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项目概况- 1 -二、编写依据- 1 -三、概述- 2 -四、 项目区概况- 2 -(一)自然概况及生产生活现状- 2 -(三)项目区中药材产业现状- 4 -五、指导思想与目标规模- 4 -(一)指导思想- 5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目标- 6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8 -(一)概算指标- 8 -(二)项目投资概算- 8 -(三)资金使用计划- 9 -八、工程效益- 9 -九、保障措施- 11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1 -(二)加强技术服务,确保项目质量- 11 -(三)实行目标管理,靠实各自责任- 12 -(四)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 12 -(五)完善各类资料,建档立卷- 12 -附件黄芪的栽培技术- 14 -冬花的栽培技术- 16 -连翘的栽培技术- 19 -柴胡栽培技术- 21 -白芷的栽培技术- 24 -半夏的栽培技术- 27 -天水市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基地项目一、项目概况名 称:天水市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主管单位: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天水市秦州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范围:秦州区娘娘坝、秦岭2乡镇舒家坝等10个行政村。实施期限:2012年3月12月建设内容:共发展中药材基地2000亩。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概算88 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40万元,群众自筹48万。资金筹措:中央专项投资40万元。二、编写依据1.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调整的通知 (天发改函201230号)2.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发改农经20082955号)3. 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使用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甘财农200934号)三、概述 近年来,秦州区充分利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土壤环境条件,适应市场需求,面对中药材行情逐年看好的广阔前景,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同时把中药材、作为全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后续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引导退耕还林区群众就地致富的新型特色产业来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我区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项目以确保我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为目标,以区域种植习惯和群众自愿为原则,扎实有序的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了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中药材基地2000亩的建设任务。四、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及生产生活现状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区分布在我区娘娘坝、秦岭、2乡镇钱家坝等10个行政村。全部为我区重点生态治理退耕还林项目区。2011年秦州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区总户3047户,总人口13904人,总耕地面积37368.94亩。其中退耕还林户1027户,4165人,已实施退耕还林面积3503.35亩。根据实际调查,项目区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230元,其中20元粮食直补,210元生活补助。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一大部分原有坡耕地实施退耕后项目区口粮田出现不足,同时项目区农户生产、生活状况由于没有主要产业支撑,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农业生产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大部分用于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扶持项目区产业发展,改善项目区农户农业生产、生活状况,成为区域内农户的迫切愿望,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二)中药材基地项目区概况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区规划安排到我区娘娘坝、秦岭2乡镇,娘娘坝镇位于秦州区南部,东接麦积区麦积乡,南邻徽县麻沿乡,西与平南镇,大门乡接壤,北与齐寿乡、麦积区甘泉乡毗邻,距天水市市区43公里。境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169米,最低海拔687米。该镇地处西秦岭南麓,属长江流域,地域广阔,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年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21.4,年无霜期154天,年平均降雨量691.3毫米。316国道线贯穿全镇,并有娘李、樊罗、董甘、刘大四条交通干线,交通方便。境内有娘娘坝和钱家坝两条河流,娘娘坝河发源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的齐寿山,为嘉陵江的源头。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核桃、松籽等。娘娘坝农历每逢农历三、六、九为农贸集市日,上市商品以木料、山货、禽蛋、日杂、百货、蔬菜为主,集市规模较大。秦岭乡地处秦岭山脉西段,东接牡丹镇,南邻礼县红河乡,西、北与藉口镇接壤,距市区37公里,区域面积70.5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6771922米,年最高气温34.40C,最低气温-230C,年无霜期151天,年平均降雨量695.7毫米。年平均气温7.8,土地广阔、降雨充沛,日照时间16501890小时,光、热、水、土资源充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葵花等。境内雨量充足,土地湿润,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宜多种野生中药材生长。(三)项目区中药材产业现状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25347亩,主要分布在娘娘坝、藉口、秦岭等乡镇,涉及200多村,种植农户已达1.8万户,年产量42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左右。种植品种主要有板蓝根、柴胡、甘草、杜仲、半夏、黄芪、红花、白芷、独活、五味子等10多个品种。采取农民自主经营、公司自主经营、“公司+基地+技术单位+协会+农户”的订单药材三种经营方式和大田种植、间作套种两种模式进行药材标准化生产。五、指导思想与目标规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宗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精神,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为核心,从退耕农户的生活保障和长远生计出发,大力加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结合我区自然环境在娘娘坝镇、秦岭乡建设2000亩的中药材基地,作为发展我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后续产业。确保项目区农户“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确保退耕还林后不毁林复垦,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建设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我区退耕还林实际,并结合我区自然环境,在退耕还林村种植中药材,建设中药材基地,实行已退先建,以建固退。2、坚持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相对集中连片、相互配套、整体推进、确保效益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优先选择水土资源、自然地理、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地区进行,实施基地建设、产业扶持等综合措施促进产业开发。 4、坚持做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优先选择基层干部队伍强、群众基础好的乡村进行。5、坚持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的原则。(三)建设目标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以提高退耕区农户生产、生活质量为目标,规划在我区娘娘坝、秦岭2乡镇舒家坝等10个行政村发展中药材2000亩,种植品种有柴胡、黄芪、白芷,分布在娘娘坝镇舒家坝村,冬花、连翘、半夏、黄芪、柴胡 分布在秦岭乡的石家河、竹林、关砚、黄集寨、白集寨、龙集寨、马安山、中心等村。经核实,我区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农产品基地建设中药材项目村未与2008年、2009年度实施自然村或小组重复。根据2011年度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任务计划的要求,项目采取大田种植模式,按照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同时,对种植户进行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农民500多人。中药材建设乡镇及分布村、面积任务分解表娘娘坝镇1000亩舒家坝村大草坝组种植柴胡、黄芪475.6亩舒家坝村舒家坝组种植黄芪、白芷524.4亩秦岭乡1000亩竹林村种植冬花、连翘、半夏、柴胡89.2亩新民村种植黄芪、冬花、连翘、半夏101亩关砚村种植冬花、连翘、半夏、黄芪107.5亩黄集寨村种植冬花、连翘、半夏、黄芪193亩石家河种植连翘、冬花、半夏103亩白集寨种植冬花、连翘、半夏、柴胡、黄芪118亩龙集寨种植冬花、连翘、半夏、柴胡、黄芪78.5亩马安山种植冬花、连翘、半夏、柴胡、黄芪100.8亩中心村种植连翘。半夏、黄芪、柴胡、冬花109亩合计 共计10村2000亩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该项目实施年限为一年,其中:2012年3月购置农资、种子、苗木,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为播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4月按照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种植;2012年5月-9月按照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2012年10月-11月采收。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概算指标项目指标值分项指标(一)籽种(种苗)单价面积 投入资金单价指标柴胡30元/ kg14 kg/亩412.3亩173166元白芷0.02元/株10000株/亩163.9亩32780元黄芪150元/kg1.3 kg/亩813.8亩158691元冬花20元/kg20 kg/亩210亩84000元连翘0.30元/株1500株/亩230亩103500元半夏16元/ kg50 kg/亩170亩136000元合 计2000亩688137元(二)基肥有机肥1500 kg/亩0.03元/kg磷肥80kg/亩0.7元/kg(三)用工1.整地3工日/亩2.种(栽)植6工日/亩3.田间管理2工日/亩4.采收6工日/亩投资概算指标中药材单位投资440元/亩,17个工日(二)项目投资概算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项目共发展中药材2000亩,中药材总投资概算224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40万元,群众自筹48万元,投工投劳部分不进入总投资概算。(详见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表)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表项目及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单价(元/亩)合计(万元)资金筹措(万元)中央专项群众自筹一中药材亩2000440884048(三)资金使用计划秦州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基地建设总投资概算为8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4000个工日,资金使用计划分两个方面完成。1.中央专项投资40万元,主要用于中药材苗木的采购及育苗,引进示范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示范推广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及科技培训。由本项目委托实施部门区农业局相关机构定点采购。账务结算由籽种(苗木)供应厂商向区农业局申请,由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办公室审核后,报请区财政局农业股直付供应厂商。2.农户自筹48万元。八、工程效益该项目实施,将会有效辐射及带动项目区和周边乡镇中草药基地建设,解决高山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老百姓收入,加快农村整体脱贫;同时还有助于拉动项目区的交通、运输、饮食等产业发展,打造秦州品牌,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一)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中草药进行保健治疗,因此选用优质药材品种,进行种植和加工,开发药品资源,市场潜力巨大。本项目种植药材2000亩,当年可采收药材约100万公斤,预计年销售收入1900万元,年获纯利近500万元。同时,中药材项目建成实施后,能使农民受益增收。 同时能带动当地白酒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亦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二)社会效益 1.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国内市场提供优质药品。2.项目的实施将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三)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将会有助于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发展。药材基地建设不论是种植草本药材或木本药材,均可增加土地植被覆盖率,都有不同程度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效果。并能推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建设,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显著效果。九、保障措施(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监察、审计及项目乡镇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任务的分解落实、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严格落实 “公示制”,“招投标制”,“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报账制”,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实行“阳光操作”,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二)加强技术服务,确保项目质量为了保证技术工作服务到位,确保项目田按技术规程种植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以农技系统主要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宋江明(区农业局局长)副组长:汪爱东(区农业局副局长)成 员:李天祥(区农技站站长) 张志宏(区植保站站长) 任建军(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技术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技站,全力抓好技术方案制定、科技培训、田间指导、项目资料整理等工作,使各项配套技术落到实处。(三)实行目标管理,靠实各自责任为了切实让各有关部门和每个项目组成员负起各自的职责,首先,区乡行政、技术部门要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乡镇政府主要负责项目田地块、面积的落实和技术培训班的组织、动员工作,协助农技部门做好农资发放,并协调处理好随时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区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各负其责,并签定责任书;其次,各部门要把责任细化到个人,并签定责任书,进行量化考核,超奖欠罚,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四)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为了做到专款专用,要设立项目资金帐户,专帐专管,严禁挪作它用,并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果。(五)完善各类资料,建档立卷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我区确定由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审核。做到资料与实际相一致,为领导分析、研究项目的实施情况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档立卷。附件1黄芪的栽培技术黄芪为根茎类药材,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栽培,具体措施如下:1.种子处理: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细砂擦伤处理。即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大提高发芽率,处理种子置于3050度温水中浸泡34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播种。一般常用此方法种植。2、育苗移栽:直播一般产量低,质量差,保苗难度大,因此生产上应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栽培。春季或夏季,种子前置处理后,按每亩7公斤的用种量,均匀撒入田内,覆土厚度2厘米,铺一薄层细沙,干旱时应多次进行喷洒水,30天时间苗可出齐,苗期要间苗锄草二次,行、株距68厘米,注意防治病虫害,当年10月上中旬挖出埋土保温贮藏,或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挖苗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时按各种植品种需要开沟并摆放苗木,使苗头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4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镇压。3、田间管理:(1)定苗:当苗高34厘米时,进行移苗补缺,苗高10厘米左右时,结合定苗进行锄草松土,特别干旱时,可适当浇水。(2)追施肥料:以上三个品种比较喜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还需追肥23次,第一次苗齐或返青后,追施农家肥;第二次中耕锄草后,追施化肥。(3)病虫防治:生长期发现蛴螬等地下害虫时,用90%固体敌百虫配成1000倍液滴灌植株;对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豆荚螟初孵幼虫期用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白粉病可用波美度为0.10.3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或亩用70100g三唑酮配成500倍液喷雾。4、收获加工:管理措施正确,以上三种药材春季移栽的当年即可收获,亦可三年采收。一般10月下旬,当植株茎叶枯萎时,将地上部分茎叶割掉,在畦地一端开6070厘米深的沟,然后用长铁叉翻土,将根扒出,除去泥土,剪掉芦头,晒至78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捆成小把,此后晾晒至全干,即可上市出售。冬花的栽培技术(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基生、叶阔、心形、具长柄,叶片圆心形,基部心形,边缘有波状疏齿,上面暗绿色,光滑无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具掌状网脉,主脉59条。花茎数个,长510厘米,被白茸毛,具互生鳞片叶10余片,淡紫褐色;花光叶开放,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黄色;缘花多层舌状,雌性,中央花管状,雄性,雄蕊5个,聚药。瘦果长椭圆形,有明显纵棱,具冠毛。花期23月,果期45月。 (二)生长习性 喜凉爽潮湿环境,耐严寒,较耐荫蔽,忌高温干旱,宜栽培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半阴坡地。 款冬在气温9以上就能出苗,适宜生长温度1624,超过36就会枯萎死亡,38月营养生长,款冬花蕾从9月开始分化,10月后花蕾形成,翌年2月花茎出土,开花结实。 成熟种子发芽率较高,但不宜室温贮藏,在室温条件下,34个月丧失发育能力,同时由于种子繁殖植株小,栽培年限长,生产中多采用根状茎繁殖。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款冬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壤肥沃、比较潮湿、底层较紧的砂壤土为好,开好排水沟,施足基肥,坡地种植一般不作畦。 2繁殖方法 生产上采用根状茎繁殖。初冬或早春栽种,冬栽结合收获进行,春栽需将根茎沙藏处理。种栽应选粗壮多毛、色白无病虫害的根状茎作种,剪成610厘米小段,其上要求有23个芽节。按行距30厘米左右开610厘米的深沟,按株距1520厘米,将根状茎摆在沟内,覆土压实。春栽温度适宜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需种茎30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1)中期除草 8月以前中耕不宜太深,同时在6一8月中耕时,同时进行根部培土,以防花蕾分化后长出土表变色,影响质量。 (2)肥、水管理 一般在秋季结合中耕进行,以农家肥为主。款冬忌积水,但又喜潮湿,在栽培管理时应注意。 (3)植株调整 67月叶片生长旺盛,叶片过密时,可去除基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9月上、中旬可割去老叶,只留34片心叶,以促进花蕾生长。 4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夏季田间湿度过大易发生此病,为害叶片,病斑近圆形,中央褐色,边缘紫红色。防治方法:做好雨后排水工作;发病初期喷施11l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 (2)菌核病 68月高温多湿时发生,严重时根系糜烂,植株枯萎。防治方法:注意轮作及排水工作;出苗后用5氯硝铵粉剂预防,发现病株拔除并进行土壤消毒。 (3)蚜虫 夏季干旱时,发生较为严重。 (四)采收加工 1112月在花蕾尚未出土时,挖出花蕾,如花蕾带有泥土时,切勿水洗、搓擦,否则会变色,影响质量,收后的花蕾忌露霜及雨淋,应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在晾的过程中也不能用手翻动,待半干时筛去泥土,去净花梗再晾至全干。以蕾大、肥壮、色紫红鲜艳、花梗短者为佳。木质老梗及已开花者不可供药用。 连翘的栽培技术(一)形状特征连翘为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茎直立,枝条中空,常下垂,节间中空无髓。单叶对生,有柄,卵形,边缘有锯齿,顶端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一部分形成三出羽状复叶。先叶开花,花鲜黄色13朵,腋生,花瓣4裂,瓣长椭圆形。蒴果卵形,2室。种子有翅。花期45月,果期69月。连翘品种很多,在东北连翘、卵叶连翘、金钟连翘、垂枝连翘、花叶连翘等。(二)、栽培方法1、养殖:连翘常用的养殖方法有播种、分株和扦插。播种:在秋季89月份采集连翘种子,挑选成熟果实,晒干,敲打,去掉杂质得到纯净种子。贮在510条件下,翌年3月10日左右,开始催芽(距播种还有2535天)。方法是将种子在1: 2000的赤霉素酒精溶液中浸泡34小时,打破休眠;再按重量1:1000比例与湿河沙充分混合,置于1020Y温度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发芽。然后条播到日备好的宽120厘米,高15厘米的畦中,深度为2厘米,行距30厘米,每畦3行。及时浇水,除草,当年可长到6090厘米。分株养殖:秋末上冻前,把丛生的连翘,35个枝条为一组,从母株上竖着切下,用生根粉水溶液浸泡3分钟,立即栽人备好的坑穴内,浇透水过冬。也可以在春季4月份土层化开35厘米左右,按上述方法分株,移栽。 扦插养殖:花期后选连翘母株上生长旺盛的二年生枝条,从根部剪下,截成3540厘米段,把形态学的下端,用生根粉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然后按株距10厘米,行距25厘米,插入备好的畦中。用铁条或细竹做弓形支架,上覆塑料布,并适当遮阴,浇足水分。成活率在95以上。第二年可移栽。 2。管理:连翘属温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也很耐寒,喜光,略耐阴;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能耐干旱和瘠薄。在中性、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栽培时要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定植时每穴内施2公斤农家肥,以后一般不需追肥;特殊情况,若有生长衰弱现象,可在落叶后对根部追施厩肥,施后浇透水。花后要剪除枯枝及过密枝条,以促使多发新枝;衰老枝可在休眠期,从离地1020厘米处截干进行更新。连翘有强烈的杀菌、杀虫能力,很少有病害和虫害。 柴胡栽培技术一、柴胡别名硬苗柴胡、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以根入药。有发表和里、疏肝解热、调经作用。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省。 二、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主根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单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及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线状阔披针形,全缘。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花小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具棱脊,成熟后带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三、生长习性: 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沟旁等处。土壤多为壤土、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耐寒性强并能耐旱,但忌水浸。 四、裁培技术: 1、选地整地:柴胡原系野生,人工栽培的较少,近几年来引种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宜选择砂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在粘土积水的地段种植。如在新垦的开荒地播种的,务必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并应事先旋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圈肥1500斤左右,然后仔细把地面整平,做畦准备播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大面积生产多采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温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若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多天才能出苗。直播在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华北在4月,东北在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先按56寸的行距划开沟,沟深34分,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4分,稍镇压后浇水,播种量每亩3斤左右,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全苗。育苗:先向阳地方或作成阳畦,在3月上旬4月下旬播,条播行距3寸,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加镇压,用喷壶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床土上筛扬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苗高2寸即可挖取带土坨的秧苗,定植到大田去,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根、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的工作是创造高户的关键。 3、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要经常松土。苗高12寸进行间苗,待苗高3寸以上,结合松土锄草,按23寸株距定苗,苗长到半尺高时,每亩追肥过磷酸钙25斤、硫酸铵15斤。在松上锄草或追肥时,都需注意勿伤茎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原柴胡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到伏。在69用敌百虫(800倍液)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防黄凤蝶和赤条棒蟓。 4、收获加工:播种后生长两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或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段后晒干备用。白芷的栽培技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a daharica)的干燥根,又名香白芷。具祛风散湿、消肿、排脓、止痛之功能。主产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25米。根粗大、长圆锥形,有香气。茎粗大、圆柱形,中空,常带紫色,有纵沟纹。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互生,叶柄下部成囊状膨大的膜质鞘。复伞形花序,总苞片常缺,或有12片,长卵形,膨大成鞘状,小总苞片510或更多;花小,无萼齿,花瓣5,白色,先端内凹。双悬果扁平,广椭圆形,黄褐色,有时带紫色,无毛;分果具5棱,侧棱有宽翅。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生长习性 白芷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秋播当年为苗期,第二年为营养生长期,但常因种子、肥水等原因,也有少量植株开花,导致根部变空腐烂,失去药用价值。 种子发芽率较低,发芽适温为 10 25 C的变温,光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白芷为深根性植物,故宜选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每 1000平方米施农家肥 4 000公斤5 000公斤,配施 80公斤过磷酸钙,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多采用直播。秋播,一般于910月播种,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播种;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X 30厘米开穴播种,播后盖薄土,压实,播后15 20天就可出苗。每1000平方米用种量:条播者约2公斤;穴播约1公斤。 如播种前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在种子上,搅拌,闷润8小时左右,再播种,能提早出苗和大大提高出苗率。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翌春亩高5厘米左右时,开始间苗,一般进行2次,苗高15厘米时定苗,条播者按株距12厘米15厘米定苗;穴播者按每穴留壮苗13株。同时除去特大苗,以防早抽薹。 (2)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浅松表土,以后逐渐加深。待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3)追肥:一般追肥34次。常在间苗、定苗后和封行前进行。肥种以腐熟人粪尿、饼肥等为主,先淡后浓,最后一次封行前追肥后,应及时培土,以防倒伏。 (4)排灌:播种后若土壤干燥应浇水一次,以后常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以利出苗。定苗后应少浇多中耕,促其根部向下生长。雨后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发病初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务员体育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面试题真题及答案
- 小学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专业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国企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影楼年度工作总结
- 手术室护理核心收获总结
- 设备外委人员工作总结
- 新手外贸工作总结
- 公司送货司机个人年终总结
- 2025年大一上学期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团校考试试题及答案浙江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法国方言政策的沿袭与变革
- 2024年秦皇岛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高压供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教师定岗协议书
- GB/T 45980-2025飞机供电特性数字式测试要求
- 2025年度粉末涂料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