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无效临床因素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制品输注无效临床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包医一附院血液科刘学文 前言 自二十世纪初发现ABO血型以来 输血技术不断发展 在战争年代 输血技术在急诊 创伤医学中挽救了无数生命 随着血液储存 血液保存 分离技术不断进步 也带动了许多学科的不断发展 如急诊科 产科 心胸外科等 最直接受益的是血液科 从五十年代末期 倡导成份输血以来 血液学也相应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进步 从联合化疗到干细胞移植 都与输血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前言 输血科是综合性医院最基本的保障系统 输血科是血液内科最坚强的后盾 快捷高效的输血系统和流程是血液科生存和发展重要条件 主要内容 临床输血分类 临床输血评估 输血无效应对策略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 输血的种类 治疗性输血 预防性输血 普通输血 紧急输血 按血制品成份分类 常用血制品种类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单采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输血的种类 回顾性分析血液科2015年3月 2018年3月输血病例 期间共有输血4554人次 其中悬浮红细胞1583人次 单采血小板2876人次 新鲜冰冻血浆67人次 冷沉淀28人次 治疗性输血1790人次 主要为悬浮红细胞 占88 4 和血浆 占5 4 预防性输血2764人次 主要为血小板输注 占98 输血流程 评估 输血 再评估 输血适应症血制品种类及用量 核对监护处理输血反应 鉴别迟发输血反应疗效评估 输血前评估 1 手术病人 1 血红蛋白 100g L 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 血红蛋白 70g L 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 3 血红蛋白70 100g L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2 非手术病人 1 血红蛋白 60g L 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 2 血红蛋白60 100g L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红细胞输注 输血前评估 1 非手术病人 1 无其他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病人 PLT 10 109 L 2 存在其它止血异常 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 或存在高出血风险 如发热 败血症 贫血 肿瘤放 化疗后等 的病人 PLT 30 109 L 3 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 PLT 50 109 L 血小板输注 输血前评估 2 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 1 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轻微有创操作PLT 20 109 L胸腔穿刺 肝活检 经支气管活检 腰穿PLT 50 109 L 2 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拔牙或补牙 小手术 硬膜外麻醉 正常阴道分娩PLT 50 109 L剖腹产 大手术 80 109 L 血小板输注 输血前评估 1 凝血因子缺乏2 抗凝剂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 存在活动性出血 PT延长4s以上 INR 1 5 FIB 1 0g L 3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PT延长4s以上 INR 1 5 APTT延长8s以上 FIB 1 0g L 4 大量输血后 FIB 1 0g L 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血浆置换 血浆输注 输血过程 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严密监测输血过程 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申请单 采样 送检 发血 输注 先慢后快 全程心电监护 预处理 紧急处理 输血后评估 以输注每U红细胞后血红蛋白增量 g L 60 患者体重 kg 为计算标准 5g L为输注有效 0 5 g L为部分有效 0g L为无效 悬浮红细胞 临床缺氧症状改善或消失 输血后评估 血小板悬液10U为一个治疗量 数量在250 10 9以上 体积在260ml以上 红细胞混入量 8 0 10 9 U 2000年卫生部规范CCI 10判定有效2015年输血规范CCI 4 5判定有效 在输注血小板前后24小时对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 计算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 CCI 和血小板恢复百分率 PPR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输注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数量CCI 4 5输注有效CCI 4 5输注无效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输注前血小板计数 全血容量 100 输注血小板总数 PPPR 1h 30 PPR 24h 20 输注无效 CCI PPR 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输血后评估 血浆输注 1 以凝血因子 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指标 新鲜冰冻血浆15ml kg或冷沉淀15IU kg 每12h输注1次 连续输注2次后 凝血因子 活性可增高30 2 临床出血凝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3 APTT或 和PT或 和凝血时间恢复正常 输血无效 回顾分析我科3年期间4557人次输血病例 输血无效所占比例为20 9 血小板输注无效占9 3 红细胞输注无效占8 4 血浆输注无效占3 2 44 5 40 2 15 3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 悬浮红细胞 脾功能亢进 活动性出血0 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原发 继发 长期输血铁负荷过重 白血病 淋巴瘤不能有效控制 浆细胞疾病 发热反应1 5 36 33 21 6 2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 病因分析 红细胞体内破坏过多红细胞寿命缩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浆细胞疾病铁负荷过重发热反应 丢失过多 消化道出血病理产科创伤 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或骨髓衰竭 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MDS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 血小板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0 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脾功能亢进 血液疾病不能有效控制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热反应 65 21 6 4 3 6 输血无效临床因素 病因分析 消耗 破坏过多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DIC脾功能亢进发热反应 非血小板输注适应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或骨髓衰竭 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MDS同种抗体 输血无效的临床因素 血浆 非血浆适应症 输注量不足 凝血因子抗体产生 肝衰竭 肝硬化失代偿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7 38 3 1 5 0 5 应对策略 掌握输血指征 结合患者自身状态评估输血必要性溶血患者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高度疑似病例 配血困难患者 尽早以丙种球蛋白 激素治疗贫血患者确诊后再开始治疗AA MDS患者输注红细胞以改善临床症状为目标去铁治疗尽量避免输注保存时间大于3周的库存血幅照血 应用去白细胞输血滤器 减少输血发热反应控制原发病 应对策略 尽早明确血小板减少病因 掌握输血小板指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若无严重出血倾向 尽量避免输注血小板 诊断后立即开始激素治疗控制感染幅照血小板 预处理 应用去白细胞输血滤器 减少发热反应脾功能亢进者行介入脾动脉栓塞或脾切除 有效率75 DIC血浆输注的作用大于血小板输注控制原发病多次输血者 血小板抗体筛查 HLA配型 应对策略 掌握输注血浆的适应征 正确使用血浆制剂按所需要血浆成份的半衰期调整血浆输注时限和频率按疾病计算血浆用量 总结 临床工作中 输血无效并不少见 尤其是血液内科 因疾病构成等诸多因素 拉高了全院输血无效的比例 输血无效的临床因素很多 有原发疾病因素 免疫因素 输血并发症因素 当然不可避免也存在用血不当情况 还有一些非临床因素 如送检标本时间 交叉配血的方法 敏感性 库存血的时间等 这些因素也亟待解决 总结 临床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