所讲的自然事故 3 破坏事故破坏事故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而人为故意制造的事故 32 4 2 2事故分类 8 事故按发生原因分类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常见的四种原因 1 物质技术原因事故物质技术原因是指由于物质或技术方面而引起的事故 称为物质技术原因 简称物质原因 事故 2 人为原因事故人为原因是指由于人的操作 违章和违纪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事故 3 管理原因事故管理原因是指由于管理上的缺陷 失误 混乱和不作为等方面而引起的事故 4 环境原因事故环境原因是指由于环境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事故 33 4 2 2事故分类 9 事故按受伤性质分类受伤性质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实质上这是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 常见的有 电伤 挫伤 割伤 擦伤 刺伤 撕脱伤 扭伤 倒塌压埋伤 冲击伤等 因其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 10 事故按人员保险待遇分类1 工伤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与生产 工作有关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事故 急性中毒和职业病 见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 2 比照工伤事故是指与生产 工作有关 而因为特殊情况又难以完全满足 工伤保险条例 中关于工伤规定要求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事故 3 其他事故是指与生产或工作无关 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事故 34 4 3事故致因理论 4 3 1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1919年 英国的格林伍德 M Greenwood 和伍兹 H Woods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36年 美国人海因里希 W H Heinrich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或多米诺骨牌理论 1949年 葛登 Gorden 流行病学方法 1961年由吉布森 Gibson 能量释放论 1969年由瑟利 J Surry 各种事故模型 强调人 机械和环境匹配协调 1972年 本纳 Benner 扰动起源事故模型 35 4 3 2事故因果论 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 W H Heinrich 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 该理论认为 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尽管伤害事故可能在某一瞬间发生 却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相继作用与发生的结果 36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 遗传及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 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 固执和心胸狭窄等不良性格 有的人天生性格急躁 而有的人则性格比较缓慢等 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 助长性格的缺点发展 2 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 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它包括鲁莽 固执 过激 神经质 轻率 不认真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 以及缺乏安全知识和技术等后天的缺点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 或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 物质的状态 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 事故 事故是指由于物体 物质 人或放射性的作用或反作用 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 出乎意料之外的 失去控制的事件 5 伤害 由于事故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 4 3 2事故因果论 37 4 3 2事故因果论 启示 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 一颗骨牌被碰倒了 则将发生连锁反应 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 如果移去或抽出连锁中的一颗骨牌 则连锁被破坏 事故过程就被中止 海因里希认为 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 强调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检查 其目的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形为 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中的失误 缺陷与混乱 从而中断事故的连锁进程 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消除事故隐患 38 4 3 2事故因果论 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1 管理原因 控制不当 2 基本原因 起源论 个人和环境因素 3 直接原因 事故征兆 从事故征兆中去发现深层的原因 4 导致事故 接触 对危险和能量进行隔离 5 伤害损伤 应急处置 39 4 3 3轨迹交叉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 同一空间 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 就在此时间 空间发生了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 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 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 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 同地出现 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如起重设备吊运物体时 禁止人在其下行走 40 4 3 3轨迹交叉论 上述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1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 心理 环境 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 1 生理 先天身心缺陷 2 社会环境 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3 后天的心理缺陷 4 视 听 嗅 味 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5 行为失误 41 4 3 3轨迹交叉论 2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 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 1 设计上的缺陷 如用材不当 强度计算错误 结构完整性差等 2 制造 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3 维修保养上的缺陷 4 使用上的缺陷 5 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 1 一 2 一 3 4 一 5 的方向顺序进行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 1 一 2 一 3 一 4 一 5 的方向进行 人 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 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 时空 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出现 42 4 3 3轨迹交叉论 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 即消除 起因物 从而就不会出现 施害物 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使人与物的轨迹不相交叉 事故即可避免 可以通过图4 4加以说明 图4 4人与物两系列形成事故的系统 43 4 3 4能量转移理论 生产 生活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能量 如机械能 热能 电能 化学能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声能 生物能等 它们的意外释放都有可能造成对人和物的伤害或损坏 1 机械能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的主要类型的能量2 电能意外释放会造成各种电气事故3 热能意外释放会造成各种烫 烧事故4 化学能意外释放会造成伤亡事故5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造成的事故 44 4 3 4能量转移理论 1 机械能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 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 的主要类型的能量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 位于高处的人体 物体 岩体或结构的一部分相对于低处的基准面有较高的势能 当人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 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 物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 物体自高处落下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岩体或结构的一部分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 发生冒顶 片帮 坍塌等事故 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如各种运动中的车辆 设备或机械的运动部件 被抛掷的物料等 它们具有的动能意外释放并作用于人体 则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等事故 45 4 3 4能量转移理论 2 电能意外释放会造成各种电气事故意外释放的电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导体带电而发生所谓的 漏电 现象 当人体与带电体接触时会遭受电击 电火花会引燃易燃易爆物质而发生火灾 爆炸事故 强烈的电弧可能灼伤人体等等 3 热能意外释放会造成各种烫 烧事故现今的生产 生活中到处利用热能 人类利用热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失去控制的热能可能灼烫人体 损坏财物 引起火灾 火灾是热能意外释放造成的最典型的事故 应该注意 在利用机械能 电能 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时也可能产生热能 46 4 3 4能量转移理论 4 化学能意外释放会造成伤亡事故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使人员中毒 在众多的化学物质中 有相当多物质的化学能会导致人员急性 慢性中毒 致病 致畸 致癌 火灾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爆炸中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和热能 就能造成人员伤亡 5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造成的事故电离辐射主要指 射线 阿尔法射线 射线 贝塔射线 和中子射线等 它们会造成人体急性 慢性损伤 非电离辐射主要为X射线 r射线 紫外线 红外线和宇宙射线等射线辐射 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电焊 熔炉等高温热源放出的紫外线 红外线等有害辐射会伤害人的视觉器官 47 4 3 4能量转移理论 该理论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 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根据这种理论 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 转换 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 防止发生能量的意外释放或逸出 从能量意外释放论出发 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把约束 限制能量 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蔽 所以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 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 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48 4 3 5管理失误事故致因理论 管理失误论事故致因模型 侧重于研究管理上的责任 强调管理失误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