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文科必修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1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2“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亲自夸”。材料反映出A“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 B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 D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B分封制的破坏C郡县制的出现 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4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原则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5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6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7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8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9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10“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11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12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13右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A B C D14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 皇帝具有超越三省的实际权力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A B C D1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6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 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17北师大教授唐任伍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 A丞相 B三省六部 C(元)中书省 D军机处18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19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20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机关是A.唐朝尚书省 B.元朝中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二、非选择题。(共1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被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元】南台备要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监察官员有何要求?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结果?(2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元行省拥有的权力。(3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影响?(5分)高二历史文科必修一单元练习答案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促使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因此商代时中国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西周时随着疆域的扩大,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所以应该是由“方国联盟封邦建国郡县制度”变更的统治模式。故答案为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期“人民”不可能与周王室联姻,故A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同族同宗的关系,故B项错误;王畿内的人并不比诸侯国的地位高,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亲自夸”说明此时王畿内的人民在很早之前是王族,与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有关,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田氏代齐”是战国时期的事情,“田氏代齐”在本质上反映了分封制度的瓦解和破坏,“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并不是本质的反映,“田氏代齐”并不能反映出“郡县制的出现 以及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破坏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由材料关键信息“王后无适,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等,材料主旨强调宗法制具备比较严格、完整的实施规则,可操作性强,C项符合题意。A项“都是按年龄大小来”,不符合史实;B项“只能靠占卜”,明显错误;D项“贤德是首要依据”,材料主旨无从体现。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可分析出分封制能在当时有效地维护周王统治,但是后世容易形成分封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可分析出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存在利弊。“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可分析出刘绍玢主张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AB只是分析了分封制或郡县制,说法不全面;题干说明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D无法体现。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以郡县取代封建,表明柳宗元肯定的是郡县制的优点,与皇帝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与柳宗元肯定帝国的成就的观点相矛盾,故B项错误;柳宗元通过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对比,指明郡县制的优点,而黄宗羲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批判君主专制,两者的内涵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故C项正确;两者观点是相矛盾,但柳宗元的观点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不能只强调黄宗羲思想的正确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评价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以分析的出,此大臣主张实行分封制,用分封来维护统治。故选B。郡县制下地方长官不世袭,A错;材料说的是地方体制的问题,CD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 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等,根据题干“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属于误选项,但“重视军功”,只是“重视才能”的一个方面,B项具有片面性。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根据题目“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BC不对,与题干无关,古代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主要是削弱相权、分散相权;D不对,不能说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明朝废除丞相制以后。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通过表格所表现出的数据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表现1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题中“都尉”“汉朝官名”可知汉代在张掖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故正确;“张掖都尉棨信” 由汉代丝织品书写而成,说明汉代丝绸品也作为一种书写材料,故正确;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因此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14、【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唐中宗改用斜封及用墨笔,都体现了三省六部制这一机制对皇帝的制约,而不能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权高于皇帝,或具有民主性质。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1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反映了郡县制的好处和深远的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因此选择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郡县制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得解,材料“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反映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所以D项符合要求;上述材料也反映了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上升,所以B项说法跟史实不符;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过于夸大阁臣票拟权利;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表达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17、【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指的是皇权受到了官僚制度的制约,特别是受到了相权一定程度的制约,故ABC项排除;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能制约皇权,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8、【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能力。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没有实权,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错误。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没有实权,并没有扩大统治基础,故不正确。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分析选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制,内阁不是正式行政机构,辅助皇帝。综上,故正确答案选C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只涉及集体宰相制度,不选A项。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只涉及另设机构以分权,不选B项。明初开始已废除宰相制度,不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内阁制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题干所给材料中“而起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受制于司礼监太监,矛盾深刻”描述的是明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氯化苯装置操作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钨钼制品烧结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合反应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露天采矿单斗铲司机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工纸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 安全管理体系改进建议分析报告
- 机电组件校准质量评估报告
- 机油选择对动力影响报告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My week课时2 Let's learn-Let's play说课稿 人教PEP
- 救护车运营安全自查报告模板
- 戏水溪流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审计数据采集规定
- 检验科危急值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业务学习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3
- 医疗器械配送应急预案模板(3篇)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 护理专业新进展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