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实验指导书范文.doc_第1页
XX实验指导书范文.doc_第2页
XX实验指导书范文.doc_第3页
XX实验指导书范文.doc_第4页
XX实验指导书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实验指导书范文 塑料模设计实验指导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系xx年9月实验 一、热塑性塑料流动性能的测定方法研究 一、实验名称热塑性塑料流动性能的测定方法研究 二、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塑料流动长度的的实验测定方法;2.测定一种热塑性塑料的流长比;3.了解注塑工艺过程及控制方法;4.了解注塑机基本结构和动作原理。 三、实验原理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的流动性能可以用一定注射成型条件下的流动长度来表示。 注射成型条件与注射机、注射模具、注射料均有密切的关系。 影响塑料熔体流动长度的主要因数是注射料的牌号、品级、注塑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和注塑件壁厚等。 当型腔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阿基米德螺旋线法测量塑料注射流动长度的函数表达式为HKL)(2(2?式中L塑料熔体的流动长度(cm);W、H型腔的宽度和深度(cm);maxP注射压力(Mpa);1?;ABS:n=0.25,PA:n=0.63,PS:n=0.22,PP:n=0.37);mmmmPmmHW2)()3)1(max)3?(31? (1)m流变指数(nm K注塑成型系数在塑料的牌号、品级确定后,m为常数则公式 (1)可以简化为mmmPHW2HKL)()1(?max31? (2)如果测定出流动长度数值,即可根据公式 (2)得出特定塑料注塑成型系数K?的计算公式HLK)2?mmmPHW)(1(max31 (3)成型系数K?包含了除注射压力外的模具冷却系数、压力传递性能等影响成型的因素。 由于一些因素无法实际测定,K?集中反映了这些因素对流动性能的综合影响。 利用公式 (3)还可以确定各因素对注射流动长度的影响规律,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注射温度、注射时间、改变模具的冷却情况等工艺条件以增加K?值,以提高种塑料的成型性能。 在注塑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K?值的大小,即可定量说明所测批次塑料流动性能的优劣。 四、实验器材与设备1.SZ-250A型注射机;2.壁厚H3.矩形截面阿基米德螺旋槽注射实验模具,如图1所示;3mm、宽度10mmW的阿基米德螺线型腔板;图2塑料流动长度测量标准图4.塑料流动长度测量标准图,如图2所示;5.PS原料塑料粒子;6.脱模剂。 五、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模具和3mm厚度的螺旋型型腔板。 实验采用壁厚3mmH、宽度W验模具,进行PS(聚苯乙烯)塑料多次注射。 模具图如图1所示。 注意安装时传感器的引线不能损伤。 2.调整注塑机的封闭高度和锁模力。 3.注塑机料斗装料,并按表1分别设定注射工艺参数(料筒温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等等)。 4.向模腔内喷洒脱模剂。 5.合模,注射试样(根据表1的参数,依次改变工艺条件,每套工艺条件注射3个试样);6.在试样上作好编号标记;7.待试样冷却后在流动长度测量图上测出流动长度,并填入表1中。 塑件的流动长度可以利用塑料流动长度测量标准图,如图2所示进行测量。 此时由于物料和型腔已经确定,公式 (3)可简化为10mm的型腔板作为实图1注塑实验模具图10411)(55.4max55.5?PLK (4)通过流动长度测量,利用公式 (4)计算出成型系数K?,以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六、实验要求1.根据所测数据,按公式 (4)分别计算出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K?值,填入表1;2.根据计算出的K?值,采用计算机Autocad软件进行处理作出注射压力和成型能力关系曲线Ps-K?,及熔体温度和成型能力关系曲线T-K?;数据处理方法如下1)以注塑温度T作为横坐标,成型系数K?为纵坐标,T的范围从160230,K?的范围以计算得最大值为限;2)在Autocad中利用LINE命令画竖线,利用OFFSET命令,间距为10mm,得出横坐标线。 然后坐标单位从160开始标注,间隔为10,即160、170、180、190、200、210、220、230,做出横坐标;3)利用LINE命令画横线,利用OFFSET命令,间距为10mm,得出纵坐标线。 然后坐标单位从0开始,间隔为50,即 0、 50、 100、150,也可以单位间隔为100,做出纵坐标;4)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利用SPLINE命令,以计算得出的K?值为点,画出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关系曲线,可参考图3。 3.根据实验数据用文字说明实验结果。 熔体温度170(170/180/175)180(180/190/185)200(200/200/195)210(210/210/205)220(220/220/210)备注123平均注射压力1 (60)Mpa K123平均注射压力2 (80)Mpa K123注射压力3 (100)Mpa平均123平均注射压力4 (120)Mpa K表1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K?值图3注射温度、注射压力对注塑成型系数的影响曲线Pmax=40MpaPmax=60MpaPmax=80MpaPmax=100Mpa230220210200注塑温度190180650600550500450400350300250xx50100501600注塑成型系数K170实验二注塑模具拆装 一、实验名称注塑模具拆装 二、实验目的1.熟悉了解注塑模结构、注射成型工作原理和装配顺序;2.认识了解模具上各个零件的名称、作用和相配零件的配合关系。 三、实验原理注塑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的。 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 注塑成型时,定模部分和随液压驱动的动模部分经导柱导向而闭合,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经模具浇注系统进入型腔;注塑成型冷却后开模,即定模和动模分开,一般情况下塑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顶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 图2-1为一典型两板式注塑模。 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作用不同,一般注塑模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成型零部件成型零部件是指定、动模部分中组成型腔的零件。 通常由凸模(或型芯)、凹模、镶件等组成,合模时构成型腔,用于填充塑料熔体,它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1所示的模具中,动模板1和凸模7成型塑件的内部形状,定模板2成型塑件的外部形状。 2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3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分为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导向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导向机构两类。 前者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如图2-1中导柱 8、导套9;后者是避免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而设置的,如图2-1中推板导柱 16、推板导套17。 4脱模机构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装置,又称顶出机构。 其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顶杆脱模机构、推板脱模机构和推管脱模机构等。 图2-1中推杆 13、推杆固定板 14、拉料杆 15、推杆18和复位杆19组成顶杆脱模机构。 图2-1注塑模典型结构示意图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当塑件上的侧向有凹凸形状的孔或凸台时,就需要有侧向的凸模或型芯来成型。 在开模推出塑件之前,必须先将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从塑件上脱出或抽出,塑件才能顺利脱模。 使侧向凸模或侧向型芯移动的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 右图2-2为一斜导柱驱动型芯滑块侧向抽芯的注塑模,侧向抽芯机构是8斜导柱 10、侧型芯滑决 11、锁紧块9和侧型芯滑块的定位装置(挡块 5、滑块拉杆 8、弹簧7)等组成。 当然,模具结构还包含加热与冷却系统、排气系统、模架和其他零部件。 因此,需要首先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然后观察其所安装的具体零部件和安装方法。 又如图2-3所示,为旋钮和垫片家族模模具结构示意图,该模具为三板式模具。 整副模具工作时的动作过程如下当塑料熔体完成充填过程并冷却后,由于弹簧1预压力的作用,定模座板2与定模板3分开,A分型面首先分型,主流道从浇口套4中拉出,当二级拉料杆5的台阶与定模座板接触时,浇注系统凝料与塑件在浇口处拉断,与此同时,B分型面分型,定模板继续下移,当定距拉杆6的台阶与定模板接触时,定模板停止下移,注射机上的顶出杆推动推板7上的顶杆8将型腔中的旋钮家族模塑件顶出,复位杆随后复位,准备继续下一次注射过程。 如图2-4所示。 图2-2斜导柱侧抽芯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3旋钮家族模注塑模三维结构示意图该副模具的零件明细表如下序号名称1浇口套2二级拉料杆3定模座板4导柱5导套6动模座板7定模板8动模板9垫片型腔10定距拉杆11支承板12推杆13推杆固定板14挡钉15推板16圆锥销材料T10A数量1热处理淬火HRC5055淬火HRC5055淬火HRC4348渗碳淬火=55HRC渗碳淬火=55HRC淬火HRC4348调质HB230270调质HB230270渗碳淬火HRC5458淬火HRC4348淬火HRC4348淬火HRC5458调质=HB200T10A4HTxxT10A4T10A4HTxx451451P202454451T10A22451T10A645淬火HRC4348GB117-86A1.5x635432螺钉若干GB 四、实验工具及设备1.模具注塑模具5副。 图2-4旋钮家族注塑模模具开合过程示意图2.工具及量具活络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游标卡尺、钢皮尺、深度尺、角度尺等。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教师指导下,首先初步了解注射模具的总体结构形式是三板模、两板模还是横抽芯、斜顶模,或是顶板顶出、顶管顶出结构。 仔细观察、分析、判断各零件的功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将模具按动、定模两大部分拆开,观察分析模具中模架A、B板组合和系列规格、标准件的名称、规格和数量、作用。 2.3.分别拆开动、定两大模部分,在装拆过程中要按序排列各已拆卸的零件并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连接关系,以利重新装配。 依次了解各零件的名称及以下内容定模部分 (1)装模定位模具上和注射机安装相关部分的零件和装配关系; (2)浇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3)型腔部分型腔的形式和安装固定方法; (4)导柱、导套部分导向部分各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安装位向、配合关系;动模部分 (1)型芯部分型芯的结构形式和安装固定方法; (2)顶出部分顶料板、回程杆、顶杆、顶管、挡钉等零件的形式和装配关系、动作原理; (3)拉料杆和冷料井组合冷料井的形式和动作原理; (4)分型面精定位精定位的作用和结构形式、安装方法、配合关系;5.把已拆开的模具零件按上、下两大部分依照一定的顺序还原。 6.绘出该模具的装配草图,列出明细表注明所有零件的名称、数量及用途。 4.注意在模具装拆过程中,留心不要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