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六小学校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doc_第1页
莒县六小学校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doc_第2页
莒县六小学校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doc_第3页
莒县六小学校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doc_第4页
莒县六小学校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味向善文化 奠基幸福人生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莒县第六实验小学二一六年四月品味向善文化 奠基幸福人生 - 莒县第六实验小学新教育年度工作叙事新教育宛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校园,又似一股清凉的甘泉流淌在师生心田。莒县第六实验小学自参加新教育以来,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理念,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追求、高强度推进,力求让新教育实验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读书方式已在新教育浓厚的氛围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品味向善文化,奠基幸福人生正述说着莒县第六实验小学与新教育美丽邂逅以来20152016学年度的喜悦与收获一、“向善”文化滋润心灵之根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美好的心灵是幸福完整的人生的前提。新教育倡导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倡导理想的德育,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文化担当。”因此,一年来,学校继续精心打造以“向善”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确立了“推行崇真向善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办学理念,着力从课程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打造向善文化,确立了“成人、成才,向善、向真”的校训,形成了“乐学善思”的学风和“乐教善导”的教风,着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文化的熏陶也让莒县第六实验小学成为浸润师生生命,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地方。为彰显以向善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校着力打造了学校文化。教学楼上“承儒雅之风,做少年君子”、“诵读经典,日行一善”、“厚德修身,积善成德”、“存善心 纳善言,践善行 做善人”的楼门标语;一楼大厅内的“向真 向善”大型浮雕和“百体百善”书法作品;楼层内的“明礼致善”、“修身成善”、“ 感恩养善”、“良习明善”、“雅言寓善”五个主题的楼内文化展板;以及校园迎门南墙的大型“日行一善,善形一生”壁画;学校花园内的巨型石刻“上善若水”;操场南侧的善文化百米长墙等一系列的善文化元素,像无声的语言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二、“向善”经典涵养文雅学子当今,阅读对拓宽孩子视野,培养孩子性情,润泽其心灵的重要意义已成为众多学校、众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了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要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新教育如及时的春雨与我们相遇,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茁壮成长。我校紧紧运用新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传统,构建了适合儿童特点的课外阅读教育课程。(一)整合国学经典,研发善润童心。我们六小人,相信经典的力量。认为,只有紧握大地者,才能枝繁叶茂。作为中华儿女,国学文化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大地。所以我们认为要使孩子懂礼仪重修养、砥砺励志、滋养心灵、成长生命,涂好精彩人生的精神底色,必须从感受传统文化文化开始。2015年我们学校在校长的引领下,组织语文骨干教师,对古代文学经典之作进行了筛选。这些精选凝练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厚重的文学底蕴,铸就了华夏儿女万古不朽的民族精神。在选择晨诵内容时,我们就以儿童为中心,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选择了朗朗上口、音律极美的古代诗歌、童谣、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作为诵读内容。这些韵律文押韵合辙,像一首首动听的歌,又像一座座指路的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有了低年级的诵读基础,中高年级我们便引入了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等精选内容来诵读,同时选取生动有趣的小古文让学生来诵读感悟。中高年级的学生如果对诵读感兴趣,老师会建立一些课外阅读知识链接。如,有的老师在班级空间里保存了论语的朗诵、道德经的解读动画资料,学生们可以经常去浏览。 要想把学生带入经典,教师首先要跨越由经典构成的桥梁,与大师对话,将经典思想与故事编制进自己的生活,是经典发酵,获取智慧,活出崭新的自我,才能将自己的光辉照耀孩子,孩子才愿意跟随你穿越时间隧道与先人对话,汲取他们的闪光思想,使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强大。我校的张清伟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已经做了三年的探索,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如今已能吟诵是个几百篇,数万字的经典古文。在我校的每届读书节汇报中总能做精彩的展示。今年,她班王涵的家长情不自禁的写到:“经典真的可以渗透骨髓,-是的,吟诵古诗文是享受、是诗意、是温馨的,这就是美丽的教育-。”在我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下,老师们孩子们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国学经典。(二)筛选古代诗词,陶冶学生情操。古代诗词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意境优美等特点。苏轼曾赞誉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的诗词将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合为一体,最适合小学生诵读。我校从一年级起选编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题材的诗词供孩子们晨诵。晨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她的最终目的是让诗词与孩子建立关系,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好,丰富学生心灵。在体验诗词过程中,为孩子注入新一天的生命活力。所以晨诵用该让孩子在诗歌中找到自己,找到自身的生存方式,从而实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为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诗配画展示等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学校集体诵读与个体展示相结合。在今年读书节汇报活动中各班的汇报真可谓阵容宏大,异彩纷呈。又一批“诵读之星”光荣评出。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外化的、美的形象和庄严的仪式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内心美好的情感。提倡“亲子共诵”也是我校弘扬诗文的办法之一。对于晨诵内容我们倡导家长与孩子在家庭内共诵共读。一方面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期望家长和孩子拥有共同的精神文化,更好的促进沟通,促进两代人的情感融合。(三)融合多元文化,实现中西合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们还向学生推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这包括现代作品、中外经典、科幻小说、百科全书等,这些作品几句典范性、权威性、科学性。他们历久弥新的闪光思想和充满魅力的语言表达,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和科学素养价值极大。还有些文章和书籍出自当代作家之手,他们清新自然、文质兼备,学生非常喜欢。那些历久弥新的地方童谣、神话故事;图文并茂的中外绘本、通话都弥漫着时代气息,散发着人类的光辉。这么多的课外阅读读物,怎样科学又有序的落实下去呢?我校也将他们进行了整合:低年级由于学生识字量少,大多数学生还没读读书产生兴趣,这是我们采用讲述绘本的故事吸引学生,让刚入学的孩子对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结合新教育读写绘项目,我们选取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爷爷总会有办法犟龟等以爱和亲情以及哲学智慧为主题的书籍进行绘本阅读。中年级孩子容易走进书里去,但阅读文字还有一定难度。于是我们老师会在阅读课上大声朗读给孩子们听,渐渐地,当孩子净入佳境,我们在进行师生共读,最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朗读。但中年级孩子往往缺乏耐心,很难读完一本完整的书,这时,有的老师就会拿出12节课进行读书竞赛,有时也鼓励孩子附属读过的故事情节,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再一次激发他们继续读书的愿望。高年级学生有了几年的积累,我们进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围绕每个单元的主体确定好书目让学生阅读,有学生选读,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大声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围绕一观点召开一次辩论会,有时组织一次读书体会交流,以便实现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开发属于孩子们的阅读课程,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使我们不懈的追求。引领孩子们与经典同行使我们六小不懈的追求。三、“向善”课堂启智精彩人生 新教育是追求理想的教育,她倡导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在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博采众家之长,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遵从新教育实验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综合学校各方面的因素,围绕“向善教育”的核心,我们确立学校的课堂特质为“善教善导的课堂,善学善思的课堂”。初步构建了“自主善思-合作善议-引领善悟-巩固善用”四段式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为使教、学双方有轨迹可循,我们制定出莒县六小“向善课堂”结构莒县六小“向善课堂”实施细则莒县六小“向善课堂”观课议课表莒县六小“向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莒县六小“向善课堂”评课议课要求和标准等,体现出教师、学生的向善特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和数学专题教学正述说着我们追求生本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为解决现行语文教材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希望短期内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上学期,我们给语文老师订购了人手一册人民教育主题阅读专刊,让老师们开展专项学习,认识聚焦单元主题,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为魂,以篇为范例,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单元整合教学。让老师们初步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和思路。本学期开学便选定榜样老师孙桂晓开始了生本课堂下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索。后来,我们就以孙老师的课堂为模板,先在四年级语文组尝试推广,然后逐渐在三至五年级语文教研组推开。这样由点及面地多方位地实施推广计划。我校单元主题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实施单元整体整合教学,教学方式上采取生本高效课堂模式。我们把这种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概括为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过关课、课文领悟过关课、以文引文阅读课、读写结合课,综合训练课六课时(课型)。这样一单元的课文用67课时即可完成。每个课型,我们力求做到生本高效,做到五个到位:生命意识到位、研究学生到位、学科意识到位、教学引导到位、效率意识到位。体现五种活动要素:尝试自学、组织交流、合作探究、拓展补充、评价反馈。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将课内阅读用最少的时间、最高效的方法学完,再拓展到同主题的其他文本的阅读,我们用的拓展阅读读本是同步阅读。这样的课堂容量大,内容丰富,所以,必须把课堂变学堂,以生为本,用最简洁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走生本课堂之路。有了具体的课型、课堂教学策略,老师们做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之所以先在中高年级段试行,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能很快地运用这种模式上课。数学学科生本课堂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策略。如:三、五、六年级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教学两类课型生本高效的课前研究模式,使老师们有章可循。英语课我们进行了自然拼读法的研究,一年级的口诀进课堂研究,作文课和试卷讲评课的四步教学法,典型题目采用一导、二扶、三放的一题两跟式讲评,每种课型力求落实校本向善课堂理念。四、“向善”课程塑造完美人格朱永新教授说,要把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这个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我们所研发的卓越课程。有怎样的课程,就会有怎样的童年生活;有怎样的儿童生活就有怎样的儿童成长方式。根据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我们提出了构建“向善教育”核心文化的课程建设思路。让它来统领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一)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均衡发展平台。根据国家和省市课程建设要求,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学校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重组,努力使课程在学校和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构建了以向善教育为主旨的三大课程体系:1“善学”基础类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主)。 2“善心”拓展类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如:数学思维训练、口语交际等。3“善行”活动类课程群(全员参与),包括节日课程(三月环保节、四月九月读书节、五月十月体育节、六月艺术节、十一月科技节、十二月双语节、社团课程、仪式课程、家长课程。(二)弘扬运动课程,搭建师生阳光健体的舞台。何校长认为全校师生只有活动起来,校园才有活力,充满活力的校园才是阳光校园、魅力校园!因此我校一直将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每天一小时,号召学生、老师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此,我校特别规定周二下午、每天放学后是全体老师共同活动,共同锻炼的时间;每天课外活动、大课间、每周五下午、体育课是孩子们阳光健体、参加兴趣活动的时间,任何老师任何理由都不能侵占孩子们运动的时间,同时也研发了一些相关的课程,如阳光大课间、冬季长跑、乒乓球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花样跳绳、排球兴趣小组、武术、踢毽子兴趣小组等等。有了时间的保证再加上运动课程的研发丰富了我校师生的体育生活,强健了全体师生的体魄!因此在历届全县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我校参赛的多项比赛均获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总成绩也是连续三年遥遥领先高居全县第一!在参加的全县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总能以优异成绩名列前茅!为此我校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我校乃至全县最耀眼的明珠!(三)完善德育课程,指引孩子扬帆远航。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研发、完善了向善向美德育课程,如升旗礼、明善礼、向善礼、知善礼、成善礼、传统节日课程、生活与感恩、等课程。这里的明善礼课程内容包括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及社会礼仪,是我校规范师生日常行为习惯而特意研发的一门课程。生活与感恩则是针对目前孩子自私缺乏感恩而研发的课程,分别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各行各业的人、感恩大自然等方面来阐述每个人都要心怀感恩。只有心怀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