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xt1 Text2 项目三制药企业的电气安全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Text1 Text2 学习内容触电种类 触电伤害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触电事故规律触电事故预防与急救制药企业防爆场所的电气选型制药企业的防雷保护 Text1 Text2 触电的种类 1 按带电体正常情况下是否带电 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 三相电源尾端连在一起 为中性点 三相电源首端分别向外引出端线 俗称火线 尾端公共点向外引出的导线称为中线 中线俗称零线 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380V 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220V 接地装置 带电体 接地线 接地体 Text1 Text2 触电的种类 2 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L1 L2 L3 N 单相触电示意图中性点接地系统的触电 触电的种类 单相触电 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 L1 L2 L3 单相触电示意图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触电 触电的种类 L3 L2 L1 两相触电示意图 触电的种类 两相触电 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 Text2 触电的种类 输电线路火线断线落地时 落地点的电位即导线电位 电流将从落地点流入地中 离落地点越远 电位越低 根据实际测量 在离导线落地点20m以外的地方 由于入地电流非常小 地面的电位近似等于零 如果有人走近导线落地点附近 由于人的两脚电位不同 则在两脚之间出现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叫作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 L3 L2 L1 跨步电压 20米 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 U 当发觉跨步电压威胁时 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 或尽快用一条腿跳着离开危险区 离开20米 则可视为零 Text1 Text2 触电伤害的种类 1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 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危及人的生命 Text1 Text2 触电的种类 2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 电烧伤 2 电烙印 3 皮肤金属化 4 电光眼 Text1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1 电流大小2 通电时间 时间越长 伤害越大3 电流途径 头脚最严重4 电流种类 50 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严重 5 身体状况 Text1 Text2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1 电流大小的分级 Text1 Text2 触电事故的规律 1 季节性明显2 低压触电多3 携带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 单相触电事故多5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6 青 中年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7 误操作事故多 Text1 Text2 开关箱没有外壳 Text1 Text2 电线在门下的走道内 Text1 电线在走道内 Text1 Text2 插头电线破损 Text1 Text2 闸刀开关破损 Text1 Text2 插座淋湿漏电 Text1 Text2 电线破皮 Text1 Text2 学生宿舍私用电器 Text1 Text2 未停电作业 Text1 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 绝缘2 屏护3 间距4 电工安全用具5 安全电压6 电气连锁7 安装漏电保护器 最常见安全措施 绝缘 绝缘材料 气体 空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六氟化硫 固体 瓷 玻璃 云母 橡胶 木材 胶木 塑料 布 纸 液体 矿物油 变压器油等 注意 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 丧失绝缘性能 屏护 即采用遮拦 护罩 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常用的屏护装置A遮拦遮拦用于室内高压配电装置 B栅栏栅拦用于室外配电装置时高度不得低于1 5米 C围墙围墙用于室外落地安装的变配电设备 墙实体不得低于2 5米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 而需要屏护 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 均应采取屏护 间距 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故障而规定的带电体与地面之间 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 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1 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 2 防止火灾 防止混线 方便操作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低压 但低压不一定是安全电压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中规定 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称为高压 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称为低压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指36V 24V 12V 在隧道 人防工程 有高温 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 4m的场所 应使用36V以下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特别潮湿的场所 导电良好的地面 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触电保安器 漏电开关 按照控制原理分为电流动作型 电压动作型 交流脉冲型等 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路中 当发生漏电和触电时 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 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全网保护 工作原理当系统内发生人身触电时 流过人体的电流经过大地及接地装置返回变压器中性点 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动势 该电动势加在与之相连的触电保安器的脱扣线圈上 当触电电流达到某一规定值时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感应电动势就足够大 使脱扣器工作 主开关便迅速切断电源 Text1 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 保护接地 定义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原理 采用保护接地后 人触及带电外壳时 由于人体电阻与接地装置电阻并联 人的电阻有1000 2000 而保护电阻小于4 因此大部分电流通过保护接地装置走了 仅一小部分电流通过人体 大大减轻了人身触电危险 L3 L2 L1 保护接地原理图 L3 L2 L1 无保护接地 Text1 二 防止间接接触的措施 2 保护接零 定义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零线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零干线 直接相连接 原理 实施保护接零后 假如电气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漏电 就构成了单相短路 短路电流很大 使碰壳相电源自动切断 熔断器熔断丝熔断或自动空气开关跳闸 这时人碰到金属外壳就不会发生触电 L3 L2 L1 保护接零作用原理图 3 重复接地 在电源中性线做了工作接地的系统中 为确保保护接零的可靠 还需相隔一定距离将中性线或接地线重新接地 称为重复接地 L3 L2 L1 重复接地示意图 重复接地 L3 L2 L1 无重复接地 断线 Text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严肃处理工伤事故 防触电的综合管理措施 迅速 争分夺秒脱离电源就地 现场附近抢救准确 动作准确坚持 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触电的急救原则 一 解脱电源二 迅速诊断三 心肺复苏四 外伤处理五 急救用药 触电的急救方法 一 解脱电源 迅速设法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木棒 木板 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设法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救援 触电的急救方法 二 迅速诊断 判断是否假死 死亡的特征 呼吸心跳停止 瞳孔放大 血管硬化 出现尸斑 尸僵 触电的急救方法 三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肺骤停的急救措施 主要包括 畅通气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触电的急救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位置 触电的急救方法 对于触电同时发生的外伤 应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对于不触及生命的轻度外伤 可放在触电急救之后处理 对于严重的外伤 应与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同时处理 如伤口出血 应予以止血 为了防止伤口感染 最好予以包扎 触电的急救方法 触电急救用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术和胸外心脏挤压术 人工呼吸术和胸外挤压术术是两种基本的触电急救方法 要慎重使用肾上腺素 一般严禁使用 因为打强心针救活率十分小 1 隔爆型 d 2 增安型 e 3 本质安全型 i 4 正压型 p 5 充油型 o 6 充砂型 q 7 无火花型 n 8 防爆特殊型 s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1 隔爆型 d 特征 具有隔爆外壳 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 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适用区域 0级以外的各级危险场所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2 增安型 e 特征 正常运行条件下 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 适用区域 1级或2级危险区域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3 本质安全型 i 特征 在正常运行或标准实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适用区域 0区 ia级 1区 ib级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4 正压型 p 具有保护外壳 壳内充有惰性气体 压力高于外部爆炸混合物气体的压力 避免外部的混合气体进入内部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5 充油型 o 将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6 充砂型 q 特征 外壳内充填细砂颗粒材料 外壳内产生的电弧 火焰传播 过热温度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适用区域 1级和2级危险区域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7 无火花型 n 特征 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 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 适用区域 2级区域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8 防爆特殊型 s 不属于以上各型 例如将可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部分设备装在特殊的隔离室内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分类与特性 1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 分级 分组2 防爆标志 铭牌 内容 合格证号防爆类型防爆类别防爆级别防爆组别例如 ia BT5 制药企业防爆场所的电气选型 爆炸性气体特点 危险区域划分 电气设备防爆结构 爆炸混合物种类 气体混合物级别组别 电气设备级别组别 选定电气设备型号 制药企业防爆电气的选型程序 Text1 Text2 制药企业的防雷保护 Text1 Text2 雷电的形成 1 直击雷 雷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而发生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2 感应雷 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 3 雷电侵入波 雷电流沿电气线路和导管引入建筑物内部 4 球形雷击 俗称 滚地雷 是由特殊立体形成的一种特殊雷电现象 是直径约为20厘米到10米的火球 运动速度约为2米 秒 持续时间为数秒钟到几分钟 雷电的分类 1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 2 排出导电尘埃的厂房和废气管道 3 建筑物突出的地方 4 建筑群中 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和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 5 屋顶为金属结构 地下埋有金属管道 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雷电的选择 1 电作用的破坏2 热作用的破坏3 机械作用的破坏4 其它作用的破坏 雷电的危害 2005年5月4日 湖南 江西 浙江 福建等省的不少地方发生雷电冰雹暴雨天气 出现一些护坡倒塌 房屋进水 电线 大树被刮倒 人员被雷电击死等险情 2004年8月4日晚8时 一场电闪雷鸣划破成都自来水六厂上空 将水厂AB两厂的双供电电源击毁 全城自来水管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全城水压骤减 极个别区域还出现临时停水 雷击引发的爆炸事故图例 2001年5月8日 惠州市秋长镇元翔化工厂遭雷击引发爆炸 死6人 伤14人 厂房基本全毁 雷击引起的火灾 建筑物被烧毁 加油站遭雷击烧毁的图例 2000年8月26日 高州市根子镇加油站因建成后防雷设施未经验收便投入使用 且历年来拒绝检测 终致遭遇雷击 导致3个储油罐毁坏变形 3台加油机烧毁 易燃易爆仓储设施遭雷击后变形图例 2001年9月6日 江门市农药厂4号甲醇罐遭雷击后变形 化学品仓库遭雷击损毁的图例 1997年10月13日 广州市吉山珠村化学品仓库因雷击引起大火 这是大火被扑灭后的现场 生产厂房遭雷击失火的图例 2000年10月4日晚 佛山市永新综合加工厂遭雷击并引起火灾 烧毁机器设备及库存的珍珠棉 由于损失惨重 迫使工厂倒闭 雷电波侵入造成的危害图例 雷电波沿电力和通讯线路侵入的危害 电路板及元器件损坏 配电柜被损坏 配电柜遭雷电波侵入被损坏 雷击建筑的现场图例 广东惠阳市元祥制品厂遭雷击现场图 制药企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第一类 第三类 第二类 防雷三等级 1 避雷针人为设立的最突出的良导体 在雷云的感应下 针的顶端形成的电场强度最大 所以最容易把雷电流吸引过来 完成避雷针的接闪作用 结构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 圆钢截面不得小于100mm2 钢管厚度不得小于3mm 防雷装置的种类 避雷针的直径不得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圆钢12mm 钢管20mm针长1 2m圆钢16mm 钢管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20mm 防雷装置的种类 防雷装置的种类 避雷针 避雷针将雷电引入地下 2 避雷带避雷带是对建筑物雷击率高的部位 进行重点保护的一种接闪装置 防雷装置的种类 3 避雷网当建筑物较高 屋顶面积较大但坡度不大时 可采用避雷网作为屋面保护的接闪装置 4 避雷线 5 避雷环 6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防雷装置的种类 1 接闪器2 引下线3 接地装置 防雷装置组成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 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 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 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 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1 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 要及时躲避 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2 雷电交加时 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 应该尽量寻找如土坑式的低凹地藏身 或者立即下蹲 双脚并拢 双臂抱膝 头部下俯 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如果手中有导电的铁锹 金属杆雨伞等物体 要迅速抛到远处 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 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3 特别要小心的是 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 如旗杆 大树 烟囱 电杆下站立 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