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doc_第1页
中国自然资源.doc_第2页
中国自然资源.doc_第3页
中国自然资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三)材料:按照“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主题要求,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2015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2015年中国区主题:能见蔚蓝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下列做法与“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题思想不符合的是( )A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2“能见蔚蓝”代表了对未来的期待,“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能C石油 D风能3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C巢湖 D太湖下表为中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读表完成下列各题。自然资源水矿产森林耕地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数6364人均约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41/21/51/34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丰富,人均丰富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C水资源 D矿产资源图为“我国南北方河川径流量和耕地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7针对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A引滦入京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 D塔里木河治理工程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据此回答问题。8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日用商品 B工业用品 C水资源 D粮食作物9下列行为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外出尽量开车提高效率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读图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10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石油 B水C耕地 D煤炭11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2014年底我市首批1500辆公共自行车开始在城区55个存取点投放,免费供市民使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2有关在城区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方便市民出行 B鼓励绿色交通 C减小交通压力 D增加财政收入13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交通方式出行,这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 传递“绿色出行、从我做起”的理念A. B. C. D. 14目前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对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行为有A经常和亲戚朋友燃放烟花爆竹 B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城市C上学放学要汽车接送到校门口 D水泥厂的废气直接排放15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大气稀薄C降水少 D白昼长中国环境报有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据此完成以下题目。16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C森林资源 D水资源17炭火烧烤直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是(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 D垃圾污染下图中,A、B分别为我国某地2003年和2013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8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最多的是A耕地B林地C滩涂D居民区19图中显示,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环境问题是A人口增加B大气污染C水污染D水土流失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南、云贵地区 B、西北、青藏地区 C、东南、江南地区 D、东北、华北地区4、21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A、新、藏、甘、青、陕 B、青、藏、内蒙古、新C、新、内蒙古、藏、青 D、内蒙古、甘、藏、青2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A、 B、 C、 D、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23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24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 A.a B. b C.c D. d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25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26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图”,回答问题2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2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所占的比重较小 B我国最大林地是东南部针叶林C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半湿润地区读图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9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沿线依次经过省市的简称是A鄂、豫、冀、京 B鄂、冀、豫、京C鄂、豫、京、冀 D豫、鄂、冀、京30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31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配不均衡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读下图回答问题:32从上图可知我国水资源( )A.夏季多春季少 B.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水旱灾害严重 D.各地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33针对图中水资源分布特点,较好的解决措施是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C.植树造林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342012年6月21日,我国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面积2.1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和解决水资源便成为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读我国部分海疆图,回答第下列小题【小题1】永兴岛位于我国的(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小题2】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岛屿面积小,地表存水量少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小题3】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岛间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收集雨水;人工降水A B C D据人民网2014年5月18日报道,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区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请回答问题。35造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大 B位于我国半干旱区,降水少C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D北京地区河流不多,水量不大36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发展资源消耗少的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开采地下水 实行阶梯式的水价 A B C D读下图“我国南水北调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37南水北调工程调取的水资源主要来自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 D海河流域3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调水的目的地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匀。下表为“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读后回答下列各题。39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40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南水北调工程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推广节水器具A BC D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4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北方多,南方少42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4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河流为外流河B乙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引黄工程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12亿立方米。下图是该引水工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4图中所示引黄工程位于( )A.晋 B.秦 C.陇 D.冀45图示区域是全国的“锅炉房”,是指( )丰富A.天然气 B.煤炭 C.石油 D.水能46李华去该省旅游,见到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A.两面坡式民居 B.四合院 C.竹楼 D.窑洞47李华最可能去了下列哪个旅游景点( )A.九寨沟 B.泰山 C.平遥古城 D.秦始皇兵马俑坑4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A. B. C. D.(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A.大气污染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