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检测报告样例.doc_第1页
知网检测报告样例.doc_第2页
知网检测报告样例.doc_第3页
知网检测报告样例.doc_第4页
知网检测报告样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测日期 2012-07-12 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43.7% 重合字数:1936 文献总字数:4429 浅谈时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 总文字复制比:43.7%(1936)总字数:4429 1 浅谈时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刘超;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28 28.4% 是否引用:否 2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安洁 -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9-04-01 26.6% 是否引用:否 3 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周家伦 - 中国教育报- 2007-05-14 7.2% 是否引用:否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佟娟娟; -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11-20 5.6% 是否引用:否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优化教育红丽;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25 5.4% 是否引用:否 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马刚;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7-12-15 4.4% 是否引用:否 7 浅论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黄碧君; - 管理观察- 2009-02-15 4.3% 是否引用:否 8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与模式 - 景明网 - 网络(/)- 4.0% 是否引用:否 9 论高职学院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塑造孙雁; - 文教资料- 2008-07-05 3.7% 是否引用:否 10 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殷来宾;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25 3.5% 是否引用:否 11 浅谈大学生健康人格与法律素养的培养朱德莉; - 世纪桥- 2007-02-10 3.3% 是否引用:否 12 高职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王琼; -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2-10 3.3% 是否引用:否 13 浅析体育运动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的研究段芬;王栋;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10-05 3.3% 是否引用:否 14 人格教育入手的学生管理工作平合付娜;刘翔; - 人才开发- 2007-05-01 3.1% 是否引用:否 15 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康为杰;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30 2.1% 是否引用:否 16 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豆全丽; - 科技信息- 2011-07-15 2.1% 是否引用:否 17 浅析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杜琦; -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6-20 2.1% 是否引用:否 18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何宇红 - 商场现代化- 2005-05-25 2.0% 是否引用:否 浅谈时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摘要:本文深入地对时尚文化给现在大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做了说明分析,并介绍了由此带来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这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难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并由此笔者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关键词:时尚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解决办法目前,时尚文化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生校园生活,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接受能力、追求个性的性格决定了大学生成为时尚文化发源以及传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各种行为影响着时尚文化的传播。当下流行的各种文化无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从“哈日”到“哈韩”,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卖萌”到“闷骚”,从“QQ空间”到“微博”,“人肉搜索”,“花儿朵朵”,“宅男宅女”当这些时尚文化现象刚刚出现,立即在高校中蔓延,受到大家的接受,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模仿追求,慢慢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思想。在大学生中受追捧的时尚种类繁多,主要有QQ聊天文化、微信语音聊天文化、网络流行语、追星文化等。作为社会现代、开放,包容的基本特征之一,“时尚”成为一种社会想象并且普遍发展。时尚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平静的校园不断冲击着,它以其多元化的兼容并包价的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甚至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产生深刻影响,更加左右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在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挑战,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课题和难题。1 时尚文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1.1 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混乱一个社会的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不良时尚虽然作为表面文化现象,但是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它所传递的深层社会意识,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可以找到其属类,尽管有的披着文明、开放、现代的外衣,但是过度关注自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出发点的价值取向却是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对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当面对各种或好或坏的时尚对象时,年轻人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就会使他们难以拒绝不良时尚,都加以吸收,这对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现在大学生中弥漫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现象,不良时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1.2 对时尚的过度追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时尚外在的形势和感觉,使得大学生过度追求,由此造成的大学生群主体性迷茫。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融合的速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加需要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显得日益重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当中去,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然而,现在有些大学生热衷于追求享乐生活,对网络世界、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占据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而不是作为娱乐方式对待,长期的人机对话使得他们对生活冷漠,忽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使得他们做出过分之举,辍学等现象不断发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时尚文化夸张过分的宣传,使得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不思进取,生活上互相攀比,物质上追求名牌,穿着新颖、另类,尽管没有经济来源,全靠父母血汗钱的供养,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父母的辛苦。浪费水电粮食的现象更是普遍,“勤俭节约”、“谁知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像是一种挂在嘴边的口号;然而其精神生活更是匮乏,他们很少读圣贤书或者其他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不劳而获的心态,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漠视,对男女交往的宽松态度,考试作弊更是常见,其形势越来越严峻,亟待解决。1.3 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和对人民的热爱,它是社会主流文化推崇的一种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把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乎国家的兴衰。而不良时尚所推崇的淡泊冷漠情绪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虚无缥缈,仅凭个人的感觉、情绪、欲望来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脱离人民的理想追求,没有正确的人生理想。1.4 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日益严重通过商业化的包装,大众传媒的功利性宣传,时尚最终以商品的方式得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蔓延,据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时尚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 45. 1%的人认为“金钱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人应该即时享受”有33. 9% 的人表示同意; 而浙江大学生中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超过半数, 77. 4%的同学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手机、电脑等成为大学生必备,李宁、乔丹、鸿星尔克、耐克等名牌成为大学生日常购物的一个标准;甚至,iPhone、iPad、卡尔文克莱因、BOSS等奢侈品牌更成为大学生追逐的对象。这种互相攀比的现象,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更给家里带来巨大负担。1.5 不良时尚不断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不良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李宇春的演艺事业一步步提升,另一种文化也在逐渐兴起,“春哥”的名讳愈叫愈响,“春哥教”势力迅速膨胀,大学生们对于李宇春的崇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喜爱,而是上升为一种盲目的依托与“迷信”。各种如“信春哥,不挂科”、“信春哥,得永生”等等的口号标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四川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在寝室烧香供奉“春哥”海报,并引以为潮流、创新。诸如此类,“信春哥”的“迷信文化”,“暴力文化”、“爱情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扭曲的时尚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腐蚀者大学生的思想,削弱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享乐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此外,欧美等西方文化通过时尚的推销方式来包装自己,宣传他们所谓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模糊,对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降低。1.6 模糊了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以美国摇滚乐和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部分的不良时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西方文化不仅代表了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得到西方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更通过电影网络等传播方式传播到我国,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冲突,其不是我国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很容易这种“世界和平,没有界限”的错误信号所误导,丧失警惕,毫无防备的接受这些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由表层上的接受,发展成为深层次上的认同,逐渐丢失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2 对高校思政教育应对时尚文化提出的几点解决办法2.1 对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进行培养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的具体的统一。现在我国高校偏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的培养教育。不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需求,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些不适大学生素质教育还不适应社会应有客观上的因素,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点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要从根本上抵制低俗不良时尚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并且不断发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操守,引导大学生感受文化,体验文化,学习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主体性文化人格。2.2 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时尚发展一个价值多元社会需要一个被大家共同接受和遵守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当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方针,正确认识社会的多元时尚文化现象中的善恶、美丑、利害,同时传递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从而起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不断引领高校时尚的健康发展,并且把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3 弘扬主流价值观,保证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高校时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首先必须确立主流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主流价值观,保证高校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不断弘扬主流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大学生要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文化、封建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使他们对这些从感官认识上升到精神层次的认识,肩负起大学生自觉引导正确高校时尚发展的重担,使主流价值观与时尚文化相结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力量。2.4 使时尚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创新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为了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对象思想行为特征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时尚本质上作为商业娱乐的文化,但是这并不排斥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实际上,不少时尚文化和大众文化本身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宣传。受到传统政治教育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一度具有泛政治化倾向,忽视了大学生的年龄、性格、思想特点。忽视艺术性娱乐性和可接受性,而过度重视思想性,过于严肃高雅而传统的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感到厌烦,不去主动接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改正这一教育传统。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摸准时代脉搏,把相对空洞的内容加入可接受性行和娱乐性较强的话题,寓教于乐,在引起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思政教育自然传递给同学。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尝试把严肃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学生生活距离远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明白易懂的道理、生动活泼的典型事例,把经典文化用时尚包装,在时尚传播的同时,使之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时尚,创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参考文献:1周晨虹.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J.发展论坛,2003( 2).2黄象品.加强青年社会思潮引导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 7)3吴烨宇. 青年时尚现象产生的动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3( 2)4朱晓慧. 大众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理论界,2003浅谈时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摘 要:本文深入地对时尚文化给现在大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做了说明分析,并介绍了由此带来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这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难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并由此笔者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关键词:时尚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解决办法目前,时尚文化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生校园生活,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接受能力、追求个性的性格决定了大学生成为时尚文化发源以及传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各种行为影响着时尚文化的传播。当下流行的各种文化无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从“哈日”到“哈韩”,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卖萌”到“闷骚”,从“QQ空间”到“微博”,“人肉搜索”,“花儿朵朵”,“宅男宅女”当这些时尚文化现象刚刚出现,立即在高校中蔓延,受到大家的接受,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模仿追求,慢慢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思想。在大学生中受追捧的时尚种类繁多,主要有QQ聊天文化、微信语音聊天文化、网络流行语、追星文化等。作为社会现代、开放,包容的基本特征之一,“时尚”成为一种社会想象并且普遍发展。时尚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平静的校园不断冲击着,它以其多元化的兼容并包价的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甚至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产生深刻影响,更加左右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在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挑战,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课题和难题。1 时尚文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1.1 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混乱一个社会的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不良时尚虽然作为表面文化现象,但是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它所传递的深层社会意识,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可以找到其属类,尽管有的披着文明、开放、现代的外衣,但是过度关注自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出发点的价值取向却是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对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当面对各种或好或坏的时尚对象时,年轻人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就会使他们难以拒绝不良时尚,都加以吸收,这对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现在大学生中弥漫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现象,不良时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1.2 对时尚的过度追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时尚外在的形势和感觉,使得大学生过度追求,由此造成的大学生群主体性迷茫。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融合的速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加需要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显得日益重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当中去,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然而,现在有些大学生热衷于追求享乐生活,对网络世界、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占据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而不是作为娱乐方式对待,长期的人机对话使得他们对生活冷漠,忽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使得他们做出过分之举,辍学等现象不断发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时尚文化夸张过分的宣传,使得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不思进取,生活上互相攀比,物质上追求名牌,穿着新颖、另类,尽管没有经济来源,全靠父母血汗钱的供养,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父母的辛苦。浪费水电粮食的现象更是普遍,“勤俭节约”、“谁知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像是一种挂在嘴边的口号;然而其精神生活更是匮乏,他们很少读圣贤书或者其他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不劳而获的心态,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漠视,对男女交往的宽松态度,考试作弊更是常见,其形势越来越严峻,亟待解决。1.3 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和对人民的热爱,它是社会主流文化推崇的一种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把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乎国家的兴衰。而不良时尚所推崇的淡泊冷漠情绪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虚无缥缈,仅凭个人的感觉、情绪、欲望来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脱离人民的理想追求,没有正确的人生理想。1.4 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日益严重通过商业化的包装,大众传媒的功利性宣传,时尚最终以商品的方式得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蔓延,据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时尚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 45. 1%的人认为“金钱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人应该即时享受”有33. 9% 的人表示同意; 而浙江大学生中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拥有率超过半数, 77. 4%的同学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手机、电脑等成为大学生必备,李宁、乔丹、鸿星尔克、耐克等名牌成为大学生日常购物的一个标准;甚至,iPhone、iPad、卡尔文克莱因、BOSS等奢侈品牌更成为大学生追逐的对象。这种互相攀比的现象,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更给家里带来巨大负担。1.5 不良时尚不断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不良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李宇春的演艺事业一步步提升,另一种文化也在逐渐兴起,“春哥”的名讳愈叫愈响,“春哥教”势力迅速膨胀,大学生们对于李宇春的崇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喜爱,而是上升为一种盲目的依托与“迷信”。各种如“信春哥,不挂科”、“信春哥,得永生”等等的口号标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四川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在寝室烧香供奉“春哥”海报,并引以为潮流、创新。诸如此类,“信春哥”的“迷信文化”,“暴力文化”、“爱情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扭曲的时尚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腐蚀者大学生的思想,削弱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享乐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此外,欧美等西方文化通过时尚的推销方式来包装自己,宣传他们所谓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模糊,对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降低。1.6 模糊了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 以美国摇滚乐和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部分的不良时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西方文化不仅代表了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得到西方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更通过电影网络等传播方式传播到我国,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冲突,其不是我国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很容易这种“世界和平,没有界限”的错误信号所误导,丧失警惕,毫无防备的接受这些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由表层上的接受,发展成为深层次上的认同,逐渐丢失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2 对高校思政教育应对时尚文化提出的几点解决办法2.1 对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进行培养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的具体的统一。现在我国高校偏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大学生主体性文化人格的培养教育。不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需求,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些不适大学生素质教育还不适应社会应有客观上的因素,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点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要从根本上抵制低俗不良时尚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并且不断发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操守,引导大学生感受文化,体验文化,学习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主体性文化人格。2.2 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时尚发展 一个价值多元社会需要一个被大家共同接受和遵守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当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方针,正确认识社会的多元时尚文化现象中的善恶、美丑、利害,同时传递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从而起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不断引领高校时尚的健康发展,并且把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3 弘扬主流价值观,保证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 高校时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