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doc_第1页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doc_第2页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doc_第3页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doc_第4页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 数控折弯操作指导书 1、目的为完善折弯工艺,提高折弯效益,规范折弯作业方法及流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钣金车间折弯工序生产作业 3、操作流程图(见附件) 4、作业内容4. 1、数控折弯特点数控折弯是将板料在数控折弯机上,利用凹凸模具,使其变形弯曲的一种加工过程。 凹凸模又分为通用的弯曲模与专用弯曲模。 数控折弯与普通折弯机相比有如下优点4.1. 1、上模两端下压的同步性可得到精确检测。 4.1. 2、后定位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4.1. 3、编程操作简单,无需借助任何夹具,可一次性折弯成多种长度和角度的工件。 4.1. 4、折弯灵活性大、通用性强,不但适合方便试制,而且适合于各种生产类型。 4. 2、AS系列折弯机床主要结构4.2. 1、机架本部件由左、右立柱、油箱、工作台、撑补偿油缸等零件焊接成框形机架。 4.2. 2、滑块本部件由滑块、油缸、光栅尺、圆弧导轨等组成。 4.2. 3、模具本部由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二部分组成。 4.2. 4、液压液压系统采用电液比例伺服阀控制系统,控制两油缸活塞杆的空行程、工作行程、回程及上述三个运动规范中的同步运动。 4.2. 5、后挡料本部件由挡料架前后移动(X轴)、挡料架上、下移动(R轴)两部分组成。 4.2. 6、前挡料本部件用于安装于工作台正面。 4. 3、折弯机模具介绍公司在折弯机上的模具通常有上刀模(图1)、低压下模(图 2、)、无压痕双折边模(图3)、双折边模(图4),如下所示普通下模的折弯槽的选择原则L=6t10t,正常情况下选8t,t为板厚。 图1图2图3图44. 4、机床内几个重要参数的定义4.4. 1、Y 1、Y2的位置定义从工作台台面到滑块上的上模支承面之间距离见图5。 4.4. 2、X轴的位置尺寸定义从折弯中心线到挡料指前端面之间距离见图5。 尖刀大弯刀直角刀无压痕双折边模双折边模低压下模4.4. 3、机床的操作功能介绍4.4.3. 1、机床操作站由数控操作站、机床电源开关、油泵启动准备开关、警示信号灯(三个)、停止按钮、脚踏开关。 4.4.3. 2、数控操作站见下图6。 操作开关与用户界面4.4. 4、具体按键说明及使用(略)。 4. 5、编程加工前准备工作,按数控折弯机操作规程执行。 急停图5图64. 6、正常情况下折弯机所用的上模和下模参数及机床参数已设置好,暂不考虑模具编制。 4. 7、折弯编程时展开料计算方法(L=a+b+A或L=a+b-A),图7。 图790度直角图圆弧A值材料0.250.50.901.01.71.21.52.02.53.0厚度内侧弯曲半径R值1.51.352.12.42.853.64.355.10.50.951.82.02.453.21.01.151.92.22.653.44.154.92.01.552.32.63.053.84.555.32.51.752.52.82.954.04.755.43.01.952.73.03.154.24.955.73.52.152.93.23.354.45.155.84. 7、加工编程实例4.7. 1、以图8零部件为例介绍折弯程序的编制图8步序二步序一步序三步序四abRL=a+b+AbRaL=a+b-A4.7.2加工工件板料参数板厚Th:2.0抗拉强度45Kg/mm2上模编号p:1下模编号d16板料宽度Lmat:1000mm(设上模刀尖圆角R为2mm)4.7. 3、折弯步序示意步序一,图9后挡料X定位尺寸:76+3.8/2=77.9mm。 挡料指的高度根据需要实际高度调节。 步序二,图10后挡料X定位尺寸:4+92+38/2=97.9mm。 挡料指的高度根据需要实际高度调节。 步序三,图11后挡料X定位尺寸:58.34+107.82+3.8*45/90+3.8/2*45/90=169.01挡料指的高度根据需要实际高度调节。 步序四,图12后挡料X定位尺寸:58.34+3.8/2*45/95=59.24挡料指的高度根据需要实际高度调节。 图9图10图11图124.7. 4、实例编程步骤4.7.4. 1、按数控操作站键显示“折弯参数”页面,图13P xxxN xxCY_TH x.xxx.x Kg/mm2p/d x/x CR_/ri x.xx-MEM-POS-CORxx.xY1xxx.xx xxx.xx_._Y2xxx.xx xxx.xx_._X xxx.xx xxx.xx_._R xxx.xx xxx.xx_._Q_Lmat xxxxFb xxTON Rx_Ext start_Vy_%_T_._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2、将光标移到“步序号N”区域.输入99,图14。 P xxxN99CY_TH x.xxx.x Kg/mm2p/d x/x CR_/ri x.xx-MEM-POS-CORxx.xY1xxx.xx xxx.xx_._Y2xxx.xx xxx.xx_._X xxx.xx xxx.xx_._R xxx.xx xxx.xx_._Q_Lmat xxxxFb xxTON Rx_Ext start_Vy_%_T_._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3、按一下数控操作站删除键,所有原先的可编程参数被删除,图15。 图12图14图13P0N1CY_TH_._._Kg/mm2p/d_/_CR_/ri_._-MEM-POS-COR_._Y1_._xxx.xx_._Y2_._xxx.xx_._X_._xxx.xx_._R_._xxx.xx_._Q_Lmat_Fb_TON Rx_Ext start_Vy_%_T_._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4、逐个输入步序1所需参数,4.7.4.4. 1、光标移到TH区域,输入板厚2。 4.7.4.4. 1、光标移到区域,输入板料抗拉强度45。 4.7.4.4. 2、光标移到上模纺编号区域,输入上模编号1。 ;4.7.4.4. 3、光标移到下模纺编号区域,输入下模编号16。 4.7.4.4. 4、光标移到折弯角度区域,输入第一个折弯角度90。 4.7.4.4. 5、移下光标后DNC自动计算Y1和Y2的要求值。 4.7.4.4. 6、光标移到X区域,输入第一个折弯步序的后挡料X定位尺寸77.94.7.4.4. 7、光标移到Lmat区域,输入板料宽度1000。 4.7.4.4. 8、移开光标,DNC自动计算所需的折弯力Fb,4.7.4.4. 9、光标移到T区域,输入保压时间0.1s,图16图15P0N1CY_TH2.045.0Kg/mm2p/d1/16CR_/ri_._-MEM-POS-COR90.0Y1330.56xxx.xx_._Y2330.56xxx.xx_._X77.90xxx.xx_._R_._xxx.xx_._Q_Lmat1000Fb18TON Rx_Ext start_Vy_%_%T0.1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5、第1步序参数输入完成,按键转到第2步序页面,DNC将第1步序参数复制到第2步序,在页面上只需修改与第1步序不同的参数。 4.7.4.5. 1、光标移到X区域,输入第二个折弯步序的后挡料X定位尺寸97.94.7.4.5. 2、光标移到Rx区域,输入后挡料退让距离40(该步序需要设置X回退)4.7.4.5. 3、移开光标,DNC自动计算所需的折弯力Fb,图17P0N2CY_TH2.045.0Kg/mm2p/d1/16CR_/ri_._-MEM-POS-COR90.0Y1330.56xxx.xx_._Y2330.56xxx.xx_._X97.90xxx.xx_._R_._xxx.xx_._Q_Lmat1000Fb18TON Rx_40Ext start_Vy_%_%T0.1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6、第2步序参数输入完成,按键转到第3步序页面,DNC将第2步序参数复制到第3步序,在页面上只需修改与第2步序不同的参数。 4.7.4.6. 1、光标移到角度区域,输入折弯角度1354.7.4.6. 1、移下光标后DNC自动计算Y1和Y2的要求值。 4.7.4.6. 1、光标移到X区域,输入第一个折弯步序的后挡料X定位尺寸169图16图174.7.4.6. 1、光标移到Rx区域,按擦除键擦除X回退距离,图18。 P0N3CY_TH2.045.0Kg/mm2p/d1/16CR_/ri_._-MEM-POS-COR135.0Y1333.95xxx.xx_._Y2333.95xxx.xx_._X169.00xxx.xx_._R_._xxx.xx_._Q_Lmat1000Fb18TON Rx_Ext start_Vy_%_%T0.1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7、第3步序参数输入完成,按键转到第4步序页面,DNC将第3步序参数复制到第4步序,在页面上只需修改与第3步序不同的参数。 光标移到X区域,输入第一个折弯步序的后挡料X定位尺寸59.3,图19P0N4CY_TH2.045.0Kg/mm2p/d1/16CR_/ri_._-MEM-POS-COR135.0Y1333.95xxx.xx_._Y2333.95xxx.xx_._X59.30xxx.xx_._R_._xxx.xx_._Q_Lmat1000Fb18TON Rx_Ext start_Vy_%_%T0.1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7.4. 8、第4步序参数输入完成,按键转到第5步序页面,因键具有复制作用,为避免复制多余步序,通常应在有效最后步序的后一个步序页的CY中输入一个0,作为程序结束标记4.7.4.8. 1、光标移到CY区域,输入0,图204.7.4.8. 2、零部件多步序编程参数输入完成后,按键检查折弯步序编程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按键开始加工零部件。 图18图19P0N5CY0TH2.045.0Kg/mm2p/d1/16CR_/ri_._-MEM-POS-COR90.0Y1333.95xxx.xx_._Y2333.95xxx.xx_._X169.00xxx.xx_._R_._xxx.xx_._Q_Lmat1000Fb18TON Rx_40Ext start_Vy_%_%T0.1s TDC_SP_F1:_F2:_F3:_F4:_F5:_Cr:_4. 8、零部件折弯尺寸、角度误差、过程检验按钣金车间折弯作业流程图要求执行。 4. 9、开机及回标志点操作按数控折弯机操作规程执行。 4. 10、折弯机参数设置(略)4. 11、影响折弯精度几个因素折弯时要保证工件的主要精度工件尺寸精度;折弯角部直线度;折弯时邻面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 影响其精度分析如下。 4.11. 1、挡料指定位准确性是影响工件尺寸精度关键,挡料指定位位置误差会一比一复制到工件上。 因此尽量调节得使挡料指定位位置度相同。 4.11. 2、在无压痕模具上,工件折弯时由于模具运动,员工夹挚工件时很难保持与工件运动统一性,至使工件滑动。 影响工件尺寸精度。 根据员工熟练程度不同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加工此类尺寸时尽量用熟练程度好的员工4.11. 3、工件定位位置选择不同,对尺寸精度影响。 工件定位时,尽量使用上道工序一次加工完成部位,尺量使用上道工步定位边。 避免上道工序误差复制到下道工序。 4.11. 4、上模和下模未对正,间隙不均,对尺寸精度有影响。 而且工件易出现扭曲现象。 两端角度不一致。 4.11. 5、上模安装时,折弯角部尖端安装时未对正、对齐或使用了磨损相差大的模具会影响工件直线度。 4.11. 6、下模损坏,磨损不均对直线度和工件垂直度有直接影响。 图204.11. 7、下模对垂直度影响,由于下模刀槽制造角度均为88度,而我们用的材料各不同,折弯上模圆角R不同,折弯时工件角部回跳角不同。 编程后注意修正值的调整。 4. 12、介绍几种折弯方法4.12. 1、窄长工件折弯窄长工件定位往往是单定位点定位,在加工过程中,工人容易把它弯成扭曲现象,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这问题就解决。 在折弯过程中保证工件边与下模垂直即可。 目测把握性不大,可用直角尺或邻边垂直工件,图21。 4.12. 2、斜边工件折弯斜边定位时,一般采用单点定位,定位很不方便,在折弯时很难掌握。 单件加工按图21办法即可,双件或多件按图22介绍的另一种双工件办法,二工件对边对齐即可。 4. 13、折弯工艺参数4.13. 1、折弯件展开计算方法(略)4.13. 2、试件精度检测条件4.13.2. 1、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的要求4.13.2.1. 1、试件长度2000mm4.13.2.1. 2、试件宽度不小于100mm4.13.2.1. 3、试件厚度公称力1000kN为2mm;公称力10002500kN为3mm;公称力图21图2225006300kN为4mm4.13.2.1. 4、试件材料为A3钢板,其抗拉强度小于450MPa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