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污染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篇一:固废复习总结合集二:固体废弃物处理知识点归纳 固体废弃物处理知识点归纳 名词解释:10个填空:2030个 简答:5个 计算:12个 论述:1个 第一章 绪 论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其中包括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垃圾、炉渣、废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污泥、人畜粪便等。 2.有害固体废物:国外称为危险固体废物,指除了放射性废物以外的一切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腐蚀性和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 (1)侵占土地 据估计,每堆放1万吨废渣约占地1亩。 (2)污染土壤 病菌虫卵污染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重金属和放射性废物等的积累。 (3)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随降水、地表径流、随风飘落、渗透等进入水体。 (4)污染大气 有机固体废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释放有害气体,以细粒、粉状存在的固体废物随风进入大气,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中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5)影响环境卫生 我国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严重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4.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2)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 (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4)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5)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比较安全的运输和处置。 5.固体废物的分类: (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林业固体废物 (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 6. 固体废物处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其中物理处理包括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离心等处理方式,其化学处理包括焚烧、焙烧、浸出等处理方法,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和厌氧分解等处理方式,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热解、焙烧和烧结等。 7. 固体废物处置:指对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无法继续利用的固体废物,由于其自身降解能力微弱,可能长期停留在环境中,为了防止这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把它们放置在某些安全可靠的场所,称之为固体废物处置。 第二章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1. 固体废物处理: 按方法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 按处理过程分:预处理和资源化,其中预处理又可分为前预处理和后预处理。 2. 压实亦称压缩,即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增加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小体积,便于装卸,运输,贮存和填埋。 3. 破碎比: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4. 废物固化: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5. 固化技术可按固化剂分为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石灰固化等。 第三章固体废物处置工程 1.固废处置的分类: (1)海洋处置 海洋倾倒是利用海洋的巨大环境容量,将废物直接倾入海水中。远洋焚烧是利用焚烧船将固体废物运至远洋处置区进行船上焚烧作业。 (2)陆地处置 深井灌注处置是把半固体废物注入到地下与饮用水和矿脉层格开的可渗透性的岩层中。卫生土地填埋是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而不会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理城市垃圾。安全土地填埋是一种改进的卫生土地填埋方法,主要用来处置有害废物,对场地的建造技术要求更为严格。浅地层埋藏方法,是指地表或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理,主要用于处置低放废物。 2. 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方法。 3.卫生填埋场的特点: 1)是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式; 2)适应性广(垃圾的质和量); 3)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4)运行管理较方便。 其不足是: 1)占地面积大,选址困难; 2)渗滤液处理难度大; 3)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 4. 安全土地填埋 禁止填埋的废物:(1)医疗废物;(2)与衬层相容的废物 5. 浅地层处置:指地表或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置,深度一般在地面下50m以内。 第四章污泥的浓缩与脱水 1. 常用污泥过滤比阻抗值(r)和污泥毛细管吸水时间(CST)两项指标来评价污泥的脱水性能。 2. 污泥处理的目的: (1)降低水分,减少体积,以利于污泥的运输、储存及各种处理和处置工艺的进行。(2)使污泥卫生化,稳定化。污泥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也可能含有多种病原菌,有时还含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必须消除这些会散发恶臭、导致病害及污染环境的因素,使污泥卫生而稳定无害。(3)通过处理可改善污泥的成分和性质,以利于应用并达到回收能源和资源的目的。 3. 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有9699,主要有间隙水(占污泥水分总量的70)、毛细结合水(占20)、表面吸附水、内部结合水等。 4. 间隙水重力浓缩;毛细结合水离心机、真空过滤机或高压压滤机来去除;表面吸附水混凝方法加入电解质混凝剂;内部(结合)水人工加热干化热处理或焚烧法去除。 5.污泥浓缩的方法:重力浓缩、气浮浓缩法、离心浓缩法、微孔滤机浓缩法、隔膜浓缩法、生物浮选浓缩法等。 第五章可生化降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1.好氧堆肥的原料来源: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泥、农作物秸秆、其它原料 主要包括一些锯木屑、花生壳、菇渣、糠渣、泥炭、草炭等。 2. 堆肥基本过程: (1)升温阶段 一般指堆肥过程的初期,在该阶段,堆体温度逐步从环境温度上升到45左右,主导微生物以嗜温性微生物为主,分解底物以糖类和淀粉类为主。 (2).高温阶段 堆温升至45以上即进入高温阶段,在这一阶段,嗜温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嗜热微生物则上升成为主导微生物。堆肥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也开始被强烈分解。 (3) 降温阶段 在这一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又开始占据优势,对残余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做进一步的分解,但微生物活性普遍下降,堆体发热量减少,温度开始下降,有机物趋于稳定化,需氧量大大减少,堆肥进入腐熟或后熟阶段。 (4) 腐熟或后熟阶段 3.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机质含量、粒度、温度、水分、C/N比、C/P比、pH 4.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 (一)物理评价指标:1.温度2.颜色及气味 (二)化学评价指标:1.pH值2.有机质的变化:(1)水溶性有机质(2)化学耗氧量(COD)(3)生化需氧量(BOD5 )(4)挥发性固体(VS)、淀粉、水溶性糖类(SC)(5)二氧化碳的释放量3.氮成分变化4. CEC(阳离子交换量)和腐殖化参数(1)CEC(2)腐殖化参数 5.C/N的变化(1)固相C/N比 (2)水溶性成分参数 5. 堆肥系统的类型:(1)条垛式堆肥系统(2)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系统(3)反应器系统 (4)搅拌固定床式 (5)包裹仓式 (6)旋转仓式 6. 厌氧发酵制沼气的三个阶段: (1)液化阶段,发酵细菌利用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使固体物质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酵解成为不同产物。 (2)产酸阶段,产氢、产醋酸细菌把前一阶段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丙酸、丁酸、乳酸,长链脂肪酸、醇类等进一步分解成醋酸和氢。 (3)产甲烷阶段,甲烷菌利用H2/CO2醋酸以及甲醇、甲酸、甲胺等C1类化合物为基质,将其转化成甲烷。 第六章 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 1. 焚烧烟气中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氮氧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与有机氯化物等。 2. 废物焚烧时的PCDDs/PCDFs来自三条途径:废物本身、炉内形成及炉外低温再合成。 3. 焚烧温度、搅拌混合程度、气体停留时间(一般称为3T)及过剩空气率合称为焚烧四大控制参数。 4.(1)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 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2)热解是把有机固体废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大分子的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的聚合等反应,最后生成各种较小的分子。 5.焚烧炉系统的控制: (一)焚烧炉燃烧控制的目标: (1)使炉内温度达到预定高温值并减少波动;(2)维持稳定的燃烧; (3)达到预定的垃圾处理量;(4)使废气中含有较少量的悬浮微粒、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5)焚烧残渣灼烧减量达到设计值;(6)维持稳定的蒸汽流量;(7)减低人为的操作疏失。 (二)焚烧炉燃烧控制系统:1.计算蒸汽蒸发量2.控制炉床速度3.控制助燃空气量4.控制辅助燃油5.控制二次空气流量 第七章固体废物的热解 1.影响热解工艺的因素:1、热解温度2、加热速度3、含水率4、空气量5、蒸汽喷入量6.废物的种类 2. 热解法生产液体燃料是使有机固体废物在500600的温度下分解,最终形成含有乙酸、丙酸、乙醇、焦油等的液体燃料。热解法生产气体燃料是使有机固体废物在8001000的温度下分解,最终形成含H2、CH4、CO 等气体燃料。 第八章煤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1. 燃烧煤的发电厂每年排出大量由煤的灰分形成的各种煤灰渣粉煤灰、炉渣。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由炉底排出的部分废渣称炉渣。 2. 粉煤灰按收集、排放和综合利用的需要分为:湿灰、干灰、调湿灰、脱水灰和细灰等。 3. 煤系固体废物的利用途径: (一)粉煤灰在建材方面的利用: 1生产粉煤灰砖(1)蒸养粉煤灰砖(2)烧结粉煤灰砖(3)碳化粉煤灰砖(4)蒸养粉煤灰保温砖 2生产粉煤灰水泥 3.粉煤灰混凝土 4.生产轻骨料 (二)矸石在建材方面的应用: (1)生产煤矸石砖(2)生产水泥(3)生产空心砌块(4)生产轻骨料 第九章冶金与化工典型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计算题: 混合原料碳氮比的计算 依据下式可以计算混合原料的碳氮比,或者按要求的碳氮比计算搭配原料的数量。 CX?C2X2?CiXiK?11?N1X1?N2X2?NiXiCX NX 式中:K混合原料的碳氮比; C、N分别为原料中碳、氮含量,; X原料的重量,kg。 例题:人粪和猪粪各100kg,配合成碳氮比为25:1的混合发酵原料,需要多少稻草? 解:设稻草为X1kg,查表可知稻草中C1为42,N1为0.63;人粪中C2为2.5,N2为0.85,猪粪中C3为7.8,N3为0.6,则: K?42%?X1?2.5%?100?7.8%?100?25:10.63%?X1?0.85%?100?0.6%?100 X1?98.9(kg) 发酵料浆的配制计算 原料配制成料浆,可根据料浆中所要求的总固体百分含量,计算加水量。 MTS?XM?100% X 式中:MTS沼气发酵料浆中总固体百分含量; X各种原料(包括水)的重量; M各种原料总固体的百分含量。 例题:人粪100kg,含总固体量20;猪粪100kg,含总固体量20;稻草98.9kg,含总固体量90。将其配置成总固体含量为6的发酵料浆,需加多少水(W)? 解:根据上式有: 100?20%?100?20%?98.9?90%6%? 100?100?98.9?W W1851kg。 论述题: 现在社会能源短缺,生物能源为第四大能源。最近全球粮食危机,产生粮食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把粮食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致使粮食价格上涨。怎样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 篇三:固体废弃物知识点完整版 章一、绪论 概念: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其他非生产性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因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对环境具有污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生活垃圾、废纸、废塑料等,废酸、废碱、废油等。 固体废物处理: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包括: 物理: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离心等 化学:焚烧、浸出等 生物:好氧堆肥、厌氧分解等 固体废物处置: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如堆置、填埋、海洋投弃等。处置方法:要分为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工程库贮存、深井灌注、土地填埋 海洋处置:海洋倾倒、远洋焚烧 资源化: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 “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和妥善处理(control)。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特征是物质与能量的梯次使用和闭路循环使用,使物质与能量的使用从“摇篮”到“摇篮”,在环 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理论与方法: 固体废物的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核燃料生产与加工同位素应用等)、危险性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的显著特点: (1)固体废物是各种污染物的终态,浓集了许多污染成分。人们却往往对这类污染物产生一种稳定的、污染慢的错觉; (2)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固体废物中的一些有害成分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危害性。因此,固体废物能通过各种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 1.改革生产工艺(1)从技术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2)从原料入手,采用精料;(3)从产品质量入手。 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3.进行综合利用: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的还含有很大一部分未起变化的原料或副产物。 4.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5.其他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措施:改变城市的燃料结构,推行精净菜进城,塑料垃圾袋等。 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以“资源化”、“无害化”及“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并以无害化为主。 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与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的紧张局面,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政策发展趋势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 无害化:其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比如,垃圾焚烧、卫生土地填埋、堆肥等。 减量化: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二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 章二、固废的收集、运输和压实 概念: 拖曳容器系统:可分为简便模式和交换模式。简便模式是从收集点将装满垃圾的容器用牵引车拖到处置场倒空后再送回原收集点,车子开到第二个垃圾容器放置点,如此重复直至一天工作结束。交换模式是带空垃圾桶去交换。 固定容器系统:垃圾容器放在固定的收集点,垃圾车从调度站出来将垃圾容器中垃圾出空,垃圾容器放回原处,车子开到第二个收集点重复操作,直至垃圾车装满或工作日结束。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是收集系统的两种。 压缩比(R):固体废物压缩前的体积与压缩后的体积之比。(或固 体废物经压实后,体积减少的程度。)一般压缩比为3-5,若同时采用破碎和压实两技术可使压缩比达到5-10。 拖曳容器系统收集时间的计算: 每收集一桶垃圾所需时间为:Thcs=(Phcs+h+S)/(1-) (2-1) 式中,Thcs:拖曳垃圾桶每个双层所需时间,h; Phcs:每个双层拾取所花费的时间,h; h:每个双层运输花费的时间,h;S:在处置场花费的时间,h; 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我国大多数城市对生活垃圾的收集采用传统的收集方法,即由垃圾发生源送至垃圾桶,统一由环卫工人将垃圾桶内垃圾装入垃圾车,再运至中转站,最后由中转站运到最终处理厂或填埋厂处置,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的收集-中转-集中处置系统。 发生源垃圾桶垃圾车中转站填埋场 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过程中的收集方式分类及容器: (1)混合收集:是传统的收集方式,费用低,简单易行;但降低了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和再生利用的价值。包括定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