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doc_第1页
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doc_第2页
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doc_第3页
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以甘肃西和县皇城晚霞湖道路景观建设为例侯志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本文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详细研究了地域文化特点,有机的将文化意境和植物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营建了一条通往旅游区的独特景观大道。关键词:旅游区,道路景观,植物营建,探讨引言:将地域文化与植物景观有机结合,实现西和县城至晚霞湖旅游区道路景观建设植物的合理搭配,是本研究的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1 研究区概况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1861km2。境内地形由西北向南倾斜,南部为土石质山原峡谷区,北部为沟壑梁峁区,平均海拔1692m。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天至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451734.7m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皇城-晚霞湖道路全长5.1km,是县城通往晚霞湖旅游景区的专用公路,道路两侧绿化工程树木种类单调,规格偏小,没有进行系统的景观规划,缺乏硬质景观建设,不能满足晚霞湖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需要,亟待全面进行改造。2 研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道路绿化与设计规范;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皇城-晚霞湖道路施工设计平面图;西和县气候、水文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现场踏查、分析资料。3 功能定位依据皇城路-晚霞湖专用公路功能定位和地域特征,充分利用道路两旁土地资源空间,融汇现代中外造园手法,遵循自然法则,通过文化主线,将绿地景观、硬质景观、竖向景观、节点景观、休闲设施等园林景观的有机结合,营造一个景观环境优美、植物种类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游憩功能完善的点、线、面合理分布的景观序列。4 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宜园则园、宜路则路”。对园路、汀步的组织,景观布局都要结合现状空间,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2)生态先导的原则。设计以道路环境景观建设为原则,结合立地条件,突出绿化氛围的营造,景观建设要点、线、面有机结合,不但要强调量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质的追求。(3)文化导入的原则。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和植物文化意境,通过景点节点、园林小品以及植物的色相、季相、造型等变化,结合地形起伏,营造一处景观文化主题突出的绿色长廊。(4)生物多样的原则。以景观树种的多样性为基础,注重植物群落景观变化的层次性,强调植物景观效果多样性与独特性,达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目的。5 景观与文化构建通过体量适宜的景观广场建设,规则与自然结合的植物种植方式,高低错落的植物林缘线变化,四季分明的色相景观,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小品,营造不同的文化景观意境,与园区景观主题相呼应,达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的有机融合。5.1 宗教文化(1)文化意境:西和一带曾经建立过许多微小的西番国,其中著名的有妙庄国和仇池国,是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一温床。由羌和吐蕃长期融合而形成的藏族同胞,形成了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2)景观景点:利用景观小品、雕塑、景观墙、诗文影壁、景观亭、组合廊架等形式,以“祈求八福”为主题,充分体现西和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5.2 伏羲文化(1)文化意境:纪念华夏人文初祖,探寻伏羲诞生之地,弘扬伏羲文化。(2)景观景点:利用景观植物、道路系统的有机组合,营造八卦迷宫图案。同时修建景观亭、景观墙等,篆刻诗文,展现伏羲圣地文化氛围。5.3 仇池文化(1)文化意境:讲述仇池山氐族首领刑天葬首之地的故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把精卫、刑天相提并论,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2)景观景点:通过景观墙彩绘、浮雕等形式,展现白马图腾,配以文字,讲述氐族崇拜马神的故事。同时结合景观道路建设,利用不同材质,拼“武”字,展示“武”成为氐人代表的史实。5.4 先秦文化(1)文化意境: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统一全国的摇篮。(2)景观景点:利用雕塑、小品、景墙、廊架、景石等形式,体现先秦政教文化、先秦朝聘文化、先秦生活文化、先秦感觉文化、先秦和谐文化等内容。5.5 汉代文化(1)文化意境:摩崖石刻以其方正雄伟的书风和“首尾无缺失”的完整存留而享誉寰宇,令古今文人墨客叹为观止,是我国保存不多的汉代书法艺术瑰宝之一。(2)景观景点:采用景观置石、文化景墙、生活小品、景观建筑等形式,彰显“润色鸿业”的盛世之音-汉赋,诗史上革故鼎新的标志-汉诗。5.6 三国文化(1)文化意境: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六出祁山”故事的发生地。(2)景观景点:通过木牛流马等雕塑小品,结合文化景墙,展现三国争雄的古战场景象。5.7 巴蜀文化(1)文化意境: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汇。(2)景观景点:通过景观廊架、雕梁画栋的楼亭等景观建筑,融合南北建筑风格,凸显了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竹林、茶舍建设,更添巴蜀文化意境。5.8 古羌氐文化 (1)文化意境:具有浓郁的氐羌民族遗风。(2)景观景点:通过小品雕塑、景观墙彩绘浮雕、文字简介等形式,展示羊皮扇鼓舞等古羌氐文化。5.9 民俗文化(1)文化意境:差异的民族发展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2)景观景点:通过小品、雕塑、彩绘、文字等形式,展示乞巧、山歌、社火、影子腔等民俗文化。 5.10 民族风情(1)文化意境:古代氐、羌、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融合。(2)景观景点:“月挂松间篝火明,笛弄山风声声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缠绵心印心。”通过诗文佳句、景观小品,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5.11 乞巧文化(1)文化意境:“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景观景点:乞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七月七日儿女设香案陈瓜果,拜织女星以祈(乞)巧。6 树种选择6.1 乔木类(1)常绿乔木:雪松、油松、华山松、刺柏、大叶女贞、棕榈、圆柏、桧柏、云杉等。(2)落叶乔木:国槐、栾树、合欢、椿树、樱花、红花槐、垂柳、柿树、五角枫、紫叶李、核桃、七叶树、椿树、红枫、石榴、桃树等。6.2 灌木类(1)常绿灌木:石楠、大叶黄杨球、洒金柏、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小刺柏、小龙柏等。(2)落叶灌木:碧桃、榆叶梅、黄刺枚、紫薇、腊梅、木槿、紫荆、丁香、连翘、红瑞木、花石榴、月季、丛生红叶李、红叶小檗等。6.3 地被类鸢尾、白三叶草、混播草。7 结语皇城-晚霞湖道路景观绿地总面积:509190m2。其中:景观绿地面积493064m2,占总面积的96.8%;铺装面积3062m2,占总面积的0.6%;道路面积11544m2,占总面积的2.3%;其它面积1520m2,占总面积的0.3%。参考文献:【1】姚泽;武威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适宜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