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研讨会.doc_第1页
参加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研讨会.doc_第2页
参加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研讨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加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研讨会”的几点体会 关王庙中学 连广宇3月5日-6日,我参加了由山西省教研室组织的“2011年中考语文研讨会”。根据议程安排:5日上午听取三节复习课(分别是太原五中席琴老师,朔州市怀仁四中仝富强老师,太原师院附中柳欣睿老师),下午再听三位省教学能手对上午课的一些阐述。6日上午听取山西省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李子燕老师的遵循语文规律,在积累中成长 讲座 。下来我就把这次学习的会议精神给大家进行传达。一、关于考试科目的说明:1、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山西省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山西省现行的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2、 命题要求:1) 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 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不同的地方)3) 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本着“保持山西特色,适度有所创新”的原则进行,内容上注重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5) 力求科学、简约。试卷不能出现问题,用语要精练。3、考试内容主要分为:基础;阅读(古诗文、现代文);写作;基础以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主。古诗文的默写、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课外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4、形式、结构及题型1)、考试形式:采用书面笔试、闭卷的形式,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试卷结构:基础(约20分);阅读(约50分);写作(约50分)。3)、考试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适当结合一定的客观题(量很小)。二、与去年中考语文的对比:1、变试题中的“积累”为“基础”。2、客观题的量较少。3、现代文的阅读(除课标规定考察要求之外),还增设了解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三、教研员李子燕老师建议:1.从今年语文考试来看,试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大,主要考查的还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遵纲守本,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2.语文学科不同其它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平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3、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是1) 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语文考试时分数上的胜利只能提供一张进入重点大学的门票。要想体悟人生道理,赚取一张进入社会的门票还是要从经典书籍中寻找真谛。语文水平的差距不是考试分数上的差距,而是生命质量、人生的差距。2) 有美好感情,热爱读书的。繁星春水让学生认识了爱的哲学,懂得母爱、童真、自然的重要;朝花夕拾让学生走进名人的童年,懂得友谊、尊师、亲情对成长的维护;水浒传让学生认识侠义,懂得反抗的意义;骆驼祥子让学生感受旧中国个人奋斗的艰难,懂得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认识顽强的品质,懂得理想对人生的提升;童年让学生看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懂得了苦难是最好的大学;鲁滨孙漂流记让学生懂得战胜自然,改变环境经典,给学生道德的力量。3) 指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读书笔记。分类型,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由简到繁,由浅入深。4) 模仿课文,参照写法的。以读为本的 “语文课姓语名文,语文课必须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5)有章有法、披文入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 6)无论怎样设计复习方法,抓住教材的。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 讲课抓教材;备课抓教材;复习更不能脱离教材。因此,把教材复习搞好,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才能品味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真正乐趣。7)不是考什么教什么,不猜题押题的。 8)不搞题海战术,做题少而精的9)即使到了迎考冲刺阶段,基本功仍然常抓不懈的。 四、几点体会:1、课标是方向,研读课标。(用课标指引教学的方向)2、语文教师应该有教材意识:(有理读课文的习惯,有品读课文的功力,有美读课文的耐性,有巧读课文的机智,有助读课文的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