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指导书 (7).doc_第1页
焊接作业指导书 (7).doc_第2页
焊接作业指导书 (7).doc_第3页
焊接作业指导书 (7).doc_第4页
焊接作业指导书 (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焊接作业指导书 (7) 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年3月11.0线路焊接本工程的焊接方法采用焊条电弧焊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 返修焊口采用焊条电弧焊。 1.1编制原则本工程焊接作业指导书是焊接施工的指导性文件,编制原则是针对工程特点,符合业主要求,遵守标准规范,有效指导施工。 1.2焊接施工规范1.2.1接头设计1.2.1.1接头形式对接1.2.1.2对口形式V型1.2.1.3钝边(p)1.60.4mm1.2.1.4坡口角度()6051.2.1.5对口间隙(b)2.5mm-4.0mm1.2.1.6错边量2.0mm1.2.1.7盖面焊缝宽(w)两侧每边比表面坡口宽1-2.0mm1.2.1.8焊缝余高0h2.0mm1.2.1.9接头设计如下图示1.2.1.10焊缝层数壁厚(mm)根焊(层)填充焊(层)盖面焊(层)11.9-17.512-51注立焊位置允许立填焊;填充、盖面焊允许排焊,排焊时2-3道为一层。 21.2.2焊接准备1.2.2.1焊接准备水平固定(5G)1.2.2.2预热温度100C120C1.2.2.3预热宽度坡口两侧各大于75mm1.2.2.4预热方法火焰加热1.2.2.5温控方法红外测温仪1.2.2.6焊接设备奥太焊机DC5001.2.2.7送丝机奥太半自动焊机DC5001.2.2.8对口方式外对口器、内对口器1.2.3有关工艺要求1.2.3.1焊接方法纤维素型焊条电弧焊根焊+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填充、盖面。 1.2.3.2焊接方向下向1.2.3.3根焊与热焊间隔10min1.2.3.4层间温度801.2.3.5焊丝干伸长度15-25mm1.2.3.6焊丝烘干无1.2.3.7溶滴过渡形式滴状过渡或射滴过渡1.2.3.8焊后热处理无1.2.3.9每层焊工数2名1.2.4焊接规范焊道焊材牌号直径mm极性焊接方向电流(A)电压(V)送丝速度in./min焊接速度cm/min根焊E60103.2DC+下向559024-37-5-154.0DC+下向70-13024-37-8-16填充E71T8-Ni12.0DC-下向180-27017-2270-1xx-25盖面E71T8-Ni12.0DC-下向170-26017-2270-1xx-25技术措施31.2.4.1清理工具动力角向砂轮机及钢丝刷1.2.4.2根焊接头用钢丝刷、动力角向砂轮机清理1.2.4.3对口器撤离外对口器在完成根焊道67%后,且焊完的焊道应沿圆周均匀分布方可撤离;内对口器,完成根焊道100%后撤离1.2.4.4其它用钢丝刷和动力角向砂轮机清理干净焊道表面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焊接1.2.5现场焊接施工要求1.2.5.1半自动焊,必须由合格焊工用已审定的焊接工艺规程来完成,且对口处均匀.光滑,不得有铁锈、油脂、磨损或其它影响焊接质量的有害物资,接头设计和对口间隙应符合所采用的焊接规程要求。 1.2.5.2焊接环境要求在下列环境下,如无防护措施应停止焊接施工。 1)风沙大,风速超过5m/s2)相对湿度超过90%RH3)雨天气4)环境温度低于55)焊接施工时,禁止在坡口以外管表面引弧,前一层焊道未完成前,不得进行下一层焊道,两层焊道接头应错开2030mm。 6)焊层间的清扫每层焊道和坡口上的溶渣和飞溅应除掉该项工作可用手工或电动砂轮机来完成,清除的金属不应改变接头的几何形状以防止明显地降低接头强度,进行填充和盖帽前,应将表面的气孔,熔渣.焊道起点磨平。 7)焊接停止.当天的焊接作业应连续完成。 不能当日完成的焊口,必须焊接完成50%钢管壁厚,且不少于三层焊道。 2.0焊接返修2.1全壁厚返修3.1.1焊接的基本要求3.1.1.1手工电弧焊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1.1.2焊工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并按焊工考试合格项目施焊.43.1.1.3返修焊接前,应核对返修通知单与现场焊口编号是否一致,并对返修焊口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以上,且不超过130,可采用火焰加热器,但加热应均匀。 3.1.1.4用电动磨光机对缺陷进行彻底清除,并修磨出便于焊接的坡口形状,并把坡口两侧各25mm处的油污、浮锈等清除干净。 3.1.1.5每处返修的焊缝长度大于50mm(相邻两处缺陷间隔50mm时作为一处返修),同一焊缝中不能有三处或三处以上的缺陷,同一部位的返修累计数不能超过一次,否则割掉重焊。 3.1.3施工规范3.1.3.1接头形式对接3.2.1.2对口形式V型3.2.1.3钝边(p)1.60.4mm3.2.1.4坡口角度()6053.2.1.5对口间隙(b)2.5mm-4.0mm3.2.1.6错边量不大于管壁厚的18,且2.0mm3.2.1.7盖面焊缝宽(w)两侧每边比表面坡口宽0.5-2.0mm3.2.1.8焊缝余高0h2.0mm3.1.3.7接头设计如下图示3.1.3焊缝层数全壁厚返修焊接层数壁厚(mm)根焊(层)填充焊(层)盖帽焊(层)511.912114.213117.5141注填充焊、盖面焊允许排焊,排焊时2-3道为一层。 3.1.4焊接准备3.1.4.1预热温度100120C3.1.4.2预热宽度坡口两侧各大于75mm3.1.4.3预热方法火焰加热3.1.4.4温控方法红外测温仪3.1.4.5焊接设备下降外特性直流焊机3.1.6有关工艺要求3.1.6.1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3.1.6.2层间温度803.1.6.3根焊与填充焊间隔10min3.1.6.4每层焊工数1名3.1.7焊接规范(以打磨打透为前提)焊道焊材牌号直径mm极性电流(A)电压(V)焊接速度cm/min根焊E60103.2DC-558022356-12填充E5515-G3.2DC+70-12018-285-15盖面E5515-G3.2DC+70-12018-285-15注意事项焊前焊条须按厂家要求执行烘焙,随烘随用。 焊前对焊件必须清除油、锈、水份等杂质。 采用短弧操作,窄道焊方法。 技术措施:经无损检测发现的不合格缺陷按以下方法修补63.1.7.1根部焊道的清理;如果缺陷出现在焊缝根部,修理时用碳弧气刨和动力角向砂轮机按图1形状将缺陷清理干净,然后按规定对焊口整体进行预热,该项工作必须由有资格的焊工按照上述的规范进行修补。 3.1.7.2焊缝中部及表面缺陷的修补;如果缺陷出现在焊缝中部或表面,按图2形状将缺陷清理干净,其余程序同上。 3.1.7.3经打磨后的坡口应进行磁粉探伤或液体渗透探伤以确保裂纹清除干净。 3.1.7.4返修部位应该重新进行射线检测。 3.1.7.5返修焊道的起点和终点不应与原始焊道的起点与终点相重叠。 3.1.7.6同一位置焊缝返修只允许进行一次。 3.1.8施焊焊接要求3.1.8.1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对焊缝区域进行保温覆盖,防止焊缝冷速过快。 3.1.8.2环境湿度小于90%RH3.1.8.3焊接环境风速若环境风速大于5米/秒,应采取防风棚等保证措施。 2.2验收标准2.2.1焊缝外观检查3.2.1.1焊缝层间不得有裂纹,未融合、未焊透、夹渣、弧痕、融合性飞溅、凹坑等。 3.2.1.2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不能有熔渣。 3.2.1.3焊缝余高,错边量及焊缝宽度应达到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3.2.1.4咬边深度小于0.5mm,小于0.3mm的任何长度均为合格,咬边深度在0.3-0.5mm之间,单个长度不超过30mm,累计长度不得大于焊缝周长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