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污水处理厂计算书.docx_第1页
李渡污水处理厂计算书.docx_第2页
李渡污水处理厂计算书.docx_第3页
李渡污水处理厂计算书.docx_第4页
李渡污水处理厂计算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渡污水处理厂 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 李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完成期限: 2016 年 3 月 1 日至 2016 年 6 月 1 日学院名称 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班级 给排21201 学生姓名 李月飞 学 号 1262061019 指导教师 杨小俊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前 言5项 目 概述61 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71.1设计依据71.1.1主要依据资料71.1.2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81.1.3 水污染治理政策法规91.2设计原则101.3 设计范围112 项目背景简况142.1 城市概况142.2 自然条件162.2.1地理位置162.2.2 气象条件162.2.3 水文172.2.4工程地质172.4工程建设必要性172.5受纳水体193 工程规模及处理程度203.1 服务范围203.2建设年限203.4进水水质203.5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224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244.1 设计依据和设计任务244、1、1设计依据.244、1、2设计任务.244、1、3设计内容.244.2设计规模244、2、1城市污水来源及状况254、2、2污水量计算264、2、3设计范围304、2、4污水处理方案选择.314.2.5 污水处理工艺确定454.2.6 方案确定475. 机械设备设计475.1 格栅作用及选择475.1.1 格栅设计及计算475.1.2 计算细格栅516.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536.1回流污泥泵房716.1.1 剩余污泥泵房72 6.5污泥浓缩池.736.3砂水分离器选择.73 6.4曝气池.78 6.4.1曝气池布置.79 6.4.2曝气系统80 6.6进水管路计算87 6.7出水堰.89 6.7.2设计参数89 6.7.3 池型设计及计算90 6.7.4出水堰计算.946.8集配水井.856.9接触消毒池.876.10计量槽.88 6.10.1设计参数.88 6.10.2设计计算.89 6.10.3工艺流程选择90 6.10.4处理工艺流程选择906.11污泥处理流程916.12脱水机房.102 6.12.1概述.102 6.12.2设计102 6.12.3机房布置.1037.厂房内中水处理1048. 厂房内滤池1048.1 滤池设计计算1058.2 工艺比较及选择1058.3 设计参数1089. 其他设计注意事项11810.交配变电系统12510.1 设计原则12510.2 监测内容12511. 本工程设计意义12712. 对于本工程的收获130199前 言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业基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涪陵区地处长江之滨,是重庆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信息中心,长江上游重要枢纽之一,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发展食品、医药、机械、建材、化工为主的沿江开放城镇。而李渡镇作为涪陵区工业发展的重镇,历来有着较为突出而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李渡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城镇经济的发展应与相应环保设施发展相一致,相协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大力度改善城镇卫生条件,为城镇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李渡镇目前尚缺少完善的排水系统设施,所有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内,对长江水质的污染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污水散流无序,对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及李渡镇的城镇面貌带来负面效应。为了尽快改善城镇环境,有利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建设较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设施已势在必行。长江是重庆市最大的河流,也是重庆市最重要的河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长江既是重庆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同时也是地面雨水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受纳水体。随着工农业生产、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中,截流后的三峡大坝,已使三峡库区的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对三峡库区及影响区的污染物排放必须进行控制。李渡镇作为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及水源,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则显得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项 目 概 述项目名称: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主管单位:涪陵区环保局项目建设单位:涪陵区排水公司工程地点:李渡镇原南方轧钢厂厂址设计进水水质:CODcr: 310mg/LBOD5: 205mg/LSS: 250mg/LNH3-N: 25mg/L 磷酸盐(以P计): 3 mg/L设计出水水质:CODcr: 60mg/LBOD5: 20mg/LSS: 20mg/LNH3-N: 8mg/L 磷酸盐(以P计): 1.5 mg/L1 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1.1设计依据1.1.1主要依据资料1)工程设计委托书 2)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3)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国务院) 4)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年201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标准化设计(国家计委国资评审中心)6)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及相关批复文件7)李渡镇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8)李渡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市涪陵环境保护科研所)9)李渡镇污水处理厂征地协议书10)李渡镇污水处理厂供电协议书11) 涪陵区李渡镇区地形图 1:100012) 李渡镇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形图1:5001.1.2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101-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1.1.3 水污染治理政策法规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我国得到了贯彻和执行,并受到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工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应相互一致,在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应当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对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的观点已被广大公众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保证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有关防治水污染的法律和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通过)(96年5月修正)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饮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1)环境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在控制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各省、市级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标。(2)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3)法律责任授权给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警告和惩罚污染者。1.2设计原则1)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镇总体布局和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地形条件和环境要求,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分步实施为方针,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工程。在保证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作到尽量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为污水资源化创造必要的条件。2)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应因地制宜,即具有稳妥、合理性,又具有先进性。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和先进设备,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3)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设计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4)污水厂总图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管理方便、尽量减少占地。1.3 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如下:1)对污水处理厂内的全部生产性构筑物及辅助生产设施进行工艺、土建、电气、仪表自控以及总图等各专业设计,并编制工程概算书及进行成本分析。2)污水处理厂外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 (1)根据总体规划计算李渡镇城镇污水量,确定污水管网建设规模及工程概算。 (2)按规划原则要求进行镇区污水管网的平面和高程布置,提出主要设计参数,完成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输水管线的工程设计。(3)厂外供水、供电工程,根据所需工程量仅将其投资列入概算。2 项目背景简况2.1 城市概况李渡古时称为洪渡,后因唐代大诗人李白由此渡江而更名为李渡。元代有“涪陵李渡最繁华”之誉,明末清初为“商贾云集”之地。清末至民国置镇。1992年马鞍、金银两乡并入。1995年11月1998年5月是涪陵市李渡区(县级)驻地,1998年5月,在撤销涪陵市李渡区后,成立涪陵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与李渡镇实行“区镇合一、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李渡镇即为现有的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它在唐宋时代已形成集镇,有上千年历史,是长江上游沿江大镇之一,位于涪陵城西北的长江北岸,东距涪陵旧城区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上游约11km。李渡交通便捷,“319国道”和涪长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域,长约4km,宽50m的新城区主干道已初通。涪陵长江公路桥距李渡仅3km。筹建中的渝怀铁路从对岸穿过。水运交通更为方便,长江航道可达李渡沿江各地。李渡物质产出丰富,农业经济生产水稻、玉米、小麦,多种经营有生猪、蚕桑、柑桔、榨菜、油菜等。97年产粮1.701万吨,出栏猪1.97万头,柑桔1200吨,青菜头1.5万吨,油菜籽80吨蚕桑4000担,各种应市蔬菜250万公斤,是原涪陵市柑桔、榨菜、蔬菜、蚕桑的骨干产区之一。根据涪陵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提出的要求和近期满足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移民迁建的急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沿两条主干道展开。一是东起李渡路出口,沿新城主干道接口,沿新城主干道东西侧各400米展开,南至长江边(南北长3.8公里)。其范围既涵盖了李渡组团的路南片区和部分涪中片区;又超出了这两个片区的原有规划范围。规划区近期形状是一八字带状型,远期则会发展成依托旧城片区有机联系起来的李渡大组团。主要功能布局可概括为工业、居住、仓储、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化六大部分。工业用地:工业是规划区应先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工业对场地平坦条件要求较高,规划沿319国道旁布置食品、机械和少量无污染建材工业。其中新城主干道至高速路入城口段和马鞍段为食品工业区两侧为机械工业区,用地101.56公顷,人均用地20.3平方米;高新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对地形要求相对较低,规划在涪中片区北段安排48.93公顷用地,人均用地9.8平方米。居住用地:采用相对集中的对位式发展。仓储用地:本着原材料和产品就近加工,就近储运,避免物资周转穿越市区的原则,进行仓储布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区位于李渡组团的中心区域,因此各类用地取高值。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市级商业服务设施,集中于路南片区,沿高速公路入城干道、新城主干道、横向32米干道形成商业服务带。其32米干道形成中心商业带从东至西分别发展金融、信息、商业服务,贸易和产品市场中心。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东端以资金、人才、技术、市场为主。行政用地:根据李渡组团的用地布局、路南片区作为李渡区行政中心,规划在过路塘一带成片布置行政办公用地。并在居住区内分设居委会。绿化用地:规划沿涪中路南两个片区交接带山岭、沟谷、即打锣堡石岭岗朱家沟一线形成主要的绿化用地,并与防护绿地,行道绿化,广场绿化,滨河绿化等形成连续的网络绿化用地。2.2 自然条件2.2.1地理位置李渡镇位于涪陵城区西北,长江上游北岸,是长江上游沿江大镇之一,东距涪陵旧城区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上游约11km。李渡地处东经10717.38,北纬2944.18,长江境内流长10余公里,上距重庆109公里,下涉涪陵11公里,南靠长江黄金水道,北有319国道和渝涪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方便。李渡镇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原李渡镇南方轧钢厂内,紧邻长江北岸。2.2.2 气象条件涪陵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雨量多集中在510月。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极大风速为24.4m/s。2.2.3 水文涪陵水资源丰富,有长江、乌江流过城区,长江最小年平均流量为3290m3/s,最枯流量为2880m3/s,最枯水位为134m,三峡库区形成后涪陵江段最高水位约182m。2.2.4工程地质根据李渡镇污水处理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长江左岸斜坡上,场地总体北高南低,标高在207.58190.88m之间,相对高差16.70m,自然地形坡度角1025。场地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西侧发育一条季节性冲沟,常年有水。场地内基岩以砂岩为主,构造裂痕不发育,人工填土仅局部地段有分布,勘查中,在ZK21钻孔中进行提筒简易抽水试验,10分钟抽干,延续8小时观测,水位不能恢复,故场地内基础持力层范围内地下水贫乏,但在雨季,局部可能存在有少量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和网状基岩裂痕水)。因原轧钢厂厂房较平坦,在南侧形成高4.25m,北侧高2.55m的边坡,边坡均采用条石挡墙支护;场地东侧为岩质自然斜坡,目前均无变形破坏迹象。其余地段为原始丘坡,上覆土层较薄,目前无变形破坏迹象。因此拟建场地现状稳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2.3工程建设必要性目前长江重庆市江段水质多为类,部分江段为类水质,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环保投入很少,长江已经面临比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三峡库区建成以后,蓄水坝前水位达到175m时,将形成水面面积1000 km2,总库容为393亿m3的巨型水库,库容系数为8.9%,属于调节性能小的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此后,长江由流速快、流量大的河川,变成流速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致使长江流域的水流流速将大大减缓,稀释、混合扩散能力大大降低,经计算在保证坝前下泄流量为5683 m3/s,寸滩断面流量为5000m3/s的情况下,平均流速由建库前的2m/s下降到0.38m/s,横向扩散系数由建库前的0.121m2/s下降到0.0446m2/s。根据中科院水生研究所和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的结果表明,水库在蓄水位175m时,城区江段水污染程度将比建库前升高34.5%-146%。同时库区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更易恶化。为此,若流域内仍然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必将使库区水质更加恶化。重庆市域段长江占据三峡库区大部,对整个库区的水环境治理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因此,建设市域内的排水工程不仅对当地、重庆市乃至对整个三峡库区有着重大意义。 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是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建设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三峡库区的建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但由于三峡移民迁建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负荷将不断增加,国家从三峡库区的长远发展考虑,对库区水体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是三峡库区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影响库区水体水质的城镇污水进行处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随着距离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期限的临近,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加快对库区治污工程的建设进度,规定库区的迁安区、县和重要小城镇必须在库区形成前对所排放的污水进行二级处理。李渡镇就是被列入重庆市三峡库区在2003年前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30个沿江重点小城镇之一,因此,建设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显得非常迫切。综上所述,建设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2.4受纳水体根据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李渡镇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受纳水体为长江。3 工程规模及处理程度3.1 服务范围本工程服务范围为涪陵区李渡镇的城镇污水。工程近期服务人口(2005年)30000人,远期(2010年)服务人口70000人。3.2建设年限依据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确定污水处理厂近期工程的建设年限为2005年;远期工程的建设年限为2010年。3.3进水水质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进水水质的确定非常关键。目前,李渡镇缺少对城镇污水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的水质资料,根据涪陵区环境保护监测站2003年11月13日白天对李渡现有典型排污口的出水水质进行的监测结果,见表3-1。并考虑35m3/d垃圾渗沥液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对进水水质的影响,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沥液出水水质见表3-2。将二者加权平均即得出李渡镇生活污水与垃圾渗沥液的混合水质,见表3-3。同时,经过现状调查表明,目前李渡镇城镇污水大部分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量较少。尽管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污水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应不会偏离常规。为进一步说明污水厂进水水质的合理性,我们了解了涪陵城区2004年典型月份每月7天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见表3-4。从结果不难看出,表3-1水质指标远高于表3-4水质指标,可以假设表3-1水质指标带有明显的单一性,但由于其是唯一实测样本,所以,若以表3-3水质指标为基础参考值,进而确定本工程的进水水质应该是安全可靠的。再结合李渡镇今后作为涪陵区私营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预期污水水质高于涪陵市区污水水质指标也是符合常规的。因此,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污水厂进水水质,应该是合理而恰当的。 综上所述,本工程设计确定的污水厂进水水质,见表3-5。 李渡镇进水水质 表3-1 水质类别BOD5CODcrSSNH3-NTNTP设计进水水质(mg/l)15035020030403.5 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沥液水质 表3-2CODcr(mg/l)B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1000600400500350- 垃圾渗沥液和城镇污水混合水质 表3-3CODcr(mg/l)B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304.6201.8230.824.2134.322.74注:表3-1表3-3摘自涪陵区李渡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涪陵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表3-4项目名称污染物(mg/l)CODcrBODSSTNNH3-NTP2004年3月7日平均值251.3158.4421.426.1520.862.282004年6月7日平均值157108.3236.119.4915.321.252004年9月7日平均值153.7112.9181.919.3816.161.162004年12月7日平均值150.3103118.12117.41.3年典型月7日平均值178.1120.7239.421.517.41.5出水水质 水质类别BOD5CODcrSSNH3-NTNTP设计出水水质(mg/l)20602015(8)201.03.5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取决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最终出路和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污水处理厂的受水体是长江。按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的规定,长江为类水体,因而本工程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别B类排放标准,出水水质如下:COD 60mg/lBOD5 20mg/lSS 20mg/lTP 1.5mg/lNH3-N 8mg/l根据预测的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厂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如下:CODcr 80.6%BOD5 90.2%SS92.0%TP50.0%NH3-N 68.0%4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4、1 设计依据和设计任务4、1、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及相关手册4、1、2设计任务李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4、1、3设计内容根据李渡镇总体规划和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任务内容见任务书4、2设计规模建设规模为近期(2015年)3万m/d,远期(2010年)增加为7万m/d的处理规模。4、2、1城市污水来源及状况1、城市设计人口近期3万人,发展后人口数量7万人,居住建筑内设有市内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2、根据资料统计,工业和生活用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0 和40(最高日);3、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280L/cap.d(最高日)考虑;4、折污系数取0.9;工业废水总变化系数取1.5,日变化系数1.2。5、城市公共建筑物水量按城市污水量的30%。4、2、2污水量计算1、平均污水量Qp的计算 Qp1=Nq*0.9式中:N人口数,3万人q居民用水定额,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按280 L/cap.d0.9排放系数(0.80.9),取0.9近期规模Qp1近=30000*280*0.9=7560m/d远期规模Qp1远=100000*280*0.9=25200m/d2、工业废水量:Qp2近=7560/40*60=11340 m/dQp2远=25200/40*60=57800 m/d3、公共建筑污水量计算Qp3=Qp1近*0.3=7560*0.3=2268 m/dQp3=Qp1远*0.3=25200*0.3=7560 m/d4、平均日污水量Qp=Qp1+Qp2+Qp3=7560+11340+2268=31168 m/d=3.12*104 m/d(近期)Qp=Qp1+Qp2+Qp3=25200+37800+7560=70560m/d=7.056*104 m/d(远期)为安全考虑设计水量采用3万m3/d(近期)和7万m3/d(远期)5、最高日污水量Qmr=Qp*K日=30000*1.2=36000 m/d(近期)Qmax=Qp*K总=30000*1.5=45000 m/d远期 Qmr=Qp*K日=70000*1.2=84000 m/dQmax=Qp*K总=70000*1.5=105000 m/d表1.1 设计水量一览表项 目设计水量m3/dm3/hm3/sL/s平均日流量3000012500.35378.70最高日流量3600015000.42436.58最高时流量4500018750.52510.194、2、2设计范围设计的范围包括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和控制方法和其影响及意义影响: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厂区主体工艺采用CASS处理工艺。重庆市三峡水务涪陵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李渡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对治理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涪陵区的投资环境,实现涪陵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在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上,我国已经能提供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各种新型活性污泥工艺如:S酸化水解好氧技术、BR法和氧化沟技术等和多种类型的稳定塘技术等,这些废水治理技术已经在改善水体环境、水体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志着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工艺技术的研究转移到具体项目的实施。如今,这些国家的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又有了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批拥有脱氮除磷功能的设施,对水环境保护和水体质量改善起了重大的作用。 硬件功能调试主要是测试硬件的功能是否正常,这部分的调试内容包括: (1)供电线路的设置和检验,主要用万用表检测电路的连通是否实现,以及保证接线的正确性,防止220V与24V线路的错位接线发生; (2)电机直接加三相电源调试,检测电机工作状态; (3)变频器单独调试,检测能否正常进行参数设置; (4)变频器加电机进行调试,检测能否正常进行变频调速,在外部控制模式下,控制端子是否能正常控制电机启动,调节电机转速等; (5)PLC单独检测,检查PLC单元能否正常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该部分工作实际上在计算机模拟调试前就己经完成; (6)PLC加变频器联机调试,检查PLC、变频器是否能实现对此系统控制;经过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功能一切正常,可以进行总体调试。 5.2软件系统的调试 在STEP7-Micro/WIN32软件中,通过编程,将编好的程序下载到PLC中进行运行调试,检查程序是否有错误,是否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控制。调试时,可根据功能模块分类分别调试,最后进行总体调试。 在该控制程序中,需要根据外界输入的状态来控制清污机、潜水泵,以及污泥回流泵的启停,因此需要按照液位传感器和液位差计反馈来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然后再进行输出控制。运行结果 通过系统调试,能够实现PLC在系统控制中的手动、自动模式的控制。启动电源后按下手动或自动模式选择按钮,当在手动模式时,可通过各控制按钮实现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各电机的控制运行同时相应的指示灯亮。 当在自动模式时,在自动方式下进行闭环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外部传感器的状态对设备进行启停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过程包括:粗格栅系统、潜水泵系统、细格栅系统、曝气沉砂系统、污泥回流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启动自动运行按钮后,自动过程开始,启动潜水搅拌器和刮泥机。运行粗、细格栅机,进行间歇运行,即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停止一段时间,循环进行。在间歇运行过程时,粗格栅机运行20min定时到后停止运行2h,2h定时到后又开始运行20min。细格栅机粗格栅机相似。根据反馈回来的液位差状态控制清污机的运行与停止。而进水泵房中的潜水泵根据液面高低进行运行、停止及运行数量的控制:潜水泵系统启动首先开始启动潜水泵。检测液面高度,低于最低位传感器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定时到后,若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潜水泵运行,否则潜水泵继续运行。检测液面处于中位和高位传感器之间时,开始定时防止误判。定时到后,若液面仍持续处于高位传感器,则输出报警信号。 而转碟曝气机根据溶解氧仪反馈的模拟量经PLC运算后通过变频器控制其进行工频运行还是变频运行,进行加速还是减速运行,同时控制分离机的运行与停止。 污泥回流泵的运行与停止根据液面的高低进行控制:污泥回流系统启动首先检测液面高低,若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启动定时。定时到,若液面仍低于最低位传感器则停止回流泵运行。若液面处于最高位和最低位之间,启动污泥回流泵。若液面高于最高位传感器时,启动定时。定时到,若液面仍处于最高位传感器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污泥脱水系统中,离心式脱水机的启动采用顺序控制方式,依次启动其设备。控制系统能根据外界溶解氧仪检测反馈的模拟量信号输入的状态来控制清污机、潜水泵,以及污泥回流泵的启停,因此需要按照液位传感器和液位差计反馈来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然后再进行输出控制。各模块程序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调试时也能实现相应功能的控制。基本上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标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水工艺设备。4、2、4污水处理方案比较先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城市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使之达标排放或污水回用用于使环境不受污染,处理后出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或工业生产等,以节约水资源。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给出以下几项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准则: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先确定。2、 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3、 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先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征,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做出合理的分析预测。4、 在水质组成,复杂或特殊时,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性设计参数,然后进行运用。4、2、5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随着水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的实践,在吸取国外技术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的特点,逐步改进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如下: 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 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一身水扩散排放为主,处理为辅的技术路线; 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路线,结合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进行选择: 首先,3和4这两条技术路线对于自然环境条件因素要求较高,从而不可取,所以应选择1和2这两条路线,尤其以2这种路线应予以推广。因为随着环境的状况日趋严峻,用水的问题越发突出,从而对雨水的合理使用必将使大家特别重视的课题,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与人工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和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活的人工生物净化即使路线。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厂来说,主要指氧化塘处理和土地法处理,它们都具有运行费用低,外加能源消耗少和管理简单的优点,在我国一些城市也被因地制宜的采用。氧化塘一般分好氧氧化塘、厌氧氧化塘、兼性氧化塘,它们所需要的停留时间都很长,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十天,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卫生的影响较大,需要慎重考虑,所以,在没有低洼地可利用的情况下,若购置占用大量的良田,平地筑塘是很不经济的,剧本工程的情况不宜采用氧化塘处理。土地法处理,就是按照要求对污水达到处理的同时,达到对控制渗流污染的要求,有计划的将污水排放到大面积的土地上下渗,利用土壤的过滤、吸附、分解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使污水达到净化。这种仿有利于污水中水肥资源的利用和土壤微粒结构的改善,但是,这种处理需要广阔的土地面积,而且要注意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土地法处理必须与污水灌溉合理的结合,污水灌溉在农业增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这只是对污水的灌溉利用和污水的土地利用处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污水灌溉按土地处理污水的要求控制水量、水质,有些地下水以及其它水源、水体造成污染; 由于灌溉季节性变化和灌溉面积的限制,不能做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没有经过严格水质控制的灌溉,往往会造成对粮食作物,特别是对蔬菜作物的使用质量的影响,这主要来自一些重金属的污染;所以,污水灌溉作为对适当处理获得城市污水的有效利用,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作为对污水的完善土地处理,从而取代其它的污水处理措施,在本工艺的具体条件下,上部现实或者不可行。因为: 对地下水源有污染危险; 做不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没有也不可能修建储存几个月污水量的大容量调节池,非灌溉季节的排放问题无法解决;综上所述,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路线,本工程不具备采用的条件,当然也就不宜采用。人工净化就是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净化的效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其中以活性污泥法采用较为普遍,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的主体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净化,噢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运行可靠,处理所效果好,但是也存在能活较多和费用高等特点,所以对其流程改革更新后,出现了A-B工艺,氧化沟法,SBR间歇活性污泥法,A/O脱氮工艺,A2/O同步脱氮工艺等常用工艺,它们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优点。结合本工艺的具体情况,在已排除了前述三个技术路线之后,我认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或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是比较合适,可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能可靠的保证税制精华的要求;不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处理后污水可用于灌溉、非灌溉季节排放,又不会造成污染;为以后在经济条件可以的情况下,进行三级处理提供工业回用打下基础。2、2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要求达到工程所要求的污水处理程度。必须采用二级处理,目前国内外城市二级处理厂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去除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而且比较经济,本污水厂还要求高效脱氮除磷,常用的方法有AB法,A2/O法,氧化沟工艺,SBR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在选定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后,我们对活性污泥法和人工生物净化的几个方案进行筛选,初步筛选到下列几个方案,在进行比较。1 A-B两段曝气法2 氧化沟3 SBR法4 CAsS工艺氧化沟工艺氧化沟也称氧化渠或循环曝气池,是于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的巴斯韦尔(Pasveer)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它把连续式反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器中的混合液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混合液在氧化沟闭合渠道内循环流动。由于氧化沟运行成本低,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并可以进行脱氮除磷,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特别适用于南方延时曝气运行。1、工艺流程的比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BOD5又要适当去除N,P故可采用SBR或氧化沟法,或A/A/O法,以及一体化反应池即三沟式氧化沟得改良设计.ASBR法工艺流程:污水 一级处理 曝气池 处理水工作原理: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P脱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3)沉淀工艺: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5)待机工序:工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特点: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自动化程度较高。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单方投资较少。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B厌氧池氧化沟工作流程: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工作原理: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池,下方则为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应,同时氧化沟法污泥龄较长,可以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除磷脱氮。工作特点: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聚作用。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1530天,到以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于管理。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低。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C A/A/O法优点: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 缺点: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 D 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