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馈控制系统实例.ppt_第1页
第一章 反馈控制系统实例.ppt_第2页
第一章 反馈控制系统实例.ppt_第3页
第一章 反馈控制系统实例.ppt_第4页
第一章 反馈控制系统实例.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反馈控制系统实例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第五节大型油轮辅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 第一节柴油机汽缸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返回目录 图1 1 1汽缸冷却水温度控制原理 冷却器 M 调节器 冷却器 M 调节器 主机 主机 三通调节阀 三通调节阀 执行电机 执行电机 感温元件 感温元件 第一节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返回本章 直接作用式冷却水温度控制 返回本节 MR 型电动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一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图1 1 2 二 电源电路及继电器开关电路 三 输入电路和指示电路 四 PD控制电路 五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六 管理要点 图1 1 3d 图1 1 3a 图1 1 3b 图1 1 3c 返回本节 图1 1 2 组成 调节器 开关组 限位开关 过载保护 三相伺服马达 三通阀 返回最近 MR 型调节器 MR 型调节器是电动基地式仪表 它把测量 显示 调节等各个单元及相关附件均组装在一个控制盒内 设置在集中控制室 控制盒的组成 1 MRB板 输入与指示电路2 MRV板 比例微分控制电路3 MRD板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4 MRK板 继电器和开并装置5 MRP板 主电源电路6 MRS板 稳压电源电路 图1 1 4 返回本节 图1 1 4 返回最近 Re2 Re1 D1 D2 Sr1 Sr2 L1 L2 R3 R4 R1 R2 C1 C2 SW1 SW2 SW 16V 16V 0V F1 F2 D1 C1 增温 降温 降温 增温 220V 16V MRP板 主电源电路 图1 1 3d 返回最近 TU1 TU2 16V 16V 16V 16V R1 R2 R4 R5 W1 R3 C1 R7 C4 R6 R8 C2 R10 R11 R12 W2 W3 R13 T1 G T802 SW1 SW2 R9 C7 MRB板 输入与指示电路 图1 1 3a A B 15 10 返回最近 TU1 TU2 降温 增温 R11 R13 D7 D8 T2 T1 R10 R12 D6 D5 R8 R9 D3 D4 D1 D2 R5 R6 R2 R3 W2 R4 R7 C2 C1 R1 C3 W1 MRD板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图1 1 3c 5 16V 16V 16V 返回最近 C4 TU1 TU2 R13 R8 R10 W2 R9 R11 R6 C4 R3 R2 R5 C3 C2 R1 C1 R14 R4 R7 W1 5 14 15 MRV板 比例微分控制电路 图1 1 3b 返回最近 TU1 TU2 降温 增温 R11 R13 D7 D8 T2 T1 R10 R12 D6 D5 R8 R9 D3 D4 D1 D2 R5 R6 R2 R3 W2 R4 R7 C2 C1 R1 C3 W1 MRD板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图1 1 3c 5 16V 16V 16V 返回最近 TU1 TU2 降温 增温 R11 R13 D7 D8 T2 T1 R10 R12 D6 D5 R8 R9 D3 D4 D1 D2 R5 R6 R2 R3 W2 R4 R7 C2 C1 R1 C3 W1 MRD板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图1 1 3c 5 16V 16V 16V 返回最近 管理要点 1 面板功能2 投入使用3 故障排除通则4 参数调整 返回本节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目标 控制柴油机燃油的粘度 使之保持在最佳喷射粘度值上 原理 燃油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下降 方法 改变燃油的加热程度 船舶柴油机 尤其是主机 通常燃用重油 重油的粘度较大 为便于燃油的输送和雾化 必须对燃油进行加热 并使其粘度值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返回本章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常用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1 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2 NAKAKITA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3 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单片机控制 返回本节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一 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的组成fig 1 2 1 二 测粘计fig 1 2 2 三 差压变送器fig 1 2 3 四 调节器 五 气动调节阀fig 1 2 6 六 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管理要点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返回最近 返回最近 返回最近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四 调节器立体图fig 1 2 4简图杆系表盘PB和Ti的调整正作用式与反作用式调节器与调节阀作用形式的配合手 自动切换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第二节VA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比例带调整方法 比例带调整盘上M点的位置逆时针 负反馈 比例带 顺时针 负反馈 比例带 积分时间调整方法 积分阀开大 Ti 积分阀关小 Ti 返回本节 调节器杆系 返回最近 调节器表盘 返回最近 正作用与反作用 正作用式调节器 当测量输入增加时 输出也增加 反作用式调节器 当测量输入增加时 输出减少 正作用式 反作用式 1 喷嘴旋转90 2 M点由左上角 右上角 返回本节 调节器与调节阀作用形式的配合 正作用式调节器与气开式调节阀 反作用式调节器与气关式调节阀 优选 返回本节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一 控制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特点 二 测量单元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返回本章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一 控制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特点 Fig 1 3 1 特点 P22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二 测量单元 Fig 1 3 2 1 EVT 10C粘度传感器 2 PT100温度传感器 Fig 1 3 4 粘度传感器 单片机变送器 Fig 1 3 3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返回最近 返回最近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1 控制方式和过程 控制方式 温度程序控制 温度定值控制 粘度定值控制作用规律 PI控制 由单片机程序实现 控制方式选择开关 DO STOP HFO 返回本节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1 控制方式和过程 控制过程 STOP DO程序加温 直到DOTset 3 进入温度定值控制 DO指示灯亮 粘度报警关 返回本节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1 控制方式和过程 控制过程 STOP HFO程序加温 直到HFOTset 3 或DO HFO进入粘度定值控制 稳定后 改为粘度 温度定值控制 DO指示灯熄灭 HFO指示灯亮 返回本节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1 控制方式和过程 控制过程 HFO DO粘度定值控制 降温 直到DOTset 3 进入温度定值控制 DO指示灯亮 HFO指示灯熄灭 返回本节 第三节VISCOCHIEF型燃油粘度控制系统 三 VCU 160粘度控制器 2 控制板电路Fig 1 3 6 1 模拟量输入电路 2 开关量输入电路 3 输出电路 4 显示电路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主锅炉 蒸汽动力船舶上用于蒸汽动力装置的锅炉 蒸发量大 蒸汽压力高 对水位和蒸汽压力的控制要求较高 常采用带有积分作用的调节器 辅锅炉 内燃机动力船舶上的锅炉 油轮辅锅炉 加热货油 驱动甲板设备 蒸发量较大 类似主锅炉 货轮辅锅炉 燃油 滑油及生活用水加热 要求不高 其水位和压力常用双位控制 返回本章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一 锅炉水位控制的特点 二 某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 变送器 四 调节器 五 给水调节阀 六 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管理要点 返回本节 一 锅炉水位控制的特点 1 水中含有蒸汽 15 20 2 蒸汽压力变化时 水下蒸汽的体积发生变化 虚假水位 难控制 因此 水位与给水量 蒸发量和水下蒸汽体积有关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返回本节 一 锅炉水位控制的特点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1 双冲量水位控制 1 单冲量 水位 2 双冲量 水位 蒸汽流量fig 1 4 1 3 三冲量 水位 蒸汽流量 给水量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一 锅炉水位控制的特点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2 双回路水位控制 1 水位控制回路 2 给水压差控制回路 fig 1 4 2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二 某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fig 1 4 3 P 气动计算器的气压输出 A 水位调节器的气压输出 B 蒸汽流量变送器的气压输出 K 系统常数 此处K 2 C 仪表制造常数 本仪表为50 0 6MPa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作用 测量被控量 并把被控量的变化量按比例的转变成标准信号 输出至调节器和显示仪表 气动标准信号 19 6KPa 98 1Kpa0 02MPa 0 1Mpa0 2kg cm2 1 0kg cm2 三 变送器 Fig 1 4 4 返回本节 三 变送器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迁移原理 返回本节 1 测量部分 把被控量变化转换为轴向推力 p q测 p F膜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Fig 1 4 4 Fig 1 4 6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M测 p F膜 l1 M反 p出 F波 l2 M测 M反 2 气动转换部分 把测量部分输出的轴向推力转换成标准的气压信号作为差压变送器的输出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Fig 1 4 7 Fig 1 4 4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在K单中 F膜 F波和l1都是固定不变的 唯一可调的是l2 反馈波纹管 l2 K单 量程 反馈波纹管 l2 K单 量程 要得到较大的量程 就必然使l2增长 为不使变送器体积过于庞大 将大量程变送器制作成双杠杆式变送器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Fig 1 4 4 返回本节 p F膜 l1 q反 l2 M测 M反 q 反 l4 p出 F波 l3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气动转换部分 双杠杆 Fig 1 4 5 Fig 1 4 8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3 差压变送器调零和调量程假定 p的最大变化范围是0 1000mmH201 让正负压室均通大气 使 p 0 观察变送器输出压力是否为0 02MPa 若不是 拧动迁移 调零 弹簧 使p出 0 02MPa 2 逐渐增大正压室压力 使p出 0 1MPa 观察正压室压力是否为1000mmH20 若小于它 说明量程小了 则松开量程支点的锁紧螺母 上移支点 反之亦然 3 重新调零 调量程 直到零点和量程准确为止 1 气动差压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Fig 1 4 4 返回本节 单杠杆差压变送器结构原理图 气源 输出 Fig 1 4 4 返回最近 单杠杆差压变送器结构原理图 气源 输出 6 喷嘴 13 膜盒 9 锁紧螺母 8 主杠杆 7 迁移弹簧 5 档板 15 紧固螺母 14 正压室 12 负压室 11 支架 10 静压误差调节螺母 1 放大器 20 琐紧螺钉 19 反馈波纹管 18 量程调节指点 17 底版 16 密封簧片 4 顶针架 3 顶针 2 迁移螺钉 Fig 1 4 4 1 ST 返回最近 双杠杆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图 气源 p2 p1 p出 Fig 1 4 5 返回最近 测量部分结构原理图 Fig 1 4 6 返回最近 单杠杆差压变送器工作原理图 p2 p1 V 气源 p出 l1 l3 l2 F反 Fig 1 4 7 返回最近 双杠杆差压变送器受力分析图 p出 p1 p2 q反 量程支点 q 反 l4 l3 l2 l1 Fig 1 4 8 返回最近 所谓迁移 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变送器量程的起点由零迁到某一数值 迁移后 量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改变 但量程不变 以测量锅炉水位为例说明其迁移原理 2 迁移原理 Fig 1 4 9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用参考水位罐检测锅炉水位装置 5 1 2 3 4 6 B A C C Fig 1 4 9 返回最近 图1 4 9用参考水位罐检测锅炉水位装置 5 差压变送器 2 参考水位罐 4 参考水位管 6 阀箱 B A C C 泄放阀 1 锅炉 A 截止阀 B 平衡阀 3 测量管 Fig 1 4 9 返回最近 差压变送器的负迁移特性 MPa 0 02 mmH2O 600 600 0 负迁移 0 1 Fig 1 4 10 返回最近 MPa 0 02 Kg cm2 10 0 正迁移 0 1 6 4 返回最近 量程迁移的优点 1 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 例如 水位测量2 提高灵敏度 量程越小 K越大3 减小误差 10 6 1 0 04 10 0 1 0 1 返回本节 四 调节器 fig 1 4 11 通用正 反作用式PID调节器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返回本节 返回最近 四 调节器 fig 1 4 12 第四节大型油轮辅锅炉水位自动控制 力矩平衡原理 返回本节 四 调节器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